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在西宁地区栽培推广的园林小菊资源,选取7份金陵系列园林小菊资源,通过测定菊花的表型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对7种园林小菊资源在西宁地区的观赏性和栽培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7份菊花资源的株高、主茎粗、叶长、叶宽、叶重、花朵数、单花重、花层数、花径和冠幅的变异系数为28.80%~35.43%。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冠幅、花层数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为“光合色素因子”,主要包括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第2主成分为“花器官因子”,主要影响因子为花层数和花径;第3主成分为“植株形态因子”,主要包括株高、冠幅和叶长。聚类分析将7份菊花资源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金陵赤心’和‘金陵红荷’,表现为叶绿素含量较低、植株较矮小、主茎较粗、叶片较重;第二类包括‘金陵潋滟’和‘金陵月桂’,表现为植株高大、冠幅宽大、花层数较多;第三类包括‘金陵玫瑰金’、‘金陵笑靥’和‘金陵阳光’,表现为花层数多、叶绿素含量较高。对7份资源进行综合评价(F值),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金陵玫瑰金’>‘金陵红荷’>‘金陵笑靥’>‘金陵阳光’>‘金陵赤心’>‘金陵潋滟’>‘金陵月桂’。综上所述,“光合色素因子”和“花器官因子”可作为适应性评价重要依据。‘金陵玫瑰金’和‘金陵笑靥’综合表现优异,在西宁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菊花品种适应性评价及栽培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建水甸尾乡马铃薯的种植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及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依据。用西南地区品种‘合作88’与云南农业大学薯类研究所引进的栽培品种‘青薯9号’,研究了不同品种早春马铃薯对不同种植模式(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大垄双行滴灌、大垄双行覆白膜、大垄双行、大垄双行稻草包芯、大垄双行覆黑膜、常规栽培)的响应。结果显示,品种、种植模式及其两者互作对马铃薯的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垄双行覆黑膜下马铃薯的株高最低:‘合作88’株高为44.6 cm、产量为6.48 t/hm2,‘青薯9号’株高为41.4 cm、产量7.89 t/hm2;当地常规栽培下马铃薯的主茎数最多:‘合作88’为7.7个,‘青薯9号’为6.9个;对同一种植模式而言,‘合作88’马铃薯的株高和茎粗均优于‘青薯9号’,而在主茎数和产量特性方面品种间没有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大垄双行覆白膜‘合作88’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为20.69 t/hm2,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青薯9号’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为23.53 t/hm2。因此,在建水县甸尾乡试验区,‘合作88’最佳的种植模式是大垄双行覆白膜,‘青薯9号’最适宜的种植模式是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不同番茄品种‘吉丰715’‘中杂109’‘KT318’‘普拉达’在新疆和田地区沙土栽培中生长性状差异进行研究。对各番茄品种生长特性、产量性状、果实品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沙土栽培中生长前期性状表现差异不显著,生长后期株高、座果数量、产量表现差异较大,其中‘KT318’‘普拉达’两个品种在生长习性、生长性状、产量性状、果实营养品质及口感方面均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4.
以荷兰引进的6个切花百合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生育期、生物学特性和切花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棚内低温和低光照的栽培环境中,各引种百合品种的株高在111~142cm之间,生长周期在105~127d之间,平均为119.5d,其中‘Robina’和‘Donato’较短,分别为105和109d。参照百合切花分级标准对引种品种进行切花品质评价,发现‘Donato’、‘Robina’和‘Mitsuyo’等3个品种综合切花品质优良,第1个花蕾长10cm以上、花色纯正、花形完整,茎杆韧性强,叶色浓绿、叶部特征完好。对收获种球进行分析发现‘Snow Patrol’、‘Robina’、‘Mitsuyo’和‘Donato’种球比种植前球径增大明显,初步说明其引种适应性较好,抗退化能力较强。综合引种表现,筛选出了‘Snow Patrol’、‘Donato’、‘Robina’和‘Mitsuyo’4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且受市场欢迎的品种,适合在上海地区扩大试验和示范种植,丰富上海及周边地区百合切花市场。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毛乌素沙地栽培的榛子优良品种,从辽宁省章古台引进5个大果榛子品种(‘达维’、‘辽榛3号’、‘辽榛7号’、‘辽榛8号’和‘平欧15号’),在原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红石峡植物园和靖边县牛玉琴全国治沙基地2个试验地开展引种栽培试验及生长规律研究,并对其物候期、生长情况和结实情况等指标进行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大果榛子品种在2个试验地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完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但从树高和冠幅指标看,其中‘达维’和‘辽榛3号’显著优于‘辽榛7号’和‘辽榛8号’(P0.05);从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和新梢数量指标看,‘达维’显著优于其他3个树种(P0.05),其次为‘辽榛3号’;从结实指标看,除‘平欧15号’性状较其他品种差,其余4个树种间无明显差异(P0.05);从结实日期看‘,达维’和‘辽榛3号’早于‘辽榛7号’和‘辽榛8号’,这4个引种品种均显著优于‘平欧15号’。综合生长指标和结实指标看,5个树种都可在榆林引种种植,但‘达维’和‘辽榛3号’更适宜在毛乌素沙地推广种植‘,平欧15号’生长表现最差,不适宜在毛乌素沙地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上海市浦东新区立架栽培的小型西瓜新品种,特开展了5个小型西瓜新品种的立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红小鲜’表现为植株长势旺盛,病害发生轻,果实口感非常好,该品种可在浦东新区进行示范推广;‘京美1K01’‘苏梦7号’表现为果实中心糖含量高、肉质脆、鲜甜、水分多、口感好,这2个品种可在浦东新区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圣女红六号’‘苏梦6号’表现为植株长势强,抗病性较好,果实口感稍差,这2个品种可在浦东新区进一步试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合贵州葡萄主产区种植的早熟鲜食葡萄品种,本研究引进了‘早夏’‘夏黑’‘旭旺’及‘瑞都红玉’4个性状表现优良的葡萄品种,均种植在贵州省毕节市六曲河镇葡萄产业区,从物候期表现、植株生长性状、浆果品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4个鲜食葡萄品种均能在贵州西北地区进行设施栽培,它们的早熟特异性表现明显,‘早夏’‘夏黑’各项经济指标表现优益,‘早夏’穗重达到603.18 g,粒重6.70 g,风味浓郁,‘夏黑’穗重达520.36 g,粒重5.54 g,‘瑞都红玉’与‘旭旺’表现次之,‘瑞都红玉’穗重与粒重分别为492.02 g和3.49 g,‘旭旺’穗重262.60 g,粒重1.58 g,综合评分‘早夏’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8.
对引进的9个彩色马蹄莲品种进行栽培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种植兼具景观和采摘功能的品种。结果表明,在新的栽培模式下引进品种中除‘Ruby’、‘Acapulec’外,其他品种均比对照品种‘Gold Cholic’表现出更好的综合适应性,‘Garnet Glow’和‘Nature Bouquet’凭借突出的综合表现被选作北京地区景观采摘兼用型彩色马蹄莲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三亚市冬季栽培的豇豆品种,对52个豇豆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比较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耐阴雨天气、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特性,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英雄豪杰’、‘正邦候鸟’、‘NFCZY’、‘南豇1号’、‘优胜706’5个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病性强,可在三亚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成活率、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优良砧木品种是番茄嫁接栽培的前提和基础。本试验研究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植株成活率、幼苗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番茄嫁接栽培中选择适宜砧木提供试验依据。试验以‘江蔬14号’番茄为接穗,劈接法嫁接,6个砧木品种分别为‘改良青园’‘新砧2号’‘果砧1号’‘亲和’‘科砧1号’和‘科砧2号’。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每个重复嫁接15株,以自根苗为对照。每个处理随机选择6株成活的嫁接苗定植于栽培桶中。嫁接后第56天测定生长指标,番茄成熟时测量果实品质指标,拉秧时统计单株产量。结果表明:‘亲和’和‘改良青园’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砧木品种,分别为63.33%和60.00%;‘科砧1号’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最低,仅为36.67%。各砧木嫁接均显著提高了番茄植株的茎粗、叶面积和总干质量,并显著降低了根冠比,其中‘新砧2号’‘果砧1号’和‘改良青园’砧木嫁接对番茄植株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好。各砧木嫁接均显著提高了番茄单株产量,其中‘果砧1号’品种的提高幅度最大,达到254.5%;其次为‘改良青园’,提高幅度达到221.7%。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果砧1号’砧木对嫁接番茄果实品质影响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为‘改良青园’和‘亲和’,‘新砧2号’‘科砧1号’和‘科砧2号’砧木降低了嫁接番茄果实品质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认为:‘改良青园’和‘果砧1号’砧木嫁接番茄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能明显促进植株生长,显著提高产量并改善果实品质,可作为番茄嫁接栽培中砧木选择的参考品种。  相似文献   

11.
草莓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丰富福建省草莓品种多样性,加快新品种引进推广,满足消费者需求,对国内外引进的15个草莓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果实外观和品质进行了观察及测定,并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个新引进草莓品种‘紫莓1号’‘紫莓2号’和‘红宝’田间性状综合表现好,具有植株长势好、抗性强、采收期长、产量高等特点,其中‘紫莓1号’‘紫莓2号’硬度高、耐贮运,果实风味与对照‘法兰地’相当,较适合福建小拱棚半促成栽培和露地栽培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合毛乌素沙地栽培的榛子优良品种,从辽宁省章古台引进5个大果榛子品种(‘达维’、‘辽榛3号’、‘辽榛7号’、‘辽榛8号’和‘平欧15号’),在原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红石峡植物园和靖边县牛玉琴全国治沙基地2个试验地开展引种栽培试验及生长规律研究,并对其物候期、生长情况和结实情况等指标进行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大果榛子品种在2个试验地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完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但从树高和冠幅指标看,其中‘达维’和‘辽榛3号’显著优于‘辽榛7号’和‘辽榛8号’(P<0.05);从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和新梢数量指标看,‘达维’显著优于其他3个树种(P<0.05),其次为‘辽榛3号’;从结实指标看,除‘平欧15号’性状较其他品种差,其余4个树种间无明显差异(P>0.05);从结实日期看,‘达维’和‘辽榛3号’早于‘辽榛7号’和‘辽榛8号’,这4个引种品种均显著优于‘平欧15号’。综合生长指标和结实指标看,5个树种都可在榆林引种种植,但‘达维’和‘辽榛3号’更适宜在毛乌素沙地推广种植,‘平欧15号’生长表现最差,不适宜在毛乌素沙地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3.
筛选繁殖烟蚜和扩繁烟蚜茧蜂的寄主植物对烟蚜茧蜂的规模化繁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8个品种十字花科作物上的单株蚜量随时间的变化和30 d后各种作物上的单株蚜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接蚜后,不同十字花科作物上的单株蚜量皆随接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0 d后,‘板扎19号’白菜、‘板扎超夏妃’白菜、‘籽秧山东’黄萝卜、‘春夏秋冬’白萝卜和‘板叶满身红’红萝卜5个品种的烟蚜数量均较高,达到847.75~1 198.75头/株,其余3个品种白菜‘山东19号’、‘大叶芥菜’和油菜‘A35’较低,仅为628.88~677.43头/株;8个品种平均单株蚜量存在显著差异(F=2.67,P=0.02);从繁蚜效果看,以白菜最好,黄萝卜、白萝卜和红萝卜次之。选择蚜量较高的5个品种进行繁蜂,结果表明:以1∶50的蜂蚜比放蜂25 d后,5个品种上的平均单株僵蚜量达到994.67~1 432.00头/株,平均单株僵蚜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春夏秋冬’白萝卜和‘籽秧山东’黄萝卜平均单株正常蚜量仍高达2 969.67和1 280.00头/株,有较大的繁蚜繁蜂潜力。因此,白菜和萝卜都适宜作为繁蚜寄主,但‘春夏秋冬’白萝卜和‘籽秧山东’黄萝卜是最适宜作为繁蚜和繁蜂的寄主作物。本研究可为烟蚜茧蜂规模化繁殖技术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长三角地区的嫁接改良和栽培结果表明,砧木品种对‘斯巴坦’蓝莓植株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及品质有显著影响,在参试的7种砧-穗组合中,以北高丛蓝莓品种‘克瑞顿’为砧木的组合嫁接口愈合良好、树体生长健壮、枝量大、结果早、产量高、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表现最优,几无萌蘖,显著优于其自根树和以兔眼蓝莓品种‘杰兔’、‘园蓝’为砧木的嫁接树。嫁接方式对促进‘斯巴坦’蓝莓植株在本地区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及品质影响不显著,但绿枝劈接总体表现优于嵌芽接。  相似文献   

15.
朱春艳 《农学学报》2015,5(9):82-86
摘要:为了充分了解新引进的杜鹃花种质资源的特性、解决适宜本地区栽培品种少的问题,连续3年对新引进的28个杜鹃花品种的花期、花色、花瓣等主要花期特征指标及开花率、保存率等主要栽培适应性指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间主要花期特征及栽培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28个杜鹃花品种按落叶与否、花色、花瓣及花期分类,并结合栽培适应性,筛选出‘五彩夏鹃’、‘劳动勋章’、‘天章’、‘辉煌’4个品种适合在杭州地区园林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8个藤本月季品种在上海地区春夏季生长发育规律、观赏特性和病虫害进行了调查,从中筛选出适宜上海地区栽培的优良藤本月季品种。结果表明:花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是‘爆炸’,为31天,最短的是‘金大卫’和‘桃乐茜’,为22天;‘新雪’、‘新曙光’、‘银约翰’和‘桃乐茜’着花率为50-70%;‘金大卫’、‘爆炸’和‘花魂’花冠径为10.4-11.8cm;‘花魂’、‘猫头鹰’和‘金大卫’刺少,接近无刺。‘新曙光’、‘银约翰’植株强健,抗白粉病、黑斑病最强,几乎没有病叶。‘桃乐茜’抗白粉病、黑斑病能力差。综上所述:‘新雪’、‘新曙光’和‘银约翰’等3个品种攀援性好、抗病性强、观赏性状优良、养护简单,是适宜上海地区推广应用的优良藤本月季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以油桃品种‘离核甜’为试材,研究了5种土壤微生物菌剂对大棚油桃植株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5种土壤微生物菌剂对‘离核甜’油桃的植株特性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处理4对增加株高、胸径效果最好,胸径增加与CK差异显著;减少了叶芽数,促进新枝生长,具有增加新枝节间距离,增加叶长、叶宽、Pn、Tr、Chi等作用,整体效果最好;其次是处理5,对花芽数有促进作用,与CK相比差异显著,能提高叶片的Pn。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东西垄单行栽植模式在草莓生产中应用的可能性,以草莓品种‘雪里香’和‘雪沁香’为试材,研究了东西垄单行和南北垄双行两种栽培模式对草莓植株表型、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东西垄单行栽植叶面积、根系活力、根直径显著优于南北垄双行栽植,而株高和叶柄长则相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二氧化碳(CO2)浓度均在不同程度上高于南北垄双行栽植,且表现稳定;东西垄单行栽植显著提升了草莓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综合来看,东西垄单行栽植显著促进了草莓植株生长,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适合广东地区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且具有较高观赏应用价值的中小株型卡特兰新优品种。【方法】以14个引进的卡特兰属种质为试材,在广州开展适应性栽培管理与比较筛选。通过连续多年的观察、性状测定和统计分析,系统评价不同种质的田间生长特性、观赏品质性状及抗性特点。【结果】11个候选种质在广东地区都有一定的适应性,较适合在广东地区栽培应用。其中筛选出的I级和II级种质,植株生长性更好、抗性更强、成花较容易、观赏价值较高,建议向市场推荐进行景观美化使用。【结论】从14个种质中优选出的I级种质卡特兰‘豹王’(C-3)、卡特兰‘金孔雀’(C-12)和卡特兰‘四季樱花’(C-14)3个杂交园艺品种,可作为适于广东地区栽培应用的优先推荐发展品种,建议对这些优势品种开展优先栽培生产和主导示范应用。同时对于其他非优势种质,根据育种需求作为种质资源进行保存。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合生产需要的黄瓜优良品种,以适合越冬栽培的19个黄瓜杂种一代为试材进行比较试验研究,对参试的19个品种在植物学特性、商品性、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13、14、15和18号商品性好,早熟、产量高、耐寒性好,该5个黄瓜品种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表现突出,很适合乐亭地区越冬日光温室及早春大棚栽培,可大规模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