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湛江是一个具有悠久种蔗历史的糖业大市 ,也是我国三大蔗糖商品生产基地之一。生产高峰时期 ,年甘蔗种植面积曾达 1 4 .6 7万 hm2 ,年蔗糖产量达 1 0 4万 t。在漫长的岁月中 ,甘蔗在给湛江带来“甜”的同时 ,也不时带来“苦”。于是乎 ,人们对甘蔗糖业褒贬不一 ,莫衷一是。近几年 ,人们不大谈论甘蔗糖业了 ,更失去过去大抓甘蔗糖业的劲头。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甘蔗糖业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发展湛江甘蔗糖业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陆献 《吉林农业》2012,(2):121-122
龙州县甘蔗种植面积很大,产量也在逐年提高,糖业总产值达40亿元以上,为了实现节本增效、高产高糖和促进甘蔗产业发展目的,本文就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做了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3.
胡乔 《中国农垦》2013,(10):27-28
甘蔗产业是广东湛江垦区经济的重要支柱。2012/2013榨季,垦区种植甘蔗面积40多万亩,自产甘蔗210多万吨,总产白糖20多万吨。当前垦区甘蔗生产的用工量集中且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榨季用工短缺和费用高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但增加了甘蔗的生产成本,制约了职工增收,打击了职工种蔗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影响了甘蔗产业的发展。在劳动力日益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今天,甘蔗产业(糖业)全程机械化势在必行,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当前甘蔗乃至糖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前公司”)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中部,下辖2个农业分公司、59个生产队、1个农科所、1个物业公司。土地面积18.46万亩,人口1.8万人,甘蔗7万多亩,年产甘蔗40多万吨。广前公司是国家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基地、广东农垦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5.
丁永成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4-15,75
湛江市为全国四大糖业基地之一,甘蔗种植和糖料加工的历史相当悠久。追溯湛江甘蔗糖业的发展历史,总结甘蔗糖业发展规律,提出湛江甘蔗糖业应朝国际化、集团化、机械化、产业化和股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云南"双高甘蔗"病虫害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蔗是云南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蔗糖业是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边疆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八五”、“九五”期间的重点培育,云南省甘蔗糖业得到快速发展。2002/2003年榨季.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26.67万hm^2,蔗糖产量突破190  相似文献   

7.
宿根甘蔗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恩艳 《云南农业》2014,(10):30-31
宿根甘蔗栽培是盈江蔗区甘蔗的主要生产方式,栽培面积占甘蔗总种植面积的50%~60%,单产不高不稳,阻碍了盈江糖业发展。通过分析宿根甘蔗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即加大即砍即管宿根甘蔗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对高熟高糖宿根性强的主栽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加大优新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从而促进宿根甘蔗单产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8.
越南地处热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适合甘蔗生长。甘蔗是越南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近年来全国种植甘蔗面积约30万hm2,甘蔗总产已超过2000万t。以越南农业统计资料和越南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通过实地调查,比较分析了越南全国、各农业生态区、部份省份近6~10年种植甘蔗面积、单产及总产等糖业生产情况,为我国甘蔗科技工作者、蔗糖生产企业与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我国糖业生产实际 ,分析了甘蔗糖业的发展需要甘蔗良种市场化的原因 ,探讨了甘蔗良种市场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云南“双高甘蔗”病虫害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蔗是云南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蔗糖业是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边疆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经过“八五”、“九五”期间的重点培育 ,云南省甘蔗糖业得到快速发展。 2 0 0 2 /2 0 0 3年榨季 ,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 2 6 6 7万hm2 ,蔗糖产量突破 190万t,稳居全国第二。但是随着甘蔗生产的发展 ,农业耕作制度的变革 ,引种的频繁 ,化学农药的滥用 ,再加上云南气候、环境复杂多变 ,随之而来的病虫害给甘蔗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发生程度日趋严重。防治甘蔗病虫害是甘蔗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践…  相似文献   

11.
蔗叶、蔗梢富含纤维素,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维生素等牛可利用的营养物质,作牛饲料的利用价值很大.蔗区养役牛是传统经营模式,现代甘蔗生产区中役牛逐渐消失.根据市场需求,在蔗区发展肉奶牛养殖业,可使蔗区有机物质重复利用,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蔗区生产能力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比较常规耕作与减耕耕作栽培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减耕植的甘蔗株高、产量及产糖量略高于对照,而甘蔗有效茎、单茎重及糖分变化不大,但缩短了栽培流程,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土壤流失。甘蔗减耕栽培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3.
广东农垦立足传统蔗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实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措施,发展甘蔗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甘蔗生产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甘蔗种植适宜性进行评价,为甘蔗产业布局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广西崇左市江州区2016年甘蔗作物地块矢量数据,选取土壤、地形、气象和经济4个因子共16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及加权指数和模型评价江州区甘蔗种植适宜性,根据评价结果采用GIS技术将甘蔗种植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域.[结果]将甘蔗种植最适宜和适宜面积与部分"双高"基地(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差异较小,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甘蔗种植最适宜区面积为3799.80 ha,占最适宜区总面积的36.90%;崇左市新和镇甘蔗种植不适宜区面积共177.85 ha,占不适宜区总面积的28.84%.[结论]为了科学、合理及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甘蔗产量,建议新增"双高"基地,可调整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甘蔗布局区域向濑湍镇、罗白乡、太平街道、驮卢镇和左州镇等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UNICA引领巴西甘蔗乙醇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举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巴西甘蔗产业已建立起从甘蔗种植到蔗糖、生物乙醇燃料及生物材料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和遍布全国的研产销网络,巴西甘蔗产业协会(The Brazilian Sugarcane Industry Association,UNICA)在引领甘蔗乙醇产业做大做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回顾了UNICA的发展历史,总结了UNICA促进巴西甘蔗产业发展的主要举措,如倡导可持续发展、组建专业营销团队、策划举办世界生物乙醇峰会、与产业利益相关方签署"绿色协议"等,指出中国甘蔗产业要突破"瓶颈"谋求自身发展,就必须重视培育像UNICA那样立足于企业,具备发展战略眼光,有沟通、协调和拓展能力的产业协会。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云南省蒙自市甘蔗发展现状,提出在山区发展甘蔗种植思路,并结合5年来芷村镇甘蔗发展实践,对山区乡镇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蒙自市甘蔗产业向山区转移发展提供技术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甘蔗黑穗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和生物质能源作物,由甘蔗鞭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引起的 甘蔗黑穗病是甘蔗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 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质量 , 对我国乃至世界甘蔗生产和蔗糖产业的可持续 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分子水平上甘蔗鞭黑粉菌致病机理和甘蔗抗病机理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深入 的机理研究为甘蔗黑穗病的有效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目前,选育和推广抗黑穗病新品种是防治甘蔗 黑穗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而我国在抗病育种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综述了甘蔗黑穗病发生与危害、病原特征、 遗传多样性、致病机理、抗病育种及防治对策,并对甘蔗黑穗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探 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甘蔗螟虫主要优势天敌及其生物防治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蔗螟虫是甘蔗害虫中分布最广、发生最普通、生产上较难防治的一类害虫,发展可持续甘蔗螟虫生物防治技术意义重大。文章简述了6种甘蔗螟虫优势天敌的生物防治特点、国内外应用概况及应用优势天敌防治甘蔗螟虫的应用前景,提出借鉴国外甘蔗螟虫生物防治的成功经验,以促进发展我国的生物防治事业。  相似文献   

19.
近40年来,美国甘蔗育种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自1968年起,迄今已经注册147个甘蔗品种.目前,美国最主要的甘蔗产区是佛罗里达和路易斯安那,其中,佛罗里达历史主栽品种包括CL41-223、CP63-588、CP70-1133、CP72-1210、CP72-2086、CP78-1628、CP8D-1743、CP80-1827、CP88-1762和CP89-2143等;路易斯安那历史主栽品种包括CP52-68、CP65-357、CP70-321、CP74-383、LCP85-384和HoCP96-540等.从甘蔗品种选育推广的历史总体表现来看,虽然每年都有甘蔗新品种释放,但是真正能够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6~8年出现一个.美国甘蔗育种的运作管理方式对确保美国甘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美国引进的甘蔗品种是我国甘蔗种质资源的重要来源,部分品种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甘蔗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20.
糖厂滤泥发酵制成生物有机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掌握采用糖厂滤泥经功能菌发酵制成生物有机肥的特点和规律,为促进广西蔗区糖料蔗产业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政府制定农业种植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广西重要蔗糖生产区(来宾市兴宾区和崇左市大新县)开展以糖厂滤泥为原料、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的田间试验,研究糖厂滤泥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的特征及肥效.[结果]采用功能菌发酵糖厂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腐熟速度快,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发酵效果稳定,发酵温度最高达77.2℃,且70.0~77.2℃的维持时间长达12 d;发酵后的有机质含量和有机酸转化率优势明显,分别较传统(自然)发酵提高30.2%和12.3%(绝对值).功能菌发酵生物有机肥对水稻、黄瓜和甘蔗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对应的平均产量分别为5971.5、76705.5和118780.5 kg/ha,较施等量传统(自然)发酵生物有机肥处理分别增产7.83%、41.19%和6.91%.施用功能菌发酵生物有机肥的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均高于施用传统(自然)发酵生物有机肥处理,其中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15.75 g/kg、67 mg/kg、14 mg/kg和69 mg/kg,而氮、磷和钾利用率分别为39.3%、12.8%和52.8%.[结论]采用功能菌发酵糖厂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较传统(自然)发酵糖厂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更具优势,具体表现为腐熟速度快、发酵温度高且保持时间长、发酵后有机质含量和有机酸转化率优势明显,同时具有增产、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的作用,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