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泛珠三角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综合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生产集中度指数法、显示比较优势法和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法,测算了泛珠三角及其内部各省区的农产品比较优势,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泛珠三角大宗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不明显,经济作物和肉类的发展前景看好;蔬菜、水果、茶叶、烟草、肉类应该是重点生产和出口的农产品,谷物、油料、食糖、林产品应根据各省区的资源禀赋优势适当生产和出口,减少乳及奶油的出口。并提出了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及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蔬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全国不同省份蔬菜生产的对称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对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对称性综合比较优势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认为我国蔬菜生产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蔬菜生产的区域地区大多具备良好的市场区位市场,而且蔬菜生产的格局已经开始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为了进一步发挥我国蔬菜生产的区域优势,提出以下建议:1)蔬菜生产应该走规模的道路;2)要建立国内统一的蔬菜流通体系,确保蔬菜区际贸易的高效畅通;3)政府应制定区域优势互补的蔬菜产业政策;4)各地要协调好蔬菜生产与发挥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用2015~2018年全国10个优势主产省份的向日葵及油料作物生产数据,选取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3个指标,对我国向日葵生产区域比较优势进行科学测算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向日葵生产正呈现出向局部集中的发展趋势,不同向日葵主产省份的比较优势指数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的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3个指标,对甘肃省各地区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油菜、药材、蔬菜和瓜果8类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市具有各自的优劣势作物品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省应当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调整各地区的种植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5.
邓金波  张传辉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7):230-233+252
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看作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通过区域比较优势分析结果,结合不同区域自然社会条件,充分发挥当地粮食生产潜力,有效提高粮食作物生产质量和效率。通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各师的比较优势分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利用2018年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等一系列数据,测算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师5中主要粮食作物的的资源禀赋系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并依据测算结果对各师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判断,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的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比较优势,而水稻、大麦、大豆的生产只是在个别师存在区域比较优势。南疆一师的水稻生产相比于其他师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优势,北疆九师的大麦、十师的大豆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东疆的小麦生产的资源禀赋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比较优势在区域种植业应用的原理,先以江西省为高一级区域,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为低一级区域测算比较优势,进而以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为高一级区域将区域内所包含的29个县市(区)为低一级单元测算29个县市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均选择了11种主要农作物分别计算其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的结果可为各县市发展种植业过程中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合理的种植业区划,为种植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丽君  滕海燕 《甘肃农业》2009,(5):42-42,55
运用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3个指标,对青海省各地区主要农作物小麦、杂粮(青稞、蚕豆、豌豆)、马铃薯、胡麻、油菜的生产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并根据研究院结果确定了不同地市具有各自优劣势作物的品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调整各地区的种植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廊坊市蔬菜产业的区域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地调查与统计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区域规模优势指数对廊坊市蔬菜产业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廊坊市蔬菜产业具有较明显的区域比较优势,其中最具比较优势的地区为永清县,其次为固安县;最不具比较优势的地区为大城县,其次为文安县。  相似文献   

9.
宋杰  石晶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5):222-224
研究南疆地区的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对南疆地区生产结构调整以及玉米产业稳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及2007—2017年南疆地区各地州玉米种植面积、产量以及农业产值等相关数据测算各地州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指数和资源禀赋系数,分析各地州的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动情况及资源禀赋差异.结果表明:南疆地区玉米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分别以2011和2015年为界限缓慢增长,个别地区在近几年才具备效率比较优势;和田地区、克州地区、喀什地区在玉米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方面具备比较优势;南疆地区各地州玉米生产不具备综合比较优势,但巴州地区是南疆地区唯一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正增长的地区;克州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在玉米生产方面具备资源禀赋,而阿克苏地区、巴州地区优势产业并非为玉米产业.  相似文献   

10.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我国畜牧业区域结构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对区域调控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测算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区域优势特征,并提出促进生猪生产向北方转移,发挥南方地区牛羊生产潜力,根据区域优势建立不同类型畜牧业发展模武以及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调整与优化畜禽生产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昆明及邻近地区菟丝子属杂草及其寄主范围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昆明、玉溪、曲靖、红河、楚雄和大理等6个地(州)进行了野外调查和研究,共发现中国菟丝子、日本菟丝子和大花菟丝子等3种菟丝子,它们分别有10种、12种和153种寄主,大花菟丝子是昆明及邻近地区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菟丝子属杂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蔬菜生产的时空变迁与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艳  穆月英 《新疆农业科学》2019,56(10):1948-1958
【目的】分析中国蔬菜生产的区域变迁与其比较优势的一致性,从调整比较优势角度促进全国蔬菜生产合理布局。【方法】基于2000年到2016年中国蔬菜生产数据,系统分析中国蔬菜生产的区域变迁,利用综合比较优势分析法和资源禀赋系数分析法,测度中国蔬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利用面板回归,分析比较优势对蔬菜生产布局的影响。【结果】中国蔬菜产量前10位的省份蔬菜产量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70%,东部地区10个省市蔬菜产量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40%以上。东部地区整体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资源禀赋系数大于1,中部地区小于或等于1,东北地区小于1;西部地区基本等于1。各地区综合比较优势每变化1%,会引起其蔬菜播种面积占全国比重同方向变化0.8%。【结论】中国蔬菜生产集中度较高;东部地区是中国蔬菜主产区,在蔬菜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其主产区地位在不断下降;东北地区蔬菜生产在中国的地位明显下降,其比较优势也呈现同步明显下降;西部地区蔬菜生产在全国地位明显上升,其比较优势同步上升。比较优势是中国蔬菜生产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云南省地州市马铃薯产业竞争力,分析比较区域马铃薯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发现问题,有利于延长马铃薯产业链、优化区域整体布局。收集整理云南省15个地州市的马铃薯生产、加工、市场、科研、政府政策支持五方面的指标数据,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计算出综合权重。根据各项指标数据的权重对区域的指标数据计算得分,得出区域之间马铃薯生产竞争力、加工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科研竞争力、政府支持力度及综合竞争力排序。研究结论表明研发适合高原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种薯,保护耕地,加工多样化产品,打造高原特色马铃薯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有利于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了解云南不同产区致香物质含量的特点及差异,为云南优质烟叶的生产和工业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云南12个烟区(红河、昆明、曲靖、楚雄、玉溪、大理为传统优质烟区,丽江、普洱、保山、文山、临沧、德宏为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新烟区)烤烟中部叶样品,对其致香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对各烟区烟叶致香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从云南不同烟区烤烟中部叶中共检测出69种致香物质,其中有18种致香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51种致香成分含量在不同烟区间存在差异显著(P<0.05);不同烟区烤烟中部叶的醛类致香成分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部分烟区的酮类、醇类、酚类、杂环类、酯类、酸类和烯烃类致香物质总量差异显著(P<0.05).基于不同官能团致香物质含量的聚类分析,可将12个烟区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包括保山、楚雄、文山、昆明4个烟区;第二类包括丽江、临沧、普洱、玉溪4个烟区;第三类包括德宏和红河两个烟区;第四类包括大理和曲靖两个烟区.基于致香物质总量的聚类分析,则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包括保山、德宏、红河、文山4个烟区;第二类包括楚雄、大理、丽江、昆明、曲靖5个烟区;第三类包括临沧、普洱、玉溪3个烟区.[结论]在分析和评价烟叶致香物质时,不仅要考虑其致香物质总量,还要考虑致香物质的组成和比例,才能更准确地对不同烟区的烟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对2007年收集的云南省434份烤烟进行了外观质量评价,同时对不同州市烤烟定量评价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样品外观质量较好,外观总分、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和色度在12个州市间的变异都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根据外观总分进行聚类,临沧、大理、楚雄、曲靖、普洱、昆明、玉溪和昭通为1类,质量相对一般;文山、丽江、保山和红河为第2 类,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利用以产量和规模为基础形成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安徽省六大粮食作物在各市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粮食作物生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各地区应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还针对结论和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郭佳君  李茜 《农学学报》2021,11(11):118-124
为持续开展耕地内在质量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深层次挖掘农作物生产及增产潜力,引导种植业结构调整,本文以山西省武乡县为例,优化种植业产业布局。首先分析武乡县耕地质量分布状况,包括耕地资源总体概况以及各乡镇耕地地形部位和质量等级分布状况;然后分析2015—2019年武乡县主要农作物单产的同比增长变化情况,并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计算谷子、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蔬菜、油料、药材、枣、西瓜、核桃、杏相对于全国同类作物的生产规模优势指数、生产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最后充分利用武乡县不同区域的耕地质量生产条件,以及谷子、玉米、高粱、马铃薯、药材、杏、核桃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的计算结果,进行布局战略调控。规划武乡县“高效综合集群区、特色增质示范区、开发保护并重区”三大种植业产业布局,创建优质高效的种植业产业基地、集群。通过将耕地质量优势与农作物比较优势结合转化为经济优势,构建“拓展规模优势、确保产量优势、强化质量优势”的良性种植格局,从而提升粮食产量,突出特色品种,促农增收。  相似文献   

18.
云南及部分国外烤烟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004年39份云南烤烟样品及2份国外烤烟样品的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1份样品可聚为3类.第1类:昆明、保山、临沧、昭通(威信除外)等州(市)的烤烟样品;第2类:玉溪(华宁除外)、大理、思茅等州(市)的烤烟样品及2份国外烤烟样品;第3类:曲靖的烤烟样品;楚雄、红河、文山等州(市)的烤烟样品随种植区域不同变化较大,分别属第1、2类.第1类样品的苹果酸、柠檬酸、亚油酸含量中等;第2类样品的苹果酸、柠檬酸含量较低,亚油酸含量较高;第3类样品的苹果酸含量最高,柠檬酸含量较高,亚油酸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