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落实“双碳”行动目标,本文对威海市对2001—2020年农牧业生产碳达峰时序以及碳中和主要途径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威海市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6年达到峰值,排放量为69.6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CO2 e,以下均用“CO2 e”表述),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别在2006年和2009年实现碳达峰,排放量分别为68.17万吨CO2 e和1.66万吨CO2 e,其中化肥和农药减量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果业则是农业碳汇的最大来源。建议通过稳定果园面积、提高地力等级、推广秸秆还田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等,进一步发挥农业在威海碳中和实践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博  陶立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262-267
阐述了依靠畜牧科技创新和循环经济途径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节本增效,通过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利用自然力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使其在预期内做到畜禽养殖、农业种植业和微生物产业相互循环利用.也就是说植物是生产利用者,养殖业是消费储能者,微生物是分解者,三者有机的结合,循环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我国畜禽养殖业提出在预期内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树立并大力倡导绿色养殖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森林碳汇潜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核算我国森林资源碳储量和价值量,摸清我国森林资源家底,了解森林资源状况,合理制定林业发展规划.预测森林碳储量及碳汇潜力,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林业发展目标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73?2018年间9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森林蓄积量法核算我国森林资源总碳储量及其变化情况,并按照不同林种...  相似文献   

4.
农业具备碳源和碳汇的双重功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具有代表性、连续性、稳定性、数据丰富等特点,不仅有助于探索土壤质量演变规律,而且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文献分析,论述了我国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发展、重要作用以及与实现“双碳”目标的本质关系,发现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存在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足、试验设置落后、数据资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并在建立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研究网络、加强跨学科间的交叉、深入分析土壤固碳效应的内在机制、强化政策和经费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预测碳达峰时间和峰值,综合分析减排潜力,本研究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2004—2018年棉花生产碳排放进行核算,基于STIRPAT模型进行模拟,结合Kaya恒等式确定模型变量为技术效率、生产规模、进口数量、农业经济和城镇化率,通过岭回归确定系数将2019—2035年碳排放情景分为高减排度情景(HERS)、中等减排度情景(MERS)、基准情景(BS)3类进行变量设定和预测。结果表明:2004—2018年中国棉花生产碳排放及其增长率呈缓慢上升趋势,2018年碳排放达到最高值(24.34万t),新疆的碳排放值最大(2018年占比86.8%)并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肥料生产与施用、灌溉用电、农膜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碳排放构成因素。用于模拟中国棉花生产碳排放的STIRPAT模型性能良好(R2=0.866,adjusted R2=0.792,P=0.001),自变量均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P<0.01),生产规模、城镇化率和技术效率是主要宏观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19—2035年HERS、MERS、BS下中国棉花生产碳达峰时间分别是2021、2025、20...  相似文献   

6.
乡村生态建设既是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双碳”目标为背景,在梳理乡村生态建设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乡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了乡村生态建设的实现路径。本文认为,当前乡村生态建设仍然存在能源结构不优、农业生产不节约、绿色低碳发展意识不强和减排增汇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和挑战。因此,应该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社会参与等多方面入手,构建适应“双碳”目标的乡村生态建设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智慧农业为推动农业减排增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明晰“双碳”目标下智慧农业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双碳”目标下的智慧农业发展,应在理念上强调以智慧化引领低碳化、以低碳化带动智慧化,在科技上注重低碳取向的创新和应用,在制度上重视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中国智慧农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技术设备、规模经营、人才储备、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短板和瓶颈。因此,未来应强化农业技术创新研发,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智慧农业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碳达峰、碳中和”重要历史机遇期,陕西省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绿色低碳新增长点,推动全省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近年来,陕西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区域资源禀赋,聚焦资源利用、产业布局、安全生产、模式创新、产业融合、规划引领、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低碳发展引领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但仍然存在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突出、农业碳减排机制不完善、农业投资融资短板和长效管护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从“绿色革命”向绿色、高质量发展实质性迈进的起步期,陕西省应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区域布局,抓好绿色高效生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补齐“三农”政策短板,以绿色低碳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油气企业既是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实施主体,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双赢的主要阵地,油气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有序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双碳”目标新形势及油气企业发展新方向,结合相关理论及文献研究分析,讨论油气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深入剖析当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双碳”目标驱动下油气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结果】“双碳”背景下油气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义为“油气企业主体以自身拥有的资源总量为基础,为破解能源环境要素的瓶颈约束,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来增强发展动力,重塑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的高质量发展价值体系,实现更低碳、合理、创新、可持续的发展”。油气企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挑战包括减排压力大、无法保障能源供应及技术创新不足等。油气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聚力节能减排、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数字经济应用、加快绿色技术进步、强化资本支撑、加速绿色人才培养、创建长效管理体系、提高绿色合作水平等。【结论】“双碳”背景下油气企业必须主动适应发展需求,实现保障能源供应与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重塑高质量发展价值体系。(参22)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应充分发挥风景园林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气候变化工作组的专访,了解亚太地区各国风景园林应对“双碳”目标的切实行动,将弹性设计与低碳设计作为风景园林未来的发展目标,并对风景园林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陶阳 《现代农业》2023,(1):59-63
民以食为天,确保粮食安全是推动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有序进行的头等大事。在“双碳”背景下,农业同时扮演着碳排放源与碳固定汇双重角色,因此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农业在固碳减排中的“破”与“立”是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尽管粮食安全与农业固碳减排协同推进过程中面临着粮食增产与固碳减排之间的内在矛盾、负责粮食安全的部门与负责生态保护的部门政策上的冲突、农业生产主体由于激励不够缺乏碳减排的动力等问题,但两者在实践层面具有很强的协同性,应该依托技术创新及先进的生产运作管理经验,有效增进增产与固碳减排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强沟通促进政策协同,多措并举提高农民收入,从而增强其在农业固碳减排中的积极性,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统一,做到确保粮食安全与助推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大兴区新城北区DX00-0301-6001地块F3其他类多功能用地项目(1#办公楼等5项)室外园林景观专业施工工程(以下称上德中心项目)为例,针对屋顶绿化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并汇总,供大家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7—2019年我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农业碳排放测算模型对中国31个省份农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对其时序特征和区域差异进行描述和分析。采用空间Moran’s I全局指数和莫兰散点图分别从整体和局部分析中国31个省份农业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特征。结果表明,2007—2019年我国农业碳排放呈现出“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加速减少”3个阶段的特征。中部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大于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化肥是我国农业碳排放的第一大碳源。2007—2019年我国农业碳排放存在显著全局空间自相关,但集聚效应不断弱化。2007—2019年我国农业碳排放存在显著局部空间自相关,呈现出高高、低低集聚的特征。研究期间内大部分省份聚集区较稳定,少数省份空间集聚区发生微弱变动。高-高集聚区省份中大多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低-高区容易向低-低区和高-高区过渡。低-低区中省份最多,主要集中在东西部地区。高-低集聚区中省份大多是西部地区。进而提出减少农业碳排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双碳目标是近年来我国相关学者提出的全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其中心思想是在不影响我国各部门发展的前提下结合传统生态智慧与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我国各产业的改革。完成双碳目标的基本条件便是实现低碳经济,在低碳经济的理念下加速我国各行业转型。本文对低碳经济以及双碳目标的内涵进行了简要概括,并对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所面临的挑战及低碳转型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对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一点帮助,加快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碳达峰、碳中和是责任,是使命,更是机遇和挑战。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和个人投身这一事业中,共创人类可持续的未来。我国政府更是承诺,通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CO;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创新推动碳中和工作,本文首次提出了"碳中和生物"的新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辨析。从碳中和植物、碳中和微生物、碳中和动物、碳中和种群/群落以及碳中和生态系统的界定入手,深入阐述了碳中和生物的分类体系。为了自然界生物本身的碳中和功能尽可能放大或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必须大规模构建碳中和生物生态体系,包括农业碳中和粮食作物体系、低碳养殖体系、碳中和湿地生态系统、碳中和生物共生或协同体系,以及基于环境修复的碳中和体系。最后,还对碳中和生物和生物固碳的今后研究进行了建设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依据IPCC经典碳排放计算理论,基于种植业碳排放、禽畜业碳排放2个方面,测算了中国主要热带地区海南省及18个市县2011—2021年主要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量,分析其碳排放的时序特征,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22—2035年海南省及各市县农业碳排放量。结果表明:2021年海南省农业碳排放量为397.67万t, 2011—2021年海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先上升后波动下降的趋势;2010—2021年,海南省种植业和禽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2010—2021年海南省16个市县的碳排放量呈现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的分布规律;海南省农业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已达到峰值,海口、三亚等14个市县在2035年前均已达到峰值,但是定安、儋州、东方并未达到峰值。本文针对海南省的农业碳排放情况提出相应的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全国每年产生7 000万~10 000万t园林绿化废弃物,数量巨大,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为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利用,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缓解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压力。系统总结和探讨了覆盖物化、堆肥化、养料化、材料化、固体燃料化、生物燃气化、热解多联产、景观化等绿色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加快实现园林绿化废弃物绿色低碳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双碳经济下我国林业面临转型的发展现状,并剖析了碳汇林业发展所面临的若干问题。结合林业建设和双碳目标,提出林业增汇减排主要通过增加林草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加强林草资源管护、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开发资源复合利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推进碳汇市场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碳汇科普宣传等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碳中和已成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农业粮食生产过程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农业生命共同体”理念及其运行机制,本文阐述了农业粮食生产中的碳中和问题,并对碳中和框架下污染农田或耕地的生态修复进展进行了概述。指出在实施污染生态修复的同时,需要注重生态固碳增汇,并提出石化农业向零化石农业、单施无机肥向无机-有机肥料科学配施以及传统农业向智能农业的转型是实现农业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农田生态修复仍需寻求新的突破,挖掘生态固碳潜力,构建农业碳中和生态系统,这对于实现农业碳中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1月15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成立了国家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联盟,该联盟是农业农村部主导建立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又一重要成果。得益于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积极行动,北大荒集团正式加入国家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联盟,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陈有方担任联盟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