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国 《水产科技》1998,(4):26-27,31
对虾养殖从19993年全国性暴发虾病以来,虾病一直困扰养虾业的发展。发生这样严重的虾病,持续时间这样长,是由于外界环境的突变与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对虾机体自身无法抵制,导致疾病的发生。养殖生态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对虾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水质管理罗氏沼虾生活在水体中,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生长与活动。水质新鲜,罗氏沼虾摄食旺盛,生长也快;水质不良或恶化,则沼虾食欲减退,生长速度降慢甚至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在整个饲养过程中,水质管理工作极其重要。至养殖中期,沼虾长得很快,体长基本...  相似文献   

3.
黑鳃病在对虾养殖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危害程度可大可小,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对虾大量死亡。一、对虾黑鳃病的病原、症状及解剖变化1.病原:取病虾鳃丝磨片直接镜检及实验室检验,确定黑鳃病的病原主要为细菌,但池塘底质与水质不良会促使该病的发生。2.症状:病虾在水面慢游,尤其在傍晚及早晨日出之前多见;病虾不摄食,肠道空虚,外观其鳃部发黑;增氧机周围的池底有死虾。3.解剖变化:解剖病虾,可见鳃部发黑,胃、肠空虚;镜检鳃片,可见鳃丝发黑、肿胀及溃烂。病虾往往因鳃部呼吸功能受损、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二、对虾黑鳃病的病因经过大量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虾病难治,重在预防。根据水产动物病害三元理论,虾病发生可能是环境、病原、虾体本身(营养、免疫)三者共同影响,实际生产实践中虾病发生更多的是靠机体体质好缓解的病症,而一旦发现虾有异常,就要及时控料甚至停料并找到原因,然后再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尽快让对虾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5.
对虾养殖过程中,虾病一般都在天气变化后爆发,特别是雨后最易发生虾病,因此,如何防治雨后虾病是养殖对虾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现将雨后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虾病的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并希望对广大虾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雨后虾病发生的原因雨后特别是台风加暴雨天气,长时间连绵阴雨,养殖水体中各理化因子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如:①水温,对虾属于变温低等无脊椎动物,雨后淡水冲入养殖水域会引起水温变化,必然导致对虾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一方面消化道分泌消化酶减少,对虾不摄食,消化吸收不良,很有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6.
《海洋与渔业》2009,(6):24-24
病名: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原:最常见的为聚缩虫、单缩虫、微孢子虫、吸管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症状:虾类(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等)被固着类纤毛虫附着时,虾体外观呈黑色,体表有灰黑色绒毛。当大量虫体寄生在虾体、鳃、附肢时,轻者病虾活动能力下降,不摄食、不蜕壳,生长缓慢,影响鳃的呼吸,重则与细菌性疾病并发,引起虾的死亡;成虾感染寄生虫后体表粗糙,  相似文献   

7.
<正>8月为高温季节,是养殖生物生长旺盛期,摄食量大,排泄物和残饵多,病原菌大量滋生,加上此阶段多有雷阵雨、台风等突变天气,水质环境多变,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警惕病害1.南美白对虾易发白斑综合征、红体病等疾病,重点关注浙北、浙东对虾养殖区域。2.大黄鱼易发肠炎病、弧菌病等,重点关注浙东、浙南沿海海水网箱养殖区域。  相似文献   

8.
水是对虾的生存、生活和栖息环境。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虾的生长发育,从而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在良好的水质条件下。对虾摄食旺盛,成活率高,发病率低,饵料系数低。生长快,养殖效益高;而不良的水质致使对虾摄食量下降,抑制对虾正常生长发育。并助长细菌等病原体增殖和有毒物质的积累,降低对虾抗病力,引发虾体发病,甚至造成对虾大量死亡。使养殖失败。因此,渔谚有“养好一池虾,先要管好一池水”之说,虾池的水质调控是养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南美白对虾摄食异常是养虾户常遇见的问题.许多养殖户在发现虾突然不摄食或摄食量明显减少时不知其原因而束手无策,其后果有时比发生虾病要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10.
罗氏沼虾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白体病病原: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钱冬等研究认定为罗氏沼虾诺达病毒。该病的主要症状是体色变白。发病初期病虾出现几块小白斑,然后由后向前扩展,腹部肌肉呈现白色、混浊,甚至整个虾体除头部外均发白。发病初期大部份病虾尚能摄食、蜕壳,但逐渐活动减弱,摄食下降,如不及时防治,死亡率较高。流行:该病在我市是近年来发生的新病,每年不断;发病最为严重的是2001年,发病面积1.5万亩,占当年养殖总面积的30%左右。发病时间一般为每年的4~6月,尤以塑料大棚加温培育幼虾阶段为主;5月中、下旬幼虾放大池养殖后,病情逐步好转。该病主要由虾苗带…  相似文献   

11.
一、巡塘观测养虾管理人员应每日凌晨及傍晚各巡池一次,观察虾池的水色变化和对虾的活动、生长及健康情况,及时开动增氧机,测定池水的pH值,防止敌害如鼠、水蛇进入。发病虾池要及时隔离,病虾或死虾,应及时捞出掩埋。每10天用撒网在池内多处取样,了解池塘内虾的存活情况。将捞取的南美白对虾进行生物学测定,每次测定50~100尾,量体长,称体重,观测虾体的颜色及胃的饱满度,以便了解病害情况及摄食情况,以确定下一个lO天的投饵数量。二、池塘水色的调控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  相似文献   

12.
<正>一、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也称为狩猎式反应,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有害刺激(如创伤、失血、感染、中毒、缺氧、饥饿等)时,通过下丘脑引起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迅速升高,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应激反应包括由于应激因子对动物体的有害作用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的一切紧张状态。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低等脊椎动物,鱼类呼吸、摄食、繁殖、发育、生长、感觉、集群、洄游所需的环境条件与陆生动物完全不同,鱼类的生命活动是随水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及变化而维系动态  相似文献   

13.
张文革 《内陆水产》2008,33(3):28-29
1红体病 (又称桃拉综合症)症状:虾体虚弱,甲壳变软,不摄食,空胃,体色素扩散,附肢呈红色,尤其是在尾扇、尾节和腹肢更明显,有时整个虾体变成红色。急性期感染的南美自对虾全身暗红,尤以尾扇与游泳足明显。病虾肝胰脏肿大变白。  相似文献   

14.
据调查,南美白对虾摄食异常是养虾户常遇见的问题。许多养殖户在发现虾突然不摄食或摄食量明显减少时不知其原因而束手无策,其后果有时比发生虾病要严重得多。笔者对许多出现摄食异常虾池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归结出南美白对虾摄食异常的具体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种:一、南美白对虾放苗后很长时间不吃人工投喂的饵料,半月、二十天以后才开始摄取少量配合饲料:1、投放的虾苗成活率很低。虾苗的淡化过程出了问题;在运输等过程中水温、盐度等因素突变而引起对虾苗的应激反应;装运气温太高;池塘pH值太高、亚硝酸盐含量太高等各种原因都会引起虾苗成活…  相似文献   

15.
高帆 《水产养殖》2016,(9):43-44
正"蚌-鱼-虾"立体高效混养是指在主养蚌的基础上套养部分鱼类、青虾的养殖模式。青虾一般在水体周围的浅近水域及水生植物上攀附生活,且适宜于"肥水"生长,与蚌的生长环境相近。平时投放一定的饵料供虾摄食,鱼虾排泄物又可肥水,增加浮游生物数量,供滤食性鱼类、蚌及虾摄食。另外,鱼的游动可促进水体的垂直循环,有利于底泥中有效成分和毒害物质的释放,同时可使表层水中较高的溶氧向底层混合。近些年,淡水珍珠市场价格较  相似文献   

16.
1.对虾病害有哪些类型? 从不同的病原体来划分,由细菌、真菌、病毒引起的为传染性虾病,如弧菌感染引起的“红腿病”、“白斑病”,霉菌或细菌感染引起的黑壳或黑斑病、黑鳃病等;由寄生虫或附生生物引起的为侵袭性虾病,如微孢子虫寄生在肌肉中引起的“棉花虾”病,聚缩虫或蓝绿藻类附生在体表引起的“绿毛虾”病等;此外,还有一些因环境条件如高温、缺氧引起的疾病,如肌肉白浊病、弯体病等。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0月份由于北方冷空气常袭击华南沿海,气温起伏较大,致使水温变化大,在两广、海南沿海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不少出现虾病,海南的东北部病情更为严重。虾死亡较多。南美白对虾要求在水温稳定环境中生长,水温变化大是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河口地带的虾池,每当较长时间的暴雨后,盐度较低都会出现较多病死虾现象,如湛江官渡一带,在2002年6月份也出现此况,说明水质稳定很重要。病死虾主要是白斑综合症、红体病和弧菌、聚缩虫病等。养殖斑节对虾多出现弧菌病(如红腿、烂眼或黑鳃等),由此引起白斑综合症出现死亡,严重者会大量死亡,甚至几乎全池…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已发现对虾病害多达几十种,而在细菌性疾病中尤以弧菌病最难治愈,其治愈难度与病毒性疾病相差无几。弧菌病也是对虾养殖中危害最大、最普遍的一种虾病,其病原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平时广泛潜伏于海水或虾体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养殖环境恶化、虾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大量繁殖蔓延,引发对虾发生弧菌病,导致对虾的大规模死亡。 一、典型病症 患病的对虾往往会有游泳无方向性,活动力减弱,多数沉于水底不动,食欲不振,摄食量大减等症状,故检查其胃部,仅有少量食物或空胃。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养殖…  相似文献   

19.
一、常见病毒病及预防(一)常见病毒病1、白斑综合症由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引起的,发病前期虾须、尾扇发红,身体消瘦,摄食尚可,体表无其他异常。病虾漫游于水面,不久便下沉死亡,这时用显微镜检测病虾头胸甲中央部位,发现有雪花形、放射状白色斑纹。到了发病后期,大多数病虾残胃或空胃,头胸甲向外张开(鳃丝肿胀所致)且极易剥离,肝胰脏肿胀,外观模糊,手捻易碎,有红色组织液流出,甲壳与附肢上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纹,游泳缓慢无力,不久便死亡。2、挑拉病毒综合症(红体病)由桃拉病毒(TSV)感染引起,症状是虾体虚弱,甲壳变软,不摄食,空胃,体色素扩散,附肢呈红色,尤其是在尾扇、尾节和腹肢更明显,有时整个虾体变成红色,全身暗红的症状,尤以尾扇与游泳足明显,病虾肝胰脏肿大变白。一般集中在池边和下风处缓慢无力游动或漂浮于水面,反应迟钝。患病的虾大部分死于蜕皮期,幼虾急性死亡,成虾呈慢性死亡,感染后的幸存者一旦表皮蜕落,甲壳角质层出现黑斑化现象。(二)常见病毒病的预防措施1、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1)在放苗时,使用“加强型利生素”和“肥水师傅”“、单细胞生长素“培好水色,营造良好养殖生态环境。(2)养殖全过程,每隔7~10天使用“加...  相似文献   

20.
虾蟹类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虾蟹类摄食的能量除了用于生长外,多数种类的摄入能量50%以上由于代谢活动而被消耗掉。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动物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在虾蟹类的能量代谢研究中,主要研究环境因子、饵料和动物自身的生长对其能量代谢的影响。收稿日期:1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