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有着千年饮用历史的茶叶,在人们日益注重养生的今天备受青睐。随着茶叶消费市场的扩大,茶叶的包装也趋于多样化,推动了中国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中国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紧压茶、白茶和速溶茶等。红茶是经全发酵而制成的茶,半发酵制成的茶为乌  相似文献   

2.
王春华 《茶业通报》2007,29(3):143-144
茶与医药保健的关系,可以说源远流长。三国时代的《广雅》一书中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以米膏处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之,用葱姜芼之,其饮醒酒",对茶叶的产地、制作、用法及功效等都有涉及。到了唐代,陆羽的《茶经》已经把茶和医药保健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了。到了现代,可以说茶的普及,几乎都和保健有关。茶的全球性的消费增长,也带动了医药科研和产品开发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3.
茶叶作为饮料,在我国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初为祭品与药用,后为日常饮用,泡饮方法多变,因时因地而异。近再读陆羽《茶经》六之饮一章中记述:“饮有(牜甬)(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场、乃春、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何谓“庵茶”查《玉篇》“庵,半卧半起病也,亦作殗”。在此指夹生之意。就是将茶叶放在瓶缶中,用沸水冲泡,叫做“夹生茶”,似今日之泡饮方法。其后又述用葱姜等和茶  相似文献   

4.
速溶茶用普通茶叶经过抽提干燥制成,具有很高的饮用价值。茶染料在食品制造中可用作染色剂、维生素和香味的添加剂。速溶茶和茶染料已在苏联格鲁吉亚组织生产。氧化酶的合理运用是生产速溶茶和茶染料的技术关键。现已研究出黄、棕、绿和红染料的生产工艺方法。茶染料不仅颜色宜人,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有效化学物质。茶染料含有  相似文献   

5.
试论茶叶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茶树生长的原产地,也是茶叶制造的发明地;茶区幅员辽阔,茶叶品种繁多,茶类齐全,有着几千年的制茶文明史。悠久的制茶历史告诉我们:随着制茶技术的不断发展,茶叶品种的日益增多,从古到今育不少的文人学士都对各种不同的茶叶品种,以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门别类,为此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但,使人遗憾的是至今尚无一个既简单、又明瞭的科学分类被公众所接受,不是不全面,就是复杂化,生搬硬套自然界其它分类系统,给人以牵强附会的感觉,有的简直是谎谬的,五花八门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6.
北宋团茶和饼茶走向衰落的另一原因 ,就是上面所说的御用化发展结果 ,在生产技术上 ,走上了一条追新求异、斗精竞侈的脱离社会实际的发展之路。这里补说一句 ,北宋饼茶的中衰 ,不包括也不影响贡焙和易马需要的边茶的生产 ,不仅不影响 ,宋代贡茶甚至走上了钻牛角尖发展的死胡同。如北苑太平兴国初年设焙时 ,还只贡龙凤团茶一种 ,到至道初 ,除龙凤茶外 ,增加了石乳、的乳、白乳三种。仁宗时 ,造小龙团以进 ,小团出 ,龙凤遂为次 ;神宗时 ,又造密云龙 ,其品又高于小团。徽宗赵佶 ,崇尚白茶 ,于是白茶又为第一 ;继而又制三色细芽及试新钅夸、更新…  相似文献   

7.
酸柑茶     
酸柑茶是用酸柑和茶叶加工制成,成品外观呈黑褐色的扁园形,内部塞满瓢肉和茶叶。触摸粗糙坚硬,闻有一股淡淡的茶叶和陈皮的清香。服用时切成细末以开水冲泡,汤味酸甘苦涩。具有清热降火,化痰止咳的功效。酸柑茶是广东梅县附近客家人祖传的家用偏方。梅县一带盛产茶叶和柑桔,柑桔中有一种可想到酸柑,果粒大,果皮厚,外型美观,而果肉极酸,不宜食用。茶农中有人将酸柑和茶叶,加工制成酸柑茶当做降火药品冲泡饮用。由于客家人的祖传偏方限制,酸柑茶流传并不广,在医药发达的今天,应用者就更少。  相似文献   

8.
正砖茶又称蒸压茶,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随着砖茶市场的不断扩大,作为现代砖茶包装,不仅从包装的保护功能,销售功能还是包装工艺上,都有了飞越式的提高和突破。首先,从砖茶保护功能、销售功能上来说,砖茶生产商在细致考虑到砖茶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消费者手中,需经过无数次的装卸、运输、销售的每一环节。而在这些环节中,常常存在很多不良的环  相似文献   

9.
伍萍  丁以寿 《茶业通报》2009,(4):168-170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它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我国有关茶叶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当时社会的种茶者、制茶者、评茶者、饮茶者、修行者等都影响甚大,对茶叶知识的传播、饮茶风习的扩大、茶叶生产的扩大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我国制造红茶多凭经验掌握,随经验的多少不同,使同样茶青制成不同品质的茶叶。就是同一人掌握往往由于外界条件变化,也是难于做到一致,因而对茶叶经济价值影响很大。今后为了不至因制造技术而影响茶叶品质,对制茶的管理工作如何做到科学,就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我们学习了苏联茶厂生化管理经验后,进行了茶青如何定级和各制造过程的生化测定的试验,为制定制茶的操作规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话说保健茶     
茶叶最初作为药物来使用,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饮料,并在充分认识茶的药用功效后,在单纯茶的基础上发展到保健茶。保健茶,又称药茶,指以茶为主要原料,配伍其它的中草药制成的保健饮品,侧重保健养生。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历代医家积累的养生治疗单方、验方之类的保健茶和民间公认的预防、保健、治疗相结合的代茶饮,侧重医疗疾病。我国制作保健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西汉以前,就有茶饼冲泡加人葱姜桔的配料,喝了这种茶可醒酒提神。此乃关于保健茶起源的最早记载。保健茶在唐宋时期有了发展,明清时期比较盛行,有保健茶的专篇,收集…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茶叶生产和饮用,唐代已发达和普及。但当时的茶利收入,每年仅四千万贯,在政府整个财政系统中还无足轻重。到了宋代,茶才和米盐一样,成为人民“一日不可无”的必需品。宋·李觏·《盱江集》卷十六·<富国策>十记述:“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王安石在《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也记载:“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可见,宋代的制茶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茶的饮用十分普及。茶叶开始成为一项重要商品,作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每年茶利高达四百万贯。宋代的茶业状况,从以下三方面考证。  相似文献   

13.
关于花茶起源问题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茶,是将茶叶窨以香花而制成的再加工茶类,在国内有着传统的销售市场。至于花茶起源何时?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书中认为,“茶引花香增益味道,自古有之,是在1000多年前的宋初贡茶,即加龙脑香料制造”;朱自振在《中国茶业历史资料选辑》一书的序言中也说,花茶“产生可能源于北宋片茶中掺龙脑等香料的启发”。持这种看法的还有《福建茉莉花茶》一书及一些有关在茶史方面的论文。然而,只要我们对茶叶发展的历史进行直观,就会得出与此不同的看法,研究花茶起源不能以宋初为上限,必须考察花茶何以形成、发展的整个过程,即应追溯到三国时期。  相似文献   

14.
北苑茶历史上产于建安郡北苑(今建瓯县内)。北苑茶始于唐季,为宋、元两朝的贡茶,当时是福建也是全国茶叶的魁首,曾有“名冠天下”之称。到了明朝以后,北苑茶渐渐地销声匿迹了,究其原因,诸多启发。 1、北苑茶制造精工,糜费极度.南宋时期发展到了极顶。北苑茶是饼茶(或团茶),宋时其品种花色日新月异,越制越精,一品胜一品,《宣和北苑贡茶录》有载北苑“初造研膏,继造腊面,既又制其佳者,号日京铤。…。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至道初,  相似文献   

15.
茶叶不仅是我国人民生活的日常饮料,也是世界人民的三大饮料之一。茶叶最初发现作为日常饮料时即具备商品性质,故又称商品茶。目前商品茶的生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茶鲜叶经加工成为毛茶;毛茶再加工为成茶;经过贮运和销售过程(如拼配、包装等),才作为商品茶供给消费者饮用。因此,从制成毛茶到饮用所经过的时间,短的几个月,一般要一年多,也有的在仓库贮藏达数年之后才出售。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茶叶起源,正式有记载始于三国,《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荆即当时我省西部,巴即巴州,四川东部。西晋《荆州土地记》“武陵七县出茶,最好。”武陵郡所辖七县,当中佷山县在我省长阳以南,五峰和湖南石门,慈利之间。唐陆羽《茶经》记载当时我省茶叶产区已扩展到五州,即峡州〈今宜昌、宜都〉囊州〈今囊阳  相似文献   

17.
年近八旬的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于四月十日来到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太湖县,传授名茶制作技术理论,恢复制造历史名茶。太湖早在唐代就盛产品质优异的茶叶,明清年间就被列入贡品,后因政府腐败,战事  相似文献   

18.
遵义茶叶     
遵义茶叶李华超刘和发(贵州遵义地区荒地开发办)(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一、历史机遇与遵义茶叶遵义地处黔北高原,以一山(大娄山)三水(赤水河、洪渡河、乌江)为其自然疆界,本区茶事,古已有之。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唐代陆羽的《茶经》,均有遵义茶事记载。从...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贸易中,多年来茶叶市场趋于饱和状态。如何增加我茶的竞争力,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扩大茶叶出口,要经常研究。国际茶叶市场上红茶贸易量超过百分之九十。而我茶所占比例甚微。绿茶市场虽由我占主导地位,但其总量在茶叶总贸易量中尚不足10%而且近年来尚被几个主要产茶国所觊觎。因之,如何开创我国茶叶出口的新局面,为祖国  相似文献   

20.
陶德臣 《茶业通报》2007,29(2):88-91
中国是世界茶叶原产地,千百年来中国茶叶不但独占世界茶市,是世界茶叶消费的唯一来源,而且外销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贸易中地位特突。研究中国古代茶叶对外贸易,实质上就是研究世界古代茶叶贸易。综观中国古代千余年的茶叶外销史,具有五大显著特点:古代中国茶叶外销史源远流长,唐代中期得到发展,十八、十九世纪异军突起;茶叶贸易开展的地区及发展速度极不平衡;外销茶区、外销茶类格局基本形成;茶价呈螺旋式下降;茶叶对外贸易的繁荣是各种因素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