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板栗品质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张袖丽  胡颖蕙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30-331,334
分析了安徽省板栗主栽品种“大红袍”和“粘底板”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营养品质作了评价。结果表明板栗的化学营养成分以淀粉为主,其次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C,以及较为丰富的P、K、Ca、Mg、Zn、Fe、B等营养元素。板栗的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较高,8种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均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推荐标准。大红袍的品质适合作菜栗,而粘底板宜作炒栗  相似文献   

2.
板栗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分析17个板栗品种(系)栗实单粒重、干物质、淀粉、总糖等指标的测试数据,建立了各指标的线性隶属函数;在对各隶属度进行加权平均的基础上,根据最大隶属原则进行品质排序,确定出燕山短枝、达1-3、10-14、官厅10号、燕昌等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高效栗药种植模式,构建板栗-覆盆子、板栗-铁皮石斛、板栗-三叶青、板栗-白芨4种栗药种植模式,并进行板栗产量与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栗药模式单株板栗及栗仁产量分别比板栗纯林显著提高10%~40%与24.31%~71.10%。板栗-铁皮石斛、板栗-三叶青模式单栗质量比板栗纯林分别显著提高19.24%、10.79%,但板栗-覆盆子模式单栗质量只相当于板栗纯林的86.10%。去除栗壳影响,各栗药模式单栗仁质量增幅加大,其中板栗-三叶青模式单栗仁显著提高42.91%。栗仁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也显著提升,栗仁磷、钾含量分别提高34.78%~81.62%、64.37%~82.30%;栗仁钙、镁元素含量分别提高135.64%~238.14%、36.54%~54.45%。而营养成分指标存在较大分化,栗仁可溶性总糖含量、脂肪含量等指标反而显著低于板栗纯林,板栗-三叶青模式中栗仁淀粉含量比纯林提高3.51%。依据品质性状模糊分析,板栗-三叶青栗仁综合品质最佳,板栗-铁皮石斛模式栗仁综合品质反而低于板栗纯林。表明板栗-三叶青种植模式中板栗产量与品质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4.
炒食板栗品种营养品质评价及糖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不同板栗品种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适宜炒食加工的品种,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及HPLC测定原产区在河北、江苏、湖北、山东、北京及河南的21个板栗品种的营养成分,并分析7个品种的可溶性糖组分。结果表明,多数供试品种粟果单粒重为6~10g,含量约50%,干物质以淀粉为主,含量37.51%~61.96%,总糖含量16.94%~33.06%,可溶性糖含量5.25%~19.37%,还原糖含量2.88%~7.67%,蛋白质含量1.23%~6.76%,灰分为0.81%~1.71%。怀九、怀黄、怀柔短花栗、北峪2号、燕山魁栗及山东红栗最适合炒食加工。板粟粟果的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为7.84%~19.33%,其次是果糖、葡萄糖。  相似文献   

5.
分宜县种植板栗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温度、水分、光照等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板栗对生态环境的总体要求,得出了分宜县的光热水气候资源非常适合板栗产业发展。干旱、低温连阴雨是影响分宜板栗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气象灾害,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合理种植、趋利避害,为分宜县发展板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河北青龙板栗生长气象条件分析与气候品质认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定量化评估青龙板栗生长的气象条件,获得科学、可靠的果品认证结果,本研究利用1971—2018年青龙气象站实测数据,对影响板栗生长的温、光、水等气象要素的时间变化进行分析,同时采用DTOPSIS方法,建立气象条件综合评价指标C(0C≤1),并以2008—2018年为例,对板栗气候品质进行认证,将C值与同期的板栗品质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971—2018年,青龙县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日照减小明显、降水微弱下降;年内1月最冷、降水最少,7月最热、降水最多;45.8%的年份C值≥0.5,C值越大,基本气象条件越适宜板栗生成。板栗品质等级与C值大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果品优质的年份,C值相对较高,这对今后板栗果品的评价和预估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可溶性糖成分及含量差异特征,综合评价果实甜度,为板栗产业高甜度品种选择、培育和特异资源利用提供依据。以32个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为材料,采用“板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的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采后40 d可溶性糖相关的11个性状开展系统调查,并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1)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均值为24.33%,总糖含量(Total soluble sugar,TSS)均值为20.80%,整体甜度较优。2)板栗果实11项甜度指标在主栽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可用于综合评价板栗甜度;其中可溶性总糖的变异程度显著低于各可溶性糖成分和生化甜度的变异程度,各个可溶性糖成分和含量间的差异是板栗品种多样甜度的主要来源。3)相关性分析中6种可溶性糖成分间无显著相关性,指标间较为独立。4)32个品种聚为3类不同甜度的等级,高甜类型(HS)有9个品种,D值为0.50以上;中甜类型(MS)有18个品种,D值为0.30~0.50;低甜类型(S)有5个品种,D值为0.30以下。本研究结果为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甜度、等级划分与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洛阳烟区气候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洛阳烟区7个主要植烟县30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对其进行气候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洛阳烟区气候适应性指数平均为0.78±0.03,各烟区之间差异不大,变异系数为4.87%。结合采用k-均值快速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洛阳植烟县大致分为2类:第Ⅰ类是洛宁、宜阳和伊川,第Ⅱ类是嵩县、孟津、汝阳和新安。  相似文献   

9.
黄瓜不同品种盐渍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5份黄瓜品种为试材,采用相同工艺进行盐渍对比试验,对盐渍成品的感官品质、安全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测定,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统计分析其综合品质。结果表明,适合盐渍的黄瓜品种有D0847、HN53-61-1-3、D0842、津春5号、HN53-61-1-2,同时对适宜品种的植物学性状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0.
燕山板栗集中产于燕山山麓长城沿线的河北省迁西、遵化、迁安、兴隆、宽城、青龙等县(市)及北京市怀柔、密云等县(区)。栽培面积约为17.4万公顷,产量7.68万吨,出口创汇近l亿美元。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栗农忽视质量管理,增产措施中用药、施肥等技术不规范问题,造成板栗品质下降、效益滑坡,课题组通过三年试验及各项技术组装配套和三年示范、推广,总结出提高燕山地区板栗品质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镇安县11个板栗林下土壤理化指标及相关性,对镇安板栗林下土壤进行丰缺评价,明确板栗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为板栗林下土壤质量的维护与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镇安县板栗土壤出现板结,而且土壤以中性、微酸性为主;镇安县西沟村和朱家垭板栗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其余板栗土壤有机之含量水平适中且保持在较高水平。镇安县金钟村、西沟村和岩湾村板栗土壤的全磷处于极丰及丰富水平,其余样地土壤全磷含量中等偏低;板栗林下土壤全钾含量较高,整体处于丰富水平以上;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均在60.00 mg/kg,满足板栗基本生长需要;除镇安县镇东路兔儿凹、朱家垭和木兰沟速效钾含量处于较缺水平,其余各样地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以上,适宜板栗的生长。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EC与pH呈显著正相关性;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全钾、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但与全磷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显著影响着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镇安县板栗林下土壤板结,增施有机肥并适当补充磷肥,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并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山地与平地土壤对板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土壤养分对板栗品质的影响以及山地与平地板栗品质的差异。[方法]以东陵明珠板栗为试材,比较了山地与平地上板栗的水分、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等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以及山地与平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氮(N)、磷(P)、钾(K)含量的差异;分析了板栗水分、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N、P、K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山地板栗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平地板栗,但果实淀粉糊化温度高于平地;在山地中,板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与土壤全P含量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土壤全K含量呈负相关;平地板栗的含水量与土壤全P含量呈正相关,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对板栗下山栽培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不同板栗品种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适宜炒食加工的品种,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及HPLC测定原产区在河北、江苏、湖北、山东、北京及河南的21个板栗品种的营养成分,并分析7个品种的可溶性糖组分。结果表明,多数供试品种粟果单粒重为6~10g,含量约50%,干物质以淀粉为主,含量37.51%~61.96%,总糖含量16.94%~33.06%,可溶性糖含量5.25%~19.37%,还原糖含量2.88%~7.67%,蛋白质含量1.23%~6.76%,灰分为0.81%~1.71%。怀九、怀黄、怀柔短花栗、北峪2号、燕山魁栗及山东红栗最适合炒食加工。板粟粟果的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为7.84%~19.33%,其次是果糖、葡萄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房山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小气候自动气象观测站数据,分析了酿酒葡萄生育期内气象条件和气象灾害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气象条件中,酿酒葡萄转色期到成熟期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和营养物质积累;浆果成熟期,高温天气对浆果的发育和成熟有不利影响,采用相对应的农业措施保障了品质和产量。通过对酿酒葡萄立地条件、气候条件、生产管理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分,评价区域内种植的酿酒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处理对板栗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水杨酸(SA)处理对板栗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镇安"红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水杨酸水浴处理10 h,于0℃±1℃条件下贮藏,对板栗贮藏过程的腐烂率、水分含量、淀粉、还原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Vc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A水浴处理可以极显著降低板栗贮藏的腐烂率.1 mmol· L-1SA水浴处理能有效保持板栗贮藏期间的水分、Vc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降低淀粉和还原糖的降解速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板栗品质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板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其地域性较强,品质差异较大。综述了近年来板栗营养品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板栗品质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以及板栗品质和土壤地球化学元素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板栗产量、质量和施肥技术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板栗营养品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微波处理对板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信阳产茅栗(Castanea sequiniiDode)、油栗(Castanea mollissinaBL.)、嫁接栗(EngraftedCastanea mollissimasp.)3个品种的板栗坚果为材料,分别对其进行5种不同条件的微波处理,并对其贮藏品质及营养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板栗的腐烂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虫蛀率普遍下降,栗果水分含量普遍降低,而对板栗果仁蛋白质、还原糖、粗脂肪、灰分含量的影响不大.在微波处理功率240 W、处理时间40 s的组合条件下,对板栗品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地火麻仁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产地的25份火麻仁从性状、千粒重、薄层色谱、浸出物、脂肪油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火麻仁质量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火麻仁药材均呈卵圆形或近圆形,但不同产地药材在大小、颜色、表面纹理方面有一定差异.火麻仁药材大小差异较大,平均长为0.42~0.63 cm,平均宽为0.30~0.49 cm;不同产地火麻仁千粒重有较大的差异,为13.61~49.90 g.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表明,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颜色的深浅有一定差异;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在27.00%~39.89%;脂肪油含量在27.04%~37.87%.不同产地火麻仁质量有一定差异,各产地火麻仁是否都适合药用,由于目前火麻仁质量标准尚不完善,无法判定.火麻仁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不同油茶品种对重庆市不同区(县)气候因子的适应性,为重庆市油茶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国29个油茶主栽区(县)和12个国家油茶良种基地的年均气温、极端最高温等11个气候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影响油茶生产的主要气候因子;利用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函数方法,计算重庆市31个区(县)栽培油茶的气候适应性指数,进而对重庆市油茶栽培区进行区划.[结果]影响重庆市油茶栽培的最重要气候因子为热量因子,即年均气温、11~12月平均气温、无霜期、最冷月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和极端最低温;其次为日照时数、年降水量、最热月平均气温等水分和光照因子.对重庆市的气候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大部分区(县)油茶栽培的气候适应性指数(CAI)与油茶最适区基本一致,均大于0.80.[结论]重庆市大部分区(县)气候条件适合油茶生长,建议从相似性总分值小于1.50且热量、降雨和光照条件较一致的贵州天柱、湖南长沙、浏阳及江西分宜等地区引种.  相似文献   

20.
四倍体刺槐不同栽培模式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对四倍体刺槐不同栽培模式人工林的物候、生长量、林地土壤含水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在冠幅、新梢长、叶面积3个生长指标大于本地刺槐,适宜作绿肥植物,且以5月20日至6月26日之间刈割较为适宜。造林密度2 475株/hm2的四倍体刺槐与本地刺槐混交栽培模式林木生长适中,全年需水量较少,在研究地可广泛应用;造林密度825株/hm2的四倍体刺槐纯林栽培模式林木生长较快,全年需水量适中,可在研究地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块应用;造林密度3 300株/hm2的四倍体刺槐纯林栽培模式全年需水量较多,不宜在研究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