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丁聚糖防治奶牛隐性乳腺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SMT检验法对南京钟山奶牛场140头成母牛进行隐性乳腺炎检测。选择阳性母牛40头作为供试牛,共分成4组,每组均10头,进行为期1周试验,然后用t检验对各组试验前后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Ⅰ组(试验组),即饲喂几丁聚糖15g/头日,差异极显著(P<001);Ⅱ组(乳头药浴),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肌注左旋咪唑),差异显著(P<005);Ⅳ组(空白),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在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采集张家口地区奶牛的奶样,通过CMT法检测奶牛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结果个体阳性平均率为52.3%,阳性乳区平均率为19.2%,奶牛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与季节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与胎次呈正相关,后乳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前乳区。  相似文献   

3.
WS—周林频谱仪对奶牛隐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W S—周林频谱仪照射奶牛乳房后部( 乳镜至阴门下) ,每天1 次40 分钟,连续10 天,对隐性乳腺炎治愈率79 % ,有效率100 % ,同时,照射组比对照组产奶量提高13 % 。  相似文献   

4.
用兰州乳房炎试验(LMT)对来自西安市某个牛场的76份奶样作隐性乳房炎检验,并对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牛场的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33%,阳性乳样中细菌检出率为93.4%。阴性乳样中病原菌检出率为28%,在检出的94株细菌中,共有5种菌22株是与乳房炎有关的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占病原菌总数的90%以上。是引起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中药对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治疗效果,试验选取自然发病的临床型乳腺炎患牛并分成4组,其中Ⅰ组和Ⅱ组采用经乳导管注射抗生素的方法给药,Ⅲ组和Ⅳ组采用灌服自拟中药复方制剂的方法给药,给药1~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自拟中药复方制剂1对临床型乳腺炎有较好的疗效,与抗生素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6.
乳腺炎通常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乳腺炎症反应,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导致牛奶产量及品质下降,奶牛利用年限减少,严重地影响着牧场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学者们在奶牛乳腺炎分子调节机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NF-κB及其信号通路可参与调控多个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在细胞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等过程起关键性作用,也是奶牛乳腺炎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奶牛乳腺炎的病因和病理变化,以及NF-κB信号通路与机体免疫的关系,并重点综述了mRNA、非编码RNA(miRNA、lncRNA和circRNA)及生物活性物质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奶牛乳腺炎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奶牛乳腺炎的分子调控网络解析、抗乳腺炎分子育种与生物活性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乳腺炎是造成乳品工业经济损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1〕。以美国为例,每年治疗乳腺炎的耗费为每头牛181美元,全国每年要拿出20亿美元用于治疗和预防乳腺炎〔2〕。我国孙福先、单先贵、杨章平等〔3,4,5〕报道隐性乳腺炎阳性率达85.7%,导致乳腺炎的主要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和链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奶牛乳腺炎的最主要的病原体〔6〕。 本文论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就近年来国内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隐性乳腺炎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及血清图谱分析的研究加以综述,以期为乳腺炎的早期诊断及疫苗生产…  相似文献   

8.
2002年1月至2003年10月,对苏北盐城地区几个不同饲养环境的奶牛场进行隐性乳腺炎的SMT(上海乳腺炎检验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的乳区、有无运动场、原发病情况、发病是否隔离等条件的差异,导致隐性乳腺炎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的季节、挤奶方式、饲料的营养状况与隐性乳腺炎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究SIGIRR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TLR4信号通路的负调控作用。构建SIGIRR-pEGFP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HEK293T及BMECs,荧光显微镜观察及Western blot验证融合蛋白SIGIRR-pEGFP的表达;LPS刺激转染后BMECs,检测TLR4及其信号通路分子IRAK1、IRAK4和TRAF6的变化,以及下游炎性因子IL-6、IL-8、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SIGIRR-pEGFP真核表达载体,荧光检测重组质粒转染到HEK293T和BMECs中;Western blot鉴定融合蛋白SIGIRR-pEGFP表达正确;重组质粒转染BMECs后,SIGIRR表达量较转染空载质粒组及空白未转染组显著升高(P0.01);炎性因子IL-6、IL-8、IL-1β、TNF-α、TLR4及下游信号分子IRAK1、IRAK4、TRAF6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转染空载质粒组与空白未转染组相比仅IRAK1表达量有差异(P0.05)。结果表明,本试验通过研究牛SIGIRR在BMECs中的作用,证实SIGIRR基因具有炎性负调控LPS-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具有潜力成为临床治疗奶牛乳腺炎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腺炎(Dairy Cowsmastitis)是由于奶牛乳腺受到微生物及理化因素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乳腺炎分临床型和隐性型两种。其中隐性乳腺炎是奶牛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危害奶牛的重要疾病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隐性乳腺炎的发病情况、发病规律、发病原因、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奶牛隐性乳腺炎无明显临床症状,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异常现象,因而不易被发现,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但患牛所产乳汁在理化性质和细菌学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奶牛隐性乳腺炎给生产带来的损失主要表现在:产乳量降低4%~20%;乳的品质降低,乳糖、乳脂、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极易转变成临床型乳腺炎,其转变率是健康牛的3—4倍。所以,隐性乳腺炎给养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计的。为控制该病,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及泌乳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从一个养殖场中挑选出了胎次、泌乳量、采食量和预产期相近,且经过奶牛乳房诊断液检测为阳性的、不存在明显发病症状的隐性乳腺炎奶牛40头,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划分成4个组别,分别为试验一组、试验二组、试验三组和对照组,试验3个组别的奶牛在每天基础日粮当中分别添加50 g、100 g、150 g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连续饲喂42 d。结果表明,与试验前相比,试验一组、试验二组、试验三组的奶牛泌乳量分别能够提高3.0 kg、3.45 kg、3.13 kg,4个组别之间的乳脂乳蛋白的差异性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乳脂率分别提高了0.16%、0.20%、0.22%。试验结束之后,对4个组别的奶牛进行了乳房诊断液检测,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分别下降了70.00%、90.00%、90.00%。由此能够得知,本次所选择的中草药复方添加剂能显著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改善奶牛乳腺炎,降低隐性乳腺炎发病率,其中每天添加100 g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几乎遍及每一个牛群,其是奶牛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特别是奶牛隐性乳腺炎,在整个乳腺炎病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为临床型乳腺炎的15~40倍.  相似文献   

14.
乳腺炎在奶牛业中是一种多发病,国内对不同牛舍、不同季节、不同乳区、不同胎次、不同泌乳阶段奶牛隐性乳腺炎的发生规律都有相关报道,但对饲养环境与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生率的关系没有相关的报道。本课题从不同季节、挤奶方式、乳区、原发隐性乳腺炎情况、隔离措施、有无运动场、饲料营养等多个影响因素与奶牛隐性乳腺炎的发生率的差异进行研究,旨在揭示饲养环境的差异与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腺炎(mastitis)是指奶牛乳腺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是所有奶牛疾病中发病率最高,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根据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可将乳腺炎分为两种类型: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前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发现并及时治疗,后者则因缺乏任何肉眼可见的临床症状,诊断相对困难。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底,本场各牛舍泌乳牛先后发生临床乳腺炎。在消耗大量药物的同时,致使牛群质量下降,大量鲜牛奶无法利用(有抗奶),导致牧场经济效益下降。经专家建议,结合本场实际,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对干奶牛采用产前和产后分别注射亚硒酸钠V_E的预防方法,使我场乳腺炎得到有效控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也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乳房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陆乳房炎。 临床性乳房炎致使乳房红肿、疼痛发热、奶量急剧下降,挤出絮状奶,牛也会出现发烧、少食等症状;隐性乳房炎没有临床症状,但奶量降低,它对牛群的危害甚至超过临床性乳房炎,因为它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暗中为害。据统计,97%的乳房炎属于隐性乳房炎,我国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16亿元。因此做好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防治工作,发展绿色奶牛养殖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19.
奶牛乳腺炎是严重危害奶牛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奶牛协会统计,全世界约有2.1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50%左右的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腺炎。奶牛乳腺炎造成的损失约70%是由于隐性乳腺炎引起的产奶量下降。我国奶牛每年因隐性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1.3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型和大肠杆菌(E.coli)型乳腺炎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相关因子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将105 CFU·mL-1S.aureusE.coli经乳导管分别注入奶牛乳房,在感染第7天采用活体无菌手术法采集乳腺组织,并采用组织HE染色和免疫荧光法进行乳腺炎模型的鉴定;利用qPCR分别检测了2个诱导组和对照组奶牛乳腺组织的趋化因子家族(CCL2、CCL8、CXCR1、CXCL2和CXCL13)、补体因子(CFICFB)、自噬调节因子DEPP1和白细胞介素受体IL21R共9个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LR4/NF-κB炎症相关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TLR4、NF-κB和TNFα)在2个诱导组乳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上调(P<0.01);结合HE染色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构建了2种类型的奶牛乳腺炎活体模型。mRNA转录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7个基因(CCL2、CCL8、CXCR1、CXCL2、CFICFBIL21R)在2个诱导组乳腺组织中的mRNA转录水平均极显著上调(P<0.001),CXCL13的mRNA转录水平仅在S.aurues诱导组乳腺组织中极显著上调(P<0.01);DEPP1的mRNA转录水平在2个诱导组中均极显著下调(P<0.01)。此外,CCL2、CCL8、CXCR1、CFIIL21R共5个基因在E.coli诱导组中的mRNA转录水平均极显著高于S.aureus组(P<0.01)。S.aureusE.coli感染均可导致奶牛产生严重的临床乳腺炎症状,并促使上述炎症相关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在乳腺组织中发生变化,以应对乳腺炎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趋化因子CCL2等5个基因在E.coli诱导组中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S.aureus诱导组,解释了E.coli常常能引起急性乳腺炎,而S.aureus可引起慢性乳腺炎的原因。上述结果可为深入研究不同类型乳腺炎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