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相同营养水平日粮饲喂三种不同杂交组合即杜洛克×大围子(杜围组),大约克夏×大圈子(约圈组)及长白×大围子(长围组)杂种猪和三种不同营养水平日粮饲喂相同杂交组合(长围各组)杂种猪的饲养试验,其结果表明:相同营养水平组间,杜围组日增重,风干日粮利用率、能量及蛋白质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等指标均高于约围及长围组。不同营养水平组间,长围Ⅰ组日增重、风干日粮利用率、能量及蛋白质利用率等指标,均高于长围Ⅱ、Ⅲ组,而胴体瘦肉率则长围Ⅲ组高于长围Ⅰ、Ⅱ组,试验结果还说明,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和降低能量水平,可提高胴体瘦肉率。从消化试验结果看出:风干日粮粗纤维增加,其营养物质消化率递减、日增重随之降低。为获得较高日增重,日粮粗纤维水平不超过6%为宜,而要获得较高胴体瘦肉率,粗纤维可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2.
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福建河田鸡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商品代河田鸡进行4个阶段日粮能量、蛋白质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于试验结束时(16周末)进行署宰测定,并对胸肌的常规化学成分、脂肪酸以及腿肌的游离氨基酸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日粮能量、蛋白质对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也不存在交互作用;胴体脂肪与日粮能量、蛋白质呈负相关;胴体蛋白质与日粮蛋白质呈正相关;胴体水发与日粮能量、蛋白质呈正相关;胸肌饱和脂肪酸与能量呈负相关,而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的能量、蛋白质分别设高、中、低三个档次,9个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各组试验鸡的增重、饲料转化比,屠宰率以及肉质品质均达到试验设计要求.其营养需要以中能量中蛋白(能量前期2.9兆卡/公斤,后期3.0兆卡/公斤;蛋白质前期21%,后期19%)或中能量低蛋白(能量前期2.9兆卡/公斤.后期3.0兆卡/公斤;蛋白质前期19%,后期17%)的水平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0~28日龄高邮鸭日粮能量和蛋白质适宜需要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日粮能量和蛋白质适宜需要值对0~28日龄高邮鸭生长及日粮蛋白利用率的影响,探讨高邮鸭此阶段能量和蛋白质适宜需要值。选择0日龄健康、精神状况良好的高邮鸭36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到9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重复,每重复10只,分别饲喂由能量(11.70 MJ/kg、11.90 MJ/kg和12.12 MJ/kg)、蛋白(18%、19%和20%)3×3因子组合的9种日粮,饲养28 d,记录喂料和定期称重。21日龄时,从每个处理中按照平均体重选择4只,进行代谢试验。结果表明:0~28日龄高邮鸭在日粮能量值为12.12 MJ/kg时,高邮鸭采食量和增重值都明显比日粮能量值为11.70 MJ/kg和11.90 MJ/kg低,其饲料转化比也最大,达2.83∶1。试验中3个蛋白质水平均对高邮鸭0~28日龄的采食量、体增重等指标产生显著影响,但日粮蛋白质水平对0~28日龄高邮鸭的作用效应较能量值大,随着日粮能量值和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其采食量、体增重等指标显著降低。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能量和蛋白分别为11.90 MJ和19%时,氮沉积率最大。试验得出0~28日龄高邮鸭日粮的适宜能量和蛋白质适宜需要值分别为11.70 MJ/kg和18%。  相似文献   

5.
对商品代河田鸡进行 4个阶段日粮能量、蛋白质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 ,于试验结束时 (16周末 )进行屠宰测定 ,并对胸肌的常规化学成分、脂肪酸以及腿肌的游离氨基酸进行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 ,日粮能量、蛋白质对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P>0 .0 5) ,也不存在交互作用 ;胴体脂肪与日粮能量、蛋白质呈负相关 ;胴体蛋白质与日粮蛋白质呈正相关 ;胴体水分与日粮能量、蛋白质呈正相关 ;胸肌饱和脂肪酸与能量呈负相关 ,而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与能量呈正相关 ;胸肌脂肪酸构成与日粮蛋白质关系不大 ;腿肌游离氨基酸与日粮能量和蛋白质呈正相关 .  相似文献   

6.
本重复试验增加一个高能组,共设高、中、低三个能量水平组。三组饲料中蛋白质百分含量相同。Ⅰ、Ⅱ、Ⅲ阶段消化试验在各组试验猪平均体重达26、45、74公斤时开始进行。根据消化试验测得日增重与消化能食入量的数据,得出三阶段推算消化能需要量回归公式。t检验表明,Ⅰ、Ⅱ阶段回归较好或尚好;Ⅲ阶段回归的精确性较差。与几个饲养标准的能值作比较,Ⅲ、Ⅰ两阶段较接近,Ⅱ阶段相差较大。本试验还探索了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7.
<正>1.严控饲料能量水平。饲料能量水平的高低会影响猪的采食量、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饲料能量水平降至10.8兆焦/千克时,生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会降低,但胴体瘦肉率会提高;降至8.8兆焦/千克时,生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会严重降低。猪饲料的能量水平一般以11.9~13.3兆焦/千克为宜,仔猪和青年猪饲料的能量水平可高些,育肥猪则要低些。2.注意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偏低时,猪的生长速度会减慢。猪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17.5%22.5%  相似文献   

8.
董禄 《中国畜禽种业》2010,6(4):150-151
用断奶本地白兔200只,采用2×3析因设计方法,按体重、性别设5个组,研究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条件下对育肥兔产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蛋白质水平对肉兔日增重有极为显著的影响(P〈0.01)。当消化能为2900kcal/kg,蛋白质水平分别定为19%、16%和12%三个日粮组时,肉兔日增重依次为19.4g、17.8g和15.7g(P〈0.05);能量水平(2600、2900kcalDE/kg)时,对日粮增重不明显(P〉0.05),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随着能量、蛋白质水平的提高,饲料转化率及屠宰率均得到改善。研究表明,当育肥兔日粮的消化能为2600~2700kcal/kg、粗蛋白质为17~18%时,可获得良好的产肉性能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 试验以单因子饲养试验为主,辅以消化代谢和屠宰试验。1987年3月30日至6月8日在甘肃农业大学试验场进行。试鸡用星布罗商品代。试验期分0—4周龄(前期)和5—10周龄(后期)两阶段。设三个能量、蛋白水平及下属三个蛋白质饲料类型。前、后期高、中、低能量、蛋白水平依次分别为3.05、22.0;3.10、19.5;2.90、21.0;3.00、19.0;2.75、20.0和2.90兆卡/公斤、18.0%。其它营养素按我国《鸡的饲养标准试行方案》(1983)规定量满足。各水平下的三个蛋白质饲料类型为豆饼—豌豆、豆  相似文献   

10.
选用健康断奶藏獒(45日龄)32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饲喂4种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研究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断奶到4月龄藏獒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日采食量随能量水平降低而增加,料重比随蛋白水平升高而降低;能量和蛋白水平对体重、管围、耳长和尾长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钙消化率有显著影响,能量水平低时钙消化率高;能量水平相同时,可消化蛋白质和尿能随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藏獒血清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蛋白质、血糖及碱性磷酸酶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断奶到4月龄藏獒适宜的代谢能水平为16.50 MJ/kg,蛋白质水平为25.62%。  相似文献   

11.
河田鸡日粮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公母各分为9组,饲养期为16周,分为4个阶段,研究河田鸡全程日粮适宜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结果表明,性别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其最佳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也不同;日粮营养水平对体重、日增重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在一定能量水平下,日增重与蛋白质水平呈正相关;料内比在低能阶段与蛋白质呈正相关,在高能阶段与蛋白质呈负相关,但这受生长速度的影响;每克增重所消耗的蛋白质与日粮蛋白质水平呈正相关,与日粮能量呈负相关;每克增重所消耗的能量与日粮蛋白质呈负相关,而与日粮能量关系不大。日粮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对生产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饲养试验与消化代谢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能量摄入量不同、蛋白质摄入量一致的基础上,根据消化代谢试验的结果,制定出消化能需要量回归公式,并由此求得甘肃白猪20—35、35—60和60—90公斤三个阶段消化能需要量。试验用甘肃白猪去势公母猪24头,区组设计为三个组。三组日粮能量浓度不同、蛋白质浓度相同。每阶段中期进行一期消化代谢试验。根据消化代谢试验测得的三个能量组试猪的日增量与日均消化能摄入量基本数据,经统计处理,求得生长肥育期三个阶段每日消化能需要量回归公式如下: 20—35公斤:y_1=3.2230+2.9985x_1 P<0.01 35—60公斤:y_2=4.0028+4.1946x_2 P<0.01 60—90公斤:y3=4.9543+5.6614x_3 P<0.01将预期日增重x代入上述相应的公式,即可获得甘肃白猪生长肥育阶段消化能需要量。  相似文献   

13.
第1个试验:从出壳到21日龄雏鸡的日粮由出米,大豆粉与补充玉米果糖浆组成,其量分别为5,10,15%(占日粮量)或不补充(对照组)。第2个试验:雏鸡为出壳~21日龄,饲喂的日粮中所含有的蛋白质和能量和第1个试验日粮水平一棒。而补充的玉米果糖糖浆量分别为4,6,15%,或是不补充(对照组)。第1个试验:肉仔  相似文献   

14.
选用限不限食、运不运动、去不去势三个因子,各取二个水平,考虑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进行L_8(2~7)正交试验,旨在求得瘦肉型商品猪适宜的饲管配套技术。结果不限食能提高日增要,限食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胴体品质;运动可加快日增重,但对胴体瘦肉率无显著影响;不去势可提高日增重与瘦肉率,交互作用分析结果:以不限食、运动、不去势瘦肉率最高(66.99%),经济效益最佳。可为制定瘦肉型商品猪饲管配套技术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西双版纳州种猪场1981—1984试验的小耳猪育肥屠宰的140头资料,进行胴体性状遗传参数估测及几个活体性状与瘦肉率相关分析。小耳猪主要胴体性状的遗传力,胴体长0.22,背膘厚0.76,眼肌面积0.62,瘦肉率0.38,腿臂比0.51,腿肉率0.96,腰肉率0.87。瘦肉率与达60公斤体重日龄,膘厚,眼肌面积,腿臂比,腰肉率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35,-0.33,0.92,0.69和0.86。几个活体性状与瘦肉率通径分析结果,活体背膘与瘦肉率的通径系数为-0.1766,与眼肌面积的通径系数为0.5031,与达60公斤日龄的通径系数为0.3421。因此,选择这几个性状有可能改善小耳猪的瘦肉率。  相似文献   

16.
试验测定罗曼褐商品蛋鸡14~18周龄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喂效果,试验日粮是玉米—豆粕型。适宜能量(ME,11 3MJ/kg)的三个蛋白质水平组即Ⅰ、Ⅱ、Ⅲ组(Pr 分别为14 5%、13 2%、12%),一个低能组(ME,10 5MJ/kg)的蛋白质水平为13 4%;另设山西预配添加剂厂育成鸡料作为对照组,蛋白质水平为15%。共设5个处理。结果表明,各组日增重、胫骨长和抗弯强度差异不显著;耗料量是Ⅰ、Ⅱ、Ⅲ组差异不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能组,而Ⅰ、Ⅱ、Ⅲ组中又以Ⅱ组耗料最低,饲料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17.
用13个组合和2个母本纯种169头猪,体重25公斤起喂给惯用饲粮全期不限食和改进饲粮后期限食,养至95、120公斤,作胴体和肉质测定,结果明确了以下几点:1.以南方猪种作父本与兼用型品种进行一次杂交,胴体瘦肉率降低1.56~5.62个百分单位(P<.05)、皮率增加2~4.58个百分单位,降低胴体食用价值;以早年引进的瘦肉型品种(瘦肉率54~55%)再进行一次杂交,效果亦不理想;以瘦肉型品种与兼用型品种杂交效果最好,杜沈、长沈,杜苏组合瘦肉率可达56.53~59.65%;2.育肥后期适当降低饲粮能量浓度,保持较高蛋白质水平,可不致严重削减增重又显著提高瘦肉率,12个组合平均提高瘦肉率5.25个百分单位(P<.01);3.屠宰体重由95公斤提高到120公斤,体胴瘦肉率降低0.86个百分单位,相当体重每增10公斤瘦肉率降0.34个百分单位,略低于国外报道数值,可能与育肥后期低气温有关。  相似文献   

18.
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肉鸡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为了探索饲粮能量和蛋白质对肉鸡肉质的影响,试验设计了两因子(能量、蛋白质)、三水平(低、中、高)的交叉组合试验,来研究不同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肉鸡肉质的影响.饲粮能量和蛋白质的低、中、高三个水平分别是NRC(1994)肉仔鸡饲养标准中能、蛋白水平的80%、100%、120%.结果表明(1)增加饲粮蛋白质水平或减少能量水平可增加胸肌率(P<0.05)、腿肌率(P>0.05).(2)肉鸡胸肉钙激活蛋白酶(Calpains)活性随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减小(P<0.01).(3)饲粮能量水平增加,鸡肉水分含量减少(P<0.01),但鸡肉脂肪沉积持续增加(P<0.01).饲粮蛋白质水平增加,鸡肉中粗蛋白质含量增加(P<0.01),胸肌系水分增加(P<0.01),蛋白质水平过高也会增加鸡肉脂肪沉积(P<0.01).为获得较好的肉质,饲粮能量水平不宜过高,蛋白质水平不能过低.  相似文献   

19.
植酸酶对仔猪饲粮能量和蛋白质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48头长白×荣昌杂交仔猪进行2个2×2因子的代谢试验,每个试验均设2个有效磷水平(0 36%和0 26%)、2个植酸酶添加水平(0FTU/kg、750FTU/kg),共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试验一为高能水平饲粮(DE:14 3MJ/kg),仔猪起始体重9 2kg;试验二为低能水平饲粮(DE:12 8MJ/kg),仔猪起始体重16 9kg,试验期二周。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750FTU/kg植酸酶,改善蛋白质利用率,但对能量利用率没有明显影响。降低饲粮能量水平则降低能量和蛋白质利用率,降低饲粮有效磷水平则降低蛋白质利用率,低磷饲粮中添加750FTU/kg植酸酶时蛋白质利用率相似于或高于高磷饲粮。  相似文献   

20.
不同屠宰体重对商品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体重30 kg左右的杜洛克与莱芜合成商品猪92头,在同一营养水平下进行育肥试验,平均体重达95~105 kg时结束,挑选符合屠宰体重的试验猪进行屠宰测定,研究屠宰体重对试验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92~109 kg阶段屠宰,屠宰体重对瘦肉率和皮脂率影响显著;在肉质上对肌肉的脂肪、干物质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