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金铁锁红色愈伤组织为材料,用1%盐酸-甲醇提取花色苷,研究其在不同温度、光照、pH、可溶性糖、还原剂、氧化剂、防腐剂和金属离子等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金铁锁花色苷在温度为4~60℃及偏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光照对花色苷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应避光存放;氧化剂和抗坏血酸对其影响较大,但在还原剂作用下较稳定。此外可溶性糖及防腐剂对愈伤组织有一定的增色作用;K+、Zn~(2+)、Mn~(2+)、Mg~(2+)、Ca~(2+)的存在对其稳定性没有较大影响,但Cu~(2+)、Fe3+对其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因此在储存愈伤组织或花色苷时应避免使用铜器和铁器。  相似文献   

2.
红叶臭椿叶片中花色苷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叶臭椿叶片为材料,在35℃条件下,用体积分数50%乙醇 0.1%HCl提取花色苷,并对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对花色苷影响比较大;较短时间的紫外光及可见光照射下,花色苷溶液的吸光度值与散射光下无差异;在pH1~3的环境下,花色苷颜色较为稳定;Vc、H2O2、Na2S03对花色苷影响较大;Zn2 、Mg2 、Fe3 、Cu2 等对花色苷有增色作用,Ca2 、Na 对其无影响;葡萄糖、柠檬酸对花色苷也有增色作用,而蔗糖对花色苷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二月兰花色苷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花瓣为试材,研究了花色苷的提取方法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在65℃条件下,用75%乙醇+0.5%盐酸浸提5 h效果最佳。高pH值对花色苷影响显著,在酸性条件下花色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Na+、Ca2+、Mg2+对花色苷影响不显著;Cu2+影响较显著。花色苷的抗还原性、抗氧化性差。葡萄糖、蔗糖和柠檬酸对花色苷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鸭跖草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方案及稳定性.结果表明:以2%盐酸+75%乙醇为提取剂,在50 ℃的温度和1 g :20 mL的料液比方案下提取8 h,效果最佳.在影响其稳定性的各因子中,高pH值对花色苷影响显著;花色苷在4~60 ℃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光照下会加速降解;Cu2+、Zn2+、Ca2+对花色苷影响较显著,有一定护色作用,而Na+对花色苷的影响不显著;鸭跖草花色苷的抗还原性和抗氧化性较弱;葡萄糖、蔗糖和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对花色苷的稳定性影响较显著,有一定护色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理化因子对芍药花色苷溶液在体外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芍药花色苷溶液在黑暗、室温(20℃)等条件下表现稳定;在自然光、紫外光、蓝光、白光、低温(4℃)、氧化剂(H2O2)、还原剂(Na2SO3)、Cu2+、Mn2+、Mg2+、Zn2+、Fe2+等条件下易于降解,颜色变淡;而红光、黄光、高温(40℃、60℃)、Na+对花色苷溶液具有一定的增色作用;不同p H对芍药花色苷溶液呈色影响并不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通过理化因子来调控芍药花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花色苷组成成分及其理化因子对换锦花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换锦花花色苷成分,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ADA)技术研究温度、光照、pH和金属离子浓度等理化因素对换锦花花瓣花色苷呈色变化规律的影响。  结果  ①矢车菊素、天竺葵素和飞燕草素是换锦花花色苷主要成分。②温度低于30 ℃、避光和pH≤3.0时换锦花花色苷溶液比较稳定;高温、强光和高pH会使花色苷降解,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降解程度越大;Al3+、Fe2+、Cu2+、Fe3+均使花色苷溶液颜色发生变化,Ca2+、Zn2+、Mg2+和K+对花色苷呈色影响不大,但金属离子浓度为0~0.01 mol·L?1时对换锦花花色苷有一定的增色效应,Fe2+浓度越高增色作用越明显。③高温、强光和pH的变化对换锦花花色苷主要成分质量分数有一定的影响。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质量分数随着时间、光照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则呈相反趋势,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在光照和温度不同条件下较稳定。随着pH增加,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质量分数逐渐降低,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逐渐增加。  结论  换锦花花色苷的主要成分是矢车菊素、天竺葵素和飞燕草素;高温、强光和高pH对花色苷有降解作用,可导致花色苷之间结构的转变。图7表1参29  相似文献   

7.
金钟花花色苷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钟花花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方案及稳定性。结果表明,用95%乙醇和1%盐酸在45℃条件下浸提7h,效果最佳。pH值对金钟花花色苷稳定性影响显著;Na+、Cu2+、Ca2+对花色苷稳定性影响不显著,Zn2+对其影响显著;花色苷的抗氧化性好,抗还原能力较差;葡萄糖、蔗糖等食品添加剂对金钟花花瓣花色苷无影响,柠檬酸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连翘花色苷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连翘花瓣为试材,研究了其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方案及稳定性。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和0.5%盐酸在45℃条件下浸提7 h,效果最佳。pH对连翘花色苷稳定性影响显著。Na+、Cu2+、Ca2+对花色苷稳定性影响不显著,Zn2+对花色苷稳定性影响显著。花色苷的抗氧化性好,抗还原能力较差。葡萄糖、蔗糖等食品添加剂对花色苷稳定性无影响,而柠檬酸则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以红叶石楠叶片为试材提取花色苷,对其最佳提取方式及不同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料液比1:20、2%盐酸+75%乙醇作为提取剂,在50℃下提取8h提取效果最好;pH值对花色苷稳定性影响明显,在偏酸性条件下,花色苷具有热稳定性,光线的照射能加快色素降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桑果汁加工过程中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桑果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优化桑果汁加工工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提取一定量的桑果花色苷原液,并稀释3倍,分别添加一定量的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以花色苷保存率的大小来研究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桑果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Ca2+对桑果花色苷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Zn2+、Mn2+对花色苷具有破坏作用,Fe2+具有增色作用;抗氧化剂抗坏血酸使花色苷的稳定性降低;甜味剂葡萄糖、蔗糖均对花色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酸味剂柠檬酸、苹果酸能提高桑果花色苷的稳定性,而乳酸对花色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山梨酸钾对桑果花色苷有一定的护色作用.[结论]不同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桑果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各不相同,在桑果汁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对花色苷具有破坏作用的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紫藤花色苷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取紫藤花色苷寻求一种好的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紫藤花色苷的提取条件,并探讨其理化性质。[结果]用料液比1∶20,90%乙醇和1%盐酸在45℃条件下浸提3h,提取效率最好;花色苷色素溶液的颜色随着溶液pH值的改变而变化,金属离子Na^+、Cu^2+、Zn^2+、Mg^2+对花色苷色素颜色无影响;色素溶液的氧化性、还原性均较差;蔗糖、葡萄糖和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均无显著影响。[结论]紫藤花色苷是一种有前途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2.
紫荆花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光光度法探讨了纯化的紫荆花红色素的稳定性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紫荆花红色素属花色苷类,最大吸收波长为526 nm,易溶于水等极性溶剂,不溶于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红色素水溶液颜色随pH变化而变化,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pH>10时呈褐色.色素耐光性、耐热性较好,苯甲酸钠、蔗糖、抗坏血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添加剂对其影响较小,H2O2、Na2SO3对色素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金属离子Na+、Mg2+、Zn2+、Al3+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Cu2+、Fe2+对色素影响较小,Fe3+可使紫荆花红色素变为褐色,因此应避免与Fe3+接触或共存.  相似文献   

13.
紫小麦麸皮花色苷提取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紫粒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花色苷,并研究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染毛特性。结果表明,改良CTAB提取法易于操作,提取出的花色苷纯度高,室温条件下,浸提3次、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为1:3时,花色苷的得率为3.20 g/kg。pH值示差法测定提取的花色苷色价为170;原子吸收法测定提取出的花色苷杂质和重金属总含量很低。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花色苷去除H2O2的 IC50的大小为1.52,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花色苷和不同金属离子作用后可将羊毛染成不同的颜色。研究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出的小麦花色苷纯度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外界因素及杀菌工艺对黑米、黑大豆、黑玉米3种黑色粮油作物种皮花色苷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光照、温度、食品原料、防腐剂、金属离子和5种杀菌工艺(巴氏灭菌、煮沸灭菌、高温短时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微波灭菌、)处理3种花色苷提取物,采用铁离子还原法评价其处理前后的总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黑米、黑大豆、黑玉米种皮花色苷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随光照和加热时间延长而下降,温度越高下降越快,在避光、自然光和日光灯照射3种光照条件下黑米花色苷提取物的稳定性最好,其次为黑大豆花色苷提取物的,黑玉米花色苷提取物的最差;在相同温度下黑大豆花色苷提取物的稳定性最好,黑米和黑玉米花色苷提取物的较差;NaCl、蔗糖、葡萄糖等食品原料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对3种花色苷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不明显,5种金属离子(K+、Ca2+、Mg2+、Zn2+、Cu2+)和5种不同杀菌工艺(巴氏灭菌、煮沸灭菌、高温短时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微波灭菌)对其总抗氧化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高温短时灭菌的影响较小,高压蒸汽灭菌的影响最大。【结论】黑米、黑大豆、黑玉米3种花色苷提取物抗氧化稳定性受光照、温度、食品原料、金属离子和杀菌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紫粒小麦花色苷的高效提取方法、抗氧化和肿瘤抑制的作用,以紫粒小麦农大3753的麦麸为原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花色苷,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利用DMPD+法测定花色苷抗氧化活性;体外实验研究小麦花色苷对胃癌细胞HGC-27和MGC-803的侵染和增殖的抑制作用。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1.1 h、料液比为1 g∶3.2 m L、浸提3次提取率最高,为3.40 g/kg;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水溶性维生素E;花色苷可以抑制胃癌细胞HGC-27和MGC-803的侵染能力和增殖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改良CTAB提取法易于操作,提取出的花色苷纯度高,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和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鲜草莓为原料,探究超声波作用时间、料液比、提取液浓度、功率对提取草莓花色苷效果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确定草莓花色苷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对超声辅助提取草莓花色苷的影响从大到小为:提取液浓度料液比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波功率。超声波辅助提取草莓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作用时间30 min,料液比1:15,提取液浓度60%,超声波功率300 W。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液的草莓花色苷的含量为33.247 mg/100 g,比不用超声波辅助的溶剂提取提高了1.3倍。  相似文献   

17.
'农大6号'欧李果实花色苷提取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农大6号’欧李果实花色苷的生物活性,本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以及抑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为90%,pH=3. 0,料液比为1∶7(g∶m L),超声时间为30 min条件下,欧李果实花色苷提取量最高,为0. 112 mg/g;欧李果实精制花色苷的DPPH·自由基清除力、FRAP还原力、·OH自由基清除力显著高于粗制花色苷;果实花色苷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1 040、260、2 080μg/m L,60℃以上高温处理后,花色苷降解速率加快,抑菌效果也会减弱。  相似文献   

18.
以鲜草莓为原料,探究超声波作用时间、料液比、提取液浓度、功率对提取草莓花色苷效果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确定草莓花色苷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对超声辅助提取草莓花色苷的影响从大到小为:提取液浓度>料液比>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波功率。超声波辅助提取草莓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作用时间30 min,料液比1:15,提取液浓度60%,超声波功率300 W。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液的草莓花色苷的含量为33.247 mg/100 g,比不用超声波辅助的溶剂提取提高了1.3倍。  相似文献   

19.
成熟桑葚中花色苷含量十分丰富,花色苷具有抗炎症、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等优良的生物学效应。将成熟桑葚冷冻干燥后对其花色苷含量进行分析,在对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液酸化乙醇中乙醇浓度、乙醇与HCl体积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桑葚花色苷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的桑葚花色苷提取条件为提取液酸化乙醇中乙醇浓度85%、乙醇与HCl体积比90∶1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 min、提取1次,桑葚花色苷含量为2.22 mg/g。同时对不同种植条件下桑葚中的花色苷含量进行了差异性分析,为桑葚花色苷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紫叶李叶片花色苷超声辅助有机溶剂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法考察了液料比、超声提取时间、温度3个因素对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紫叶李叶片花色苷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0.1%盐酸甲醇,超声(功率300W)提取时间5min,温度78℃,液料比51∶1(V/m)。在此条件下,花色苷的提取率预测值为2 291.96±72.37mg/kg,验证值为2 467.42±69.58mg/kg,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7.42%,说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有机溶剂提取紫叶李叶片花色苷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