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大茶农在茶叶种植中追求产量最大化,盲目施肥,用量不精准、方法不科学、施肥时间不掌握等现象,造成肥料浪费流失、利用率不高,成本增加,导致农民直接收益降低。针对茶园施肥现状,青田县土肥站总结出了一套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供广大茶农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效的茶叶种植技术,既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又有利于增加茶叶产量,还有利于扩展茶叶销路。本文首先分析茶叶种植技术,其次深入探讨茶叶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为实现茶农增产增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文献、调研茶企、走访茶农、咨询专家等方式,比较分析福建省三大茶叶主产区(安溪县、福安市、武夷山市)茶叶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及模式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视,目前大多数茶农自觉放弃高毒、高残农药。政府茶叶主管部门对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过程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建立了比较全面的茶叶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但是,在散户茶农监管、茶叶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等领域还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本文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茶叶栽培与管理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茶叶是食品安全茶叶的总称,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的背景下,茶农根据规定的生产操作规程来种植,确保农药残留、有害微生物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指标与国家规定标准要求相符。这就要求在实际栽培过程中茶农必须严格控制茶叶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与农药残留,加强栽培管理力度,从而实现无公害茶叶的栽培。文章主要从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入手,分析了无公害茶叶的栽培管理技术,以供参考完善。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21,(6)
茶叶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泛,且南北差异较大,由此茶树管理呈复杂态势。甘肃茶区茶叶产品素有"高、香、味"之美誉,但山大沟深、土壤瘠薄的基础条件限制了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最大化利用地理优势,规避劣势,优化种植技术,以此提高山区茶农种植技术水平,提升茶园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省安吉县生产出口茶叶的102户茶农为研究案例,基于农产品出口与种植规模的视角,实证考察了茶农的农药施用行为,在验证茶叶种植规模有效规范茶农农药施用行为的基础上,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了出口茶农最优种植规模函数。研究表明,在我国,茶农适度规模的种植出口茶叶在提高家庭农业收入的同时,其自身的农药施用行为逐步规范,因此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农产品适度规模种植经营是我国确保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中旬暑假期间,我随同马正学老师去文县碧口的碧峰沟采集动物标本,这样我与老乡有了密切接触,我也看到了农民退耕后种植的大面积茶树和加工好的茶叶。与茶农交谈之中我了解到他们在大片山坡地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自茶叶,每户年收入大约1.5~2万元。工作之余,在老乡们的讲解和示范下,我较深入了解了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加工过程,也了解了茶农的生活。下山后我总结成这份社会实践报告,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在品茶之余,能较多了解茶树的种植技术、茶叶的加工技术和茶农的生活,从中体会茶农的辛勤劳动,从而更有助于增加同学们向社会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农民的收入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三农问题关注的核心,茶叶有史以来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我国种植茶叶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茶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村地区生产种植者的生存问题,从近几年茶业整体的发展态势来看,茶叶产量持续增加,茶产业发展的走势是比较稳定,但我国绿茶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茶叶单价不高,然而茶叶生产成本却不断攀升,茶农的毛利润不断挤压,这导致茶叶生产者的种植动力开始下降,尤其中青年劳动力在比较利益的趋势下抛耕弃种,本文从茶产业发展整体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天台县三州乡的茶农的实地调查,探索地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析茶产业中影响茶农收入增长的因素,为提升茶农收益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茶叶的种植面积也随之不断扩大。但是茶农在茶叶的栽培技术以及管理方法方面均存在众多问题,亟待提高。因此为达到茶叶的大规模生产和营销,加快茶叶的产业化,必须加强栽培与管理。本文主要从这两方面阐述新时期的茶叶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茶叶种植由于经营比较分散,缺乏较好的栽培技术,同时田间的管理较为粗放等原因,导致我国当前的茶叶产量较低,品质不高,做好茶叶的种植管理能够很好的提高茶叶的产量,保证茶叶的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我国茶叶种植和产业发展发展升级,生产出更多的符合市场需求、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放心绿色产品,让茶叶真正做到无公害,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更大的市场,让茶农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虎贝乡平均海拔8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天气凉爽,空气新鲜,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发展种植高产、优质、无公害茶叶的最佳之所.90年代引进福云系列,经过十多年种植,品种特性逐渐退化.2004年为了增加茶农收入,提高茶农种植积极性,改变以往茶叶品种单一种植,在区茶叶技术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引进金观音等茶叶新品种,在黄柏村开辟100多亩茶山试种,次年茶青单价高达60元每斤,经专业人员制作后,成品茶单价高达300~400元每斤.目前,全乡茶叶新品种改良种植达到二千多亩.  相似文献   

12.
恩施茶叶历史悠久,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茶叶产业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作为湖北省茶叶主产区的恩施,茶叶种植面积大,茶叶加工企业多,但是茶叶品牌杂,茶叶价格不高,茶农和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大。为此,对恩施芭蕉、宣恩等地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就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棚蔬菜、大棚水果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大棚茶叶"呢?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就有。茶农:4年摸索大棚种茶获成功茶农楼文明从事茶叶的种植和制作已经有10年左右时间了。2009年起,他开始尝试种植大棚茶叶。茶树的生长,最重要的是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在20多摄氏度时,其生长态势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健康生活和日常用品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尤其是对茶叶品质的要求非常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改进无公害茶叶高效种植技术成为茶农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笔者在文中主要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陕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陕西茶叶品质,推动陕西茶叶生产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调查了陕南茶园所采用的农业、物理、生物农药等病虫害绿色防治情况。结果表明,只有部分茶叶合作社以及公司采用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广大茶农仍然采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建议各茶叶产业相关部门积极参与,进一步推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保障陕西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将茶叶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由来已久,尤其是在近些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使得茶叶的质量安全也成为老百姓关注的重点问题。怎样在不危害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效处理茶叶种植环节遇到的各种病虫害,就成为当前所有茶园以及茶农需要考虑的首要课题。因此,要从茶叶种植环节入手,对可能影响茶叶品质的病虫害加以研究,并制定科学的绿色防控措施,以此来保证茶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茶叶作为重要的饮品之一,深受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在目前茶叶种植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栽培技术且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导致茶叶品质及产量下降.本文分析了中国山区茶叶种植技术及管理措施,以期提高中国山区茶叶质量及产量,促进茶农增收.  相似文献   

18.
受鸦片种植扩张、茶叶出口受阻等因素影响,民国初期黔茶产量骤减。国民政府西迁后,极力发展贵州茶业,对贵州茶叶进行改良。其通过扩大茶叶种植面积、进行茶叶改良实验、提升茶农种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贵州茶业产量。但国民政府碍于自身的剥削属性,其茶叶改良政策忽视了种植茶叶对于农民的经济价值,从而导致此政策未能激发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影响茶叶改良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茶叶生产环节外包可以有效解决茶叶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基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36份茶农调研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茶农选择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身体状况、种植规模、种植时间等因素对茶农选择服务外包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土地块数、家庭劳动力数量等对茶农选择服务外包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越南富寿省为了克服各茶叶种植区茶叶产量较低、仍存在部分茶农滥用农药、茶农与企业合作不密切、尚未树立茶叶品牌、成品茶出口不多等现象,该省已在茶叶种植和生产、加工、收购与销售等方面采取许多有力措施,逐步提高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据越南通讯社报道,富寿省各职能机关已集中指导推广企业与农民生产合作模式,努力提高产品价值链,稳定发展茶树种植区与加工场和产品销售相结合。此外,本省还指导助农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