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禾谷缢管蚜是一种重要的农林业害虫,其抗药性发生极为迅速。采用带叶浸渍法测定4.5%瓢甲敌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阿维菌素乳油等3种杀虫剂对禾谷缢管蚜的毒力。结果表明,这3种药剂对禾谷缢管蚜都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其中,以瓢甲敌乳油对禾谷缢管蚜的毒杀作用最强,LC50为2.375 mg·L~(-1);其次为阿维菌素,LC50为2.472 mg·L~(-1);溴氰菊酯相对较弱,LC50为4.038 mg·L~(-1)。就时间效应来看,阿维菌素作用时间较慢,死亡高峰出现在第3、4天,但持效性较好,持效期为7 d;溴氰菊酯发挥药效较快,在第2天禾谷缢管蚜达到死亡高峰期,持效期为5 d;瓢甲敌用药后2~3 d该蚜死亡达到高峰,持效期为6 d。由此可见,瓢甲敌、溴氰菊酯、阿维菌素对禾谷缢管蚜仍非常有效,均可在推荐浓度下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分离到一株草莓炭疽病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该菌的室内毒力,并评价了3种高效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的盆栽防效。结果表明,咯菌腈对草莓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最高,EC_(50)值为0.117 mg·L~(-1),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EC_(50)值分别为0.141 mg·L~(-1)和0.357 mg·L~(-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0%咯菌腈悬浮剂2 000倍液对炭疽病的盆栽防效最高,为92.86%,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4 500倍液和250 g·L~(-1)苯醚甲环唑乳油2 500倍液防效分别为91.68%和89.29%。由此可见,咯菌腈、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可用于防治草莓炭疽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防治核桃黑斑蚜的田间药剂,为新疆核桃黑斑蚜的科学防控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调查各处理核桃黑斑蚜的发生数量。【结果】药后7 d,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3 000倍液、4 000倍液、300 g·L~(-1)氯虫·噻虫嗪悬浮剂5 000倍液和20%啶虫脒可溶粉剂3 000倍液(对照药剂)对核桃黑斑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9.91%、99.48%、97.09%和99.68%。各供试药剂在试验浓度下对核桃树安全,无药害。【结论】推荐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300 g·L~(-1)氯虫·噻虫嗪悬浮剂可用于大田防治核桃黑斑蚜。  相似文献   

4.
通过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研究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供试的航空植保专用药剂——纳米农药水性制剂组合,对水稻主要病虫的总体防效,均优于对照农药组合与农户自防用药,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纳米农药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施药后1、3、7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7.31%、92.48%和95.69%;纳米农药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稻纵卷叶螟四(2)代、五(3)代的保叶效果分别为92.86%和82.49%,杀虫效果分别为66.67%和88.24%;纳米农药9%肟菌酯(3%)·戊唑醇(6%)微乳剂对纹枯病的病丛防效、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69.23%、71.55%和78.68%;对稻曲病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80.33%和89.71%。在丘陵地区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25%田可益乳油对小麦穗蚜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 %田可益乳油防治小麦穗蚜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用 2 5 %田可益乳油 5 0 0、10 0 0、15 0 0倍液防治小麦穗蚜 ,药后 1d校正防效分别为 93.35 %、84 .98%、84 .6 3% ,药后 3d校正防效分别为 99.0 7%、95 .6 8%、96 .14 % ,都高于对照药剂 2 5 %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5 0 0倍液和 4 0 %氧化乐果乳油 10 0 0倍液的防效 ;药后 5 d校正防效分别为 99.5 0 %、95 .85 %、94 .35 % ,其中 5 0 0倍液的防效明显高于两种对照药剂的防效。 2 5 %田可益乳油防治小麦穗蚜效果好 ,速效性强 ,持效期长 ,是防治麦蚜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6.
张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26-14228
[目的]探索印楝素与吡虫啉混配防治牛蒡长管蚜的最佳配比及其防效。[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研究印楝素与吡虫啉混配对牛蒡长管蚜的增效作用及两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与吡虫啉混用防治牛蒡长管蚜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印楝素与吡虫啉按有效成分104∶1比例进行混配,增效作用明显,共毒系数达142.179 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吡虫啉WP 2 000倍防治牛蒡长管蚜显示出高效、快速的特点,药后1 d防治效果就超过了91%,药后7 d超过94%。0.32%印楝素EC 500倍防治效果比较低,药后7 d才达到75.13%,但与吡虫啉按有效成分104∶1比例进行混配后的600、800倍液药后7 d的防治效果超过了93%。[结论] 该研究为牛蒡长管蚜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25%吡螓酮可湿性粉剂防治蚜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吡螓酮可湿性粉剂防治蚜虫结果表明,1000、2000、4000倍液对表蚜、桃蚜、月季无网长管蚜均有控制作用,尤以1000、2000倍液效果较好。防治桃蚜效果较5%高效氯氰菊脂差,防治月季无网长管蚜效果与5%高效氯氰菊脂相当,防治麦蚜效果优于5%高效氯氰菊脂。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不同杀虫剂对东方蜜1号黄蚜的防治效果,开展了4种杀虫剂对东方蜜1号黄蚜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3 000倍液、46%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药后7 d对东方蜜1号黄蚜的防治效果均在87%以上,都可作为东方蜜1号黄蚜的防治药剂。其中,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3 000倍液、46%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药后7 d对东方蜜1号黄蚜的防效分别为(95.73±0.77)%、(96.73±0.31)%、(97.36±1.27)%,防治效果出色。  相似文献   

9.
几种药剂对2种麦蚜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几种不同毒杀机理的药剂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啶虫脒微乳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20%三氯杀螨醇乳油对2种麦蚜均表现出较好的毒杀效果,其中禾谷缢管蚜对这些药剂的敏感性大于麦长管蚜。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20%三氯杀螨醇乳油对麦蚜有较好的田间防效;3%啶虫脒微乳剂的初效尚可,但持效期短,麦蚜大发生时不宜使用该剂型;对照药剂40%氧乐果乳油的田间防效较差,麦蚜已对其产生了较高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麦田蚜虫及其天敌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麦田蚜虫及其天敌群落主要由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和麦二叉蚜3种麦蚜以及12种天敌昆虫组成,天敌中以蚜茧蜂数量最多。麦蚜和天敌的演替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的麦蚜和天敌数量较少,没有必要防治蚜虫;第2阶段,麦蚜数量达到顶峰,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第3阶段,群落处于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鱼藤酮与吡虫啉混配对牛蒡长管蚜的增效作用及两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当这两种药剂有效成分之比为3.55:1时,混配制剂的增效作用最强,此时的共毒系数为138.033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鱼藤酮与吡虫啉按有效成分3.6:1进行混配后的1000~2000倍液对牛蒡长管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3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蚜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有效防治蚜虫危害,减轻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科学防治和可持续发展。[方法]用神雨、神麻和百麻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各种蚜虫进行室内杀虫效果试验,并以氧化乐果和喷可杀2种化学农药做杀蚜效果对比。[结果]3种植物源杀虫剂能够达到与化学农药相当的防治效果。其中,神雨对槐蚜、菊花蚜、桃大粉蚜、禾蚜和麦蚜等蚜虫的杀虫效果尤其显著。[结论]神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Zimm.))在2种液体和5种固体培养基中发酵比较,以麦芽汁液体和小米粒固体培养基中的产孢量和分生孢子活力较高。液体发酵5~12 d 的代谢产物粗提物(稀释10倍)对温室白粉虱成虫的毒杀作用,以发酵7 d 的为最好,24 h 校正死亡率为50.18%,但与发酵5 d 的(34.18%)无显著差异(P<0.05)。代谢产物粗提物对棉铃虫、麦长管蚜的触杀作用较好,对瓜蚜次之,对桃蚜最差。如试验24 h,稀释5倍的代谢产物杀虫校正死亡率,麦长管蚜66.7%、棉铃虫66.7%、瓜蚜48.8%、桃蚜23.4%。稀释2倍时,24 h 瓜蚜的校正死亡率为78.8%,略高于氰戊菊酯(7768mg·L~(-1))的毒杀作用(77.2%)。说明该菌代谢产物中具有杀虫活性物质,值得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4.
麦蚜发生规律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多年系统观测,关中麦区麦蚜种类为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谷缢蚜、麦无网蚜和玉米蚜。麦长管蚜是小麦生长后期危害优势种;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西部小麦生长前期的优势种分别为麦二叉蚜和禾谷缢蚜。据麦蚜混合种群数量消长规律,提出渭北春季麦蚜混合种群发生量峰值预测式。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在渭北非极端寒冷年份可以成、若蚜安全越冬,未谷缢蚜只部分年份可以越冬。小麦适期晚播可减少黄矮病的发生,但对麦蚜却无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微胶囊悬浮剂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微胶囊水悬液中加入助剂的方法,提高了脲醛树脂微胶囊悬浮液的悬浮稳定性,考察了几种助剂及其用量对微胶囊悬浮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助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海藻酸钠、氯化钠混配使用可以明显提高微胶囊的悬浮稳定性,当用量比为0.2:0.15:0.5,微胶囊悬液悬浮稳定性好,悬浮率达98.23%。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玫烟色棒束孢QH4对烟粉虱和蚜虫的杀虫效果,结果如下:1)玫烟色棒束孢QH4 2.19×107 cfu·mL~(-1)浓度处理瓜蚜120h的死亡率为70.43%,处理金针瘤蚜120h的死亡率为44.93%,处理桃粉蚜120h的死亡率为100%;2)烟粉虱成虫对玫烟色棒束孢较为敏感,处理120h时烟粉虱成虫死亡率为100%;3)田间施用浓度为3.08×107 cfu·mL~(-1)的QH4孢子悬液,烟粉虱成虫10d的死亡率为51.87%,说明田间施用玫烟色棒束孢孢子悬液对烟粉虱有一定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7.
伏毛铁棒锤根提取物对4种蚜虫的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点滴法测试伏毛铁棒锤根的乙醇提取物对4种蚜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伏毛铁棒锤根提取物对4种蚜虫的杀虫活性依次为:枸杞蚜虫〉桃蚜〉杏蚜〉麦蚜,其对4种蚜虫的LC50分别为0.0051、0.0106、0.0165、0.0214 g/ml。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中草药蚜虫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用浸渍法测定了3种化学杀虫剂对胡萝卜微管蚜、桃蚜、红花指管蚜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氟腚虫胺腈对3种蚜虫室内毒力均较高,其LC50值分别为34.510,8.503,8.085 mg/L;呋虫胺对金银花胡萝卜微管蚜、丹参桃蚜室内毒力较高,其LC50值分别为61.206,9.148 mg/L;氟腚虫酰胺对红花指管蚜室内毒力较高,其LC50值为15.385 mg/L。  相似文献   

19.
近年,在药剂防治麦蚜中,由于用药量大(如40%氧化乐果,每亩用药40毫升以上),造成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恶性循环。作者试图用减少农药用量,以达到控制蚜害,降低成本,减轻对环境污染之目的。于1988年麦蚜发生盛期(5月10日),进行了农药低剂量混配防治麦蚜试验,结果如下。试验方法每亩用40%氧化乐果10毫升、15毫升、  相似文献   

20.
小麦生长中后期麦蚜及其天敌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麦田中后期2种麦蚜及其天敌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瓢虫和蚜茧蜂主要分布于麦株穗部,其次是旗叶上.2种麦蚜具有相似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麦长管蚜在时间维上的竞争能力大于禾谷缢管蚜,禾谷缢管蚜在空间维上的竞争能力大于麦长管蚜,两者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别为0.869和0.840.蚜茧蜂和瓢虫也具有相似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蚜茧蜂在时间维上的竞争能力大于瓢虫,瓢虫在空间维上的竞争能力大于蚜茧蜂,两者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别为0.939和0.900.蚜茧蜂对麦蚜的控制在时间维上比瓢虫占优势,瓢虫对麦蚜的控制作用在空间维上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