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VKCFD)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监测维生素K1及新鲜冰冻血浆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纠正实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纠正实验、凝血因子Ⅷ和Ⅸ的活性、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变化情况.[结果]31例患者PT、APIT明显延长,凝血因子Ⅸ活性显著降低,IT、Fg及Ⅷ因子活性正常.补充维生素K1 20~40 mg/d、新鲜冰冻血浆等治疗后PT、APTT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凝血因子Ⅸ活性较入院时增加(P<0.01).[结论]监测PT、APIT及凝血因子Ⅸ活性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静点维生素K; 20~40 mg/d、间断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该病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正>灭鼠灵又称华法令,是双香豆素类强力抗凝血性杀鼠药,双香豆素类是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肝脏合成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而影响凝血功能。且灭鼠灵无臭无味,极易与食物混合诱灭鼠类。犬的中毒致死量为20~50 mg/kg,若犬误食则易引起中毒,严重的危及生命。1病例情况病犬是2岁比熊犬,未去势,雄性,5 kg体重,平时身体状况良好,每年都有全面体检史。主诉:2 d前开始精神状态差,食欲不佳,乏力虚弱,就诊当天  相似文献   

3.
敌鼠,又名二苯乙酰基茚酮,是维生素K拮抗剂,是目前社会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灭鼠药品。其进入机体后,可通过对酶的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的再生和利用,使凝血酶原合成减少,降低血液的凝固性,使出血和凝血的时间延长。此外,敌鼠可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壁,发生无菌性炎,使管壁渗透性和脆性增高引起破裂而出血。  相似文献   

4.
《北方牧业》2007,(5):26-26
<正>1凝血药维生素K3如何使用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本品溶于水,可内服或肌注,可与肝细胞中的酶蛋白发生作用合成凝血酶原,促进血液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K是1934年丹麦的一名生物化学家亨里克·达姆发现的,是一类含有甲萘醌结构的抗出血性化合物的总称,又名为凝血维生素或抗出血维生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脂溶性化合物K1、K2和K3,可在动植物体内提取;另一类为水溶性化合物k4,人工化学合成.最重要的为K1、K2、K3,商品用维生素K是维生素K3的衍生物.维生素K3添加剂的活性成分为甲萘醌.本文就饲料中维生素K在畜牧水产养殖业上的营养研究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介绍维生素E和维生素K营养生理功能的基础上,综述了维生素E和维生素K对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K生产工艺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生素K是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介绍了维生素K的种类、性质与生理意义。着重综述了维生素K的生产工艺。探讨了化学合成法生产维生素K的废液的治理途径,论证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维生素K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K是正常凝血的一种必要辅助因子,也在骨骼发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特别是骨钙素)的发现,大家对维生素K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早在1960年,Bouckaert和Said就发现维生素K2能促进骨折的愈合[1].但也有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K并不能增强骨折后骨痂机械特性以及骨痂内容物[2-3],故维生素K与骨代谢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K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它在鱼类血液凝固和骨的矿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鱼类缺乏维生素K通常会导致死亡率升高、贫血、血液凝固时间延长以及肝脏和鳃发生组织病变等症状。文中论述了维生素K的生理功能,并讨论了鱼类维生素K的需要量及致毒量。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K是脂溶性维生素中发现最晚的一种,是一类含有甲萘醌结构的抗出血性化合物的总称.维生素K的发现者Dam最初认为维生素K只参与凝血,于是称之为凝血维生素.多年来维生素K一直被作为抗凝剂使用[1].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K族化合物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认为维生素K仅与机体凝血功能有关。近年来,随着对骨组织中维生素K依赖性骨蛋白的深入研究,发现维生素K对机体胶原组织,尤其是骨组织代谢有影响。主要介绍维生素K的生物化学功能及对水产动物研究现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动物体内维生素K缺乏或不足引起的一种以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减少、血液凝固过程发生障碍、凝血时间延长、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尽管各种动物均可发生,但禽和猪多发。1病因分析在正常饲养管理和生理条件下,家畜、家禽极少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生产实践中维生素K缺乏主要见于以下几种原因:1)饲料中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1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中,在骨粉和鱼粉中也有一定的含量,而  相似文献   

13.
1 不能同时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1.1 胆碱与某些维生素、钙、磷 胆碱一般以液态或吸附成粉末后使用,吸湿性强,碱性很强,对于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K1、维生素K2及烟酸和泛酸失效,一般单独添加.  相似文献   

14.
(5)维生素 K 缺乏症状缺乏维生素 K 时,血液凝固时间延长。以缺乏维生素 K 的饲料饲喂雏鸡,只要一受伤,说不定就会出血不止,直至死亡。岀血可发生在皮下、肌肉或深部。如果怀疑维生素 K 缺乏,可以取一点血样,测定凝固时间,成鸡不会发生维生素 K 的急性缺乏,  相似文献   

15.
1935年科学家发现维生素K是血液凝结的必需元素,近期又发现维生素K是哺乳动物骨骼正常发育所需要的,因此测定了维生素K缺乏的饲料以及亲鱼维生素K缺乏对底鳞鱼骨骼结构的影响。观察到投喂缺乏维生素K饲料的5日龄鱼苗骨骼发育畸型,而投喂添加维生素K饲料的鱼畸型率显著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维生素K的发现历史入手,介绍了维生素K的基本特性、生产工艺,总结了其主要生理功能,并讨论了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为在畜禽生产中精准应用维生素K提供基础信息,并指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K在动物骨骼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机理主要是维生素K能够促进血清中骨钙素的羧化,羧化的骨钙素与羟基磷灰石的结合能力增强,促进了骨骼的矿化,从而改善骨骼质量。血清骨钙素的羧化程度是维生素K状态评定的一个新的敏感指标。为获得动物良好的骨骼质量和生产性能,应适当增加日粮中维生素K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脂溶剂,所以被称为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中除维生素K可由动物消化道合成足够的量外,其他维生素都必须由日粮提供。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维生素K3乳状液真空喷涂后的喷涂均匀度、水中溶失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获得最佳喷涂均匀度的条件为:液体体积90ml、液体温度45℃、真空度0.060MPa、混合时间6min,所得颗粒间维生素K3变异系数为4.31%;获得维生素K3在水中最小溶失率的工艺参数为:液体体积110ml、液体温度55℃、真空度0.055MPa、释压时间150s,所得维生素K3水中溶失率为9.54%。获得维生素K3乳状液真空喷涂最佳工艺参数为液体体积110ml、液体温度55℃、真空度0.055MPa、混合时间6min、释压时间150s,此条件下的维生素K3喷涂均匀度和溶失率分别为4.43%、9.54%。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干燥型的维生素K,业已问世。它可以作为维生素K添加剂。试验了它用之于肉仔鸡的正常日粮和无草粉日粮的效果。对此项维生素K的制备进行了研究,证明其对各种生物合成过程有正效应。它缩短了血液凝固的时间。其合成活力增加了家禽的生产力,特别在肉用仔鸡喂以维生素K不足的日粮时。(杨永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