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高产田和砂性土均有缺钾的趋势,合理施用钾肥的增产潜力很大。由于我国钾肥资源不足,仅青海省产有少量钾肥,大多数钾肥依靠进口。因此,合理分配和施用钾肥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1.施于喜钾作物。豆科作物对钾最敏感,施用钾肥增产显着。含碳水化合物多的薯类作物和含糖较多的马铃薯、甜菜以及一些浆果等需钾量也较多。经济作物中的棉花、麻类和烟草等也是需钾较多的作物。禾本科作物中以玉米对钾最为敏感,水稻中的杂交稻需钾也较多。因此,钾肥应优先施于喜钾作物上。2.施于缺钾土壤。北方土壤质地粗的砂性土大多是缺钾土壤,施钾肥的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应优先施用于质地轻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钾肥不同施用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作物内钾素含量与分布规律及作物对钾的吸收利用特点,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提出钾肥施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为合理施用钾肥、促进作物增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物钾肥是河北省科学院研制的一种新型增产菌剂,它能促使土壤中缓效性钾向速效钾转化,增加对作物的钾素供应。但它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应用方法等目前尚缺乏充足的定性的资料。本试验设拌种、大田基施、追施不同数量生物钾肥及施用氯化钾等处理,以不施钾肥为对照。结果表明,生物钾肥与氯化钾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主要作用在于增穗、增粒。生物钾肥以每亩大田基施500克效果最好,其产量略高于亩施氯化钾10千克的处理。用于拌种增产效果不大。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1998,(4)
目前,钾肥已被广大农民认识并普遍施用,但如果施用不当,就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要做到合理施用,充分发挥其肥效,在与氮、磷肥配比施用的前提下,应该掌握好以下五点:一是要施于喜钾作物。豆科作物对钾最敏感,施用后增产显著;含碳水化合物多的薯类作物和含糖较多的甜菜、甘蔗、西瓜,以及果树等,经济作物中的棉花,麻类和烟草等需钾量也较多。禾本科作物中以玉米对钾肥最敏感,而对水稻、小麦施钾肥,相对来说则增产较少。目前,在钾肥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将有限的钾肥优先施于喜钾作物,不仅能够明显地提高质量,而且还  相似文献   

5.
要掌握钾肥的正确施用方法,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因作物施用.钾肥对禾谷类作物主要是提高产量,对经济作物则能改善品质,如提高果实含糖量、降低酸度等因此应根据农业生产对产品性状的要求及其用途决定钾肥的合理施用.此外,由于不同作物需钾量不同及根系的吸钾能力不同,作物对钾肥的反应程度也有差异,从多年钾肥应用的结果看,水稻、玉米、棉花、甘薯、油料等作物,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可达到11.7%~43.3%,小麦等其它作物则次之.  相似文献   

6.
<正>1.因土施用。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40毫克时,土壤处于极缺钾状态,钾素已成为作物增产的限制因素,应优先施用,无论什么作物,增产效果都非常显著。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40-80毫克时,土壤处于缺钾状态,施用钾肥增产效果也很显著。每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80毫克时,除一些喜钾经济作物外,粮食作物应少施或不施。2.因作物施用。在土壤缺钾状况一样的情况下,钾肥应优先用在喜钾的作物上,如豆科作物、薯类作物、甘蔗、甜菜、西瓜、果树、棉花、麻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北方地区土壤含量的实际情况,如何正确科学施用钾肥十分重要。下面就钾肥的主要功能增产效果缺钾症状及钾肥施用方法等方面进行粗浅的论述。一、钾的主要功能及增产效果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切生物化学反应几乎都有钾参加。在阳离子中钾是植物需要量最多的。钾虽然不是任何有机物的组成成份,但它差不多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植物生长的每个过程,钾的主要功能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黎宁 《油气储运》2009,(5):53-54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元素,但目前大多数农民还没有形成主动施用化学钾肥的习惯。据调查,博兴县有60%以上的耕地需要补钾,施用钾肥已成为农业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一、钾肥的作用 钾是植物体内非常活泼的元素,主要分布在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是多种酶的活化剂。主要作用有:促进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砂姜黑土的固钾能力和钾肥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吸附试验方法对砂姜黑土和潮土的固钾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砂姜黑土固钾能力远大于潮土。几种作物的钾肥肥效亦表明,砂姜黑土区施用钾肥增产效果明显,并且对油料作物的增产幅度大于禾本科作物。钾还具有增强抗病、增加豆科作物根瘤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生物钾肥是一种新型的增产剂,又称硅酸盐细菌,是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出来的一种芽孢杆菌,具有强解钾能力,经过诱变复壮,再经工业发酵制成一种含菌量高的生物制剂。施入土壤后可很快增殖,形成群体优势,分解土壤中含钾的矿物质,释放出有效钾供作物吸收,同时又能活化和改善土壤,故又称土壤生态制剂或土壤调解剂。生物钾肥适用于各种农作物及瓜果菜、缺钾土壤和高产农田,尤其是用于高水肥、高氮、磷产区和喜钾较多的作物效果更好。试验表明,1公斤生物钾肥相当于5公斤~10公斤硫酸钾肥的增产效果。作物应用生物钾肥以后增产效果显…  相似文献   

11.
黑土玉米钾肥定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索钾在作物、土壤体系内的循环及秸秆还田对保持农田钾素平衡的作用,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连年施钾肥对双城市黑土玉米仍有显著的增产作用;K1和K2处理分别比K0处理增产21.3%和16.7%。由于2008年风调雨顺,玉米产量较高,钾肥增产效果显著;长期不施钾肥土壤钾素含量呈波浪式下降,施钾肥有不同程度增产,可见,适量施用钾肥对提高产量、维持土壤钾素平衡、提高土地持续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物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施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P、K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土壤中有效钾短缺已成为作物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土壤缺钾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根据大田试验 ,比较四种施肥处理下的玉米产量 ,以 1 0 0 ml/667m2 液体生物钾拌种、N1 2 .5 kg、P4 .0 kg的玉米产量最高。同时生物钾肥的施用还可有效地保持土壤环境 ,减少污染 ,降低生产成本 ,使经济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相似文献   

13.
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周年秸秆还田及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东省西部潮土区研究了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下连续两年4个种植茬口秸秆全还田和施用钾肥对耕层土壤钾素状况、作物产量及土壤-作物系统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定位两年后,秸秆还田及施用钾肥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其中秸秆还田配施钾肥(NPKst)处理提高幅度最大;小麦或玉米产量各个茬口均以NPKst处理最高,不施钾肥秸秆不还田(NP)处理最低。施用钾肥小麦平均增产8.03%,玉米平均增产2.92%;秸秆还田条件配合施用钾肥,小麦平均增产14.13%,玉米平均增产6.99%。施用钾肥秸秆不还田(NPK)处理和NPKst处理第一种植季的钾肥当季回收率分别为31.8%、24.4%,4个种植季钾肥累计回收率分别为39.2%、25.3%。定位两年后,单施钾肥处理(NPK)土壤钾素平衡达到-481.2 kg/hm2,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处理(NPKst)土壤钾素平衡达到74.2 kg/hm2。为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秸秆还田配施钾肥是维持潮土土壤钾素持续供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豆与钾肥     
大豆与钾肥本文就钾的生理功能,增产效果,缺钾症状及钾肥施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报导,以期引起生产者对钾肥的重视。一、钾的生理功能及增产效果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切生物化学反应几乎都有钾参加。在阳离子中钾是植物需要量最多的。钾虽不是任何有机物的组成成份,但...  相似文献   

15.
日本正式开始研究和施用钾肥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研究钾肥的内容包括:钾肥在各种土类和作物上的肥效,钾在作物生理上的特性和功能,钾在土壤中的行为。 日本钾肥的施用水平从60年代起一直稳定在70万吨左右,田间作物氮、磷、钾肥配比在世界上也一直保持在1:1:1的较高水平。日本施用的钾肥品种主要为氯化钾和硫  相似文献   

16.
钾细菌制剂肥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来源的钾细菌制剂及KCl对水稻、小麦等作物生物的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钾细菌制剂对土壤矿物钾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在缺钾小粉白土中施用钾细菌制剂对水稻和小麦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能将更多的土壤无效钾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速效钾。如在缺钾土壤中施用钾细菌制剂,能提高钾肥和土壤钾的利用率,经济效益显著,投入产出比达1:9.2-22.5。  相似文献   

17.
问:有人认为南方酸性土含钾量低,施钾肥效果好,而北方石灰性土壤含钾量高,不需要施用钾肥,对此有何看法?答: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南方各省陆续出现作物缺钾症状,经土壤测定是土壤缺钾。在施用氮磷化肥的基础上,增施适量钾肥,在各种作物上均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而当时北方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小麦-玉米-甘薯”旱三熟连续3年9茬作物(玉米、甘薯、小麦)施用氯化钾试验结果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增施钾肥和有机肥能提高“麦-玉-薯”旱三熟生产系统的稳定性;作物经济产量随施钾量提高而提高,增施有机肥也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特别是玉米、甘薯的生物产量;在保证无机氮、无机磷供应的前提下,中钾处理增产效果高于低钾加有机肥处理,而低钾处理增产效果又高于有机肥;有机肥及钾肥能显著提高玉米、小麦的粗蛋白含量、穗粒数、千粒重,促进甘薯薯块增大增重。土壤速效钾含量随着施钾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定位方法研究连年施用钾肥对草甸土土壤钾素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红兴隆草甸土钾素含量较高,施钾对大豆和小麦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不大,施钾肥结合秸秆还田对增加作物产量,提高钾肥利用率有积极作用,施钾肥和秸秆还田明显缓解土壤耕层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下降,对维持土壤钾素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棉花是需钾较多的一种作物,特别在氮、磷肥用量增加的情况下,棉花对钾的需要量也相应增加,当土壤中交换性钾含量不高时,往往会造成棉花生理病害——红叶茎枯病而早衰,严重地影响产量的持续提高。 作者在1972~1975年进行了江苏省主要土类钾素供应状况和棉花钾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低于100ppmK时,施用钾肥有显著增产效果(增产23.5%~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