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物间合理套作是发挥间作优势的基础,利于增加作物的产量及经济产值。为提高贵州山地利用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开展甘薯-鲜食玉米套作试验,通过和单作甘薯、鲜食玉米比较,分析其套作和单作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探讨适宜贵州当地的甘薯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甘薯单作的主蔓长、茎粗、单株薯重、商品薯率较甘薯-鲜食玉米套作分别高48.5 cm、0.38 cm、158.2 g、4.3百分点。套作甘薯的单株结薯数略有增加,为5.1个。甘薯-鲜食玉米套作时玉米的株高、穗位高、鲜穗重均高于玉米单作,分别增加8.9 cm、2.9 cm、37.5 g。甘薯-鲜食玉米套作甘薯产量为28 352.25 kg/hm2,产值为56 704.50元/hm2;鲜食玉米产量为10 060.35 kg/hm2,产值为25 150.88元/hm2;总产值为81 855.38元/hm2,较玉米单作增收38 268.38元/hm2。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作材料,研究地膜覆盖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可促进甘薯主蔓长、蔓粗、分枝数及单株茎叶鲜重等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可提高地下部分的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商品薯数、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及薯块干物率,增加纯收益9 225元/hm2。  相似文献   

3.
扦插方式对甘薯结薯习性和商品薯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完善商薯12号的高效栽培措施,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扦插方式对商薯12号结薯习性和商品薯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薯块干物质占比方面,斜栽和平栽分别比直栽高7.6%,12.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鲜薯干物率方面,平栽处理的干物率最高,总体表现为平栽斜栽直栽,平栽较斜栽、直栽分别提高了7.69%,8.86%;平栽的单株结薯数、单株分支数最高,直栽的T/R值是平栽的2.3倍;直栽的产量显著低于斜栽和平栽,平栽的商品薯率高于直栽和斜栽8.33%,33.3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见,不同扦插方式对甘薯的生长发育有着较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甘薯合理选择扦插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龙薯9号、心香和普薯32号为试验材料,探究豆-薯-麦三熟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甘薯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熟制下品种特性是决定甘薯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关键因素,种植密度对甘薯品种的地上部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对甘薯产量影响显著。其中,心香在60 0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18 706.44 kg/hm2和16 901元/hm2;龙薯9号在67 5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29 939.88 kg/hm2和9 568元/hm2;普薯32号在60 0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为16 172.98 kg/hm2,但经济效益为负。在江汉平原豆-薯-麦三熟制下,甘薯品种心香在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不同氮肥施用量[0、45、90、135、180、90(缓释氮肥)kg/hm2]对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龙薯24号的性状、产量、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甘薯蔓粗变化不大,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甘薯的平均蔓长、基部分枝数呈增长趋势,施氮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不施肥的N_1的产量水平最低,N_2、N_3、N_4、N_5、N_6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最高的是N_5,即施磷量(P2O5)90 kg/hm2]对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龙薯24号的性状、产量、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甘薯蔓粗变化不大,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甘薯的平均蔓长、基部分枝数呈增长趋势,施氮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不施肥的N_1的产量水平最低,N_2、N_3、N_4、N_5、N_6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最高的是N_5,即施磷量(P2O5)90 kg/hm2、施钾量(K2O)180 kg/hm2、施钾量(K2O)180 kg/hm2,施氮量(N)135 kg/hm2,施氮量(N)135 kg/hm2时,最高鲜薯产量达53857.5 kg/hm2时,最高鲜薯产量达53857.5 kg/hm2,最高薯干产量16071.1 kg/hm2,最高薯干产量16071.1 kg/hm2,最高淀粉产量11552.4 kg/hm2,最高淀粉产量11552.4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普薯32的最佳栽培密度和钾肥适宜施用量,设置栽培密度(D)和钾肥施用量(K)的交互试验,研究二者对普薯32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其中D1、D2、D3分别为40 500、45 000、49 500株·hm-2,K1、K2、K3、K4分别为0、90、180、270 kg·hm-2。结果表明:相同栽培密度下,甘薯分枝数、最长蔓长、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单株薯重、鲜薯产量、薯干产量、茎蔓产量均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T/R值则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增施钾肥可促进甘薯茎叶生长、提高薯块产量。相同钾肥水平下,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甘薯分枝数和最长蔓长减少、大中薯率和单株薯重降低,单株结薯数、鲜薯产量、薯干产量、茎蔓产量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高密度条件下,增加钾肥用量并不能显著增加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不能提高甘薯生产效益,反而会增加肥料成本。综上,本研究推荐大田县普薯32合理的栽培密度和钾肥施用组合为D3K3处理,即栽培密度为49 500株·hm-2、钾肥(K2O)施用量为180 kg·hm-2<...  相似文献   

7.
以甘薯品系冀科紫18(JK274)、冀科紫19(JK142)、冀科薯20(JK7)和冀东地区主栽甘薯品种济薯25、腾飞、徐紫薯8号、普薯32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磷、钾肥施用方式[一次性底施(1)、1/2底施+1/2追施(1/2+1/2)、1/3底施+2/3追施(1/3+2/3)]和施用量(N:0、75.27、150.55、225.82 kg/hm2;P2O5:0、39.27、78.55、117.82 kg/hm2;K2O:0、85.09、170.18、255.27、340.36 kg/hm2)对7个甘薯品种(系)单株分枝数、单株最长蔓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单株结薯数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甘薯较适宜的氮、磷、钾肥施用方式和施用量,为甘薯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合适的氮、磷、钾肥施用方式和适宜的施用量能促进甘薯生长,提高产量,但不同甘薯品种(系)合适的氮、磷、钾肥施用方式和适宜的施用量有所不同。综合考虑,施氮方式表现为N1>N...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氮肥(0、90、180 kg/hm2)钾肥(0、150、300 kg/hm2)钾肥(0、150、300 kg/hm2)对甘薯新品种龙薯31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助于提高甘薯茎叶鲜重,氮钾配施能使T/R值较早地达到平衡。不同施肥处理间甘薯鲜产、干产和干物率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施肥有利于提高鲜薯、薯干的产量,氮钾配施的效果优于施用单一肥料。甘薯产量随着肥料施用量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当施N 90 kg/hm2)对甘薯新品种龙薯31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助于提高甘薯茎叶鲜重,氮钾配施能使T/R值较早地达到平衡。不同施肥处理间甘薯鲜产、干产和干物率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施肥有利于提高鲜薯、薯干的产量,氮钾配施的效果优于施用单一肥料。甘薯产量随着肥料施用量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当施N 90 kg/hm2、K_2O 150 kg/hm2、K_2O 150 kg/hm2时,能取得最高的鲜薯产量(43.87 t/hm2时,能取得最高的鲜薯产量(43.87 t/hm2)和薯干产量(12.63 t/hm2)和薯干产量(12.63 t/hm2)。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发挥抗病品种在甘薯茎基部腐烂病防控中的作用,以‘浙薯255’等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病圃抗病性鉴定、生产示范与多点验证的方法,鉴定筛选抗病甘薯品种;并对筛选出的抗病甘薯品种进行特征特性观察试验和主要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浙薯255’在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病区种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发病率较低。‘浙薯255’前期地上部分生长较快,但开始结薯较迟;茎蔓长、较细;单株结薯数3个左右,10月下旬开始收获,大中薯率较高;薯块纺锤形,淡红皮桔红肉,口感软,食味好;耐贮性一般。试验选择扦插密度、尿素用量和硫酸钾用量3个主要农艺因子,采用单形格子设计布置田间试验,建立了3个供试因子对鲜薯产量和净产值的回归数学模型。模型解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浙薯255’以扦插密度42000~48000株/hm2、追肥尿素用量185~210 kg/hm2、基肥硫酸钾用量225~3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大福鼎市及周边地区的甘薯种植规模、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作者于2022年对11个甘薯新品种进行其形态特征、产量、经济性状及食味、适应性等筛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泉薯19、福薯604鲜薯平均产量分别为4 3086.75 kg/hm2和42 029.25 kg/hm2,分别比广薯87(CK)增产54.30%和50.52%;淀粉产量分别为7 700.85 kg/hm2和7 830.0 kg/hm2,分别比广薯87(CK)增产62.0%和59.39%。泉薯19、福薯604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淀粉含量高等特性,是一个集鲜食与加工兼用型品种,适宜大面积推扩种植。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肥配施对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甘薯施肥最佳配方,以甘薯品种商薯19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施用量对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的茎长、分枝数、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及结薯数总体以NPK4处理(氮、磷、钾肥配施比例为1∶1∶2,具体施用量为N 75 kg/hm2、P2O575 kg/hm2、K2O 150 kg/hm2)较为适宜;鲜薯产量以NPK4处理最高,达51 066.6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对照(不施肥处理)极显著增产13.42%;茎粗与地上部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分枝数与茎长呈显著负相关,结薯数与鲜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不同蔓型甘薯品种最佳种植密度,选取短蔓型品种(晋甘薯9号)、长蔓型品种(济薯25),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扦插密度下各项群体生理指标与甘薯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扦插密度对2个甘薯品种的群体生理指标、单株鲜薯质量、产量及商品薯率有显著的调控效应;随密度的增加,单株鲜薯质量降低,产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抛物线状;叶面积指数(LAI)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不同生育期不同密度处理薯蔓比(T/R)值表现不一;晋甘薯9号以4.8万株/hm~2、济薯25以3.9万株/hm~2密度种植,在甘薯生产中可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有利于单位面积株数、薯数和薯质量的协调发展,使甘薯产量达到最高。不同蔓型甘薯品种有不同的适宜扦插密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不同肥料和生物菌剂对贵州连作地甘薯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贵州地区连作障碍地使用的肥料或生物菌剂,为实现甘薯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常规复合肥、腐殖酸控释肥和腐殖酸复合肥等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移栽时施用不同肥料和生物菌剂对甘薯薯块商品性、鲜薯和薯干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不同试验点不同处理甘薯的商品性、鲜薯和薯干产量及土壤养分存在一定差异。大、中、小薯的块数和重量贵阳试验点分别为2.00~5.67块和0.62~1.99 kg、3.44~10.33块和0.59~1.80 kg、11.33~25.00块和0.77~1.73 kg。大、中薯块数和重量均以腐殖酸控释肥750 kg/hm2处理最高,小薯以腐殖酸复合肥750 kg/hm2处理最高;紫云试验点分别为0.33~4.00块和0.14~1.46 kg、6.00~11.67块和0.87~1.71 kg、21.00~34.33块和0.67~1.98 kg。大薯块数、中薯重量及小薯块数和重量均以腐殖酸控释肥750 kg/hm2处理最...  相似文献   

14.
烯效唑不同喷施时期对烟薯25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烟薯25为试材,分别于栽插后50、65、80天叶面喷施烯效唑(用量15.0 g/hm2,喷施浓度为25mg/kg),研究其对甘薯茎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65、80天喷药处理的平均蔓长分别比对照减少32.5%、17.4%和10.7%,鲜薯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9.97%、3.14%和3.59%,50天喷药处理的商品薯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10.61%。说明叶面喷施烯效唑能有效调控甘薯茎蔓生长,提高鲜薯及商品薯产量,且以栽插后50天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当地企业加工用淀粉型甘薯品种,对20个引进淀粉型甘薯品种进行地上地下部性状、鲜薯产量、干物质含量等研究。结果表明,济薯25、漯薯11号、渝薯15、万薯8号属于中蔓甘薯品种,干物质含量高,薯干产量高于11 250 kg/hm~2,适宜北方薯区作为淀粉型甘薯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6.
浙薯2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多抗食用甘薯新品种,2016年3月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2年长江中下游流域甘薯区试平均鲜薯产量31.01 t·hm-2,较对照徐薯22增产5.4%,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8.30 t·hm-2,比对照增产19.8%。经区试鉴定,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中抗蔓割病和根腐病,综合评价抗病性好。薯形纺锤形,红皮橘红肉。单株结薯数4.9个,中小薯比例高,适宜作迷你甘薯。干率28.6%,淀粉率18.5%,胡萝卜素含量53 mg·kg-1,食味优。贮藏性好,萌芽性较好。作为短蔓品种,在栽培上宜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作春薯和夏秋薯双季迷你甘薯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陇东旱塬区冬小麦茬和冬油菜茬复种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以希森6号和陇薯3号分别为中早熟组和中晚熟组对照,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茬适宜种植的马铃薯中早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红美、兴佳2号、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4 595.5 kg/hm2、20 634.0 kg/hm2、19 608.0 kg/hm2,分别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30.01%、9.07%、3.65%;中晚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5 568.0 kg/hm2、23 626.5 kg/hm2、22 401.0 kg/hm2,分别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86.27%、23.73%、17.31%。对于冬油菜茬复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产量表现而言,中早熟品种红美的产量表现较佳,折合产量为26 491.5 kg/hm2,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2.09%;中晚熟品种中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的折合...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马铃薯品种在垄上微沟种植中的产量表现、商品性及适应性,本文对多年多点引进的23个马铃薯品种田间比较试验进行统计评价。综合评价发现,青薯9号在半干旱区表现为长势强、植株生长整齐、单株生产能力高、丰产稳产性好、抗旱抗病、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且结薯集中、商品率高、休眠期较长、耐储藏,鲜薯产量平均可达36 619.5 kg/hm2,可确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垄上微沟技术的配套主推高产马铃薯品种;庄薯3号单株生产能力较高、适宜性强、丰产稳产、白皮、淀粉含量高,但其商品性及食用适口性稍差,鲜薯平均产量32 373.0 kg/hm2,可作为淀粉加工型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陇薯3号单株生产能力及产量较高、白皮白肉、商品率较高、商品性好、食用适口性好,鲜薯平均产量32 799.0 kg/hm2,可作为食用型品种在会宁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9.
紫色甘薯富含硒元素,抗癌能力优于普通甘薯,同时又因其含有大量的花青素,提取后用于食品加工业,因此具有极佳的市场潜力。目前国内种植的紫色甘薯主要是日本品种川山紫,该品种在我国产量较低,难以管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合作,于2002年育成了高产、优质、抗病的紫色甘薯新品种—济薯18。与日本品种川山紫相比较,济薯18号具有如下突出优点:1.蔓短、分枝多、地上部生长势强。济薯18叶色绿,茎紫,分枝5~6个,长度仅1.5米左右,便于大田生产管理。2.鲜薯产量高。济薯18结薯整齐集中,春薯一般每667平方米产250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20.
引进10-2-27、11-2-9、12-4-4、10-7-1、互薯5号和通薯2号(15-13)马铃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以青薯2号(CK)为对照品种。结果表明:10-2-27、10-7-1和12-4-4,理论产量分别达64 685.25 kg/hm2、59 517.00 kg/hm2和56 967.00 kg/hm2,增产率分别为47.74%、35.93%和30.11%。通薯2号(15-13)产量最低,比青薯2号(CK)减产26 200.05 kg/hm2,减产率为59.84%,达到了显著水平;其次是互薯5号,比青薯2号(CK)减产4 233.30 kg/hm2,减产率为9.67%,减产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