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的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苗圃为试验地,选取2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和1年生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树苗,按照长白落叶松纯林、1(长白落叶松)∶1(水曲柳)带状混交、3(长白落叶松)∶3(水曲柳)带状混交的混交比例盆栽培养,设置3个苗区,盆栽苗的株行距为50 cm×50 cm,每个苗区设置14行×15株;供试树苗于2020年5月份种植,混交生长1 a后,于2021年5月初,分别统计长白落叶松纯林苗区和2个混交苗区内落叶松的总株数及发生虫害的长白落叶松株数,计算落叶松球蚜的株发生率;采用棋盘式5点抽样调查的方法,统计标准枝上落叶松球蚜指名亚种(伪干母)的数量,计算虫口密度;分析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对落叶松球蚜指名亚种(Adelges laricis laricis)的防御效果及其对害虫发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落叶松纯林相比,1(长白落叶松)∶1(水曲柳)带状混交林、3(长白落叶松)∶3(水曲柳)带状混交林的落叶松球蚜指名亚种株发生率减小,差异不显著,但单位虫口密度显著降低(P<0.05);2种混交林间,株...  相似文献   

2.
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冠幅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基于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林场和一面坡林场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24块标准地的3 164株长白落叶松样木及3 574株水曲柳样木的数据,分别构建了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的冠幅模型。  方法  通过分析不同混交方式林分内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冠幅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林木竞争因子的关系,从6种常用的线性和非线性基础冠幅模型中选取最优模型,并将混交比例Si和树木在混交带内位置P作为哑变量,加入其他树木变量和林分变量,分别构建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的冠幅模型,并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评价。  结果  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冠幅在不同混交比例Si和混交带不同位置P下差异显著;冠幅与DDH(林木胸径与林分优势木胸径之比)和HDH(林木树高与林分优势高之比)成正相关,与大于对象木的胸高断面积之和(BAL)成负相关,与距离无关的竞争因子可以反映树木的竞争压力,对冠幅具有影响;长白落叶松冠幅与冠长率(CR)成正相关,与高径比(HD)成负相关;水曲柳冠幅与水曲柳优势木平均高(H0Fra)成正相关,与高径比(HD)成负相关。包含混交比例哑变量Si和混交带位置哑变量P的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冠幅模型拟合冠幅(CW)的Ra2分别为0.564 2和0.545 9,加入树木变量和林分变量后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冠幅模型拟合CW的Ra2分别为0.674 5和0.589 6。  结论  包含混交带位置哑变量P、混交比例哑变量Si、树木变量(CR和HD)、林分变量(H0Fra)的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冠幅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及预测精度。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冠幅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混交林内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的冠幅,为进一步研究混交林树木树冠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光照和外源茉莉酸类物质对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防御蛋白的协同影响,借助自然光照和遮荫处理,模拟林地自然环境中不同郁闭度下的光照条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在落叶松盆栽苗上喷施茉莉酸(JA)和茉莉酸甲酯(Me JA),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测定落叶松针叶内防御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遮荫条件下,落叶松针叶内防御蛋白活性均显著高于自然光照下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胰蛋白酶抑制剂(TI)活性在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照的25%时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的活性均在50%光照强度下达到最大值。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喷施Me JA和JA后,SOD、PPO和PAL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POD与蛋白酶抑制剂CI和TI活性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喷施诱导剂后,显著低于对照(p0.05)。总体来看,防御蛋白对Me JA的响应强于JA。喷施Me JA和JA后,SOD和PAL在25%自然光照下活性最大,PPO在50%自然光照下活性最大。表明不仅光照和Me JA、JA在单独存在时影响落叶松防御蛋白的活性,而且在光照与Me JA或JA同时存在时对落叶松防御蛋白还存在交互影响。在遮荫条件下喷施Me JA诱导效果优于JA。在生产中适当加大林分的郁闭度,适时喷施外源茉莉酸甲酯,能够提升兴安落叶松的化学防御能力,达到抵御害虫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水曲柳及其混交树种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红松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动态,为水曲柳人工林的优化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实验站天然林窄带状皆伐后营造的29年生水曲柳纯林、水曲柳长白落叶松混交林、水曲柳红皮云杉混交林和水曲柳红松混交林为对象,利用野外取样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水曲柳人工林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结果(1) 生长季内水曲柳叶片C、N、P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变化范围为556.71~446.15g/kg、32.61~18.74g/kg、3.62~1.26g/kg;C/N、C/P、N/P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升高,变化范围为17.06~23.81、150.60~350.56、9.10~16.98。(2)混交树种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和红松叶片C含量及红皮云杉与红松叶片N、P含量呈波动态势,长白落叶松叶片N、P含量逐渐降低;长白落叶松叶片的C/N和C/P平稳升高,红皮云杉叶片的C/N和C/P连续下降,红松叶片的C/N和C/P呈波动态势。长白落叶松和红松叶片的N/P先升高后降低,红皮云杉叶片的N/P先下降后平稳。(3)水曲柳和长白落叶松叶片的N、P含量显著高于红皮云杉和红松叶片的N、P含量,C/N和C/P显著低于红皮云杉和红松叶片的C/N和C/P。结论培育水曲柳长白落叶松混交林和水曲柳纯林优于培育水曲柳红松混交林和水曲柳红皮云杉混交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在生长季初期保证林地氮肥的数量,中期注意补充林地的氮肥和磷肥。   相似文献   

5.
植物单宁及防御性酶对植物健康生长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为了研究杂种落叶松不同子代之间针叶内单宁质量分数及防御性酶活性与抗虫性的关系,用香草醛盐酸反应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i)、兴安落叶松(L.gmelinii和长白落叶松(L.olgensis)杂交后7个家系的F1和F2代针叶内的单宁质量分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胰蛋白酶抑制剂(TI)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的活性及其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7个家系的F1、F2代单宁质量分数、PAL、PPO、TI和CI的活性存在不同差异性(P<0.05);F1代PAL、PPO活性普遍高于F2代,单宁质量分数、TI和CI的活性低于F2代.结合其它抗虫生理指标,认为F1代杂种优势高于F2代,F1代日3×兴2、F1和F2代日3×兴9具有较好的潜在抗虫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辣椒育苗基质配方,为辣椒育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将小麦秆、棉花秆、羊粪、草炭和蛭石按不同体积比设置5个处理,CK(草炭∶蛭石=7∶3),T1(小麦秆∶棉花秆∶羊粪∶蛭石=2∶3∶2∶3)、T2(小麦秆∶棉花秆∶羊粪∶蛭石=3∶2∶2∶3)、T3(小麦秆∶棉花秆∶羊粪∶蛭石=4∶1∶2∶3)、T4(小麦秆∶羊粪∶蛭石=5∶2∶3),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容重、pH、EC、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对辣椒株高、茎粗、叶片数、干鲜质量、根系活力和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T4处理容重为0.55 g/cm3,pH为7.07,EC为1 287.67μS/cm,适宜辣椒生长,且T4处理的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此外,T4处理下辣椒植株长势优于其他各处理,且叶片叶绿素、可溶性...  相似文献   

7.
虫害挥发物对邻近枣树直接防御反应的激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然条件下,虫害枣树挥发物对邻近枣树直接防御反应的激发作用。【方法】以生长健壮、长势一致的枣树(Ziziphus jujuba Mill.)和3龄枣镰翅小卷蛾(Ancylis SativaLiu,又名枣粘虫)为试验材料,测试虫害枣树、邻近枣树及对照枣树叶片中蛋白酶抑制剂(Plant protease inhibitors,PI)、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和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3种直接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枣树在受到枣镰翅小卷蛾幼虫危害24 h后,虫害株和邻近株的PI、PPO和LOX 3种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株,邻近株的PI、PPO和LOX活性分别较对照株高11.93%,19.91%和17.0%。枣镰翅小卷蛾幼虫危害3 d后,虫害株和邻近株3种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株,且邻近株PI活性呈曲折型下降,PPO活性呈"W"形变化,LOX活性则呈"N"形变化。从防御反应持续时间上看,邻近株PI高活性(与对照株相比)可持续5 d,PPO和LOX高活性可持续5 d以上;虫害株3种酶的高活性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结论】虫害枣树挥发物激发了邻近枣树的直接防御反应,显著提高了邻近株的防御水平,防御状态持续时间在5 d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烟苗生长的最佳培养基质配方,减少烟草漂浮育苗草炭的使用,为提高高原牧区禽畜粪便循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腐熟羊粪、草炭、稻壳为主要原料,再加入珍珠岩配制成复配基质。以国产草炭为对照,研究9种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烟苗生理指标的影响。9种复配基质为:T1配方(羊粪∶草炭∶稻壳∶珍珠岩=2∶3∶0.5∶1)、T2配方(羊粪∶草炭∶稻壳∶珍珠岩=2∶4∶0.75∶2)、T3配方(羊粪∶草炭∶稻壳∶珍珠岩=2∶5∶1∶3)、T4配方(腐熟羊粪∶草炭∶稻壳∶珍珠岩=3∶3∶0.75∶3)、T5配方(羊粪∶草炭∶稻壳∶珍珠岩=3∶4∶1∶1)、T6配方(羊粪∶草炭∶稻壳∶珍珠岩=3∶5∶0.5∶2)、T7配方(羊粪∶草炭∶稻壳∶珍珠岩=4∶3∶1∶2)、T8配方(羊粪∶草炭∶稻壳∶珍珠岩=4∶4∶0.5∶3)、T9配方(羊粪∶草炭∶稻壳∶珍珠岩=4∶5∶0.75∶1)。并运用主成分分...  相似文献   

9.
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实验站天然次生林地及天然次生林带状皆伐后营造的31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纯林地、长白落叶松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混交林地、长白落叶松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混交林地,采集不同土层(h)0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用茉莉酸不同处理方式对林木诱导抗虫性的影响,以长白落叶松( Larix olgensis)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浓度为1.00、0.10、0.01 mmol · L-1的茉莉酸进行全株或局部喷施诱导,分析不同处理对其针叶内SOD、PPO、PAL、CI、TI 5种防御蛋白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外源茉莉酸局部喷施长白落叶松,可以系统诱导增强其防御蛋白的活性,且诱导效果与全株喷施处理的诱导效果相近。0.10、1.00 mmol· L-1的茉莉酸在1~10 d内即可诱导产生较强的诱导抗性,而在15~25 d时其诱导的抗性强度显著低于0.01 mmol· L-1浓度的诱导效果。说明高浓度茉莉酸能快速诱导长白落叶松产生较强的化学防御能力,低浓度茉莉酸诱导长白落叶松化学防御的速度相对迟缓,但其持效时间长于高浓度茉莉酸诱导效果。在害虫控制实践中,可根据害虫的生物特性,选择合适浓度的茉莉酸,采用局部喷施方式施用,将更为经济和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CaCl2对秋季大田高温强光下甜瓜苗期的形态变化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秋季大田甜瓜生产苗期管理确定CaCl2最佳施用浓度、提高甜瓜幼苗的抗逆性和甜瓜全苗、壮苗率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田主栽品种西州密17号甜瓜为试材,设4个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施20、10、5 mmol/L 3个浓度的CaCl2,测定甜瓜苗期的生理特性指标,分析不同CaCl2浓度处理对甜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在外界高温条件下,随着幼苗的生长和锻炼,甜瓜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缓慢下降-迅速上升-缓慢上升”的三段式“S”曲线变化,叶绿素相对含量始终上升,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和MD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从甜瓜幼苗1叶期至3叶期间可溶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和MDA含量显著升高,在3叶期至5叶期之间均迅速下降,5叶期至9叶期之间缓慢下降或一定范围波动。【结论】高温环境下,喷施5 mmol/L CaCl2,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可溶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高17.70%和23.61%,SOD、POD、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15.79%、57.42%、53.52%,MDA含量比对照降低22.13%,提高甜瓜幼苗耐热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氮肥对薏苡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旨在为其高产高效栽培和理想株型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壤盆栽试验,以贵州省薏苡主栽品种仁薏1号为供试材料,在相同施氮量(1.6 g/株)条件下设单施硝态氮(N1)、单施铵态氮(N2)、单施尿素(N3)和硝—铵态氮1∶1配施(N4)处理,以不施氮为对照(CK),分别对薏苡光合作用参数、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以及分蘖与分枝等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测定,并对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施氮可显著增加薏苡茎粗、分蘖数和全株籽粒产量。抽穗期,N3和N4处理的薏苡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高于N1处理。与N1、N2和N4处理相比,N3处理可显著增加薏苡干物质积累、分蘖数、生物产量(鲜质量)和全株籽粒产量。薏苡全株籽粒产量与一级分枝数、茎粗、一级有效分枝数、分蘖数、有效分蘖数等指标极显著正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甘农4号小黑麦品种的抗寒性。【方法】以甘农4号为试验材料,石大1号(CK1)和中饲1048(CK2)为对照,利用超低温冰箱人工模拟低温,研究了不同低温胁迫下(0℃、-10℃、-20℃和-30℃)3个小黑麦品种的生理生化指标(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从单因素试验看,甘农4号小黑麦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平均SS含量显著高于CK2,CAT活性极显著高于CK1和CK2,MDA含量和SOD活性极显著低于CK1和CK2;随着低温胁迫加剧,3个小黑麦品种的平均RWC和Chl含量呈下降趋势,平均MDA含量、SOD,POD和CAT活性逐渐上升,平均Pro、SS和SP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小黑麦品种×低温胁迫天数的交互表明,0℃时,甘农4号小黑麦的RWC和MDA含量...  相似文献   

14.
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抗虫性,为了延长其作用时间,选取茉莉酸甲酯(MJA)和茉莉酮(ZJ),将2种化合物倒入缓释瓶中作为缓释处理,挂于2年生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苗木中下部;以用2种化合物直接喷施落叶松苗为对照。测定落叶松针叶内与抗虫相关的几种主要防御蛋白的活力。喷施及用缓释处理MJA和ZJ后,兴安落叶松针叶内防御蛋白活性都有显著地增加(P0.01),并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变化。缓释处理的MJA和ZJ对兴安落叶松针叶内防御蛋白诱导作用没有直接喷施处理反应迅速,表现为前期诱导效果低于喷施处理,但后期诱导效果好于喷施处理,且缓释处理诱导效果可以延长5~15 d。MJA诱导效果强于ZJ。说明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对落叶松抗虫性的诱导作用,经过缓释处理可以得到延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生物菌肥浓度对谷子植株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晋品谷4号为材料,大田设置0(CK)、450(S1)、900(S2)、1 350(S3)、1 800(S4)和2 250(S5) kg/hm2 6种施肥梯度,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开花期施肥处理叶面积显著高于对照CK,以S4的叶面积最大,为203.03 cm2,比对照CK增长17.00%;开花期谷子地上鲜重和干重都以S4最大,分别为579.46和153.02 g,并且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在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都以S4净光合速率最高,分别为26.29、22.94和14.02 μmol/(m2·s),均表现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低的变化趋势,并且不同施肥处理都显著高于对照CK;不同施肥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CK,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到峰值出现降低趋势,以S4的产量最高,为4 995.00 kg/hm2,较对照CK增加17.80%。【结论】生物菌肥作为一种环保型肥料可以代替部分无机肥料,以1 800 kg/hm2的施用量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番茄育苗基质中施入不同比例的氮、磷、钾肥,比较不同化肥施入量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为降低育苗成本、培育番茄优质壮苗提供参考。【方法】以番茄品种欧官为材料,采用穴盘育苗的方式,椰糠、沙子、商品有机肥(20∶1∶1)为基本基质配方,不同比例化肥施入量为变量,设置1个对照和5个处理,其他条件保持一致,测定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鲜重、干重、根长、根体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等指标,比较基质中化肥施入量对番茄幼苗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各处理都对番茄幼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T2处理的叶面积最大,为21.29 cm2;T4处理的地上部分鲜重数值最高,为4.23 g;T2、T4处理的地下部分鲜重数值均高于对照,都为0.78 g;T2处理根长最长,为15.54 cm;T4处理的地下部分干重数值最高,为0.08 g;T2处理根体积数值最高,为6.17 cm3;...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NaHCO3胁迫下莜麦幼苗的生理指标的变化,探究莜麦盐胁迫的生理响应,为盐逆境机理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水培法,选用7种不同质量浓度的NaHCO3(0(CK)、0.2、0.4、0.8、1.6、3.2、6.4 mg/L)处理莜麦幼苗,分析幼苗叶、根中的渗透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NaHCO3质量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幼苗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0.2~6.4 mg/L NaHCO3处理下幼苗叶中MDA、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1.6~6.4 mg/L NaHCO3处理下幼苗根中MDA、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3.2~6.4 mg/L NaHCO3处理下幼苗叶中O2.-产生速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0.4、0.8、1.6、3.2 mg/L NaHCO3处理下幼苗叶中POD、SOD、CAT、APX活性依次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8.
西瓜不同品种苗期人工接种炭疽病菌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瓜苗期炭疽病抗性与叶片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关系。【方法】以抗性不同的西瓜品种西农八号、M08(抗病品种)和红小玉、玲珑王(感病品种)为材料,在苗期用1×106mL-1炭疽病菌孢子悬浮液接种,于接种当天(接种前)及接种后第2,4,6,8天,对西瓜叶片中与抗性有关的POD、PPO活性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西瓜炭疽病抗性与叶片组织中POD、PPO活性以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密切相关。接种炭疽病菌后,各品种西瓜叶片组织中POD和PPO活性都显著提高,抗病品种POD和PPO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与品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接种后各西瓜品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但感病品种峰值出现时间较抗病品种早。【结论】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与POD、PPO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盐碱胁迫对甜菜光合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盐碱胁迫对甜菜生长发育影响的过程,为甜菜抗盐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外盆栽方法,按照NaCl∶Na2SO4∶Na2CO3∶NaHCO3=1∶9∶1∶9比例配制成1 mol/L的混合盐碱溶液,各处理Na+浓度分别为0、0.5%、0.8%及1.0%,以甜菜品种HI0135、SD12830和MA11-8为材料,测定盐碱胁迫下甜菜的农艺性状、净光合速率(Pn)、生物量积累及产量。【结果】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HI0135的相关性状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0~0.5%盐碱胁迫浓度对甜菜生长发育、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有促进作用;SD12830和MA11-8甜菜表现为持续抑制。【结论】HI0135甜菜品种在盐碱胁迫浓度为0.5%时表现出一定促进作用,对盐碱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黔青235玉米与川饲苎1号苎麻不同比例混合青贮料的发酵品质,为其饲料化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黔青235玉米(C)和川饲苎1号苎麻(R)按原料计设4∶0(CR40)、3∶1(CR31)、2∶2(CR22)、1∶3(CR13)和0∶4(CR04) 5个混合比例,每个混合比例设添加0.0 mL/kg(CK,即不添加)、0.2 mL/kg和0.4 mL/kg微生物发酵剂3个浓度处理[CR40(T1、T2和T3)、CR31(T4、T5和T6)、CR22(T7、T8和T9)、CR13(T10、T11和T12)和CR04(T13、T14和T15)],探究不同处理对混合青贮料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T1、T2、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