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10个梨品种果实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心横径、果心比率、烘干比率,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果实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心横径均呈现单S形或双S形增长趋势,而果实烘干比率则呈现倒的单S形或双S形趋势;单果质量与果实纵径、横径和果心横径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与果心比率和烘干比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果心比率与果实烘干比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说明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形指数动态变化,果实纵横径的不均衡增长是导致果实S形增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3个不同熟期油桃品种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8-2009年对丽油3号、丽油5号、中油7号3个代表不同熟期油桃品种的果实纵、横径进行定期田间测定,绘制出3个品种果实纵、横径生长发育曲线以及3个品种果实纵、横径生长发育速度比较曲线。结果表明,不同熟期油桃品种果实大小在发育前期差异不大,果实形状在发育过程中均呈长圆形→圆形→扁圆形变化。单果大小随着生育期延长而增大,中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油桃在其果实发育过程中均出现两个发育高峰,第1个发育高峰均出现在定果后第1周;第2个发育高峰则因生育期差异较大,早熟品种出现在成熟前2周,中熟品种出现在成熟前3周,中晚熟品种出现在成熟前4周。  相似文献   

3.
杨梅新品种黑晶的果实发育与主要品质指标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岭大梅和东魁杨梅为对照,测定了黑晶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纵横径、单果重、糖、酸和花色苷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生长速率都呈双S型的曲线变化。在6月中旬果实进入快速膨大期,糖含量迅速上升,可滴定酸含量快速下降,花色苷大量积累,此期是黑晶杨梅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与温岭大梅和东魁杨梅相比,黑晶杨梅具有高糖低酸、富含花色苷的品质特性,具有较高的生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百香果冬季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规律,为果实营养调控及采摘时机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金都百香3号为材料,观察、测定其冬季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纵径、横径、单果质量、果皮质量和果皮厚度、可溶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研究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品质形成关键时期;分析果实品质动态变化的相关性,评价冬季果实品质。【结果】金都百香3号冬季果实的果汁形成始于花后45 d,果汁变色始于花后50 d,果皮变色始于花后90 d,果实完全成熟自然脱落于花后130 d。果实纵径、横径、可食率和果汁率均呈先缓慢增长,然后迅速增长,最后逐渐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分别于花后25、30、110和110 d接近最大值并趋于稳定;单果质量在花后95 d达最大值;果皮的质量和厚度均在花后35 d开始下降,花后110 d后趋于稳定;可溶固形物含量与固酸比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果实完全成熟时达最大值;可滴定酸、还原糖及维生素C含量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分别于花后80、120和110 d达最大值;金都百香3号冬季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滴定酸的动态变化与还原糖、可溶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呈负相...  相似文献   

5.
以紫果西番莲满天星及黄果西番莲钦蜜九号和511这3个西番莲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甜度、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等指标,采用果实外观品质分析、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西番莲果实品质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满天星品种果实甜度与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果皮重成负相关关系,与果皮顶部厚、果皮中部厚、果皮底部厚、果浆重成正相关关系;钦蜜九号、511品种果实甜度与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果皮顶部厚成正相关关系,与果皮中部厚、果皮底部厚、果皮重、果浆重成负相关关系,即西番莲果实品质性状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又相对独立;黄果西番莲511果实最大,单果重平均值为139.03 g,果浆重平均值为70.21 g,果皮重平均值为57.36 g,果实品质性状表现较优,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主栽品种东魁和荸荠种杨梅为试材,进行单层膜和双层膜促成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对果实成熟发育过程中品质指标进行动态分析,为设施栽培的精细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设施栽培模式下,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硬度、谷氨酸含量、总糖含量、葡萄糖含量等指标显著性提高,柠檬酸含量显著性降低;成熟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糖酸比显著性提高;同时,在3种栽培模式下果实品质指标变化基本一致,设施栽培未改变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而2个品种间总氨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苹果酸含量变化趋势有差异,这与品种特性有关。综上所述,设施栽培模式有利于杨梅果实单果重、风味的提高,未改变果实品质形成规律,有利于提高杨梅果实品质与商品性,可根据设施内品种特性制定具体管理方案,实现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7.
胡子有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2):2500-2505
[目的]分析金都1号火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为科学制定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肥水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金都1号火龙果开花后第5d至果实成熟期间,每隔7d定期测定其果实的纵径和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皮和果肉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水含量等品质指标,由此绘制增长曲线图,分析果实品质变化规律.[结果]金都1号火龙果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鲜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均呈快—慢—快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果实生长双S形曲线;在种子完全发育后,单果鲜重增加迅速,果皮鲜重呈抛物线变化趋势,果肉鲜重呈平稳—加快的上升变化曲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呈平稳—加快的上升变化曲线,其增长高峰出现在花后25~30 d,果肉发育过程中水分需求较大期出现在果实生长中后期(花后10~15和20~25 d).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与果皮鲜重、果肉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水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呈线性正相关,其中,单果重与果肉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显著(P<0.05),且果肉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单果重增加而增加.[结论]金都1号火龙果实发育中后期(花后20~30 d)是果实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期保证有足够的肥水供应,可为获得最佳品质和最高产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大五星枇杷为材料,调查了露地和大棚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测试了两种栽培模式下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露地和大棚果实纵、横径生长曲线均呈单S型,其发育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为果实膨大缓慢期;阶段Ⅱ为果实快速膨大期;阶段Ⅲ为生长减缓期。大棚的果实比露地提早13 d左右成熟。通过品质测试分析得出,露地果实外观表现为近圆形,大棚果实表现为椭圆形;大棚大五星的平均单果重比露地重8.7 g左右,可食率高1%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约1.5个百分点,总糖含量高约0.8个百分点,Vc含量高约0.03μg.g-1,总酸含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品种咖啡豆质量的好坏,测量保山市潞江坝热经所引进的3个咖啡新品种的鲜果果实性状,对3个引进咖啡品种鲜果和种子物理性状的纵径、横径、重量以及果皮重和果皮厚进行邓肯检测和相关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咖啡豆质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有些品种在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厚度、果皮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有差异。从3个品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总结出,咖啡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厚度、果皮重、种子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呈正相关;种子重与种子横径、种子纵径呈正相关;果皮重,每个品种的相关性不同,品种1与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重呈显著正相关;品种2与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子厚度呈负相关;品种3与果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3个引进品种的咖啡果实没有表现出优异性,建议种植在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0.
在舟山市樱桃引种试验园进行5个甜樱桃品种引种试验,比较分析在避雨设施栽培下各甜樱桃品种的物候期、产量以及单果重、果实纵横径、果柄长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性状指标,以期选出适合舟山避雨设施栽培的甜樱桃优良品种。结果表明,甜樱桃朝阳、04-8、长丰等3个品种表现较好,可适当进行推广种植,尤其04-8可在“五一”节假日期间成熟上市,可带动樱桃采摘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于成熟期差异较大的2个柿品种在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品质特性进行测定分析,明确其变化规律,以期从表型以及生理层面阐释柿早晚熟性状的生物学特征,为早晚熟柿品种的栽培管理以及果实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早熟柿品种‘七月早’和晚熟柿品种‘吊柿’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重要表型(单果质量、横纵径、色泽)及生理指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果糖、蔗糖、葡萄糖、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黄酮、单宁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综合比较2个柿品种各指标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形成特性及变化规律的差异,明晰柿早熟与晚熟果实的品种特性。【结果】在柿果实的发育成熟过程中,2个柿品种单果质量、横径、纵径的生长发育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其中‘七月早’花后60 d之前为第1快速生长期,60~80 d为缓慢生长期,80 d以后为第2快速生长期;而‘吊柿’花后110 d之前为第1快速生长期,110~140 d为缓慢生长期,之后进入第2快速生长期。在第1快速生长期,2个柿品种果实呈绿色,色泽指数变化较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糖、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黄酮等含量的变化趋势较为稳定;当果实发育进入缓慢生长期,单果质量和横纵径的增长速度变缓,果实开始转色,色泽指数发生明显变化,叶绿素、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黄酮、单宁等的含量开始显著降低,而类胡萝卜素、糖含量显著上升;当果实发育进入第2快速生长期,单果质量和横纵径又开始快速增长,而果实其他品质指标的变化速率又趋缓。早熟柿品种‘七月早’各品质指标的变化速率较快,变化起始节点均早于晚熟品种‘吊柿’;晚熟品种‘吊柿’具有较长的第1快速生长期,且其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蔗糖高峰现象。在果实成熟之后,晚熟品种‘吊柿’的糖类、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不溶性单宁等的含量均高于‘七月早’。【结论】缓慢生长期是柿果实多个重要性状变化的关键时期,2个柿品种主要品质特性的形成均开始于果实的缓慢生长期,并在第2个快速生长期变化速率减缓并趋于稳定。晚熟品种‘吊柿’在果实成熟后,主要影响果实风味的糖酸等的含量均高于早熟品种‘七月早’。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青海尖扎核桃果实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尖扎当地核桃为研究对象,观察物候并记录其发育过程中果实外观形态、纵切面及横切面的结构变化,同时对不同发育时期鲜果果实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干果果实质量、干果纵径、干果横径、干果侧径、种仁质量、壳厚、出仁率等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尖扎核桃果实生长发育经历了果实速长期、硬核期、油脂迅速转化期、果实成熟期4个时期。随着果实生长发育,鲜果果实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干果果实质量、种仁质量总体呈增加的趋势。鲜果果实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随着发育时间的推移呈“慢-快-慢”的单“S”型曲线,且纵径累积生长量始终大于横径。9月中旬,坚果质量和出仁率达到最大值,此时可采收用以加工的果实,鲜食核桃可稍早进行采果。构建核桃果实生长发育数学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以鄂北冬枣为材料,通过物候观测和果实生长动态测定,采用Logistic曲线对其果实生长动态测定值进行了拟合,并对拟合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鄂北冬枣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与果实发育时间之间,单果重与果实横径、纵径之间的关系均与Logistic模型高度吻合,回归方程统计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根据所拟合的Logistic曲线的两个特征点,将果实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3个阶段,为确定冬枣不同阶段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天目蜜李果实的生长发育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从谢花至5月4日,为快速生长期,历时44d,果实纵径与横径分别占成熟果实纵横径的59.48%和48.81%;第2阶段从5月5日至25日,为缓慢生长期,历时21d,果实纵横径分别为成熟果纵横径的11.48%和13.57%,此期为果实硬核期;第3阶段从5月26日至7月1日,为第2次快速生长期,历时35d,果实纵横径分别占成熟果的纵横径的29.07%和37.62%,此期为细胞容积的增大,果实达到最大值。果肉细胞的发育,在果肉不同层次有所差异,以果皮层细胞面积增长最慢。果实生长发育全过程与一般核果类果实发育规律基本相同。为此作者提出了提高天目蜜李产量和质量3条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蒜头果果实外观质量并制定分级标准。对云南广南县所收集的82个成熟新鲜果实进行单果鲜重、横径、纵径等指标的测定和外观形态观察,采用K-均值聚类法制定果实外观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以单果鲜重作为主要指标,横径和纵径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初步制订了蒜头果果实外观质量分级标准。云南广南县蒜头果果实外观质量分为3个等级,一级果实单果鲜重≥46.6 g,纵径40.9 mm,横径45.85 mm;二级果实单果鲜重39~46.6 g,纵径37.84~40.9 mm,横径42.23~45.85 mm;三级果实单果鲜重29.9~39 g,纵径35.73~37.84 mm,横径38.76~42.23 mm。  相似文献   

16.
用2 mmol/L NAA和0.1 mmol/L TDZ处理黑莓品种"Chester"青果期果实,比较其对果实成熟进程中生长发育及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经NAA和TDZ处理21 d后均开始转色成熟,较对照果实延迟3 d,至24 d时均完全成熟.与对照果实相比,NAA处理后果实横径、纵径增大,单果质量增加,而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和总多酚含量均低于对照.TDZ处理果实与对照相比表现为成熟果实横径、纵径减小,单果质量降低,花色苷含量降低,总多酚含量变化不显著.因此,外施NAA和TDZ均可使"Chester"果实成熟延迟,果实花色苷含量下降,而NAA可使成熟果实增大,果实活性成分积累减少;TDZ处理抑制了果实发育,对果实活性成分积累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夏黑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变化规律。【方法】以大棚夏黑葡萄为试材,谢花后每隔7d对果实单果重、纵横经、硬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单果重增长有2个增长高峰期、2个缓慢期,整个果实生长发育呈现"快—慢—快—慢"的"双S"型变化曲线;纵径与横径仅有1个生长高峰期,均出现在谢花后14d,呈逐渐上升的"快—慢"单S型动态变化曲线;夏黑葡萄果实硬度有2个明显下降期,呈现"急快—缓慢"的下降变化曲线;可溶性固形物积累变化有4个时期,表现"快—慢—快—慢"的"双S"型。【结论】结果表明夏黑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前期较快,属于前期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的品种。大棚栽培条件下,夏黑葡萄果实发育期约需49d,表现为特早熟;夏黑葡萄谢花后7~21d是其果实膨大、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乌圆龙眼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进程,为大乌圆龙眼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大乌圆龙眼为试材,在龙眼果实发育期,每隔3 d对龙眼果实的纵径、大横径、小横径、单果重、果皮重、种子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可食率进行测定。【结果】大乌圆龙眼的果实生长发育曲线呈现近"S"型变化,纵径生长曲线前期较横径快,果实发育后期,小横径生长较快,而纵径和大横经则较为缓慢;果皮重、种子重和单果重在花后48 d果肉出现后开始快速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值在花后84~87 d快速增加,达到最大值18.8%,果实比熟度为10.0,果实完全成熟。根据所测果实各指标数据建立的大乌圆龙眼果实生长发育数学模型,拟合了多项回归方程式,其中果实纵径、大横径、小横径的拟合方程为一次多项式拟合方程,果皮重和单果重的拟合方程为二次多项式拟合方程,种子重的拟合方程为三次多项式拟合方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拟合方程为五次多项式拟合方程,吻合程度依次为:单果重果皮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子重大横径、小横径纵径。【结论】果实生长阶段,应结合果园实际情况适当施肥1~2次,在大乌圆龙眼果实正常成熟后及时采收(即花后84~90 d左右采收),保证龙眼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温室与露地无核早红葡萄果实生长动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于2004年分别对温室和露地无核早红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观测,对正在膨大的葡萄果实的纵径和横径进行定期测量记录并得出其生长曲线。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品种果实生长呈双S曲线:初始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和第二次快速生长期。②温室葡萄第一个快速生长期果实生长速度明显快于第二个,果实纵径的生长缓慢期与第二个快速生长期的界限不明显;幼果第一个快速生长期纵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横径,在第二个快速生长期横径快于纵径,但是总的生长量纵径大于横径,果粒最后基本呈圆形。③露地葡萄在果实的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和生长缓慢期的纵横径生长曲线基本相同,横径较快地进入第二个快速生长期并且生长速度要快于纵径,导致果实最终横径略大于纵径,果粒略呈扁圆形。  相似文献   

20.
以3个果实形态和果色差异显著的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测定比较分析其果实的形态和品质差异,以期为后续番茄新品种的创制奠定理论基础。本次研究测定了3个不同果色的樱桃番茄果实的形态指标(横径、纵径、果型指数、单果重)和品质指标(硬度、糖度、有机酸、番茄红素),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果色樱桃番茄之间形态指标和品质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橙黄色番茄品种3号品种的横径、纵径和单果重最大,均显著高于1号品种和2号品种,而这三个樱桃番茄品种的果实硬度无显著差异;果色为黄色的1号樱桃番茄品种果型指数、糖度和有机酸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品种;而果色为红色的2号樱桃番茄品种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1号和3号品种。通过本试验,初步了解了这三种不同果色樱桃番茄的形态和营养品质情况,为下一步番茄品种的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