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为探讨鸡艾美耳球虫种间交叉免疫这一尚有争议的问题,本文用ELISA方法检测了巨型艾美耳球虫免疫血清与其它主要虫种抗原的血清学反应,同时观察了E。.maxima免疫鸡遭受上述虫种大剂量强毒攻击后的死亡率和肠道病变,对临诊交叉保护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E.maxima免疫血清与E.tenella E.acervulina可溶性抗原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E.maxima免疫后用E.tenella,E.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7,(9):75-78
筛选出与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山东分离株(Msd)免疫原性差异大的早熟弱毒株,为研制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高效多价鸡球虫疫苗提供理论依据。4日龄雏鸡免疫E.maxima山东分离早熟株(PMsd),免疫后7 d分别攻击E.maxima Msd、上海分离株(Msh)、北京分离株(Mbj)、山西分离株(Msx);14日龄雏鸡分别免疫E.maxima Mbj和Msx,免疫后7 d,Mbj免疫组分别攻击Msh和Msx,Msx免疫组分别攻击Msh和Mbj。免疫PMsd攻击Msd组鸡只达到良好的免疫保护,而免疫PMsd攻击Msx组鸡只除病变记分减少率(28.6%)高于Mbj组(23.8%)外,相对增重率(74.3%)、卵囊减少率(9.7%)、抗球虫指数(159.3)均低于其他各组;免疫Msx攻击Mbj和Msh组鸡只卵囊减少率、抗球虫指数、相对增重率均大于免疫Mbj攻击Msx和Msh组。4种不同地理株的巨型艾美耳球虫中,Msx与Msd的免疫原性差异最大,且较Mbj更为广谱。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早熟株合适的免疫剂量,本文设立7个早熟株免疫攻虫组、7个母株免疫攻虫组、1个不免疫攻虫组和1个不免疫不攻虫组,7个早熟株/母株免疫组的免疫剂量为孢子化卵囊100、200、400、600、800、1000和2000个/羽,经嗉囊感染,7日龄首次免疫,14日龄以同等剂量进行第二次免疫,21日龄以8×104个/羽的同源母株进行攻虫,28日龄结束试验,以增重、肠道病变记分和卵囊减少率为试验指标。对早熟株中免疫保护效果较好的2个免疫剂量进行重复试验,免疫方法、试验周期、试验指标和攻虫剂量同第一批试验。结果显示:早熟株和母株200、400、600、800、1000、2000个/羽免疫组攻虫后的增重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个/羽免疫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各免疫组的卵囊减少率均达90%以上,肠道病变记分均与不免疫攻虫组差异不显著(P>0.05)。用早熟株200、400个/羽进行免疫重复试验,两个免疫组攻虫期间的增重和肠道病变记分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不免疫攻虫组差异显著(P<0.05),其卵囊减少率均在86%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巨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每只鸡免疫200或400个孢子化卵囊均可诱发鸡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力,可考虑以200个孢子化卵囊作为该早熟株在疫苗制备中的推荐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使雏鸡获得良好免疫效果的最小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早熟株接种量,分别于4日龄对免疫攻毒组以不同剂量进行首免,11日龄以首免2倍剂量对二次免疫攻毒组鸡进行二免。一次或二次免疫后7 d或10 d用同源亲本株进行攻毒,检测免疫攻毒鸡相对增重率、卵囊减少率、病变记分减少率(RLS)和抗球虫指数(ACI)。结果显示,一次免疫剂量≥400个孢子化卵囊/只或两次免疫的一免剂量和二免剂量≥100个孢子化卵囊/只和200个孢子化卵囊/只时,各免疫攻毒鸡的相对增重率≥85%,RLS≥70%,卵囊减少率≥75%,相对保护率≥90%,ACI≥170,均达到良好免疫效果。故将E.maxima早熟株的一次免疫最小免疫剂量定为400个孢子化卵囊/只,两次免疫最小免疫剂量定为一免100个孢子化卵囊/只和二免200个孢子化卵囊/只。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实现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和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同时进行检测的双重PCR方法,基于2种艾美耳球虫各自的ITS-1基因筛选2对特异性引物,对制备的阳性DNA样品进行PCR扩增,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分别在约450bp和150bp处出现目的条带。对PCR反应中的退火温度、MgCl2浓度、DNA模板量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59℃、MgCl2浓度为2.5mmol/L、DNA模板量为2μL时,双重PCR扩增结果最佳。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双重PCR对环形泰勒虫、羊巴贝斯虫、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虫的扩增结果均呈阴性,表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成功建立了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双重PCR检测方法,为临床中鸡球虫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巨型艾美耳球虫纯种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单卵囊感染技术,从鸡球虫混合种中分离出一个纯种球虫,经鉴定为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MaximaTyzzer,1929)。该种球虫卵囊为卵圆形,测240个的大小范围为21.25~36.25×17.5~30.0μm,平均为28.81±3.07×22.98±2.77μm,形状指数1.25。卵囊内有一颗折光性极粒,位于窄端,无外残体。测120个孢子囊的大小范围为15.5~18.5×7.5~10.0μm,平均为17.35±0.66×8.74±0.51μm。最短孢子化时间为30小时,潜伏期142小时。用此卵囊对鸡作致病性试验,挑选60羽13日龄伊莎(ISA)公鸡分为1个不感染组和4个感染组,每羽口服感染1万、5万、10万或20万个孢子化卵囊。结果所有感染组与不感染组的平均增重差异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整个试验仅在20万个的感染组出现16.7%的死亡率,各感染组的肠道病变记分分别为1.33、1.83、2.42和3.08。  相似文献   

7.
为检测巨型艾美耳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常用抗球虫药的敏感性,选用地克珠利、氯苯胍、二硝托胺、癸氧喹酯、尼卡巴嗪、马杜米星、盐霉素和拉沙洛西等8种抗球虫药进行鸡体试验,通过抗球虫活性百分比(percent of optimum anticoccidial aetivity,POAA)、病变记分减少率(reduction of lesion scores,RLS)、相对卵囊产量(relative oocyst production,ROP)和抗球虫指数(anticoccidial index,ACI)4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巨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8种药物敏感;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盐霉素轻度敏感,对地克珠利、氯苯胍、二硝托胺、癸氧喹酯、尼卡巴嗪、马杜米星和拉沙洛西敏感。本研究结果可为对球虫早熟株疫苗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一种商品化鸡球虫病四价活疫苗[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巨型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对E.necatrix和E.tenella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基于试验鸡血便记分、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病变值、卵囊值及抗球虫指数(ACI)等指标对其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免疫攻虫组抗E.necatrix和E.tenella的ACI分别为157.3和135.6,均低于160,表明该球虫疫苗抗两种球虫的效果均为低效.然而,免疫攻虫组鸡血便数量、血便记分、增重、卵囊产量和病变记分等指标均优于阳性对照组.综合指标显示,该疫苗对E.necatrix和E.tenella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力,但单纯采用疫苗并不能够达到防控鸡球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用巨型艾美耳球虫杨凌株对14日龄雏鸡进行感染,检测了该虫株对3种常用抗球虫药(球虫精、排球净和克球美)的敏感性。以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抗球虫指数、相对卵囊产量和病变记分减少率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该虫株对克球美有轻度抗药性,对排球净有完全抗药性,对球虫精无抗药性。  相似文献   

10.
给18日龄鸡胚接种一定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 eria tenella)和/或堆形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孢子化卵囊,出雏后在无球虫环境中笼养,1~10日龄每天收集各组粪便样本,计数克粪便卵囊数(OPG),并于14日龄时以大剂量同源孢子化卵囊攻虫,以相对增重率(RWG)、饲料转化率(FCR)、相对卵囊产量(ROP)评价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以E.tenella或E.acervulina卵囊免疫18日龄鸡胚,其卵囊排出的潜隐期及达到峰值的时间与1日龄雏鸡接种组相一致,有相似的排卵囊曲线,提示其诱导免疫的建立是在出雏后开始建立的。攻虫后各免疫组的RWG由攻虫对照组的31.9%~51.7%提高到了76.5%~83.6%,RCR由攻虫对照组的4.11~4.89改善为2.72~2.96,ROP降至4.7%~23.5%。结果表明以一定剂量E.tenella和E.acervulina卵囊单独或混合经羊膜腔免疫18日龄鸡胚都可以建立起针对出雏后14日龄同源攻虫的良好免疫保护力。比较混合免疫E.tenella和E.acervulina卵囊组与单一接种E.tenella或E.acervulina卵囊组的免疫效果发现,混合免疫组的各项指标均稍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柔嫩艾美尔球虫和巨形艾美尔球虫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获得了两纯种球虫,鉴定为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tenela)和巨形艾美尔球虫(E.maxima)。主要鉴定指标:柔嫩艾美尔球虫,虫体寄生于鸡盲肠,卵囊呈卵圆形或宽卵圆形,有极体,无内、外残余体,测200个卵囊的平均大小为(2016±161)×(1559±113)μm,测200个孢子囊的平均大小为(1164±085)×(5.86±0.59)μm,潜隐期141h,最短孢子化时间19h;巨形艾美尔球虫,虫体主要寄生于小肠中段,卵囊大,呈卵圆形,金黄色,有极体,无内、外残余体,测200个卵囊的平均大小为(2851±198)×(21.79±1.50)μm,测200个孢子囊的平均大小为(1631±104)×(7.78±0.49)μm,潜隐期124h,最短孢子化时间32h。  相似文献   

12.
给14日龄海兰鸡雏接种E.tenella杂交F2株(本实验室培育),7d后扑杀,刮取盲肠卵囊制成卵囊悬浊液。用不同浓度次氯酸钠(含活性氯不低于7.5%)分别处理5min、10min、15min、20min后,离心洗涤并进行卵囊计数,加2.5%的重铬酸钾,28℃环境下孢子化。于60h取样检查其孢子化率。结果表明,高浓度长时间的次氯酸钠处理时E.tenella球虫卵囊孢子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童虫疫苗,冷冻辐照童虫苗和速冻致死童虫苗免疫雌性C57-BL/6小鼠。免疫后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Ф)的吞噬杀伤活性和超敏反应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表明2个活苗免疫组小鼠腹腔MФ体外表现出强烈杀伤童虫活性,杀伤力显著强于死苗免疫组和对照组(P<0.01);免疫后第6周杀伤力达峰值,第8周杀伤力下降;MФ杀伤力与保护力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0,r>r0.05);活化MФ在免疫血清调理后杀伤活力有所增加,而免疫血清对于未活化MФ则无调理作用;活苗和死苗免疫鼠都出现强烈的速发型超敏反应,但与保护力之间缺乏相关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在本次实验中出现较弱。  相似文献   

14.
用鸡胚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作为抗球虫药活性峰期测定的模型。每一鸡胚在接种5000个子孢子后,分别于感染的当天、第2天、第3天和第4天注入测试药物,以不同注药时间对鸡胚卵囊所产生的抑制率的差异,判定药物的活性峰期。结果表明,氯甲吡啶酚和丁氧喹啉的活性峰期是球虫生活史的第1天,卵囊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8%;莫能菌素、盐霉素、球R和加福的作用峰期是第2天,卵囊抑制率均为100%;氨丙啉的峰期是第3天,卵囊抑制率为100%;尼卡巴嗪的峰期是第4天,卵囊抑制率为100%;速丹则在球虫生活史的整个无性阶段均呈现活性作用。加福+氨丙体+乙氧乙胺苯甲酯、球R+氨丙啉+乙氧乙胺苯甲酯、加福+速丹、加福+尼卡巴嗪及加福+乙氧乙胺苯甲酯等合剂亦在球虫生活史的整个无性阶段发挥高峰作用,其印囊的抑制率均为100%;尼卡巴嗪+氨丙啉合剂则在球虫生活史的第2~4天发挥最大作用,卵囊抑制率为100%。作者认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可信及成本低廉的特点,可作为抗球虫药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鸡新城疫弱毒活苗消化道直接免疫后,对其免疫机制和免疫效果进行了研究。 7日龄前,雏鸡肠道无免疫球蛋白G阳性细胞出现。7日龄后出现并缓慢上升,第二次免疫(嗉囊免疫、饮水免疫)后增长明显,出现峰值。免疫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雏鸡胃肠道具有保持产生局部抗体的功能,并且血清IgG抗体效价的消长与之呈现相关免疫状态。胃肠道T淋巴细胞在第一次免疫(嗉囊免疫、饮水免疫)后10天和二免后5~10天出现峰值,然后下降并稳定在一定水平,证明细胞免疫参与鸡新城疫消化道免疫。  相似文献   

16.
硒和维生素E在硒缺乏动物自由基代谢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阐明硒缺乏动物自由基代谢与硒缺乏症发病学的关系,以及硒和VE在自由基代谢中的作用采用低Se日粮饲喂小鼠,并对血液、肝组织丙二醛、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相关向量元素及自由基水平进行了系统检测。  相似文献   

17.
《羚牛1号》对金毛羚牛肝片形吸虫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对反刍类动物有很大的危害。金毛羚牛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由于长期生活在西北干旱地区 ,对肝片形吸虫的抗性很差 ,进入肝片形吸虫疫区后 ,危害变得更严重。为了有效的控制金毛羚牛的肝片形吸虫病 ,需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 ,同时为防治金毛羚牛肝片形吸虫病提出防治程序  相似文献   

18.
中药和化学抗球虫药对兔球虫病的疗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比较中药和化学抗球虫药对兔球虫病的疗效。方法5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5组,Ⅰ组为无感染不用药空白对照组,Ⅱ~Ⅴ组各兔均感染,Ⅱ组为不用药对照组,Ⅲ组为中药组,Ⅳ组为地克珠利组,Ⅴ组为氯苯胍组,用药组饲喂含药饲料3天,兔人工感染混合球虫卵囊1×105个,观察效果。结果中药组与地克珠利组和氯苯胍组的抗球虫指数(AC I)分别为195、186和158,说明中药的抗球虫效果明显优于化学药物,两种化学药物中,地克珠利仍属高效抗球虫药,但氯苯胍的AC I仅为158,为低效抗球虫药;Ⅲ组家兔平均增重210.4 g,经t检验,与Ⅰ组、Ⅳ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Ⅱ组、Ⅴ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本试验表明,中药对家兔球虫病有防治作用,并有促进家兔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球虫药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预防效果。我们选择了海南霉素(Hainanmycin)、马杜霉素(Maduramicin)、盐霉素(Salinomycin)、莫能霉素(Monensin)和拉沙霉素(Lasalosidum)5种抗球虫药,鸡在人工感染条件下,进行了预防对比试验。以成活率、相对增重率、抗球虫指数(ACI)等指标,进行综合判定。结果显示:海南霉素、马杜霉素、盐霉素用药组的ACI在160~180之间,分别为160.35、171.34和161.22。而莫能霉素和拉沙霉素用药组的ACI在160以下,分别为139.95和142.20。感染不用药组的ACI为100.67。说明海南霉素、马杜霉素、盐霉素对本鸡场鸡球虫株(E.tenella)具有中等抗球虫效力。而莫能霉素和拉沙霉素的抗球虫效果属于低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