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在新疆沙湾县的实地调研,分析土地流转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意义、该县10家土地流转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规范化建设对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与城镇化有重要意义;10家合作社均建章立制、依法登记注册,但一些制度尚未落实,尤其在财务、监督、培训、利益分配制度方面仍不健全,因此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单一以农户土地入股组建合作社,入股土地一般不作价,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对外发包或租赁,取得的收益按农户土地入股面积为依据进行分配。这种模式实行承包土地内股外租型改革,主要适用于农户委托村集体组织流转土地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村。"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城乡统筹科科长王国根道出了柯桥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一种成功模式,而这也是江桃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烟农合作社建设是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山区因地理条件特殊性,推进烟农合作社建设还面临很多问题。该研究基于对五峰烟区的实地调研,分析了烟农合作社如何解决"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烟农不愿意接受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的原因;合作社建成后需要的劳动力人数;土地流转难度大、成本高的原因;如何调动烟农、服务队员、合作社3方的积极性等若干问题,力图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助力合作社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持续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为例,实证研究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运营状况。研究表明,茶坑村土地适度规模存在着资金流失、土地流转受阻、农民产效低下及管理缺位的问题,建议通过规范流转手段、成立专业合作社、设置农业保险、实行专业化经营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5.
以伽师县艾散皮亚则农业合作社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参加和未参加农业合作社的洋葱种植户的具体收益情况及对合作社运营发展的看法,从中探讨艾散皮亚则农业合作社在管理方式方法上的改进措施,为促进农合合作社的不断完善发展做出浅显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宫谦 《河南农业》2016,(23):94-95
农业合作社正在迅猛发展,而配套的信息化建设却成为掣肘,虽然现在有一些网站发布合作社的信息,但无法实现合作社的自主信息发布功能。基于此,介绍农业合作社信息网站的建设,其能够实现合作社成员自主发布信息的功能,同时操作简单,应用方便,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姚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81-19684,19726
在阐述我国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从土地市场、农业资本市场、农业劳动力市场、农业科学技术4个方面分析了土地流转引发的县域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变化。探讨了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一是县域农业规模化生产所需要的大量土地得到较为有效的供给;二是县域农业专业化生产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得到较为有效的补充;三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为县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重要动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一是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保证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持久稳定的基础;二是提高县域农产品的商品化、差异性和附加值;三是保证县域农业资本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农业合作社是增强农民经营能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力措施,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农业合作社参与程度较低。从农户个体的微观角度出发,以丹阳市丹徒区曲阿茶叶合作社为例,探究参加农业合作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通过描述统计和计量分析,得出农户参加合作社能够显著提高收入的结论。最后,针对这一结论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发展农业合作社规模、推广合作优势、更好地以合作社形式增强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选取江苏省宜兴市8个不同类型的行政村为研究样本,以村域为研究单元,采用多种数学模型对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宜兴市8个样点村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其当地的地形地貌、区位条件、人口和用地规模、产业和就业结构等区域条件关系密切.今后,该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合理安排产业布局,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0.
宋林蕊  张静  宫辉力  李小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31-1473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1990、2008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计算机解译,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度、多度和重要度指数,分析比较延庆县2个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性,并探讨其对农业灌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差异很大,主要集中在妫水河流域,该流域城镇用地动态度为119.89%,耕地转出的类型主要为城镇用地和林地,水域面积在研究时段内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白河流域综合动态度仅为1.17%,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主要为草地转林地和耕地转草地。分析认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及传统的高耗水农业灌溉方式是研究区农业灌溉用水在数量和质量上面临的严峻挑战,最后针对此问题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733-1737
根据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就农业补贴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出务工人数、农户年龄以及土地年租金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劳动力数量、人均种植业收入、流转期限、流转合同形式、农业补贴获得、人均补贴收入以及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满意程度与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德清县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的所在地,20多年来,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德清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刻画近年来德清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揭示其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结构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基于访谈资料、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数据以及GlobeLand 30土地利用数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德清县在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扩张推动下,自2005年到2020年建设用地增加了53.36 km2,耕地减少了62.33 km2;在环境治理政策、经济效益和多种技术的综合作用下,养殖水面的面积快速增加,15年内共增长了117.75 km2;但桑地因经济效益不佳,1992年到2019年间面积减少了19.76 km2。在空间分布上,变化主要集中在东部水网平原区,这也是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所在地。研究显示,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改变了当地“粮桑鱼畜”这一传统生态农业景观的结构及其背后的生态过程,减弱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与循环,使得遗产系统面临较大的威胁。未来应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农民生产的到有效组织,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技术得以更好的推广,农村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相关信息更新速度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政府主导下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依靠政府进行推广难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变政府主导为政府扶持与引导,鼓励全社会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合作社专业素质,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民间性优势更大程度的加以提升,使农业技术进一步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甘肃、四川、山东等省,出现了一种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合作社,为实现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土地流转合作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全国大部分村庄在土地规模化流转的达成、  相似文献   

15.
16.
易奎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5):224-227
土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土地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从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土地流转问题关乎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鉴于此,以湖北省Z村为例,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创新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完善流转程序,规范流转合同。  相似文献   

17.
农业合作化时期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期间所演绎的国家、集体、农民之间关系的演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研究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耿长锁农业合作社作为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典型,在其建立、发展及具体运营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关系的相互博弈,即国家自上而下对农村进行政策干涉;集体作为连接国家和农民两者之间的纽带;农民自下而上进行自身合法权益追求。而整个互动体系又呈现出不同的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18.
彭昕  文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19-13721,13738
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以郸城县为例,对草原、农区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进行研究,认为该县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是出租、入股和转包,且流转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改变了县域人员从业结构的新格局,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基于土地流转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9.
兵团农工专业合作社是在职工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对兵团团场农业经营体制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兵团团场产业结构调整、职工多元增收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介绍了土地合作社的概念及绵阳市穗丰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其次总结分析了绵阳市穗丰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创新模式及创新成效,并提出一些完善其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推进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