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电缆开剥传统方法存在的不足施工接线是变电站二次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施工接线时,需要将控制电缆端头外皮开剥一定长度到线芯,核对后接入二次设备屏。在电力施工现场工作中,通常是采用电缆刀纵向划开剥除控制电缆外皮。由于电缆外皮硬质塑料较光滑,电缆刀经常会划脱,惯性作用下锋利的电缆刀极易伤及人身、旁边物体等,有时用力过大还会划伤电缆芯线,并且效率低下。我们组织本专业不同技能等级人员在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2.
于展 《农村电工》2006,14(2):27-27
变电站的信号监测、仪表显示、继电保护、控制和操作回路、报警等均采用控制电缆连接。目前常用的控制电缆有YY型(聚己烯护套、聚乙烯绝缘),VV型(聚氯乙烯护套、聚氯乙烯绝缘)和YJ型(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等。  相似文献   

3.
控制电缆是用来完成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操纵、控制和保护的。因为变电所内的二次设备比较多 ,二次接线较复杂 ,相应的控制电缆也较多 ,因此我们在敷设和安装控制电缆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 控制电缆的选择二次回路的作用有多种 ,根据控制电缆在二次回路中的功能不同 ,应选择不同规格的控制电缆 ,一般情况下 ,考虑到经济和实用要求 ,电流回路选择标称截面为 2 .5 mm2、4芯的控制电缆 ,电压回路、控制回路、测量回路、保护回路等选择标称截面为1.5 mm2或 2 .5 mm2的 4~ 7芯控制电缆。每个回路均要留有 1~ 2根的备用芯线 ,…  相似文献   

4.
正继电保护及二次设备是对一次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力电缆、母线、输电线路、电抗器、电容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起监视、控制、保护、调节、测量等作用的设备,如控制与信号器具、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测量仪表、操作电源等。二次设备及其相互间的连接电路即为二次回路。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是电气设备连续可靠和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由于在二次回路上作业点多面广、  相似文献   

5.
传统变电站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功能一般是通过一台专用的失灵保护装置来实现的。相关间隔的TA回路和控制回路通过二次电缆与失灵保护装置连接。各间隔的断路器失灵启动信号通过二次电缆连接到失灵保护装置,经失灵保护逻辑判断后动作出口。这种方式实现失灵保护,各间隔保护装置之间不可避免使用大量二次电缆,当环境中有较强的电磁干扰时,很容易造成失灵保护误动的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6.
正1研发背景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远程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完成,变电站内的大部分主要设备,包括继电器保护、电能传递、通信、自动控制、测量等,都需要通过电缆进行连接。电缆均铺设在电缆沟内,电缆沟内的空间狭小、环境封闭,通常会有多层电缆交叉叠放、敷设密集,加之电缆沟纵深距离长、面窄,为保证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需要周期性巡检电缆沟,人工巡检难度大。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断路器的控制与继电保护合一.只改变二次回路接线和利用二次电缆更换保护设备的三绅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8.
秦桂欣  高志安 《农村电工》2004,12(10):30-3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集功能综合化、保护自动化为一体的相互配合系统。它是建立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综合了变电站控制、保护、监测等二次设备的功能,替代了原有的仪表屏、操作屏、中央信号屏、电磁式常规保护装置。还可根据需要利用微机保护子系统和监控子系统实现故障录波、小电流接地等其他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安全可靠供电,新建的35kV变电所在投入运行前,已经运行的35kV变电所每年春查予试,都要对所内继电保护、自动化、信号等系统,进行通电传动试验。电流保护可通过升流器升流,从互感器一次侧输入电流,来检查二次接线是否正确,继电保护、信号系统是否可...  相似文献   

10.
农网中户外高压计量箱在配电变压器容量 1 0 0 0 k VA以下的供电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由于其装在户外 ,受到日晒雨淋、雷击 ,以及电网过电压、短路等原因 ,造成箱内互感器线圈受潮 ,使绝缘强度降低 ,线圈烧毁 ,或仪表箱二次回路接线端钮螺栓生锈、松动、氧化 ,造成二次回路接触不良 ,而影响计量准确。为此 ,运行中的户外高压计量箱要做好日常维护与检修工作。1 检查(1 ) 检查高压瓷套管有无破裂 ,箱体密封圈是否老化 ,油面高度是否在标志处 ,油箱是否渗漏油。一次接线螺栓有无松动或打火现象。(2 ) 仪表箱内二次回路接线端钮螺栓及电能表…  相似文献   

11.
压电式土壤湿度计是利用固态压力传感器将土壤湿度计测得的土壤吸力值转换为电压值,供二次仪表(数字仪表或自动记录仪)测量和显示.压电式土壤湿度计由张力计、压力传感器、显示仪表及电源等部分组成.其电压信号经过A/D转换器与接口电路输入微型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可作为数据库或进行复杂的数值运算或与灌溉系统联接起来,实现微机控制的闭环自动灌溉系统.压电式土壤湿度计在农业自动化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TV的负荷电流通过二次连接导线到电能表的接线端会产生压降,这样加在电能表接线端的电压就不等于TV二次线圈端的电压,因而产生了测量误差,这个误差即为PT二次压降误差。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电能表误差、互感器合成误差)、TV二次压降误差中,实际测试结果表明,TV二次压降导致的误差最大,其结果往往造成少计大宗电量,应当引起足够重视。1 TV二次压降的监测TV二次压降误差不仅与TV二次回路负荷(电能表、指示仪表、继电器、变送器、负荷遥控终端等)、功率因数有关,还与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快速空气开关、熔断…  相似文献   

13.
<正>低压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的金属柜中,构成低压配电装置,作为动力、照明及配电设备的电能转换、分配与控制之用。因其体积小,安装维护方便等特点,在配电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故障情况一临时施工用电工地,变压器容量为630 k VA,低压配电箱2只低压电流互感器被烧毁,二次连接导线烧断,给施工用电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网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及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兰州市农电公司自2006年开始进行农网改造,现有35 kV变电站23座,其中新建和改造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变电站有11座.变电站实现自动化后,监视、测量、记录、抄表等工作都由计算机进行,既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又避免了人为的主观干预.运行人员通过观察监视屏对变电站主要设备和各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工况和运行参数便可一目了然,并且在二次设备的连接上减少了控制电缆、缩小了占地面积.但由于建设初期产品质量与设计施工经验不足,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将连接在继电器及仪表的二次回路与一次电流的高压系统隔离,并将一次电流减小到5安或1安两种标准的二次电流值.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与电流保护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农电系统中,电流保护起主导作用,所以必须掌握好极性与保护的关系.下面介绍一下电流互感器极性和常用电流保护的关系,以及易出错的二次接线.  相似文献   

16.
<正>1研制背景在二次设备屏柜上进行接线工作时,需要使用螺丝刀、钳子、标号笔、标示管等各种工器具。现场工作时需使用工具及其一般顺序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二次接线工作工具、辅材的取用非常频繁,而且,二  相似文献   

17.
1 计量装置故障点的表现1.1 高压计量1.1.1 高压一次侧或二次侧保险丝烧断或接触不上。1.1.2 TV开关刀闸被拉开,电能表的电压接线端子处无电压。1.1.3 TV开关辅助接点、控制盘(中央信号屏)电压转换(两台TV切换)开关的触点接触不良或接触不上。1.1.4 从TV、TA开关柜到控制盘(中央信号屏),再到电能表屏,最后到电能表的接线端子,其中多级端子中的任何一个接点接触不良或松动。1.1.5二次电流回路中所连接的电流表、功率表、变送器、远动装置等连接不好或故障,造成 TA 二次开路。1.1.6…  相似文献   

18.
正变电站10 k V户外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本文中提到的断路器均为内附电流互感器式),一般安装在悬空的金属构架上。由于运行时间较长、技术落后等原因需对其更换时,其更换过程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1)首先对需要更换的断路器作安全措施。(2)拆卸旧的断路器之前,应先断掉相关的二次电源,对二次电缆进行拆卸。具体操作步骤为:1打开操作机构箱盖(门),拍照或用笔记录端子排原始接线情况;2在每根电缆芯线上粘上胶带,根据图纸、芯线的  相似文献   

19.
泵站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要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由于对计算机在水利方面的应用研究不够,因而,在大型泵站中应用后发现存在诸如标准不统一等一些问题。为此,从系统设计总则、类型与结构、功能、硬件技术、软件技术、二次接线、信号标准、电源、接地、屏蔽几方面提出了泵站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电力工程施工阶段,控制电缆备料、敷设、接线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做好这些工作的主要工作依据就是图纸。目前我们普遍使用的图纸中控制电缆清册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序号、安装设备名称、电缆编号、电缆型号、备用芯、电缆起始点、电缆终止点、参考长度、备注等。它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和不便,笔者现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些改进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