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阳县发展优质高效旱粮生产,取得明显成效,对全县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几种创新实践的旱粮优质高效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在粮经作物争田争地矛盾日益凸显下,烟后杂交稻旱种将逐渐成为景谷湿热地区重要的粮经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之一。本文阐述了湿热地区烟后杂水稻旱种高产高效种植的特点,以及季节选择,种子准备,垄上播种,做墒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等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旱粮是陆良县板桥镇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旱地立体栽培是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该文阐述了旱粮立体栽培的作用、增产原理、种植模式、种植规格、科技措施等,并结合板桥镇实际,提出适合板桥镇的旱粮立体种植模式及生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安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297-11297,11300
耳稻轮作模式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提高了种植效益,一水一旱,病虫害少,土地利用率高,是一种“千斤粮万元钱”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浙江省安吉县推广水旱轮作、种养结合、粮经轮作等生态高效新型农作模式,既能提高土壤质量,改良生态环境,又能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实现稳粮增效、优质高产,成效明显。该文介绍了"菜稻"轮作、"西瓜-水稻"轮作、"鲜食大豆-水稻"轮作、种养结合等种植模式,并具体介绍了越冬甘蓝-水稻轮作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和越冬甘蓝与水稻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云南干热河谷区农业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元谋县水田、旱坡地的多种种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水田、旱坡地以粮-经模式作为主要种植模式,大春保粮食生产,充分利用冬春季节优势和市场区域优势,发展冬春蔬菜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旱粮生产的重点县之一.过去,全县的旱地均是种植"马铃薯-甘薯",以两熟制为主,因此经济收益较低.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了"春马铃薯/鲜食春玉米-秋马铃薯/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
黄秋葵因其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大而倍受欢迎。文章通过阐述黄秋葵的综合价值,试图以黄秋葵阳台盆栽为例,探讨一套简便、高效的新型种植技术和适合城镇化种植的一种特色种植模式。阳台蔬菜种植将发展成为一种生态、安全、休闲、娱乐的特色产业,解决城镇居民生活单调、城市立体绿化等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研究毛豆套种黄秋葵模式中黄秋葵不同种植方式、种植时期、种植密度对黄秋葵产量及毛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秋葵种植时间以4月15日至5月1日较好,种植方式选择育苗移栽、种植密度3000~4000株为宜,上述综合措施处理的黄秋葵产量和成品率均较高,且对毛豆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灌阳县旱粮生产历史悠久,但旱粮种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低且不稳定。文章通过对灌阳县旱粮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增产增收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了扩大旱粮种植面积,拓宽旱粮产品的商品化渠道,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开展规模化种植等促进旱粮生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千斤粮万元钱"发展目标,水稻机直播技术作为一种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在粮经复合高效轮作生产模式,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然而,笔者所在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直播机具、品种选择与大田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尚缺乏了解或认识不全面。根据2年生产实践,笔者总结提炼粮经复合高效轮作模式下水稻机直播技术高产原理,因地制宜地完善了关键技术环节及要点,以期为在大面积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为本地乃至成都平原在粮经复合高效种植中应用水稻机直播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旱粮是我省种植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发展旱粮是调整和优化我省粮食生产结构的重要途径。随着饲料工业、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旱粮需求量呈增长的势头。从自然条件来说,我省自古以来就有种植旱粮的生产习惯;从技术条件来看,种植旱粮已有成熟的技术,推广旱粮已有成功的经验,应当说完全具备了发展旱粮的条件。如何发展旱粮产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应当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为了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经济作物的高效发展,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我们就现有农业生产的种植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并经大面积的试验示范,初步总结出适合成都平原推广的"千斤粮万元钱"粮经产业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川西平原人多地少,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如何充分利用地力、利用不同季节种植最适合作物,在旱地达到最佳茬口衔接(粮经高效复合栽培模式),从而使单位有效面积获得高产高效,是该地区农业的老问题。经过我们多年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结合"成-新-蒲快速通道沿线科技示范带"和"崇州6666.67hm2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研究成都平原生态高效农业立体种植、养殖集成技术,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下的种养多种高效低碳模式进行示范,为成都高端种植业的发展和粮经复合高效目标提供可供借签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建莲之乡”建宁县依据自然资源状况,调整农业结构,采用复合种植模式优化配置农田。莲-烟-稻高效栽培模式是利用当年新植莲子的水田,冬季翻梨晒白整畦栽植烤烟,第2年烟叶采收后轮作水稻,实现了两年三熟制栽培。莲-烟-稻高效栽培模式有效地协调了烟粮、烟莲争地的矛盾,提高了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旱粮是我省种植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发展旱粮是调整和优化我省粮食生产结构的重要途径。随着饲料工业、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旱粮需求量呈增长的势头。从自然条件来说,我省自古以来就有种植旱粮的生产习惯;从技术条件来看,种植旱粮已有成熟的技术,推广旱粮已有成功的经验,应当说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种植模式是一定区域和时间内作物搭配集成的方式。通过合理安排品种和茬口,可以实现周年多季生产,能有效提高产出水平,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通过种植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提升经济效益,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成都平原作为我国传统农业耕作区域,历来就有粮经复合生产和精细农业的传统,在旱地和稻田探索集成了一系列高产高效的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如成都市彭州、蒲江,德阳广汉、广元等地的"菜-稻-菜"种植模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广丰县旱粮生产概况、近几年旱粮种植技术推广及产业开发情况,分析了广丰县发展旱粮生产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旱粮生产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浙江省旱粮作物育种协作组在湖州市吴兴区等地开展了以鲜食蚕豆、鲜食大豆和鲜食玉米为主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鲜食大粒蚕豆""鲜食玉米间作大豆—鲜食玉米"全年套种连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明显。现将这2项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