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雏鸡发育好坏直接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育雏期体重是衡量蛋雏鸡发育好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为此,本文从喂料管理、饮水管理、均匀度管理3个方面阐述了蛋鸡育雏期体重管理应关注的要点,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母鸡的培育。实际生产中,养殖者只重视育雏和产蛋阶段的饲养管理.而疏于对育成期的管理.特别是在环境温度和营养方面。造成育成鸡合格率低、后备鸡体重不达标准,严重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这也是当前蛋鸡生产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育成鸡是指7周龄到开产前的鸡。雏鸡7周龄时转入育成舍开始进入育成阶段.该阶段培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蛋鸡性成熟后的体质和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由于蛋鸡育种工作的进展,同一品种的蛋鸡与10年前相比,生长期大大缩短,产蛋日龄提前,生产性能更高,这些特点给蛋鸡的饲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培育体格发育适度的后备鸡,为将来稳产高产打下坚实基础一保证雏鸡体型发育早期达标育雏期是蛋鸡相对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从育雏一开始就应使雏鸡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之中,是保证育雏质量的基本要求。保证雏鸡骨骼发育是早期培育的重点。是否达到体型发育标准,可用称量体重和测定胫长的双重指标进行评估。为了体型达标可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育雏前期料。在0~3周龄…  相似文献   

4.
一只蛋鸡的一生包括从育雏、育成,到后备期和产蛋期,而后备鸡质量的好坏、体质健壮与否直接关系到产蛋鸡只对恶劣条件和各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好的后备鸡在产蛋阶段即使条件稍差也可耐受,从而能获得较好的产蛋成绩。如果后备鸡质差体弱,即使环境与营养条件再好,欲想获得较好的产蛋成绩也比较困难。一、健康后备鸡的标准要求1鸡只健康,育雏、育成期未发生过烈性传染病。2后备鸡从育雏到育成的成活率高。先进的饲养管理水平下,18周成活率达到96%~97%,即使一般标准也应达到90%以上。3鸡体发育正常,体重胫长一定要达到标准…  相似文献   

5.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养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以及饲养管理工作对于培育出成活率高,发育正常,体重达标,均匀度高的后备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说育雏阶段的关键在于控制舍温、保证饲料质量和雏鸡体质健壮,那么育成阶段的关键在于控制好体重(体成熟)和性成熟。1关注鸡群体成熟(1)体重是鸡群发挥良好生产性能的基础,是鸡群体成熟的重要依据,能够客观的反应鸡群的发育状况。如果鸡群体重达标整齐,骨骼发育良好,并且能够与性成熟同步,则鸡群开产整齐,产蛋高峰高,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长。(2)体重管理,随时关注鸡群体重增长情况,判断是否达到体成熟。体成熟判定以品种的标准体  相似文献   

7.
确保蛋鸡育雏初期发育良好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鸡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状况直接影响产蛋成绩,衡量雏鸡和青年鸡发育程度的主要指标有体重和胫骨长度,五周龄体重和产蛋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雏鸡和育成鸡阶段体重差,还会导致免疫效果差,死亡率高,胫骨长度作为衡量鸡骨骼发育程度的指标之一,在养鸡业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现就育雏初期如何确保雏鸡发育良好提几点看法:1饲喂高质量的饲料在育雏4周龄内饲喂颗粒状饲料比粉状饲料效果要好。有些鸡场饲喂2周左右的肉雏鸡颗粒饲料(肉鸡饲料营养水平较高),雏鸡阶段一般不限制饲养,自由采食。在饲喂技术上也有讲究:少喂勤添,每日至少喂6次,每次喂料后…  相似文献   

8.
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母鸡的培育.实际生产中,养殖者只重视育雏和产蛋阶段的饲养管理,而疏于对育成期的管理,特别是在环境温度和营养方面.造成育成鸡合格率低、后备鸡体重不达标准,严重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这也是当前蛋鸡生产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雏鸡进入8周龄以后,育雏结束,进入育成期,这一阶段雏鸡便可以脱温,对环境适应性增强,采食量增长,发育旺盛,鸡群的生产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期各项指标能否成功获得和开产时体重是否达到标准。在生产中,养殖户对育成鸡往往存在着错误的饲养观念,认为饲养蛋鸡在育雏期十分重要,如果这一阶段饲养不好,雏鸡极易死亡,造成较大损失。其次是产蛋期,产蛋期是见效益的时期,在饲养管理方面较育成期大幅提高。育成鸡由于适应性较强,所以成了养鸡户降低饲养成本的主要阶段,而这一时期鸡群面临转群、换料及频繁免疫等应激因素较多,育成鸡是否能够达到标准体重和适当的均匀度又关系到将来的产蛋性能,所以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也相当重要。下面,就育成鸡的主要生理特点及如何建立其良好的采食模式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育雏是蛋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其一生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因此,加强商品蛋鸡在育雏期的管理至关重要。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雏鸡饲养管理方面应加强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雏鸡足指0~6周的幼鸡。雏鸡的整齐度和成活率是衡量育雏阶段的重要指标。育雏阶段的好坏不仅影响育成鸡的发育而且最终影响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另外,蛋种雏鸡适应能力差,抗病力不强,过多地依靠外界环境。因此要十分重视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笔者总结九年来的育雏经验,愿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2.
育雏是蛋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刚出壳的雏鸡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很低,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容易得病,死亡率高。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育雏前必须制定完整周密的育雏计划,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以及雏鸡的选择与运输工作、雏鸡的饲养管理等工作。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蛋鸡一生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3.
育雏是蛋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刚出壳的雏鸡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很低,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容易得病,死亡率高。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育雏前必须制定完整周密的育雏计划,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以及雏鸡的选择与运输工作、雏鸡的饲养管理等工作。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蛋鸡一生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4.
进鸡苗要找正规种鸡场或孵化场,该鸡苗所用种蛋应是种鸡场产蛋高峰期所产的蛋。要选择绒毛光亮、整齐,大小一致,初生体重符合品种要求,且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好,脐部愈合良好的健雏。有了好鸡苗,育雏期和育成期要给足营养。在实际生产中,许多饲养户往往只重视产蛋期鸡的饲养管理,而忽视育成阶段鸡的饲养管理。不重视育成期鸡的均匀度,往往导致到开产日龄时,有的鸡过肥或过瘦,不但均不产蛋,还浪费饲料,使鸡群很难达到产蛋高峰。因此,一定要保证鸡的均匀整齐度。每个饲养阶段都要达到该鸡种的生理体重,这样的后备鸡才可能有达标的产蛋高峰。  相似文献   

15.
育成期是种雏鸡育雏期结束到开始产蛋之前的阶段,育成鸡虽不像雏鸡那样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尚未产蛋,但在生产中不能忽视。对于一批种鸡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能否培育出优良的后备种鸡群关系到鸡群产蛋期的生产成绩。所以育成期严格、认真、科学的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其主要目的是培育出体质健壮、均匀度高、能按时开产的后备鸡群。1育成鸡的特点肉种鸡育成期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是消化功能已经健全,采食量逐渐增加;骨骼、肌肉生长发育迅速;性器官开始发育,而且日渐增快,尤其在育成后期极为明显,沉积脂肪能力强。因此,如果饲养管…  相似文献   

16.
正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按照其日龄或生理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开产期、产蛋高峰期4个重要阶段,而且不同阶段的管理侧重点不同,4个阶段的管理情况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1育雏期饲养管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雏鸡的成活率而且其5周龄时的发育情况还直接影响着开产以后的产蛋率。1.1雏鸡选择1.1.1目前蛋鸡品种主要有海兰、罗曼、尼克、海  相似文献   

17.
郑长山 《北方牧业》2003,(23):17-17
<正> 目前,我省农村养鸡场(户)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错误的饲养观念,认为饲养蛋鸡在育雏期最重要,如果这一阶段饲养不好,雏鸡极易死亡,显然失去饲养的价值。其次是产蛋期,产蛋期是见效益的时期,在投入和管理方面相对好一些。唯独育成期既过了活命阶段又没有产出,所以成了养鸡户降低饲养成本的主要阶段,在此阶段雏鸡面临着转群、换料(由雏鸡料换为青年鸡料),而大多数鸡场没有育成鸡笼,雏鸡由育雏笼直接转到产蛋,因鸡个体较小,饮水采食均十分不便,给鸡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而由育雏料换为青年鸡料时也不是以鸡的体重标准作为参考,把体重大、中、小的分开饲养,而是机械地根据日龄更换日粮,其结果导致后备母鸡在  相似文献   

18.
雏鸡是指0至6周龄的幼鸡,雏鸡的均匀度和成活率是衡量育雏的重要指标。育雏的好坏不仅影响育成鸡的发育而且最终影响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另外,蛋种雏鸡适应能力差,抗病力不强,过多地依赖外界环境。因此要十分重视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在此总结种禽场九年来的育雏经验,愿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9.
一般地说,鸡从出壳到6周龄这一阶段称为育雏期。这一时期雏鸡生长极为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对外界敏感性强,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且胆小,易受惊吓,自卫能力也差。育雏者应多了解这些雏鸡生理性特征,采取合理的方法来满足和顺应雏鸡生理需求,加强饲养管理,为后备鸡生长发育均匀度好,胫长和体重达标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养鸡成活率高低的基础在育雏,产蛋率好坏的基础在育成。所以,青年鸡培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年的经济效益问题。 青年鸡也叫后备鸡和育成鸡。一般小鸡养到6周龄以后,即进入青年鸡阶段,一直饲养到开始产蛋为止(6周龄到20周龄)。青年鸡的主要生理特点是:羽毛丰满,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能力,食欲旺盛,消化系统逐渐发达,消化力较强,对环境的适应力也增强了,是长骨骼的主要阶段;青年鸡不但生长迅速,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也处于重要阶段;青年鸡后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并逐渐成熟,鸡的活动能力日益增强,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所以,必须根据青年鸡的特点,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培育出体质健壮,发育适当,体重整齐的高产鸡群。 一.离温 雏鸡满2月龄后,其新陈代谢旺盛,食量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