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通过土壤养分含量分析,土壤对营养元素的吸附试验,结合温室盆栽及大田试验,对铜仁地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依次为K>P>Cu>S>B。增施P、K肥可大大提高玉米产量,同时应注意微量元素的施用[1]。 相似文献
4.
5.
6.
试验对贵州清水江河谷地区柑橘果园不同品种叶片中N、P、K、Ca、Mg、Fe、Mn、Cu、Zn含量和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柑橘叶片中N、P、K、Ca、Mg元素含量范围分别为3.05~3.86g/100g.DW、0.144~0.238g/100g.DW、0.71~1.80g/100g.DW、2.09~4.54g/100g.DW、0.06~0.17g/100g.DW,叶片中Fe、Mn、Cu、Zn元素含量范围分别为127.88~211.80mg/kg.DW、34.24~78.58mg/kg.DW、8.65~15.14mg/kg.DW、7.45~11.32mg/kg.DW。树体中Mg、Zn元素含量较低,处于缺乏状态;N、P元素含量普遍偏高。柑橘园土壤全N含量范围为0.106~0.117g/100g,土壤速效P、K含量范围分别为5.95~43.81mg/kg、29.91~149.77mg/kg。土壤有效Fe、Mn、Cu、Zn含量范围分别为11.79~54.54mg/kg、8.60~49.49mg/kg、0.08~0.78mg/kg、0.46~1.54mg/kg,土壤有效Fe、Mn、Cu、Zn含量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7.
8.
为研究引起猕猴桃黄化病的土壤养分环境因素,以黄化果树和正常果树根部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壤立体采样和t检验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化猕猴桃树下土壤有机质分布规律为距离果树中心较近较浅的位置,有机质均比较远较深位置高,正常猕猴桃树下土壤有机质分布较均匀;正常猕猴桃园土壤有机质明显比黄化园含量高,达0.01极显著水平;黄化猕猴桃根部土壤中的速效钾都较正常高,达到极显著水平,钾可能拮抗猕猴桃对铁的吸收,诱导猕猴桃黄化;其他养分和因素如碱解氮、速效磷、pH值在两者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0.05显著水平。土壤各因素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是影响黄化的主要成分,三者的累积百分数为90.89%,其中以土壤有机质影响最大,占52.96%,因此,增加土壤有机质,大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是防治猕猴桃黄化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岳西位于大别山腹地,全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高林密,植被好,污染少,土壤酸性。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合茶树生长,所产茶叶品质十分优异,是发展名优茶生产的好地方。据考证,早在唐代中期岳西就开始了茶树人工栽培,其历史可追溯到十六世纪以前,但大面积栽培是在解放后,特别是六十年代后,全国名茶“岳西翠兰”、“岳西翠尖”的创制及制做技术的普及推广,极大促进了岳西茶叶生产的发展。据统计全县茶园面积4266.7hm2,年产干茶1400t,产值3000万元,平均亩产值468元。采摘面积占64.6%,达273…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2020年招远市农田测土配方项目土壤调查数据,分析了耕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现状,并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调查标准进行土壤养分含量评价,以为招远市耕地土壤科学合理施肥提供数据支持.结果 表明,当前招远市土壤pH值平均为5.2,调查乡镇中70%的土壤pH值为4.7~5.5,呈强酸性,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宁乡县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查明宁乡县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对宁乡县9个产烟乡镇的154个土壤样品的主要理化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县植烟土壤平均pH 5.79,有机质43.60 g/kg,碱解氮174.38 mg/kg,速效磷19.38 mg/kg,速效钾87.81 mg/kg,交换性镁1.36 cmol/kg,有效硼0.40 mg/kg,有效锌1.74 mg/kg,有效硫28.35 mg/kg。全县植烟土壤pH和有效锌、有效硼、交换性镁含量适宜;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高;部分乡镇有效硫、速效磷含量偏高,速效钾供应明显不足。不同植烟乡镇土壤肥力特征有较大的差异。提出降氮、控磷硫、增钾、适当补施微肥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2.
普洱市思茅区经济作物土壤养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养分状况能表现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条件和协调环境条件的能力,科学的分析土壤养分状况可合理的分析评价其土壤肥力平衡状况,对指导当地农作物生产平衡施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测试分析项目的要求对思茅区种植经济作物(咖啡、茶叶、橡胶)的种植区进行土壤养分测定及分析,为思茅区的经济作物种植及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为对赤峰烟区植烟土壤实行养分管理,2008-2011年采集和测定了赤峰烟区6个种烟旗(县、区)有代表性的600个植烟土壤样品,并依据有机质含量以10~20 g/kg为宜,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以45~135,10~35,120~200 mg/kg为宜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10±4.49)g/kg,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50±22)mg/kg,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1.1±10.7)mg/kg,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33±63 mg/kg,土壤养分含量水平中等偏下,需加强施肥管理。南部产烟区域植烟土壤主要养分含量高于北部。南、北部产烟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明显(P=0.667),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产烟县分为土壤养分适宜区(包括松山区、宁城县和喀喇沁旗)和土壤养分匮乏区(包括翁牛特旗和敖汉旗)两类。松山区和敖汉旗的土壤氮磷钾比例较为合理,产量较高,产值较好。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对产量影响较大,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对中上等烟比例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泉州市1999—2003年的5处耕地连续定位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基础地力随着种植时间的推移,在连续不施肥后逐年有所下降。与监测前相比,各监测点施肥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仅有微小增加,碱解氮含量变化虽然有波动,但总体上略有下降,而有效磷增幅较大并呈盈余积累丰富状态,速效钾均有显著降低并呈低指标含量状态。表现出土壤养分平衡状况是氮磷有盈余而钾亏缺严重。肥料投入结构不平衡,有机肥料在施肥中的份额逐年下降,化肥投入量逐年增加,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协调。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掌握西藏地区县域尺度地土壤地力水平,本研究有针对性地对西藏昌都市洛隆县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和土壤肥力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洛隆县耕地质量进行分等定级,在洛隆县的11个乡(镇)共采集187份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H、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磷、钾及碱解氮、磷、钾含量,共8项肥力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洛隆县土壤pH呈中性至碱性变化,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较为丰富。全氮含量高但有效氮含量一般,全钾含量一般但速效钾含量较高。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较低。总体来看,洛隆县土壤的肥力等级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偏上,但有1/4的土壤为低肥力水平。后期的农业生产中要注重低肥力水平土壤的地力提升。 相似文献
17.
18.
19.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低山丘陵过渡的梯级状斜坡地带 ,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其耕作土壤多属黄壤 ,土壤肥力较低。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 ,农产品中作为商品部分的比重增大。农业投入中各养分的不均衡增加 ,以及肥料结构的变化打破了原来封闭的养分循环平衡。造成土壤养分比例的严重失调。导致土壤肥力过渡的消耗 ,土壤逐渐的退化。为此必须加强养分的投入 ,保持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博州两县一市259个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点的耕层土壤养分与盐分含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2020—2022年博州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8.84~21.18 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85.08~99.49 mg/kg,速效磷平均含量为21.63~29.41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273.04~349.97mg/kg,盐分平均含量为3.93~4.60 g/kg;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平均含量呈递增趋势,速效钾含量呈递减趋势,盐分平均含量呈现递增趋势,;博乐市和温泉县土壤尚未盐渍化,精河县存在轻度盐渍化。通过调查分析掌握博州地区土壤现状,可为今后采取调控技术提升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