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是蔗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对于甘蔗生产中收割这一最后环节目前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选择整杆式还是切断式收割的话题还在争论之中。本文通过对凯斯甘蔗收割机试用的初步观察,给今后甘蔗机械化生产研究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广东湛江农垦丰收糖业公司 1998年底购入一台美国产近红外分析仪 ,1998/ 1999年榨季进行甘蔗糖分定标工作 ,于 1999/ 2 0 0 0年榨季正式用于农务结算。据称 :至 2月 17日止 ,榨蔗 5 3万吨 ,日榨量 6 0 0 0~ 6 5 0 0吨 ,分析样品 5万多个 ,与化验室分析相差约 0 .1个百分点。本套系统含甘蔗取样机二台、撕碎机二台、压汁机二台 ,NIR分析仪一台、计算机一台。操作人员 10人 /班。分析结果直接输入农务结算电脑。分析一个样品全过程需要 4分钟 ,交叉进行平均需 2 .5分钟。调丰糖厂实行按甘蔗含糖分计价收购$广西糖业公司科技处…  相似文献   

3.
《垦殖与稻作》2005,(4):64-64
近些年来,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稻价格、劳动力价格的升高,以及国家对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政策的实施,辽宁垦区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现有大中型拖拉机1161台,小型拖拉机101377台;耕整地机械2万余台套;水稻插秧机875台,水稻工厂化育苗设备39套,收割机58台。耕整地90%实现了机械化。机械插秧1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2.6%,机收割2.53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2%。  相似文献   

4.
甘蔗种植深耕深松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兆新 《广西蔗糖》2004,(1):21-22,35
甘蔗地深耕深松是甘蔗优质高产及抗旱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利用45~110kW大中型拖拉机悬挂深耕犁、深松机进行深耕深松作业,甘蔗分蘖率比牛耕提高34%~45%;条株根系数多42条,总长增26cm,根重增21.2g;土壤含水量增加0.5%~1.5%,干旱时达1.7%;每hm^2原料蔗增产16.26t。购买甘蔗深耕犁、深松机进行赢利性作业,每年作业五个月盈利89124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内外耕整地农机作业的概况,指出了目前甘蔗产区耕整地作业的无序状况,研究了甘蔗耕整地农机作业技术并提出了作业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6.
梁正杰  莫丽芳 《广西蔗糖》2005,(2):i002-i002
为了提高榨量,我厂安装了一台800KW的汤加撕裂机,以提高甘蔗破碎度。由于国内甘蔗多数纤维分较低,且纤维较为脆嫩,造成甘蔗破碎糠状多,丝状少,破碎效果差。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目前广西区内"吨糖田"甘蔗栽培技术的一些研究综述,论述了甘蔗高光效群体"吨糖田"的构成因素及甘蔗生长伸长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及其对甘蔗生长的影响,创建甘蔗高光效群体的栽培措施,并提出和讨论了一些甘蔗栽培实用技术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甘蔗田间管理机械化作业的术语和定义,作业条件、质量、技术规程,机具要求、保养及安全规则等,旨在为相关甘蔗田间管理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云南甘蔗产业发展现状与"十二"五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军  张跃彬 《中国糖料》2011,(2):75-76,80
介绍了云南省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云南省甘蔗产业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甘蔗产业发展对策和"十二"五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甘蔗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甘蔗各个生育期的不同特性,探讨弥勒蔗区"双高"甘蔗新植蔗、宿根蔗的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甘蔗种植规格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甘蔗机械作业的种植行距与产量的关系,柳州市蔗糖生产办公室与柳江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于2008年进行了不同行距甘蔗种植简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130era的甘蔗产量最高,达8220.0kg/667m2,分别比行距90cm、100cm的甘蔗增产530.0kg/667m2、369.6kg/667m2;行距120cm的甘蔗产量为8060.5kg/667m2,分别比行距90cm、100cm的甘蔗增产370.5kg/667m2、270.1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依靠新技术提高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经济效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已开始试行“车用燃料酒精汽油”首批燃料酒精产量为132万吨,按需要量尚有较大发展空间。然而按目前酒精生产工艺成本较高,致使国家除免税外每吨还要补贴1800元。甘蔗是优选的能源作物,与其他作物比较,等量的产品需土地最少,成本又是较低的,所以近年印度、泰国、菲律宾等多个蔗糖国家政府已确定发展甘蔗燃料,国际能源机构也看好这个方向。为做好发展甘蔗燃料前期工作,搜集国外有关资料,供研发与决策部门参考,以祈能降低成本减少国家补贴。  相似文献   

13.
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优势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优势及思路,为制定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分析云南"十二五"甘蔗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具备的优势,提出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云南"十二五"甘蔗面积持续增长、甘蔗单产和糖分不断提高、甘蔗产业效益稳定增长、蔗糖产业链条得到延伸、境外甘蔗种植成效显著;稳居全国第二大糖料蔗基地位置,形成我国甘蔗优势产区和完善的甘蔗产业体系,境外甘蔗发展前景广阔。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应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适度发展境内甘蔗种植面积,积极扩大境外甘蔗种植面积,着力提高甘蔗单产和糖分,重点建设基础产能、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保障能力,以及培育新型主体和创建品牌,全力打造云南高原特色甘蔗产业。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甘蔗萌芽出苗表现不同。通过对2008、2009两年广西甘蔗研究所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甘蔗萌芽率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新台糖22号、台89—1626、台98—0432、园林9号等四个品种,适应性较广,在低温条件下也有较高的萌芽率,综合表现较好;粤糖96—86、赣蔗18号两个品种在低温条件下萌芽率较低,而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萌芽出苗表现最好,萌芽率最高;湖光1号、云蔗99—601、台88—99在低温条件下萌芽出苗最差,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一般:其他品种甘蔗萌芽出苗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2005,20(3):5-5
2005年4月18日,姆纽斯科学城阳光高照,中吕宋大学农场车队成行,彩旗飘扬,3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同时作业,吸引了众多来宾参观. 09:00中菲农技中心10 hm2中国杂交稻示范农田日活动在喇叭声中拉开了序幕.来自姆纽斯科学城及其近邻圣荷塞市的政府官员、管理专家、大学教授、研究学者和乡村农民共100多人从临时搭建的遮阳棚里走向金灿灿的稻田.满带笑容的几位当地稻农爱不释手地捧着沉甸甸的稻穗,向中国专家请教各种问题,他们仔细数着手里的穗粒,有两位农民要求当场采一些谷穗拿回家试种.当他们得知F1杂交稻不能用作种子时,只好依依不舍地将手里采下的稻穗丢进了收割机的入料口里.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甘蔗生产全程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同地形条件下的机械化模式提出相应的农艺技术策略,为实现甘蔗机械化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 把素有"蔗海" 之称的上思建成甘蔗富县 在经济作物布局中,无论面积,还是产量,广西甘蔗生产都是雄居全国第一位.2011/2012年榨季,广西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1560万亩,进厂原料蔗5700万吨,食糖产量达700吨,占全国总产糖量约65%.广西上思县地处祖国的十万大山北麓,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很适应大面积大规模的甘蔗生产,享有"蔗海"、"甘蔗林"之称.近年来,上思的甘蔗平均蔗糖分已从原来的13%提高到15%以上,混合糖产率保持在13%以上,是广西蔗糖分、混合糖产率的最高县份之一. 甘蔗生产在广西上思县种植业结构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蔗糖已成为上思县有力的牢固的经济支柱,蔗糖业产值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0%~60%,占农民年经济收的60%~70%.现全县甘蔗种植面积55万亩,甘蔗种植户数达42600户,平均每户拥有蔗地12.5亩,人均产蔗超过10吨等指标已跃居广西前列.  相似文献   

18.
大、中型水稻收割机无法在山丘区农村推广的难题,目前在湖南取得突破。2005年元旦前夕,一种适应于田块小,泥脚深的小型水稻收割机通过了省级鉴定。由湖南省农机局、省农大、省农科院、省生物机电学院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收割机结构新颖、适应性强、水田通过性好,适应山丘特别是小块田的水稻收割作业,  相似文献   

19.
旱地甘蔗“千亩万吨”高产新技术示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旱地甘蔗"千亩万吨"目标提出后,农场进行的3年示范性探索并取得的重要进展.2007年1900 hm2甘蔗面积,实际入厂糖料蔗25.6万t,平均单产达134.9t/hm2;其中核心示范区第十三生产队连片甘蔗82.5 hm2率先实现"千亩万吨"目标,总产糖料蔗12811t,平均单产达155.28t/hm2.初步形成了"千亩万吨"高产、高糖、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和昌菱特有的技术推广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3月14日,云南甘蔗生产机械化推进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研讨会在云南德宏成功举行。这是云南省首次就甘蔗生产机械化主题举办如此大规模、高规格推进活动,被称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活动包括现场作业演示及研讨两部分内容。早在2013年,中国农机化协会就曾经组织力量就甘蔗生产机械化问题进行调研,发现当时云南甘蔗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