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 脑多头蚴(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多头蚴寄生在羊的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使羊死亡的一种严重寄生虫病。民间俗称“转圈疯、回旋病”。脑多头蚴成虫一般寄生于犬、狼、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并多见于犬经常活动的地方。1 发病情况某养殖户饲养的波尔山羊中有一只突然发病,神经症状明显。曾按脑膜炎进行治疗,用青霉素和磺胺嘧啶等药物治疗,效  相似文献   

2.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藏语叫"杂洛",民间称"转脑风",是由带科多头蚴属的脑多头蚴引起牛、羊的一种寄生虫病.发病畜主要是1周岁羊,1~3岁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季为高发季节.其特征是患畜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加快,甚至引起兴奋;患畜作转圈、前冲或后退运动;有时精神沉郁,长期躺卧,脱离畜群,本病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3.
正多头带绦虫的终末宿主为犬,感染犬是引起牛、羊脑多头蚴病的感染源。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脑多头蚴取自自然感染羊体内。1.1.2实验犬7只4月龄至2岁,经丙硫咪唑和伊维菌素驱虫,粪检蠕虫卵为阴性的犬。1.1.3吡喹酮片某动物药业公司生产,规格为每片100mg。1.2试验方法用自然发病羊体内的脑多头蚴人工感染7只实验犬,每只感染脑多头蚴包囊1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手术成功治疗1例山羊脑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手术过程中采用全身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相结的方法,用骨钻钻开病羊的头盖骨,成功取出包囊,病羊恢复良好。表明手术治疗羊脑包虫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羊脑包虫病也被称之为羊多头迹病、羊多头蚴病、羊疯病.该疾病的发病机理是由多头绦虫寄生于脑及脊髓中引发脑膜炎、脑炎以及其他神经症状,严重情况下会造成病羊死亡.在该疾病的治疗方面,主要包含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  相似文献   

6.
羊脑包虫治疗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所引起的一种脑脊髓病,患畜几乎全是反刍兽。但以牛和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绵羊和犊牛及育成牛为主,近几年国营牧场此病比较多见。  相似文献   

7.
羊脑多头蚴病又被称为脑包虫病,是由多头幼绦虫幼虫寄生在绵羊脑组织中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为进一步掌握中岭乡羊脑多头蚴病的流行现状,于2017—2018年,对该地区的藏羊脑多头蚴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2年分别调查藏羊1323只和2122只,感染率分别为1.74%和2.26%,从感染情况分析,当地脑多头蚴病的发生相对较为严重,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制定更加完善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山羊脑包虫病是一种中绦期的蚴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又名多头蚴病或晕倒病,我县养殖户俗称晕头羊。笔者从事基层兽医工作10余年,剖检山羊脑包虫病病羊12只,手术治疗病羊25只,治愈20只,治愈率80%,现就该病的手术治疗作一浅析。1病原的生活史与形态1.1多头多头绦虫的生活史与形态我县的终未宿主主要是犬,狼和狐是不存在的。因为该区的犬未实行拴养或圈养,广大农村无法实行定点屠宰,农户屠宰山羊时不知道羊脑多  相似文献   

9.
脑多头蚴病是由寄生于狗、狼等肉食动物小肠内的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的脑部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俗称"脑包虫病"。2012年10月中旬,一头留作种用的犊牦牛出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1℃、脉搏和呼吸加快等症状,并出现流涎、磨牙、斜视、头颈弯向一侧等神经症状,综合诊断为脑多头蚴病,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7d后患犊康复。  相似文献   

10.
脑包虫病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脑内,压迫脑组织所引起的一种脑功能异常性疾病,是危害绵羊和犊牛的严重的寄生虫病,尤以两岁以下的绵羊易感。根据2005-2006年对松山镇3320只绵羊中的1 330只1-2岁羊的调查表明,其发病率为4·7%,最高达到13.3%。笔者近几年在野外共施术治疗67例,其中,手术中死亡10例,占14·92%;术后数日因护理不当和感染死亡4例,占5.97%;痊愈53例,占79.1%。痊愈的53例中,取出孢囊48例,未取出孢囊5例。术后复发2例,其中取出孢囊1例,未取出1例。1药械手术刀、剪、止血钳、小镊子或注射器(带16-20号针头)、圆锯(可用…  相似文献   

11.
脑多头蚴病是绵羊所有寄生虫病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绵羊只要感染一个虫体,若治疗措施不得当,就必然会造成死亡.在我省高寒牧区,绵羊脑多头蚴病是危害畜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3%~5%羊只感染脑多头蚴病,每年因脑多头蚴病死亡多达2%,仅此一项就给造成牧民很大的损失,为了加强对羊脑多头蚴病的防治,我站与兰州兽研所申请进行了科研项目——脑多头蚴细胞系的培育及其在免疫预防中的应用,多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并取得了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绵羊脑包虫病是由多头带绦虫(Taenia multiceps)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羔羊的寄生虫病。脑多头蚴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脑和脊髓中,病畜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最终导致死亡。介绍绵羊脑包虫病的病例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变化、诊断、手术治疗,分析发病原因,提出了针对脑包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内服大剂量丙硫苯咪唑治疗羊脑包虫病效果不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包虫病又称多头蚴病,是由寄生于狗、狼、狐狸等肉食动物肠内的绦虫的幼虫,经血液循环侵入并寄生在牛、羊的脑及脊髓中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该病牛、羊发病较多,偶发于猪、马及其他野生反刍动物,极少感染人。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且施行手术有一定难度。我们试用大剂量内服丙硫苯咪唑片的方法治愈羊多头蚴病13例。现将某一例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多头蚴”常见寄生于2岁以下牛、羊的颅腔之内,称为脑包虫病(脑多头蚴病)笔者近期对一只疑似在枕骨大孔寄生多头蚴的周岁母绵羊进行观察、检查和剖检结果简述如下:1 主要症状与诊断要点病羊主要表现为神态异常和运动失调。病初有时  相似文献   

15.
绵羊先天性感染脑多头蚴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先天性感染脑多头蚴病的报道少见,现报道1例。  新疆某养殖场的一只2.5岁生产母羊98年6月17日产下一公羔。产后第二天,母羊健康,羔羊视力障碍,偶有转圈症状,食欲时好时坏,体温正常,疑为脑多头蚴。手术中在右羊角基部稍后方脑组织内检出鸽卵大小的脑多头蚴包囊,囊内?..  相似文献   

16.
羊脑包虫病又叫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脑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此病在各地均有发生,主要是育成羊发病率较高,一般在10%左右,对养羊业危害非常严重。因此,各养羊场和养羊户要对本病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羊群加强预防,对发病羊积极治疗,以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吉林省前郭县查干花种畜场有着悠久的养羊历史,多年来通过实践,对羊的各种疾病总结出了很多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经验,现就本病的治疗技术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仅供养羊者参考。查干花种畜场十分场2000年育成羊发病治疗情况总结表年龄饲养数发病数发病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羊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是寄生于羊的脑和脊髓并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的严重寄生虫疾病。患病羊几乎都是羔羊和2岁以内的羊,山区发病率较高,为25%-30%,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2010年4月下旬,我区某养羊户发生了一例羊脑多头蚴病,现将诊治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羊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羊的脑和脊髓引起疾病。患病羊几乎是羔羊和2岁以内的年轻羊,山区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2006年3月,我市一养羊户饲养的羊发生了本病,现将诊治情况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羊的脑部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俗称羊脑包虫病.它严重危害绵山羊,特别是2岁以下的绵羊. 近年来,四川省美姑县羊脑包虫病发病率较高,影响了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羊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主要侵害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羊,终末宿主是犬、狼等肉食动物。下面介绍一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