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州鲈的养殖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州鲈,又名大口黑鲈,属鲈形目、太阳鱼科,是一种纯淡水的广温性肉食性鱼类,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对250尾3月龄黑鲷的体质量(Y)和8个形态性状,即全长(X_1)、体长(X_2)、体高(X_3)、体宽(X_4)、头长(X_5)、躯干长(X_6)、尾柄长(X_7)、尾柄高(X_8)进行测量,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进行了以体质量为因变量、其他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月龄黑鲷幼鱼的8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6.347+0.389X_2+1.690X_5+0.364X_1+0.544X_6+0.555X_4+0.591X_7+0.650X_8+0.404X_3;通径分析表明,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0.288),其他性状主要通过体高来间接影响体质量。研究表明,对黑鲷幼鱼进行选育时,除体质量外,还应结合体长和体高来进行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对250尾3月龄黑鲷的体质量(Y)和8个形态性状,即全长(X_1)、体长(X_2)、体高(X_3)、体宽(X_4)、头长(X_5)、躯干长(X_6)、尾柄长(X_7)、尾柄高(X_8)进行测量,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进行了以体质量为因变量、其他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月龄黑鲷幼鱼的8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6.347+0.389X_2+1.690X_5+0.364X_1+0.544X_6+0.555X_4+0.591X_7+0.650X_8+0.404X_3;通径分析表明,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0.288),其他性状主要通过体高来间接影响体质量。研究表明,对黑鲷幼鱼进行选育时,除体质量外,还应结合体长和体高来进行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对250尾3月龄黑鲷的体质量(Y)和8个形态性状,即全长(X_1)、体长(X_2)、体高(X_3)、体宽(X_4)、头长(X_5)、躯干长(X_6)、尾柄长(X_7)、尾柄高(X_8)进行测量,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进行了以体质量为因变量、其他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月龄黑鲷幼鱼的8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6.347+0.389X_2+1.690X_5+0.364X_1+0.544X_6+0.555X_4+0.591X_7+0.650X_8+0.404X_3;通径分析表明,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0.288),其他性状主要通过体高来间接影响体质量。研究表明,对黑鲷幼鱼进行选育时,除体质量外,还应结合体长和体高来进行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5.
1994年催产30组加州鲈亲鱼,亲鱼产卵率为86.7%,育苗成活率为55.7%。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幼蚌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关系,随机选取1龄三角帆蚌120只,测量其壳长(x_1)、壳高(x_2)、壳宽(x_3)、全高(x_4)和体质量(y)等5个数量性状参数,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对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龄三角帆蚌各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壳长对三角帆蚌体质量的直接影响作用最大,为0.479,而壳高、壳宽与全高主要通过壳长间接影响体质量;壳长、壳高、壳宽、全高等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总决定系数为0.933,表明本研究中所列形态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重点性状,其他形状影响相对较小;壳长对体质量的综合决定系数最大,为0.641,是这些性状中理想的选育目标性状;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57.919+12.195x_1+5.266x_2+22.613x_3+4.920x_4。本研究结果可为三角帆蚌选择育种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5月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随机测量了150尾个体的体重与12种形态性状——全长、体长、体宽、体高、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间距、尾柄长、尾柄高和躯干长,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计算了形态性状与体重间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构建了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12种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 01),但仅全长、体宽、体高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显著水平,其中,全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0. 483),体宽、体高主要通过全长间接影响体重;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体重为因变量(Y),全长(X1)、体宽(X3)、体高(X4)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110. 879+6. 053X1+12. 525X3+11. 320X4。综上,当以体重为主目标对5月龄大口黑鲈进行选育时,应以全长为主要选择性状,体高和体宽为辅助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8.
活体解剖澳洲银鲈49尾,记述了其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澳洲银鲈鱼体呈纺缍型,体被栉鳞;体侧银灰且有光泽,侧线上方颜色较深,腹部白色;侧线明显并延伸至尾柄中央;前鳃盖骨具细刺,沿其后缘排列,主鳃盖骨后缘具2个由细刺组成的突起;背鳍硬棘10-13支,腹鳍和臀鳍均具硬棘,尾鳍微凹形。胃发达,呈“Y”型,幽门盲囊10-14个,肠管长,内脏多被脂肪包裹。雌、雄异体,生殖腺紧贴于鳔的腹面。  相似文献   

9.
成鱼塘套养加州鲈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每亩套养全长5.2cm的加州鲈鱼种40尾,年底养成商品鱼的成活率为86.8%,平均每亩生产成鱼12.5Kg。平均规格361g/尾,最大个体500g/尾。仅加州鲈一项每亩平均获利489.33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加州鲈的池塘单养、池塘套养及鱼病防治技术,以期指导加州鲈的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1.
大口黑鲈肝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材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培养其原代细胞,比较研究了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两种培养方法及不同的培养条件,以确定其最佳培养方法和条件,同时观察了长期培养过程中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组织块方法不适于大口黑鲈肝细胞的培养,未见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而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良好稳定的培养效果。胰蛋白酶浓度0.25%,消化时间20 min,分步收集肝细胞,经台盼蓝检测和血球计数板计数,平均活力>90%,每克肝重可获得3×106个分离肝细胞。在细胞活力和数量两方面达到最佳平衡。在含20%胎牛血清、10μg/mL胰岛素的M199/L15培养基中,于4%CO2,28℃培养箱中长期培养并传代。  相似文献   

12.
用RAPD技术对养殖的大口黑鲈M icropterus salm oide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即用20个随机引物对3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790条DNA片段,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93条带。在检测到的93个位点中,多态位点数为49个,占52.7%,标记的分子量为0.2~3kb。个体间最大的遗传距离为0.4533,最小的遗传距离为0,其中有27个样品间的遗传距离较小(0.16~0),部分样品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有3个样品的遗传距离较大,表明大口黑鲈间的相似度较高,遗传多样性较少,但也有少数变异个体。30个个体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796±0.1265,与胭脂鱼、黄颡鱼、鳑鮍、鲢、草鱼等其它淡水鱼类相比,它们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仿。  相似文献   

13.
取材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培养其原代细胞,比较研究了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两种培养方法及不同的培养条件,以确定其最佳培养方法和条件,同时观察了长期培养过程中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组织块方法不适于大口黑鲈肝细胞的培养,未见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而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良好稳定的培养效果。胰蛋白酶浓度0.25%,消化时间20 min,分步收集肝细胞,经台盼蓝检测和血球计数板计数,平均活力>90%,每克肝重可获得3×106个分离肝细胞。在细胞活力和数量两方面达到最佳平衡。在含20%胎牛血清、10μg/mL胰岛素的M199/L15培养基中,于4%CO2,28℃培养箱中长期培养并传代。  相似文献   

14.
加洲鲈与罗非鱼群体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加洲鲈和罗非鱼种群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品种间带纹相似系数(共享度)根据Lynch的公式进行计算:F_(xy)=2N_(xy)/N_x+N_y(N_(xy)是RAPD指纹图谱中品种X和品种Y的共有带纹数,N_x和N_y分别为品种X和品种Y各自可分辨带纹总数)。品种间的遗传距离(D)根据2个品种的共享度(F)来计算:D=1-F。根据遗传距离的D值,再用UPGMA法求出各类间距离后再聚类。结果显示: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个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用于分析。各种群平均每一引物所获得的带纹数为:加洲鲈7.8±2.45,罗非鱼5.1±1.87。4个引物共扩增出加洲鲈35条带其中特异性带16条,罗非鱼21条带其中特异性带8条,测得加洲鲈与罗非鱼之间的带纹相似系数为0.236,遗传距离为0.764,表明加洲鲈和罗非鱼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5.
养殖大口黑鲈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RAPD技术分析了广东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3个群体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结果表明:用12条随机引物对3个群体共88尾大口黑鲈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了106个位点,平均每条随机引物扩增出8.8个位点;广州群体、顺德大良群体和顺德南水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2.08%、33.02%和40.57%;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151、0.1176和0.1627;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708、0.1742和0.2378.这表明目前广东地区养殖大口黑鲈种质资源还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但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在降低,且具有不同程度的种质退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加洲鲈和罗非鱼种群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加洲鲈与罗非鱼之间的带纹相似系数为0.236,遗传距离为0.764。表明加洲鲈和罗非鱼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亚种分类地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微卫星特异分子标记两种方法鉴定了中国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侧线鳞为58~68片,肋骨数为15对,这与原产地大口黑鲈北方亚种较一致;选择鉴别两亚种的特异性微卫星标记(Md06、Msal21)对中国养殖大口黑鲈进行特异性扩增,并以原产地大口黑鲈佛罗里达亚种和大口黑鲈北方亚种样品作为对照,结果为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特异性扩增片段大小和原产地北方亚种扩增条带相同。综合形态学和分子标记两方面的结果,表明中国养殖大口黑鲈应属于大口黑鲈北方亚种Micropterus salmoides salmoides。  相似文献   

18.
应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2尾大口黑鲈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眼、脑和鳃等7种组织的12种同工酶及蛋白质进行了检测筛选的预试验。实验认为,肌肉和肝脏的电泳带清晰、可以判别个体基因型的同工酶有7种,分别为AAT、GPI、IDH、LDH、MDH、ME和PGM。依据筛选结果,检测了50尾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40尾佛罗里达亚种肌肉和肝脏组织的7种同工酶,共检测出13个基因座位。除AAT-I*基因座位之外的12/~-基因座位上两个亚种群体内的个体间无变异,平均杂合度观察值硪和平均杂合度预期值He均为0。田H。J+和MD£卜j+两个基因座位在两个亚种间有明显差异,佛罗里达亚种均具有+a基因,北方亚种均具有书b基因,可以此鉴定两个亚种。两亚种群体间的肫遗传距为0.1823。  相似文献   

19.
加州鲈鱼胚胎及幼鱼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州鲈鱼受精卵呈圆球形,橙黄色,具粘性,在水温17.4℃~20.4℃时,胚胎发育历时68h5min,孵化总时数与水温成反比,孵化有效积温与平均水温成反比,而与孵化总时数成正比。孵正的仔鱼体全长为3.8~4.2mm,半透明,32对体节,孵出后6d开始觅食,11d卵黄囊和油球消失,25d稚鱼体全长达16~18mm.  相似文献   

20.
大口黑鲈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烂身病的大口黑鲈溃烂部位分离到优势菌株M-1。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菌株M-1能复制出相似症状;对M-1菌株进行形态学、理化特性分析,初步判定所分离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对M-1菌株进一步进行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菌的16S rRNA基因、溶血素(hemolysin,hlyA)基因,均与GenBank上已登录的嗜水气单胞菌的相应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利用16S rRNA和hlyA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也显示M-1菌株与与嗜水气单胞菌聚为一类。综合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理化特性分析与基因鉴定结果,确定患烂身病的大口黑鲈应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