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9年5月,科研人员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首次发现一例麋鹿(Elaphurus davianus)幼仔原地顺时针方向旋转,表现出典型的脑包虫病症状,经抗绦虫、抗炎治疗2d,无效死亡,检查发现该例麋鹿幼仔患有双侧先天性白内障,左侧小脑先天性发育滞后,体表寄生许多血蜱,尸体解剖未找到脑包虫,大脑皮层轻度充血炎性反应。这一现象提示麋鹿种群持续发展必须尽可能提高遗传多样性、加强种群疫病防控、栖息地保护及种群密度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锦州市动物园饲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出现红眼、流泪、角膜浑浊等症状,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和治疗,综合确诊为传染性角膜结膜炎,采取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鹿苑饲养7只成年麋鹿和3只幼龄麋鹿,同时还有31只梅花鹿,饲养密度比较大。2012年4月2日饲养员发现1只出生6日龄小麇鹿双眼通红,3 d内另外2只幼龄麋鹿也先后发病,幼鹿发病率100%,故将全群麋鹿圈入舍内,并将发病幼鹿和  相似文献   

3.
皮质醇是衡量动物应激状态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游客对麋鹿应激状态的影响,通过非损伤性取样的方式,并同时调查游客数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北京麋鹿苑春季麋鹿粪便皮质醇激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麋鹿粪样中的皮质醇变化均与前一日麋鹿苑内的游客量显著性相关,而与当日客流量的相关性则不明显,即表示麋鹿粪样中的皮质醇存在1 d左右的延迟性,与麋鹿从吃下食物到排粪约需1 d左右时间相一致。皮质醇激素变化范围表明北京麋鹿苑麋鹿的应激生理指标参数有一定波动范围,可作为将来对疑似患病个体进行诊断分析,为麋鹿个体诊断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1 麋鹿繁殖生理特点 麋鹿(Mi-deer)属鹿科类,俗称“四不象”(角似鹿非鹿、颈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是我国一类珍稀保护动物。 麋鹿冬毛色泽灰棕,夏毛呈红棕色,有固定的发情繁殖季节。公鹿于每年3~4月份脱茸,在角枝清理完5~14d内首次吼叫,以后逐步进入发情交配期;母鹿在同一时期进入发情季节,有发情周期表现,发情周期约为17~31d。在发情期内如果没有受精,则会表现周期性的多次发情。交配行为多发生在7月前后,妊娠期280d左右,次年4~5月份产仔。2 妊娠麋鹿营养需要特点 母鹿受胎后,特别是在胚胎着床前的一…  相似文献   

5.
丁玉华 《野生动物》2013,(6):320-322,326
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江苏大丰麋鹿野放区及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观察麋鹿行为时,发现有2头麋鹿头上分别长出3支角。通过对这一麋鹿发展史上罕见的案例剖析,认为它对今后开展麇鹿近亲繁殖、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种群的健康发展等相关研究可能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麋鹿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麋鹿属,因其尾似马而非马,蹄似牛而非牛,角似鹿而非鹿,颈似骆驼而非骆驼,而俗称"四不像"。成年雄鹿体重可达200 kg,雌鹿较小,体重可达120 kg。雌鹿2~15岁为育龄期,其怀孕期为250~315 d,一般在285 d左右。中国麋鹿主要分布在三大麋鹿自然保护区,其他的主要集中在动物园、风景区等地[1],主要目的是展出,供游人观赏和宣传教育。动物园受  相似文献   

7.
2011年初,本园饲养于十三陵繁育基地的多只麋鹿出现猝死,剖检后发现多处脏器出血严重。心血涂片见到革兰阳性呈短链大杆菌。肠内容物涂片也见到大量可形成芽孢的革兰阳性菌,厌氧环境下培养出大量产气荚膜梭菌,经PCR鉴定其血清型为C型。报告如下。1发病及剖检情况本园饲养于十三陵的麋鹿处于半散养状态,这些麋鹿死前膘情都比较好。本次麋鹿发病非常急,  相似文献   

8.
湖北石首野生麋鹿种群大量死亡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2月13日~3月16日,湖北省石首市长江南岸三合垸的野生麋鹿出现大量死亡疫情,31 d内死亡45头,死亡率为22.8%(45/197)。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该麋鹿种群死亡是由魏氏梭菌与气单胞菌感染所致。由于初春麋鹿在过度采食芦苇嫩芽、饮用污染水和天气变化较大等多种诱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免疫力低的麋鹿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体解剖对初生麋鹿心脏的解剖特点进行了观察并测量,并通过H. E.染色系统观察了初生麋鹿心脏的组织学特征。结果发现,初生麋鹿心脏呈倒圆锥形,分为左、右心房和心室共4个腔室,与牛、猪等动物一致;卵圆孔尚未完全闭合,动脉导管几乎封闭;组织学观察发现,初生麋鹿心肌纤维较细小,排列紧密,细胞核密度大,闰盘不清晰,而浦肯野细胞大,染色浅,排列不规则。这些解剖和组织学特点为今后研究麋鹿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产气荚膜梭菌在营养琼脂、甘露醇卵黄琼脂和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和培养特点,优化了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方法,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自然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粪样中的产气荚膜梭菌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呈半透明边缘不整的白色菌落,接种甘露醇卵黄琼脂和血琼脂平板,分别出现伴有卵磷脂酶乳光浑浊带的粉红色火山口状菌落和伴有双溶血环的灰绿色勋章样菌落。生化试验结果确认这些分离株均为产气荚膜梭菌。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粪样检测发现,阳性率分别为13.04%(3/23)和19.51%(8/41)。说明本研究建立的麋鹿产气荚膜梭菌分离鉴定方法简便快速,确实可行;麋鹿产气荚膜梭菌自然感染率较高,应加强麋鹿产气荚膜梭菌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13日下午5时,湖北石首麋鹿保护区迎来了它的第三批“移民——30头来自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也称麋鹿苑)的麋鹿。继1993、1994年后,这是北京麋鹿苑在该保护区放归自然的第三批麋鹿。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对引进种互花米草的利弊争论由来已久.2008年,对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麋鹿及其栖息环境内的互花米草展开调查.研究发现在大丰滩涂上,互花米草是麋鹿等食草野生动物的喜食植物,互花米草生境更是大丰野生麋鹿最佳的栖息环境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 麋鹿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早年在我国绝迹,1986年8月中国林业部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从英国重引进麋鹿39只在大丰建立麋鹿保护区。91年4月在进行麋鹿繁殖研究中发现一头8日龄仔麋鹿突然死亡,经诊断为大肠杆菌病,血清型为O_3,国内外较少报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麋鹿历史纪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麋鹿在中国的圈养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史料记载表明,中国历史上曾有5种麋鹿,其中4种早已绝灭,现存的麋鹿绝迹于20世纪初,而不是公元前200年的汉代。世界上现存的麋鹿只有2000多头,均为英国乌邦寺保存下来的18头麋鹿的后代、麋鹿自1985年重返中国后,至1996年已发展到400多头。  相似文献   

15.
以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哺乳期仔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7年4-6月期间仔麋鹿体重、体长、头长、肩高、胸围、后足长等生长参数,建立了麋鹿体重的生长曲线以及分析体重与其他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哺乳期仔麋鹿体重增长符合logistic增长曲线,方程为Y=209.95/(1+18.861e-0.015t);体重与体长、胸围、肩高等体尺指标相关性较高,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重与头长和后足长无显著相关性(P0.05)。本研究为麋鹿的驯养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大丰野生麋鹿采食互花米草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玉华 《野生动物》2009,30(3):118-120
学术界对引进种互花米草的利弊争论由来已久。2008年,对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糜鹿及其栖息环境内的互花米草展开调查。研究发现在大丰滩涂上,互花米草是麋鹿等食草野生动物的喜食植物,互花米草生境更是大丰野生麋鹿最佳的栖息环境之一。  相似文献   

17.
辽宁绒山羊胎儿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辽宁绒山羊胎儿期的发育过程对于指导其妊娠期和出生后饲养管理及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对妊娠后45、60、75、90、105、135 d的辽宁绒山羊胎儿外形、体尺、体重及部分器官发育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的胎儿在45日龄时已经具备其固有体型;135日龄时其形态、机体的所有器官均已发育完全;135日龄的胎儿体重、体尺已经接近出生羔羊;胎儿在90 d胎龄前,绝对增重不大,但相对体重增长快速;90 d胎龄后绝对增重加快,尤其是120d胎龄后,日增重可达40~80 g,说明辽宁绒山羊与其他羊一样,胎儿发育主要以后3个月为主;胎儿器官的发育速度与相应器官的生理机能是密切相关的,凡是代谢旺盛的器官均优先发育;胎儿的粗毛在105d时已全部生长于皮肤之外,而胎儿绒则是在120 d开始出现,在135 d时能够覆盖全身。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大丰野生麋鹿群中的一部分产仔雌鹿为研究对象,采用以取样法和扫描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麋鹿产仔前采食时间明显多于产仔后,差异显著(P0.01),休息时间产仔前少于产仔后,差异显著(P0.05)。08:00~10:00是采食低谷,为麋鹿休息时间最多的时间段。结果表明:野生麋鹿活动范围受栖息地生境布局和人类活动影响,麋鹿野生习性表现异常丰富。  相似文献   

19.
妊娠是哺乳动物的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长的时期,妊娠起始于受精、终止于分娩.妊娠期一般可分为胚胎早期、胚胎期和胎儿期.胚胎早期为受精后12~15d.胚胎期为受精后的第15~33d.胎儿期到受精后的第34d至分娩.胎儿发育成熟,妊娠期满,母体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就是分娩.  相似文献   

20.
麋鹿发生C型魏氏梭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动物园麋鹿发生C型魏氏梭菌病.饲养环境饲养场位于北京西北部昌平区明陵镇北,占地约13 hm2,饲养麋鹿等30多种动物,麋鹿为半散养.流行特征:2011年1月5日发现多只麋鹿死亡,发病突然,临床症状不明显,连续5d均有死亡,死亡率达75%,饲养场内其他动物没发病.尸体剖检尸体肚胀,天然孔干净,胃、肠道胀气,小肠黏膜、心外膜下、肺等组织有颜色不均、大小不等的紫色斑点.病理组织学:心肌、脾、肾、胰腺、十二指肠等均表现充血、出血、坏死等炎性变化.病原特性肠内容物涂片可见两端钝圆的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培养有双层溶血环,病菌在电镜下呈棒状,可致小白鼠死亡,PCR检测为C型魏氏梭菌,对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哌酮敏感.结论依据上述检测结果,确认本次麋鹿发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魏氏梭菌是条件致病菌,主要是毒素引起组织变化.调整好高能量饲料和纤维饲料的结构,提供好的环境,保证动物健康和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