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蚕学通讯》2008,28(3):59-59
作为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主持的“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项目的学术大师,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生物信息学实验室岸野洋久教授继2007年9月来访之后,再次于2008年7月6-10日到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进行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2.
2008年10月28日下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率研究团队访问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副校长李明、丁忠民等校领导陪同访问。  相似文献   

3.
代方银 《蚕学通讯》2008,28(3):61-61
2008年8月2日,由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主持的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948)计划“十一五”重点项目“蚕桑特殊资源引进与利用研究”中期总结会在重庆北碚海宇温泉大酒店召开。  相似文献   

4.
《蚕学通讯》2011,(2):43-43
2011年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重庆师范大学校长周泽扬教授喜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作为重庆市获奖代表之一进京参加了此次庆祝大会。  相似文献   

5.
《蚕学通讯》2008,28(1)
由西南大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主办,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人事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承办的“2008年西南大学广西现代农业(蚕业技术)高级研修班”于2008年1月6-9日在西南大学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张明沛厅长、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跃光教授、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向仲怀院士、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夏庆友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祁广军站长以及校长助理鲁成教授、生物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治奇、科技处副处长窦运来等出席了1月6日举行的开班仪式。在开班仪式上,张跃光副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致欢迎词,张明沛厅长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强调了此次举办高级研修班的目的、意义,对学员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并向为广西蚕业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生物技术学院向仲怀院士和退休教师钱惠田教授分别颁发了“特别贡献奖”和“终身成就奖”。“2008年西南大学广西现代农业(蚕业技术)高级研修班”是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与农业部蚕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签订的“蚕业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合作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向仲怀院士、夏庆友教授、戴思锐教授、万永继教授、余茂德教授、代方银副教授、重庆翔飞集团周...  相似文献   

6.
《蚕学通讯》2009,29(1):8-8
2008年9月11日,“111”计划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学术大师日本筑波农业资源研究所三田博士、田村博士及日本东京大学胜间进博士一行到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术访问,3位学术大师分别做了“Structure of W chromosome of Bombyx mori and Search of sex determination factor on W”,“Construction of enhancer trap system in the silkworm”.“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baculovirus—hostinteraction in host insects”3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7.
代方银 《蚕学通讯》2009,29(1):53-53
2009年3月12日,由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主持的2项“十一五”“863”计划重点项目——“家蚕功能基因组平台技术”和“家蚕基因表达谱和蛋白质组研究”课题组在西南大学召开了课题研究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向仲怀院士、校长助理鲁成教授、生物技术学院王治奇书记、项目组张泽、何宁佳、代方银、赵萍等各位教授及课题组其他成员,浙江大学课题负责人钟伯雄教授,苏州大学课题负责人沈卫德教授、研究室人员代表张雨青研究员、谈建中教授,以及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承担单位的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生代表,共计60余人。  相似文献   

8.
《蚕学通讯》2008,28(2):F0003-F0003
该所由1993年批准成立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组建教育部蚕桑资源与分子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商务部西部蚕业科技中心,同年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批准建设“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  相似文献   

9.
《蚕学通讯》2008,28(3):F0003-F0003
该所由1993年批;隹成立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组建教育部蚕桑资源与分子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商务部西部蚕业科技中心,同年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批;隹建设“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  相似文献   

10.
《蚕学通讯》2011,(2):24-24
据科技部2011年3月29日文件[国科办基[2011]20号]《关于组织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通知》,以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团队为核心力量申请的“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这是我国蚕业科学界和西南大学申报获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蚕学通讯》2008,28(4):38-38
十一月下旬,国家“973”项目农业领域咨询专家张芝利研究员(“家蚕主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研究”项目责任专家)、喻子牛教授、张润志研究员、周广合研究员和张家骅教授到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进行调研。西南大学副校长丁忠民教授出席调研座谈会并致欢迎辞。  相似文献   

12.
《蚕学通讯》2008,28(3):53-53
为了丰富文化生活,激发师生们对艺术业余爱好的追求,该所成立了“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插花艺术爱好者协会”,特别邀请到从日本留学5年归国的小原流派四级教授向玉冰老师,利用周未业余时间为该所16位插花爱好者讲授“小原流插花艺术”。  相似文献   

13.
2011年8月25日,由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牵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业所、中国林科院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联合实施的中国桑树基因组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14.
《蚕学通讯》2009,29(1):14-14
2008年12月17日上午,西南大学在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下称蚕生所)隆重举行“舒惠国教授授聘仪式”,聘请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副团长,原江西省委书记、原国家人事部副部长(正部长级)舒惠国先生为我校兼职教授。生物技术学院院长、蚕生所副所长夏庆友教授主持受聘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蚕生所所长向仲怀教授介绍舒惠国先生简历;李明副校长代表王小佳校长给舒惠国教授颁发聘书并佩带西南大学校徽。随后舒惠国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5月3日,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参与完成的又一项家蚕基因组研究成果——"家蚕基因组甲基化谱"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技术分刊)上发表。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等合作完成。  相似文献   

16.
《蚕学通讯》2010,(2):44-44
2010年6月9日上午,第八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在北京揭晓并颁奖,中国工程科技领域16位专家和11位青年专家荣获本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和“青年奖”。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等向获奖专家颁奖。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夏庆友教授荣获第八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  相似文献   

17.
《蚕学通讯》2008,28(3):59-59
2008年7月26日下午,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玉贤教授为组长,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毛龙研究员和西南大学张泽教授为成员的科技部“十一五”863重大项目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期执行情况检查组对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承担的两个课题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8.
《蚕学通讯》2007,27(4):34
2007年10月12日教育部教技函[2007]68号文公布了2007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人选名单,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团队被正式列为教育部2007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2008—2010年,资助经费300万元,项目负责人为长江学者夏庆友教授。  相似文献   

19.
《蚕学通讯》2007,27(2):58-58
今年6月,由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牵头组织申报的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蚕桑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建立”已获国家批准立项,项目实施年度为5年,牵头专家为向仲怀院士。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是财政部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相似文献   

20.
《蚕学通讯》2008,28(4):F0003-F0003
该所由1993年批准成立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006年组建教育部蚕桑资源与分子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商务部西部蚕业科技中心,同年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批准建设“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目前,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蚕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和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博士)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国际著名的蚕桑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