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熟剂对甘蔗生长,糖分和宿根复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宿根甘蔗生长特性和产量结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永  陈凯  黄毓芬 《中国糖料》2004,(2):22-24,27
研究了宿根甘蔗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宿根甘蔗具有发株早、生长快、成熟早、榨季早期蔗茎较长的优势。指出了宿根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有效茎数少,其次是蔗茎较短。还重点分析了ROC16和ROC22两品种的植株生长、苗数消长及产量结构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4.
5.
6.
利用水提法提取甘蔗叶片中的糖类,采用Xbridge NH2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 ∶ 水(70 ∶ 30,V/V)加0.1% NH4OH,流速1.0 mL/min,柱温25.0 ℃,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测定甘蔗叶片中蔗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 HPLC-ELSD)。在该方法中,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 85.0 ℃, 氮气流速为2.0 L/min,增益为2。在以上条件下,蔗糖标准品能与糖类标准品中的其它糖类明显分开,甘蔗叶片中蔗糖也能与其它糖类明显分开,分离效果均良好。蔗糖浓度为0.2~0.9 mg/mL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 4)。本方法精密度达到2.0%,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蔗糖回收率为99.7%,说明本方法的回收率良好;通过间隔一定时间多次试验,测定蔗糖在提取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多次试验误差为0.9%,表明此样品抽提法获得的样品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8.
9.
10.
在广西干旱条件下对两个甘蔗品种的宿根蔗,于生长后期分别进行灌溉和不灌溉(对照)处理。结果表明灌溉处理的甘蔗蔗糖分明显高于对照。对甘蔗叶片的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灌溉处理的过氧化物酶、NADP-苹果酸酶、ATP酶、酸性转化酶活性及水生蛋白质和蔗糖含量均有所提高,还原糖含量降低。对干旱相对较敏感的桂糖11号,叶片的呼吸强度和叶绿素含量也以灌溉处理的较高。  相似文献   

11.
1994年6-8月,左江流域驮卢蔗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不少蔗地淹水,甘蔗损失惨重。本文研究了水淹蔗地的甘蔗形态特征及蔗糖分积累等性状。结果表明,长期水淹蔗田的甘蔗,蔗茎产量和蔗糖分严重下降,受淹宿根蔗地和新植蔗蔗地的甘蔗比重分别比正常蔗下降19.6%和19.1%,产量分别下降47.5%和44.0%.蔗糖分下降0.18-1.52个百分点,直接经济损失1985万元。  相似文献   

12.
宿根甘蔗不同地膜、蔗叶还田覆盖模式的试验表明,地膜全覆盖的甘蔗农艺性状、产量显著和极显著地优于不覆盖的对照;不同覆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都不同程度地优于对照.旱地种植宿根蔗,因地制宜选择、应用合理的蔗叶还田和地膜覆盖模式,是一条提高和稳定甘蔗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宿根甘蔗大田生态生物学特性及高产三大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利用从澳大利亚引进的RSD标准抗原抗体,研究建立了I-ELISA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的方法。通过对田间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测,同时以电镜负染检测法印证,检测结果一致,表明I-ELISA能简便、快速、准确、有效地检测出RSD,为甘蔗宿根矮化病的诊断和防治、脱毒种苗的生产、对外甘蔗品种/材料交换检疫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18.
探讨纳米植物增效剂对宿根甘蔗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宿根蔗喷施纳米植物增效剂,比喷清水的对照增产5.0%~6.4%;甘蔗含糖量得到提高,蔗糖分平均增加0.52%~0.93%(绝对值)。增产显著,增糖明显,经济效益可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宿根黄化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对发生宿根黄化后甘蔗体内激素水平高低、叶绿素指数变化,以及分蘖、株高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化株经过了近40 d的生长,叶绿素指数达到40,与正常株刚出苗时的叶绿素指数相当,经过62 d基本完成复绿。正常株的株高、叶片数、节数和分蘖数的增量分别是黄化株的1285%、371%、860%和1650%。在5个观察期,正常株和黄化株的株高、叶片数、节数和分蘖数都有极显著差异;黄化株赤霉素含量比正常株低21.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分别比正常株高17.3%和12.9%,与正常株差异显著;黄化株的玉米素、脱落酸和乙烯含量分别比正常株提高54.5%、195.5%和47.4%,与正常株差异极显著。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宿根黄化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及内源激素的影响,为甘蔗宿根黄化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