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杧果叶片气孔观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离析法、透明胶带粘取法、印迹法、撕取法、刮片法等5种制片方法观察杧果(芒果)叶片下表皮气孔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刮片法、印迹法和离析法均能制片,观察到气孔;刮片法制片简便,真实性好,清晰度高,但取样面积较小;印迹法易于操作,取样面积高,但清晰度和真实性较差;离析法真实性好,清晰度高,但取样面积较小,操作较繁琐,费时较长.撕取法和透明胶带牯取法无法制片不适用于杧果叶片气孔的观察.  相似文献   

2.
用煮沸撕取法观察表皮气孔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三年生木枣、骏枣的组培苗叶片采摘后迅速放进煮沸的水中直到叶片由翠绿变成深绿色(1~2分钟),取出后迅速撕取叶片上不同部位的表皮,将叶片表皮染色压平后迅速进行镜检.结果表明,此方煮沸撕取法比用胶带粘取法和撕取下表皮法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真实性强、不受材料种类的限制、定位性能强等优点,适宜于气孔基本形态和分布状况等定性指标的观察,也适宜于气孔形态学指标的定量研究,同时解决了等面叶及其表面粘有附属物(腊质层、绒毛)的叶片表皮制片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山丹叶片为材料,采用透明胶布粘取法对其叶面气孔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山丹叶面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其中气孔长度上表皮小于下表皮,宽度上表皮大于下表皮,气孔密度上表皮小于下表皮.  相似文献   

4.
以5个薄荷品种叶片为试材,采用透明胶布粘取法对其叶面气孔作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薄荷品种叶面的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气孔形状近圆形,属横列型。上表皮的气孔长度、宽度均大于下表皮,上表皮的气孔密度小于下表皮。其中,葡萄柚薄荷上、下表皮的气孔长度、宽度均最大。皱叶留兰香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最多,上表皮气孔密度以葡萄柚薄荷最多。通过运用上、下表皮气孔的长度、宽度和密度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与利用下表皮气孔密度进行比较的结果完全一致。因此,可利用气孔密度进行薄荷品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5.
以刮片法研究了10种木本植物、10种草本植物以及2种水生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量.结果表明:木本植物叶片的气孔均分布在下表皮,上表皮没有气孔;双子叶草本植物叶片的气孔在上、下表皮均有分布,其中上表皮的气孔数量少于下表皮;单子叶草本植物叶片的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少数单子叶草本植物叶片的上表皮有少量气孔分布;浮叶型水生植物叶片的气孔仅分布于上表皮,下表皮无气孔分布;挺水植物叶片的气孔在上下表皮均有分布,且下表皮的数量多于上表皮.另外,同一物种幼嫩叶片的气孔密度普遍大于成熟叶片;木本植物树冠外层叶片的气孔密度高于树冠内层叶片;木本植物叶的气孔密度通常大于草本植物;说明环境因素对植物叶片气孔密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以九单48和松玉656两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对幼苗期不同时期各叶片表皮细胞和气孔的量化指标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和气孔的长与宽均表现为随着叶片的生长而逐渐增大;各叶片在初次取样时其上下表皮细胞和气孔长与宽的数值是相近的;上表皮细胞短而宽,下表皮细胞长而窄;上表皮气孔长小于下表皮的气孔长、上表皮气孔宽大于下表皮的气孔宽;各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和气孔的面积均表现为随叶面积增加而逐渐增大;上表皮细胞面积小于下表皮细胞面积,而上表皮气孔面积大于下表皮气孔面积;上下表皮细胞和气孔的密度均随叶面积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
茄果类蔬菜作物叶片表皮细胞数量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茄果类蔬菜作物叶片发育的机理,以番茄、辣椒和茄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印迹法对茄果类蔬菜作物幼苗叶片的表皮细胞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番茄、辣椒、茄子不同节位的上、下表皮细胞密度及气孔密度均是随着节位上升呈增加趋势,细胞直径及气孔器大小均是随着节位上升呈减少趋势。在叶片近轴面及远轴面的相同节位,茄果类蔬菜作物间细胞直径、气孔大小、细胞密度及气孔密度大小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8.
3种黄连叶片表皮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三角叶黄连、峨嵋黄连、味连等3种黄连的叶片气孔长度、气孔指数、气孔密度及气孔周围细胞数等表皮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黄连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型,叶片上表皮细胞垂周壁以波纹型为主;叶片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有深波纹型、波纹型和浅波纹型,其中三角叶黄连以深波纹型为主。3种黄连叶片气孔分布在下表皮,属于无规则型。SSR测验气孔长度、气孔指数、气孔密度及气孔周围细胞数等均表现种内差异性比种间差异性大。  相似文献   

9.
葡萄叶片齿尖上表皮气孔形态及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学显微镜对葡萄叶片齿尖上表皮气孔的形态、发育、结构进行了观察。叶片齿尖无表皮毛覆盖,上、下表皮都具有高密度的气孔分布。上表皮气孔位置下陷,无周缘角质条纹,外观呈‘面包围’形,典型的气孔与其旁边体形较小的气孔之间无特定的排列规律,它们的分化及成熟早于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齿尖下表皮气孔的形态特征与齿尖上表皮气孔相似;叶片中部下表皮存在典型的由气孔及其周围体形较小的气孔形成的气孔群。两类气孔分两批发育。典型的气孔突出表皮,具明显的周缘角质条纹,发育早于较小的气孔。这类气孔与表皮平面平齐或稍凹陷,周绿角质条纹不明显。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的气孔下腔较大,齿尖上、下表皮气孔与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无明显的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就直接撕取表皮法、牛皮胶印迹法、指甲油印迹法和扫描电镜法等4种常用的气孔观察方法对月季‘卡罗拉’(Rosa hybrida‘Carola’)切花叶片气孔的观察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扫描电镜法最适合该切花叶片气孔的观察,而其他3种观察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进一步采用扫描电镜法对该切花不同部位气孔分布的观察发现,该切花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下表皮,萼片下表皮也有一定数量的气孔分布,叶柄和花茎的表皮则仅有零星气孔分布,而叶片上表皮、萼片上表皮、花托、花瓣上表皮和花瓣下表皮均未见气孔分布.另外,通过对该切花叶片下表皮和萼片下表皮的气孔特征进行的分析表明,前者的气孔密度为后者的3倍,且前者的气孔面积也显著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研究湖南地区黄精属5种植物的叶表面显微特征。方法 采用剥撕法分别撕取叶上下表皮,用水合氯醛透化法制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植株成熟叶片中气孔的几项指标:气孔密度、气孔大小、气孔指数、气孔形态、气孔分布特点等进行观察;同时观察不同种植株的上下表皮细胞的异同。结果 5种黄精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在表皮细胞的大小、垂周壁的样式、气孔特征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 这5种植物的叶表面显微特征可作为湖南地区黄精属植物种间分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个已获得的拟南芥突变体:二氧化碳敏感突变体(cds1)和二氧化碳不敏感突变体(cdi1)进行一些生理特性分析,寻找它们同野生型之间的差异表型。[方法]利用表皮条生物学试验方法对拟南芥野生型和突变体叶片进行气孔开度、气孔密度和叶片失水率测定,同时采用培养基中添加脱落酸(ABA)、甘露醇(Man)和NaC l作为胁迫处理测定种子萌发率。[结果]2个突变体气孔密度同野生型基本一致,而气孔开度和叶片失水率则有明显差异。此外,种子萌发试验也表明cdi1对外源ABA、甘露醇和NaC l不敏感,而cds1则刚好相反。[结论]2个突变体同野生型之间生理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5种黄精属植物叶表皮的初步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光镜初步比较研究了大别山区八居群5种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显示,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器类型与分布等特征,在黄精属的各种植物之间、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同一种群的不同生境以及同一株植物的不同着生部位的叶上,具有较高一致性.表皮细胞大小和垂周壁的式样、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特征在各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作为本属种间分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长白鸢尾叶片的解剖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扫描电镜(SEM)技术、常规石蜡切片技术,以及光学显微镜对长白鸢尾叶片结构,表皮、角质层及气孔器的形态结构,气孔外拱盖及拱盖内缘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长白鸢尾叶片表皮细胞多为矩形,垂周壁为平直。叶片两面均有气孔器,其类型为无规则形,气孔下陷明显。角质层致密,具乳突,维管组织发达。这些形态特征是植物自身对环境抗旱适应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杜仲叶结构发育与绿原酸积累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和HPLC化学分析方法研究杜仲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和指标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叶片发育早期,随着栅栏薄壁组织、海绵薄壁组织等叶肉细胞的分化发育,杜仲叶片中绿原酸含量不断增加。6月叶片组织结构发育成熟时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达到最高,为1.153%。随着叶片的衰老,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至落叶前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最低,为0.483%。在紫外光下,绿原酸储备在叶表皮、叶柄表皮和果实表皮周围,呈现淡蓝色荧光现象。[结论] 综合分析叶片生物量和绿原酸的含量,7-8月份采集杜仲叶较合适。  相似文献   

16.
3类观赏百合试管苗叶片结构及水分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试验于2004年6月-2006年6月在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农学系植物学及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进行。试材:东方百合品种为马克;亚洲百合品种为黄巨人;铁炮百合品种为白狐,取自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农学系组培室内培养而得的试管苗叶片。  相似文献   

17.
Blotting was used to observe cell structures of leaf epidermis cells, and the key method of leaf transaction observation was paraffin section. The concentration, suitable solidification time, melting temperature of gelatin solution and the stain for the gelatin blotting were studied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latin blotting could be used to study leaf transaction, it was benefit to make operation easily, and save time, money and so on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鳞毛蕨科6种鳞毛蕨属植物和2种耳蕨属植物叶表皮特征进行比较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8种蕨类植物的叶片表面无附属物;气孔器类型具多型现象,鳞毛蕨属植物气孔器类型主要为不等细胞型和极细胞型,耳蕨属植物气孔器类型多为无规则四细胞型;气孔均为下生型,不下陷,多沿叶脉方向排列,且叶脉间分布较密集;鳞毛蕨属植物气孔器较耳蕨属狭长,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型,垂周壁呈波状或不规则凹凸状,而耳蕨属植物表皮细胞狭长,垂周壁为浅波状;6种鳞毛蕨气孔器指数总体上较耳蕨属大,而气孔器密度差异不大.由此得出结论,表皮的整体特征可以作为划分鳞毛蕨科植物的特征;可据细胞大小、气孔器大小与气孔器指数来区别鳞毛蕨属和耳蕨属植物,为鳞毛蕨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提供了新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植物叶表皮制片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NaOC l法在叶表皮制片上存在的问题,对叶表皮制片方法和工具进行了一些改进,使用改进的方法和工具进行了植物叶表皮制片。结果表明,改进法可提高制片效率,获得较好的制片效果,并有利于初学者使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显微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观察,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雌雄植株叶片的形态学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华猕猴桃不同品种之间在叶片形态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可作为品种区分的依据;同一品种不同性别植株叶片在叶形和叶柄直径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但没有发现性别相关的特征性参数;气孔器分布在下表皮,气孔形态相似,但保卫细胞长宽比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明显;雄株叶片保卫细胞长宽比大于3,雌株长宽比小于3,此标记在不同品种的雌、雄植株中表现稳定.根据猕猴桃气孔器保卫细胞长宽比值,可以有效区分猕猴桃雌雄性别,是一种良好的性别鉴定遗传标记,能够应用于猕猴桃实生苗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