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增强兔体的抗病能力1.1清洁卫生保持兔舍的清洁卫生,会清除病原微生物,还会给家兔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增强兔体抗病力。1.2科学饲养实行科学饲养,是使家兔保持强健体质的重要条件。家兔缺乏维生素或必需矿物质元素,均可使体内代谢发生紊乱,产生相应的缺乏症。如在缺乏维生素A  相似文献   

2.
冯明伦 《畜牧市场》2006,(8):160-161
在兔的饲养管理中,常用青绿饲草作饲料,加之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跟不上;很容易感染兔球虫病。兔球虫病是家兔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家兔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从而影响养兔业的发展。本文就铜梁县农户家兔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对兔球虫病的综合防治进行了初步的探导。  相似文献   

3.
家兔螨病是一种慢性侵袭性皮肤病。若兔场一旦传入该病 ,很难除掉。患病家兔虽然死亡率不高 ,但是经济损失巨大 ,尤其是毛用或皮用兔更为严重。笔者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 ,取得明显效果。预防  (1 )对新购入的家兔 ,放在隔离舍中饲养 2周以上 ,确定无螨病后 ,再放入兔场。 (2 )保持兔场内家兔的皮肤卫生 ,加强饲养管理 ,增强抗病能力。 (3 )保持兔舍的干燥、通风、透光 ,勤清除粪便 ,对清除的粪便污物堆放在指定的地点进行生物发酵 ,消毒。 (4)对兔笼、兔舍及饲养工具定期进行消毒。治疗 一旦发现螨病 ,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污染的兔笼…  相似文献   

4.
发现病兔、诊断兔病是控制疾病流行的基础,在购买家兔和日常饲养家兔时均应进行健康检查,一般应从家兔的精神状态、食欲、排粪、排尿、呼吸、体  相似文献   

5.
<正>环境是指家兔生活的外界环境,包括作用于兔体的一切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社会性环境。物理性环境包括兔舍、笼具、湿度、温度、光照、噪声、海拔、土壤等;化学环境包括空气、有害气体、水等;生物性环境包括草、料、微生物等;社会性环境包括饲养、管理及与害兽和其他家畜的关系等。在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可引起家兔应激的有害应激源,了解环境对家兔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规律,可以科学地控制环境,提高家兔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兔第二讲家兔的品种与引种中国农业大学杜玉川一、我国家兔品种、品系培育的新成就我国养兔历史悠久,但早期仅饲养着体小耐粗的地方品种─—如中国白兔。直到20世纪30年代,从国外引进青紫兰兔、英系安哥拉兔、法系安哥拉兔,但因多重约束始终末形成规模。本世...  相似文献   

7.
兔爱清洁、喜干燥,所以人工饲养条件下必须保证兔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且兔笼保持干燥卫生.若发生兔舍养殖密度过大、舍内通风不畅、潮湿阴冷,饲料营养不均衡等情况,将会影响家兔的体质,降低兔对寄生虫的免疫力,滋生螨虫病.螨虫病不仅影响家兔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还会在发病兔场造成爆发性流行,导致家兔成批死亡,给兔场带来巨大经济...  相似文献   

8.
扬州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该地区农民养兔已有几十年的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主要饲养长毛兔,90年代主要饲养獭兔,近年来主要饲养獭兔。在扬州市兔业协会成立之前,养兔户饲养家兔主要是凭经验,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家兔产品销售主要是由兔贩子上门收购,由于对外面的市场行情不了解,销售的价格由兔贩子说了算,在行情不好的情况,养兔户为  相似文献   

9.
<正>冬季气温低,日照短,青绿饲料匮乏,给家兔饲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保证家兔能够顺利越冬,必须做好以防寒保暖为重点的饲养管理工作。1防寒保暖窗户要装上玻璃或钉上薄膜,门上挂好草帘或棉帘,防止冷风侵袭兔舍,使舍内温度保持在5~10℃以上;适当增加垫草厚度,并对垫草经常翻晒、更换;保持兔舍干燥、舒适,必要时可撒些草木灰或生石灰吸湿、  相似文献   

10.
很多饲养者认为,兔好养,就是怕兔生病死亡。有的可以不惜代价为兔治病,但防疫卫生工作却往往被忽视。尤其象家兔这样的小动物,对疾病抵抗力弱,数量大,做好防疫卫生工作,就更加重要。1提高家兔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在进入家兔体内以后,是否发生寄生虫病,要看它们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的发病甚至死亡,但有的就不一定发病。家兔对疾病的这种抵抗力,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和预防接种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南方夏季高温潮湿,持续时间长,对家兔的繁殖力影响明显。福建黄兔是福建省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繁殖率高、胴体品质好等优点,但若没有适宜的饲养环境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在炎热的高温季节,其繁殖率也会受影响。笔者  相似文献   

12.
兔从出生到断奶这一阶段称为仔兔。仔兔阶段是家兔饲养难度较大的时期 ,在此期采取有效措施是保证仔兔多活、多壮的关键。笔者根据家兔生产实践 ,谈一谈提高家兔仔兔成活率的体会。1 为初生仔兔创造一个适宜的小环境家兔生后最大的变化就是生存环境的突然改变 ,由母体降临到自然界 ,生存温度的突然变化 ,加之由于自身无毛、体温调节能力差 ,使得自身保温能力不足。如果此时窝巢温度低 ,就会使仔兔因寒冷而冻得张不开嘴 ,失去吸吮乳汁的能力 ,不能正常哺乳 ,而被饿死、冻死。因此 ,为仔兔提供一个温度适宜而衡定的小环境是仔兔饲养的首要工…  相似文献   

13.
<正>家兔是啮齿类草食小家畜,抗病力弱,对环境条件、饲料质量、饲养管理水平要求严格,一不注意就会发病,发病后较难治愈,多数患兔来不及治疗就出现死亡现象。因此,兔场的技术员和所有管理人员必须坚持以"预防、淘汰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或者说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淘汰"。许多兔场在兔病预防上一直走不  相似文献   

14.
<正>冬季气温低,日照短,青绿饲料匮乏,给家兔饲养带来诸多不便。为保证家兔顺利越冬,养殖户须做好以防寒保暖为重点的饲养管理工作。1注意防寒保暖冬季气温下降快,寒风侵袭厉害,寒冷潮湿的气候很容易导致兔子发病或冻死,所以,兔舍一定要防寒保暖。一般来说,兔舍内温度应保持在5~10℃或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断奶日龄对幼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我国,家兔饲养因受技术水平和传统观念影响,对仔兔基本上实行35日龄或42日龄断奶,而据国外大量资料报道,在科学饲养管理和母兔营养状况良好的条件下,可实行28日龄断奶.为探索不同日龄断奶对幼兔生长性能的影响,笔者对仔兔进行28日龄、35日龄、42日龄三种不同时期断奶的试验,测定断奶后幼兔各阶段生长状况,确定仔兔最佳断奶日龄,旨在为家兔科学合理的饲养和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幼兔拉稀一般发病急,来势凶猛,一旦发病就很难治愈。笔者根据十几年的养兔实践,认为只要搞好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兔子拉稀还是可防可治的。根据经验,总结出如下对策:1保持兔舍清洁卫生、干燥、空气流畅。兔舍勤打扫,定期消毒。消毒不要单用一种消毒药消毒,为防止产生耐药性,要轮换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药消毒。每天清除兔粪,兔粪要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2根据家兔饲养标准合理搭配日粮,配制全价饲料,幼兔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要控制在10%~14%之间,即粗饲料要占饲料总量的30%~40%。3把好入口关,供应兔子的精料、粗料要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潮湿霉变…  相似文献   

17.
家兔生长发育早期,调节能力差,适应能力弱,容易死亡,是家兔饲养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阶段。为了给家兔早期饲养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信息,本研究收集了青岛康大公司新西兰种兔场同一日期出生仔兔的死亡记录,计算每天、每周和全期的死亡只数和死亡率,分析得出了新西兰兔生长发育早期两个死亡高峰期。针对这两个死亡高峰期,作者深入探讨了造成死亡高峰的原因,继而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解决措施。本研究对于生产中提高新西兰兔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前言在传统饲养的家兔中,肠型球虫病可导致患兔腹泻并伴有很高的死亡率,而在商品饲养的兔中,该病却呈现生长发育受阻等亚临床表现和饲料消耗比的改变。商品兔场自采用铁丝网底笼饲养和服用氨苯磺胺类药以来,肝型球虫病(hepatic coccidiosis)的发病率已较前大为降低。近几年来,某些离子裁体类抗球虫药,诸如莫能菌素(monensin),那拉菌素(Narasin)和盐霉素(Salinomycin),  相似文献   

19.
提高仔幼兔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择优良的繁殖兔只有选择体质健壮、性欲旺盛、配种效果好、后代品质优的种公兔和泌乳力高、哺乳性强、母性好的健康母兔,在科学饲养管理的基础上,才能生产出体质健壮、生长发育快、成活率高的仔兔。2供给繁殖兔适宜的环境和优质全价饲料2.1适宜的环境条件兔舍应宽敞明亮、通风保暖、清洁干燥,周围环境安静,定期消毒防疫。兔笼宽大平整,便于饲养管理、配种繁殖、哺乳仔兔及清洁卫生。2.2繁殖兔的饲料配方玉米25%,麸皮14%,豆粕13.4%,菜籽粕或花生仁粕5%,优质草粉40%,骨粉2%,食盐0.5%,微量元素0…  相似文献   

20.
秋季气候较干燥,饲料充足、营养丰富,是家兔繁殖的大好季节。因此,要抓好家兔的秋繁工作。 1.加强管理。加强兔舍通风换气,保持会内清洁卫生。如三层笼舍,要把种公兔放在最下层,下层温度较低,有利于保持种公兔良好的精液品质,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