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烤烟轮作、连作对烟叶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行了6a烤烟连作、烤烟-玉米轮作试验,比较了不同种植模式下烟叶产量和烤烟病害发生情况的差异,并测定了烟叶化学成分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结果显示:在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2种模式下,烟叶产量、化学成分含量以及病害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但烤烟连作下烟叶产量平均年度变异系数明显低于烤烟轮作;2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量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不同种植模式下速效氮、磷、钾含量在试验前后的变化情况不同,其中速效氮含量在烤烟连作下比试验前略有降低,烤烟-玉米轮作中则略有增加,速效磷、钾的变化与之相反,特别是烤烟-玉米轮作中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显著降低.与试验前土壤速效养分比例(1∶0.09∶1.81)相比,耕作6 a后,连作烟地速效养分比例(1∶0.12∶2.17)较烤烟-玉米轮作(1∶0.09∶ 1.40)更接近烤烟生长适宜速效养分比例(1∶0.55∶2.40).因此,简单的轮作特别是与施肥量较高的作物轮作,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养分比例,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王国友 《农技服务》2011,28(8):1149-1150
为探索箭舌豌豆套种对作物(小麦、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采用分带轮作套种绿肥箭舌豌豆(以下统称绿肥)研究绿肥对当季小麦和下季玉米产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钾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带套种绿肥对当季小麦产量没有影响。绿肥翻压后种植玉米能明显提高玉米单产,其增产率达10%以上的显著水平。种植绿肥后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氮素养分含量。土壤中的速效磷、钾养分含量则相反,有明显的减少,说明在种植小麦、绿肥和玉米时,必须适时,适量施用速效磷、钾肥料,达到增加绿肥鲜草产量和作物产量,保持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了解阿克苏市土壤养分及盐渍化现状,对全市耕地不同种植作物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土壤盐渍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克苏市不同种植作物土壤养分含量不同,但整体分布集中,有机质含量为12.44~14.47g/kg,全氮为0.72~0.84g/kg,碱解氮为57.41~70.94mg/kg,有效磷为21.07~45.86mg/kg,速效钾为155.14~202.35mg/kg.不同灌溉模式盐渍化程度表现为滴灌>漫灌;不同种植作物盐渍化程度表现为棉花>玉米>红枣>香梨>苹果>核桃.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小麦、玉米与油料作物轮作,积极探索开展各种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轮作模式,实现种植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升粮油作物生产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结果表明:试验区较对照区相比,土壤全氮、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磷、有机质、有效硫、交换钙、Zn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他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说明通过耕地轮作,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增加...  相似文献   

5.
以4种种植方式(净作、连作、混播、套作)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种植方式下半夏土壤养分的差异,测定了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指标。结果表明,净作、轮作、混播土壤pH值为中性或弱酸性,连作土壤酸化严重;轮作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在4种方式中最高,分别为48.98 g/kg、2.27g/kg、194.00 mg/kg;混播土壤全磷、有效磷、缓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27 g/kg、22.99 mg/kg、265.77 mg/kg;连作土壤全钾含量最高,为17.27 g/kg;轮作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为181.50 mg/kg。 pH值与缓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全磷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全氮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4种种植方式土壤养分因子综合得分排序为:轮作(0.13)>混播(-0.01)>净作(-0.02)>连作(-0.07)。从半夏生长对土壤养分需求和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看,轮作在4种种植方式中最适宜。  相似文献   

6.
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秸秆还田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对比,研究了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大豆茬种植玉米轮作还田模式的株高、干物质重、叶面积均高于常规种植模式;两种模式下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变化并无显著差异;在土壤养分方面,大豆茬种植玉米轮作还田模式的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高于玉米常规模式;在产量方面,大豆茬种植玉米轮作还田模式比玉米常规模式下的产量表现为增产,增产幅度为6.4%.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豫南稻区1997~2003年7年间水稻连作、稻麦轮作和麦豆轮作条件下施肥情况、农田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单季稻施肥区土壤有机质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加0.35g/kg,稻麦轮作区土壤有机质下降,麦豆轮作区有机质变化不明显,不施肥区有机质含量下降较多;土壤全氮在不同耕作系统中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单季稻土壤速效氮下降,稻麦轮作和麦豆轮作速效氮增加;不同耕作系统施肥条件下有效磷含量增加,不施肥条件下有效磷含量降低;速效钾含量普遍降低。施肥区作物产量增加,无肥区作物产量下降剧烈。建议在研究区域内建立稳定氮肥、补充磷肥、增施钾肥的施肥制度。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正定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对该县具有代表性的2 000个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正定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6.0 g/kg、全氮0.92 g/kg、有效磷20.56 mg/kg、速效钾107 mg/kg,分别较1982年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值提高了29.0%、19.6%、94.0%和13.3%。正定县大部分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均属中等及以上水平,有48.5%的耕地速效钾含量属不缺水平。但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差异较大,其中,蔬菜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属中等及以上水平;大田作物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属中等水平,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属中等偏下水平;沙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属极缺水平。正定县耕地土壤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铜含量丰富,有4.9%的耕地缺乏有效锌,有31.8%的耕地缺乏有效硼。针对正定县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该县耕地土壤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大兴安岭南麓阿荣旗全境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对其土壤养分进行系统分析,探索大兴安岭南麓农田耕层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土壤pH均值为6.02,总体呈弱酸性,适宜作物生长,变异度为2.06%~6.27%,为弱变异度;土壤速效钾均值为267.86mg/kg,总体含量很丰富;土壤速效磷、碱解氮的含量均值为4.83、24.13mg/kg,总体含量均很缺乏。速效钾、速效磷、碱解氮变异度均在10%~100%,为中等变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阿荣旗农田土壤各样点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很缺。该研究为合理优化施肥方案、改善耕作方式、提高速效磷和碱解氮的积累、实现阿荣旗农田土壤养分平衡、提升地力提供科学依据,为构建大兴安岭南麓耕地地力评价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适合黑土区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下的施肥方式,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明确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使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同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缓解土壤酸化,使土壤酸碱度保持平衡。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较单施化肥可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本试验中,以1/3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肥方式在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中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模式下番茄根际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番茄与不同作物轮作后其土壤理化性质及真菌组成的差异,明确番茄土传病害发生的原因,在连种2茬番茄后设置番茄-番茄连作、茄子-番茄轮作、慈姑-番茄轮作3种处理,分析土壤养分及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间的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不同.轮作降低了番茄根际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效钾...  相似文献   

12.
不同轮作方式土壤的有效养分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烤烟不同轮作周期内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养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烤烟-休闲、烤烟-小麦、烤烟-油菜和烤烟-马铃薯轮作试验。结果表明:轮作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和钾等有效养分,烤烟-油菜轮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最大。从土壤有效养分变化综合分析,最合适轮作搭配的模式为烤烟-油菜轮作。  相似文献   

13.
长期定点施肥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8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白浆土不同施肥处理(单施厩肥,OM;单施化肥,NP;秸秆还田,TS;施肥对照,CK)对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提高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效果明显,长期轮作施肥的有机质、全磷含量的变化趋势均为TS>OM>NP>CK,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为OM>TS>NP>CK;长期连作因作物不同土壤养分变化表现也不一致,但对于速效磷来说,连作与轮作均表现同样趋势即:OM>NP>TS>CK。施肥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其中厩肥效果最为明显,连作下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18.7%~175.8%,轮作下增产129.7%;其次是化肥与秸秆,且二者增产的效果相当。长期不施肥则导致作物产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总体看来,厩肥的作用最大,化肥与秸秆的作用次之。  相似文献   

14.
黄壤区烤烟轮作与连作根系形态、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贵州黄壤烤烟主产区烤烟的合理种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16-2017年在贵州省遵义市开展田间试验,设置稻烟-轮作和烟-烟连作两种种植模式,在一个轮作周期内,控制氮、磷和钾施用总量一致,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烤烟根系形态、水稻和烤烟的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分析了烤烟收获后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烟-烟连作相比,稻-烟轮作烤烟根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分别显著提高5601. 1 cm、1976. 3 cm2和59. 17 cm3,平均直径降低0. 17 cm。连作后,烤烟产量和产值分别为1098 kg·hm2和28 548元·hm-2,显著低于轮作模式。烤烟对氮、钾的吸收轮作模式高于连作模式,两季作物收获后,连作模式下0~20和20~40 cm土壤深度的除土壤pH降低外,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较轮作模式均升高。【结论】稻-烟轮作中烤烟养分吸收、产量和经济效益均优于烟-烟连作,在实际生产中应重视烤烟与水稻等其他作物轮作,以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促进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黄瓜连作为对照,研究了日光温室中黄瓜—休闲、黄瓜—番茄、黄瓜—玉米、黄瓜—大蒜、黄瓜—菠菜和黄瓜—芹菜6种轮作方式对土壤养分、盐分、微生物区系、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休闲和黄瓜—大蒜轮作土壤的全氮、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对照;黄瓜—番茄轮作土壤的全氮和速效氮高于对照,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低于对照;黄瓜—玉米轮作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高于对照,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低于对照;黄瓜—菠菜和黄瓜—芹菜轮作土壤的全氮含量低于对照,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高于对照(黄瓜—芹菜轮作土壤的速效氮除外)。轮作可以降低土壤EC值、盐分和硝态氮含量。轮作和休闲改善了土壤微生物区系,可提高酶的活性;轮作增加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了真菌数量,休闲降低了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黄瓜—大蒜和黄瓜—玉米是改良土壤生态环境效果较理想的轮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了陕西省高陵县土壤有机质及N、P、K养分现状的基础上,对小麦一玉米轮作体系速效养分丰缺度分析比较。高陵县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6.79g/kg,全氮含量平均值为1.08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28.08mg/kg。速磷钾全县平均含量为171.86mg/kg,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相对小麦和玉米而言,不存在缺乏问题,完全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但是碱解氮舍量不能满足小麦种植的需求,处在缺素状态。提出相应的土壤培肥措施,为本县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施肥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连作年限条件下桑园土壤肥力变化及其与桑叶产量的关系,为桑园土壤养分管理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近15年未植桑的田块为对照(CK),测定连作5、10和15年桑园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等土壤参数,并分析其与桑叶年产量的关系.[结果]与CK相比,连作5和15年的桑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pH和速效钾/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显著提高(P<0.05,下同);连作10年,桑园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显著降低.桑园土壤养分整体以连作15年最高,连作5年次之,连作10年最低;桑叶年产量以连作10年最高,达40050 kg/ha,连作5年次之,连作15年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与其他养分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pH与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桑叶年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长期植桑的桑园土壤养分含量与桑叶年产量密切相关.增施有机肥可提高桑园土壤有机质,也有助于均衡提高土壤养分及改善土壤pH.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禾本科作物与豆科、藜科作物轮作对黑土理化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机制,特设置了3种轮作模式,探究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含水量、温度、硬度、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可降低作物全生育期0~20 cm土层含水量,提高苗期、分枝期、收获期0~20 cm土层土壤温度,其中玉米—高粱—燕麦轮作增幅高达21.76%。轮作可提高6~7月10~30 cm土层硬度、降低8~9月10~30 cm土层硬度。轮作可降低0~40 cm土层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8~9月20~40 cm土层土壤蔗糖酶活性,玉米—高粱—燕麦轮作较玉米连作增幅达64.51%。轮作处理可提高收获期0~4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降低0~40 cm土层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东部黑土区轮作处理较连作处理并未显著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但能显著提高苗期、分枝期、成熟期耕层土壤温度,改善耕层土壤硬度,优化土壤物理结构。轮作可打破玉米连作障碍,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深层土壤蔗糖酶活性,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甘薯连作种植土壤肥力下降、产量降低等问题,以连作甘薯为对照,研究甘薯、玉米间作不同条带比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明确甘薯、玉米间作适宜的条带比。结果表明,甘薯、玉米间作栽培较连作甘薯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的全氮、有机质含量,促进了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甘薯、玉米间作栽培较连作甘薯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其中,间作4∶1条带比处理中的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较4∶2条带比处理分别提高2.46%、8.42%、13.43%;间作4∶1条带比栽培模式具有间作优势,4∶2条带比无间作优势,间作体系中甘薯的种间资源竞争力弱于玉米。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间作方式栽培时甘薯产量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全氮、全磷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甘薯/玉米种植4∶1条带比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旱作农田不同耕作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瑞芬  程滨  张强  张一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93-10895
以太原市旱作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5种耕作土壤8种养分特征。结果表明,耕作土壤养分中速效钾变异系数最大,全氮变异系数最小;不同耕作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有效铁、锰、铜和锌差异在0.05水平显著。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表现为:玉米地〉麦地〉大豆地〉马铃薯地〉谷子地,全氮、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表现为:玉米地〉麦地〉大豆地〉谷子地〉马铃薯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