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重庆居住区植物配置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莉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66-12970
根据居住区植物配置的景观空间功能需求确定重庆居住区植物配置的适宜模式,对重庆居住区景观空间的营造进行探索。提出道路绿地、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建筑周围绿地、外围周边绿地、居住区垂直绿化6种居住区绿化空间类型的推荐植物配置模式,并用高层住宅区、多层住宅区、低层住宅区的植物配置案例说明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以行列式和围合式2种布局方式为例,使用ENVI-met软件,通过场地内的建筑物高度、植被高度和绿量参数的变化,来模拟微气候的变化。结果表明,增加场地内的建筑高度或者植物高度,两者的天空视域因子、湍流动能、长波辐射量和散射量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但温度、湿度和风速的变化在两者之中是不同的,在行列式布局中,天空视域因子减小了0. 04,湿度平均增加了11. 82%,风速平均增加了2. 60%;在围合式布局中,天空视域因子减小了0. 13,湿度平均降低了3. 81%,风速平均降低了8. 60%。  相似文献   

3.
选取临安市高档、中档和低档3类小区的实测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素,探讨绿化和建筑布局及天气状况对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居住区所测温度与中央气象台相应时段的数据有明显差别,晴天平均高2.22℃,阴天平均高1.63℃,雨天平均高1.83℃。3个居住区一天之中的温度波动范围也不一样,低档小区平均波动2.39℃,中档小区平均波动1.62℃,高档小区平均波动1.11℃。冬夏2个季节各小区的温度变化情况也不一样,夏季温差、相对湿度变化都比冬季明显。建筑和绿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风速,改变人体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居住区绿化空间结构对热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分析上海市居住区内部绿地空间结构和热环境的相关联系,根据地理位置和建设年代选取4个典型社区(黄浦瑞金,徐汇龙华,闵行莘城和松江方松),利用遥感技术对影响居住区热环境的主要关键因子(居住区面积、建筑密度、绿化覆盖率、乔木比例和绿地斑块破碎度、连通度、分离度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4个社区的居住区绿化覆盖率每增加10%,温度会相应下降0.3、0.25、0.42和0.16℃;乔木比例每增加10%,温度会相应下降0.37、0.39、0.41和0.16℃。总体上,居住区温度与绿化覆盖率、乔木比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绿化数量相对较少的老城区如黄浦和徐汇,绿地斑块的破碎度、连通度、分离度也是主要影响因子;而绿化数量相对较多的新城区如闵行和松江,温度与建筑密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中心区域同地段的独立小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和流动观察分析不同绿化特征(绿化覆盖率、容积率和乔木比例)的居住区热环境效应,以期为解决居住区热环境状况,提供准确、有效的科学数据和监测方法。结果表明,在区域平均气温达35℃时,居住区绿化覆盖率每增加10%,可降温0.36℃;居住区乔木面积比每增加10%,可降温0.12℃;居住区容积率平均每上升1.0,气温平均升高0.2℃。总体上,居住区的热环境效应与绿化覆盖率和乔木比例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居住区容积率存在显著正相关。两种监测方法均能反映热环境与绿化因素的关系,但在尺度和精度上两者各有取舍,具体要根据研究的需求进行选择或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6.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高密度城市中的不同建筑布局带来的风环境改变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研究选取郑州市区不同方位上离市中心不同距离、不同布局的"宝景花园""东郡香域巴黎""帝湖花园"和"非常国际"4个住宅小区,并对其风速进行测量记录,研究小区的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春季静风状态下,距离市中心由远及近的小区风速有减小趋势;不同布局特点的建筑风速大小有差异,呈现为点状式行列式围合式。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居住区的风环境,选取郑州市区不同方位上距离市中心不同远近、不同布局的4个住宅小区,对其风速进行测量记录,结合数值模拟软件ENVI-met研究小区的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静风状态下,距离市中心由远到近,实测风速有减小趋势;不同布局特点的建筑风速大小明显不同,点状式行列式围合式;ENVI-met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度,绿化的改变对风环境有一定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数值模拟不同绿化布局方案对居住区微气候的影响,以期获取最优绿化方案。【方法】以广州某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湿热天气条件,对研究区的室外微气候要素进行测量;利用模拟软件ENVI-met构建实况数值模拟模型,将模拟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精度和质量;对研究区预设的3种绿化方案微气候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清理灌木后温度较现状平均升高0.1℃,湿度平均降低0.51%,可适当改善低处通风情况;去除乔木后温度升高近0.4℃,湿度降低1.18%,整体风速明显增大;屋顶简单式绿化具有一定的降温增湿效果,温度降低0.16℃,湿度增加1.17%,风速较现有绿况变化不大。【结论】ENVI-met能够较好地预测温度和湿度的日变化趋势,能有效地评估老旧小区空间的营造与绿化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城市园林绿地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园林绿地要体现"以人为本"为基本准则以及居住区绿化的功能作用、绿化功能作用的具体表现、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布局及作用、居住区绿化中植物选择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西藏拉萨灌草区的气象要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西藏拉萨达孜县山地气候的特点,以西藏拉萨达孜县巴嘎雪村西南河谷山地灌草区为研究对象,分析2014—2015年不同海拔梯度下主要气象要素(降水量、气温、风速)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平均气温逐渐降低,风速逐渐增大。(2)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其中8月份降水量最大,7月份次之,其他月份降水量较少。降水时段主要分布在晚上,特别是01:00—07:00降水量较多,白天降水量相对较少。最大降水量时间为04:00,最小降水量时间为13:00。(3) 6月份平均气温最高,7、8月份平均气温次之,1月平均气温最低。最高气温日(2015年6月7日)各时间段内气温均在10℃以上,日平均气温为20. 1℃,从08:00开始气温持续上升,17:00气温最高,为27. 6℃。最低气温日(2015年1月10日)气温均在0℃以下,日平均气温为-11. 3℃,16:00气温最高,为-4. 3℃,09:00的气温最低,为-17. 5℃。(4)冬、春季节风速最大,秋季风速次之,夏季风速最小。白天(08:00—18:00)的风速明显高于晚上,最大风速出现在18:00;凌晨(03:00—07:00)的平均风速最小,最小风速出现在07:00。  相似文献   

11.
苏州居住区人工植物群落配置分析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苏州居住区人工植物群落的配置状况,优化居住区植物配置结构的景观布局,对苏州市市中心的华润置地.平门府、相城区静湖国际水岸、工业园区御湖熙岸3个以独栋建筑格局为主的高档居住区的人工植物群落配置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有42科、66属、75种;植物的配置特色不明显,乡土植物不受重视;种植结构相对较为单一,缺乏对垂直绿化的应用;乔木树种的数量偏少,种植密度过大;水生植物选择种类少,养护管理不到位。提出了居住区人工群落植物选择与配置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自动观测气象站连续气象观测资料,以农田气象资料为对照,初步分析了次生林小气候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对小气候存在明显影响。林内太阳辐射、平均气温和风速相对林外均明显偏低,而相对湿度林内显著大于林外。林内同林外比,太阳辐射年平均降低40.6%,气温偏低0.3℃-5.3℃,相对湿度偏高0.9%-11.4%;风速平均降低0.57 m/s。林内各气象因子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林外,次生林对各气象因子影响明显。各气象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林内外温度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鲍文沁  徐正春  李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32-10634
通过对柳州市居住区绿化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满意度访问,分析了柳州市居住区绿地布局、植物选择与配置和养护管理等绿化现状以及居民对居住区绿化的满意程度,并针对柳州市居住区环境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人性化、生态化和特色化绿化设计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矾根在居住区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矾根具有独特的叶形与丰富的叶色,是新型的彩叶植物。为促进矾根在居住区绿化中的推广应用,从矾根品种类型、栽培管理及绿化应用方面作了简要介绍,以期为居住区彩叶植物的应用增添亮点、为居住区植物景观配置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怡铭 《吉林农业》2014,(11):79-80
本文从绿化施工实践的角度,讲述了植物在园林室外空间构成的应用,结合植物造景理论进行施工,并不主张完全拘泥于定点放样,要注重实用性,有助于绿化施工人员加深对设计图纸的理解和现场灵活调整创作,为营造层次丰富又符合生态功能的优美居住环境打下基础。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对居住区园林绿化施工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0日PM2.5、PM10大气颗粒污染物质量浓度逐时监测数据,分析了大气颗粒污染物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风向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PM2.5和PM10颗粒物质量浓度与 日平均气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10℃以下颗粒物浓度随着气温的上升而升高,而10℃以上随着气温的逐渐升...  相似文献   

17.
昆明地区部份种子植物花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我们记录了昆明地区800多种植物的花期,其中野生植物占绝大部份,约为本区野生植物的半数。一、花期的早迟一般说来,花期的早迟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在一个地区由于具有一定的气候条件,各种植物开花的时间是相当稳定的。但由于影响最大的温度和水份因子时有变化,它们的花期就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而引起这种波动的主导因子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早春开花的植物气温对花期起着主导作用,譬如1979年2、3、4月平均气温为13.8℃,比1978年同期高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变化特征和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红  徐为根  彭明艳  孙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471-6473,6482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内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及其预报模型。[方法]利用徐州地区标准日光温室内外气温和温室内多层次土壤温度观测资料,分析了温室内各层土壤温度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并对温室内土壤温度的预报模型进行了模拟和检验。[结果]温室内土壤温度年变化和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下层温度变化振幅小于上层。温室内各层土壤温度(最高值、最低值和平均值)与当日温室外同类型气温的相关性最为密切。以当日和前一日温室外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为预报因子,建立了温室内同类型不同层次土壤温度预报模型。温室内各层日平均温度的模拟效果优于对应层的最高温度的模拟效果,劣于对应层日最低温度的模拟效果;下层土壤日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的模拟效果优于上层;实测土壤温度在15~30℃模拟效果较好,其他温度段模拟值较实测值偏低。[结论]该研究为日光温室内植物的生长发育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多伦县气候概况多伦县常年平均气温1.6℃,最低气温-39.8℃,极端最高气温35.4℃,地面温度平均3.6℃,≥10℃有效积温1917.9℃。全年无霜期90~100天,最长107天,最短71天,晚霜5月21日,早霜8月23日。年平均风速5米/秒,受蒙古高压气团控制,全年多刮西北风,最大风速出现在春季,占全年大风的40%。5~8级大风平均年份出现5~11次,出现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初。光能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700~3197小  相似文献   

20.
不同覆盖层次塑料大棚内温度和光照度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推进蔬菜的模式化栽培,对不同覆盖层次塑料大棚的内外温度和光照度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棚内旬平均温度高于棚外.测定期内,单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平均气温变幅为5.6~21.0℃,棚内外最高温度差值的最大值为9.0℃;双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平均气温变幅为7.5~23.0℃,棚内外最高温度差值的最大值为10.5℃.双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气温和地温比单层覆盖塑料大棚分别高1.9~2.0℃和2.0~2.7℃.不同覆盖层次塑料大棚的棚内外平均气温差值以晴天最大,雨天次之,阴天最小;地温变化幅度小于气温;棚内外光照度都是在每天14:00时最强,且双层覆盖塑料大棚内的光照度总是小于单层覆盖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