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2.
3.
鲤疱疹病毒2型武汉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细胞培养、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巢式PCR检测以及病毒DNA克隆与测序分析等技术, 从湖北武汉一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患出血病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gibelio)体内分离鉴定了一株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 CyHV-2)病毒, 命名为鲤疱疹病毒2型武汉株(CyHV-2-WH)。患病鱼组织匀浆液接种锦鲤鳍条细胞系(Koi-Fin)可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用患病鱼组织匀浆液与细胞培养物分别人工感染异育银鲫, 均可重复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 死亡率达100%。患病鱼脾与肾脏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病毒为具囊膜的球形病毒, 囊膜直径为170~200 nm, 病毒衣壳直径为110~120 nm, 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组装。采用CyHV-2的特异引物对病鱼样本和感染细胞培养物样本进行巢式PCR检测, 均能扩增出357 bp的目的条带, 将该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与比对分析后发现, 其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CyHV-2毒株的DNA解旋酶基因高度同源(99.44%以上), 与鲤疱疹病毒3型(CyHV-3)也有较高的同源性(81.55%)。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 CyHV-2-WH株与JS2012、H.Fukuda、YC110907等CyHV-2病毒株属同一分支。
4.
异育银鲫病原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患病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肝脏中分离得1株优势菌DF-1。将菌DF-1进行人工回感试验,其患病症状同自然发病症状,证明其对鲫有致病性。该菌的形态特征、主要理化特性、16S rRNA序列测定结果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均表明其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甲哌利福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阿洛西林、氟苯尼考等12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罗红霉素、克林霉素等15种药物表现出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饥饿后再投喂对异育银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25±2)℃条件下,对体重(15.6±0.84)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和再投喂的恢复生长实验。实验把异育银鲫分为4组,为Ⅰ组(持续投喂48 d)、Ⅱ组(饥饿8 d后再投喂40 d)、Ⅲ组(饥饿16 d后再投喂32 d)和Ⅳ组(饥饿24 d后再投喂24 d),每组20尾鱼,研究再投喂后体重和体成分(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持续投喂组相比,饥饿8 d后异育银鲫体重下降了13.28%,饥饿16 d和24 d后体重分别下降了22.36%和33.03%。短期饥饿(Ⅱ)组,再恢复投喂8 d后能实现完全补偿生长,而中长期饥饿组(Ⅲ和Ⅳ)分别在投喂16 d和24 d后表现为部分补偿生长。在饥饿和恢复投喂过程中其体成分呈现规律性变化:各试验组饥饿后,粗蛋白和粗脂肪显著下降,而水分和灰分含量上升,而再投喂后,各营养成分逐渐恢复。Ⅱ组再投喂8 d后,粗脂肪和粗灰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蛋白质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水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投喂40 d后,粗蛋白和水分亦恢复到对照水平,Ⅲ组恢复投喂16 d后,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恢复投喂32 d后,除灰分外,其余成分皆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Ⅳ组再投喂24 d后,除水分外,其余各营养成分皆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结果表明,实现异育银鲫完全补偿生长,其饥饿时间以短时间饥饿8 d为宜。 相似文献
6.
外源木聚糖酶对异育银鲫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 mg/kg、50 mg/kg、100 mg/kg和200 mg/kg的木聚糖酶,饲养初始体重6.71 g左右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56 d后,研究了木聚糖酶对异育银鲫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0 mg/kg木聚糖酶组异育银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大,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该组异育银鲫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50 mg/kg和100 mg/kg木聚糖酶可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血清、脾脏、肝胰脏、头肾SOD活性以及血清、头肾、脾脏溶菌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鲤疱疹病毒Ⅰ、Ⅱ、Ⅲ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鲤疱疹病毒Ⅰ、Ⅱ、Ⅲ型(Cyprinid herpesvirusⅠ、Ⅱ、Ⅲ)病毒给我国鲤科鱼的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CyHV-Ⅰ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鲤,对鲫、圆腹雅罗鱼、鲤与金鱼杂交种等也有危害。CyHV-Ⅱ仅感染金鱼、鲫及其普通变种如异育银鲫、金鱼和鲤的杂交体,对鱼卵、鱼苗、鱼种、亲鱼等各个时期均有危害,而幼鱼较成鱼易受到感染。鲤除了幼鱼不易受CyHV-Ⅲ影响,其他所有龄期均对其敏感。CyHV-Ⅲ不仅鲤能感染,其他鲤科鱼、锦鲤和鲫的杂交后代、锦鲤和金鱼的杂交后代均对其易感,金鱼、鲟均可作为CyHV-Ⅲ潜在的携带载体。就3种病毒的流行现状,临床症状,引发疾病的病理特征,检测方法等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腹腔注射含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Ⅱ,Cy HV-2)的组织浆和患病鱼直接感染的方法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并对实验鱼发病组织病毒DNA进行巢式PCR检测,将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比对,研究聚六亚甲基胍(Polyhexamethylene guanide,PHMG)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感染鲫造血器官坏死症(Crucian Carp Hematopoietic Necrosis)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两种人工感染的方法出现相似的感染症状,但后者感染周期相对较短;实验毒株与Gen Bank中已报道的Cy HV-2毒株的DNA解旋酶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99.0%),该毒株与JSSY、YC110907等Cy HV-2其他病毒株属同一分支。药物预防实验表明:当PHMG浓度≥0.5 m L/m3时,保护率可达60%以上,对该病有显著抑制作用。治疗实验表明,药物对感染3 d后的鲫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当PHMG浓度≥0.75 m L/m3时,保护率达63.33%以上,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当PHMG浓度≥2.5 m L/m3时,对感染5 d后的鲫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保护率达63.33%以上。低浓度的药物治疗效果虽不显著,但可延长病鱼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9.
在(28±1)℃水温条件下,以4种循环饥饿的投喂方式饲养初始体重为1.58 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鱼,研究其补偿生长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实验分为四组,第一组每天投喂,为对照组,第二组投喂4 d后饥饿1 d,第三组投喂2 d后饥饿1 d,第四组投喂1 d后饥饿1 d,4种方式分别以C、R1/4、R1/2和R1/1表示,试验持续60 d。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的实际摄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饲料转化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导致3个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下降,体重未赶上对照组,而且饥饿时间越长,体重增长率越低。鱼体的蛋白质、灰分含量未受到投喂方式的显著影响,干物质、脂肪和能量含量随饥饿时间增加显著下降;肥满度、肝体比、ATP酶、SOD酶活性以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也随饥饿时间的增加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86、172、258、344和430 mg/kg的酵母核苷酸,饲喂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75 d,研究酵母核苷酸对其生长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344 mg/kg和430mg/kg的酵母核苷酸组显著促进了异育银鲫的生长和降低了饲料系数,添加172 mg/kg的酵母核苷酸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考虑生长和免疫酶两方面因素,异育银鲫饲料中酵母核苷酸的适宜添加量为344 mg/kg。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近年来天津地区养殖鲤(包括锦鲤)暴发性死亡的病因,利用病原菌分离、细胞培养、电镜观察、组织病理切片、人工感染实验、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分型等方法对患病鱼及病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患病鱼体表未发现大量寄生虫;在肝、脾、肾等内脏组织中未能分离到细菌;在鳃组织中发现大量的圆形病毒颗粒;使用患病鱼组织滤液感染锦鲤鳍条原代细胞,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PE),注射患病鱼组织滤液和产生病变的细胞上清液可分别导致健康锦鲤93.3%和86.7%的死亡率;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主要病变组织为鳃、肝脏和肾脏。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锦鲤疱疹病毒(KHV)检测方法进行PCR检测发现KHV呈阳性,且KHV在鳃组织中含量最高,肾脏次之,脑组织中最少。结合TK基因全长序列建立系统进化树和基因型分析,证实此次分离到的KHV为亚洲型毒株,属于I++II–基因型,将其命名为KHV-TJ1601株。这是我国华北地区首次报道KHV I++II–基因型的存在,可为KHV的进化分析和疫苗制备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13.
鲤疱疹病毒Ⅱ型主要免疫原性蛋白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CyHV-2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本研究用分离的CyHV-2-YC-1分离株(下简称CyHV-2)感染异育银鲫尾鳍细胞系(GiCF),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对细胞感染液中的CyHV-2进行纯化,纯化后的CyHV-2病毒免疫小鼠制备抗CyHV-2多克隆抗体。纯化的病毒颗粒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用抗CyHV-2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和质谱鉴定。结果显示,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50%~66%的蔗糖梯度多见完整囊膜包裹的CyHV-2病毒颗粒,也有少量囊膜破损的病毒颗粒。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CyHV-2多克隆抗体与多种病毒蛋白具有特异性免疫反应,质谱鉴定显示,其中8种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分别是ORF92、ORF115、ORF25、ORF57、ORF66、ORF72、ORF131和ORF132。研究表明,通过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提纯CyHV-2病毒颗粒后,本研究制备的抗CyHV-2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CyHV-2病毒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本研究将为CyHV-2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疫苗的研制提供更多... 相似文献
14.
银鲫与普通鲫群体遗传结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5个微卫星多态性分子标记,对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龙水库和双凤水库两个水体的雌核发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二倍体普通鲫(Carassius auratus(L))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多态性位点获得银鲫10.39个有效等位基因,普通鲫11.82个有效等位基因;双龙水库三倍体银鲫和二倍体普通鲫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035和0.6300,双凤水库中的三倍体银鲫和二倍体普通鲫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311和0.5885;相似性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相似性最大的是双凤水体内的银鲫和普通鲫(0.8127),远大于两个水体间的银鲫群体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银鲫与普通鲫存在着明显的遗传物质交流,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不仅与传统的银鲫起源于普通鲫的观点一致,也暗示银鲫与普通鲫存在经常性地遗传物质交流。 相似文献
15.
通过PCR检测及序列对比分析,确诊江苏海丰农场两塘口内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所患疾病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Ⅱ,Cy HV-2)引发的鲫造血器官坏死症(Crucian CarpHematopoietic Necrosis),而后分别每10 d使用0.5 m L/m~3和0.75 m L/m~3聚六亚甲基胍(Polyhexamethylene guanide,PHMG)泼洒治疗,并定期采样,利用Real Time PCR测定样品中病毒表达量。结果显示:该病毒(DF2015)Cy HV-2的DNA解旋酶基因序列长为316 bp,与绝大多数病毒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99%),但与病毒株ST-J1和H.Fukuda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63%)。与其余病毒株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99%);治疗近2个月后,两塘的病毒相对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具有显著差异性,但0.75 m L/m~3治疗塘病毒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治疗效果相对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对异育银鲫生产性能及鱼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60尾体重为(12.0±0.2)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鱼种,随机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其中Ⅰ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U/kg、1000 U/kg、1500 U/kg的植酸酶。饲喂60 d,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比较,添加1000 U/kg植酸酶的试验组鱼增重率提高8.8个百分点,饲料系数下降0.18,植酸磷利用率提高20.6个百分点,说明在异育银鲫鱼种配合饲料中添加适宜的植酸酶能促进鱼的生长,提高植酸磷的利用;(2)添加植酸酶各组异育银鲫鱼种的鱼体成分中,粗灰分、粗蛋白、钙、磷及部分矿物质元素(铁、铜、镍)含量显著提高,表明植酸酶能释放植酸的螯合物,促进矿物质元素在动物体内的沉积。 相似文献
17.
以血红蛋白含量和肌肉蛋白含量为指标,研究了养殖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var.E′erqisi)对水环境盐度的适宜性。结果显示:1.5‰和3‰的水环境盐度可以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P<0.05),并可略微提高异育银鲫肌肉蛋白的含量(P>0.05);而6‰、9‰和12‰的水环境盐度则会使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盐度愈高,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愈大;此外,6‰、9‰和12‰的水环境盐度还会引起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6‰盐度只引起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轻微下降(P>0.05),而9‰和12‰盐度则会引起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发生显著下降(P<0.05)。结论:3‰以下的水环境盐度适宜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而6‰以上的水环境盐度则不利于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18.
19.
寡糖-中草药复合物和黄霉素对异育银鲫生长、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 mg/kg黄霉素、0.1%寡糖-中草药复合物、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连续投喂600尾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56 d后,测定鱼的生长、血清溶菌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6 mg/kg黄霉素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血液甘油三酯含量、血清溶菌酶活性;添加0.1%寡糖-中草药复合物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添加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液葡萄糖含量、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谷丙转氨酶活性、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即GPT/GOT)活性比值。鱼攻毒试验也表明试验各组都有死鱼,但是对照组死亡率是最高的。因此添加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与抗氧化能力,抵抗病原菌感染,保护肝脏,能促进鱼体生长。 相似文献
20.
异育银鲫类志贺邻单胞菌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PI 20E系列生化鉴定、生理生化特征、电镜观察和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方法,对从濒死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yprinus carpio♂)肝脏中分离到的1株致病菌(革兰氏阴性杆菌,YCS07-01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菌株主要生化特性为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分解肌醇;不发酵蔗糖、甘露醇、鼠李糖等;β-半乳糖苷酶、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阳性。负染电镜观察,菌株为两端钝圆直杆状,无芽胞,无荚膜,有4根鞭毛,大小为0.8~1.0μm×3.0μm。在以该菌16S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FJ375179)和GenBank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分离菌YCS07-01与类志贺邻单胞菌ATCC14029T(登录号X74688)的同源性为99%,并聚为一个分支。综合培养特征、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系统发育分析等将该菌鉴定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us shigelloide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对羧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耐药;对头孢唑啉、四环素和氨曲南中度敏感;对丁胺卡那霉素、左氟沙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等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