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麦播种期间正是预防与防治各种土传、种传病害及系统侵染病害和虫害的关键时期,为保障小麦的苗齐、苗全、苗壮,为明年的小麦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出以下防治建议。1农业防治措施1.1选用抗病、耐病的优良品种。根据当地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选用优质抗病虫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大面积种植同一感病品种,预防流行性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发生全蚀病、黑穗病的麦田小麦不能留作种用。1.2轮作倒茬。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发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6,(9)
正小麦病虫害种类较多,对小麦产量构成重大影响的主要种传、土传病害有小麦全蚀病、小麦黑穗病、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等等;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为防止这些病虫害,在小麦播种期间要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其危害,为下年丰收打下基础。防治方法如下。1.采用农业措施防治病害在常年种植小麦地区,一些病害如小麦梭条花叶病、小麦黄花叶病的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东部麦区主要病害有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小麦锈病和小麦白粉病,其中以小麦纹枯病和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较大。笔者在今年5月中下旬的小麦病害普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农民因分不清小麦病害的种类,药剂防治时选用农药种类不当,错失了最佳防治时期。现就豫东小麦主要病害症状的田间识别与药剂防治技术,分别进行简要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衡水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90万亩,小麦播种出苗期是各种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和幼苗期害虫(土蝗、蟋蟀、灰飞虱等)活动危害盛期,也是预防全蚀病、黑穗(粉)病和早期纹枯病、根腐病等多种土传病害及系统性侵染病害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小麦生产安全,本文提出了小麦播种期间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对保障小麦丰产丰收起到  相似文献   

5.
赵风娟 《河北农业》2005,(10):25-25
近几年小麦根腐病、白粉病、丛矮病等病害、蚜虫、红蜘蛛、耕葵粉蚧等害虫在吴桥县的发生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许多农民只注重于见病虫施药,不重视前期的预防工作,一旦病虫害严重发生,就会给小麦生产带来损失,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从播种前抓起,采取种植抗病品种,药剂预防和农业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播种期播种期防治重点是黑穗病(包括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和秆黑粉病三种)、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丛矮病、黄矮病等多种病害以及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主要防治措施是适时晚播、土壤处理、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一)选用良种,精细整地,适期、晚播、精量播种。首先是选用抗病并经过检疫的种子,在精细整地,确保土壤足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因此小麦病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若不加强防治,就会造成重大生产损失。一般而言,小麦病害可以从其不同生育时期分别防治。一、播种期(一)防治对象纹枯病、根腐病、白粉病、锈病、麦类黑穗病、秆黑粉病等。(二)防治措施1、精细整地,消灭残茬和杂草,减少土壤、小麦残茬和杂草携带病源。2、选育推广抗病品种,尽量利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小麦2种常见根腐病——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蠕孢叶斑根腐病的侵染循环和发生规律,指出各病害的危害症状及识别特征,并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减轻病害危害,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衡水市玉米常年种植面积445万亩,玉米播种出苗期是各种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活动危害盛期,也是预防丝黑穗病、瘤黑粉病、根腐病及系统性侵染病害的关键时期。为确保玉米生产安全,本文总结了玉米播种期间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供农民朋友参考。1农业措施1.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利用优良品种增产是农业生产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选用高产稳产抗、耐病品种,如:蠡玉16、蠡玉88、浚单20等  相似文献   

10.
小麦播种期间及苗期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蟋蟀、土蝗、灰飞虱、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白粉病、叶锈病、丛矮病、散黑穗病等。小麦播种期间是减轻和控制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一些病害只有通过播前拌种才有可能得到较好地控制,如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等。做好小麦播种期间及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夺取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在山西省东南部的小麦产区,主要病害包括小麦根腐病、白粉病、纹枯病、全蚀病以及赤霉病等,而发生面积最大的则是小麦赤霉病和纹枯病。笔者在普查小麦病害时发现一部分农民没有办法辨别小麦病害的种类,因此在进行防治时,选择的农药也不恰当,最佳的防治时期被错过。本文针对小麦主要病害的症状,介绍和总结药剂防治技术以及田间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我县的主要作物之一,大豆病害随着种植结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据多年经验和实地调查我县豆病害发生特点、情况以及发生条件归结如下: 一、病害发生特点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重点防治对象仍然普遍生,危害严重,是目前的主要防治对象。如大豆根腐病大豆孢囊线虫病等。  相似文献   

13.
1死苗原因及其鉴别小麦出现死苗原因很多,如病害、地下害虫、药害等等。应仔细分析死苗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使小麦得以恢复生长,把损失降到最低。1.1病害小麦苗期造成死苗的病害主要是根腐病。小麦根腐病又称小麦根腐叶斑病、黑胚病、青死病等,主要由真菌引起,是多种菌复合侵染的病害。一般情况下,病菌在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及多种禾本科杂草的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小麦根腐病的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14.
北京宽农科技有限公司经十余年的科研攻关,试验成功一种能有效防治蔬菜根腐病、枯萎病、立枯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的新型药剂一叶宝绿4号。它不仅能有效防治蔬菜根腐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而且还能彻底降解土壤中的各种残留农药及亚硝酸盐、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必备产品。  相似文献   

15.
芦秀云 《河北农业》2006,(10):31-31
由于气候、耕作制度及小麦品种的不断更替,一些次要病虫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如小麦根腐病、小麦锈病、小麦潜叶蝇等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常规病虫害也一直在危害着唐山市小麦的生产。因此小麦秋播期间病虫防治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最佳时期,也是防治土传病害和系统传染病害如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秆黑粉病等防治的关键时期。针对我市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特提出今秋小麦播种期间虫害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小麦黄花叶病是小麦土传花叶病的一种,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的病毒病。近几年,该病在我地呈明显上升趋势,发展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对我县小麦生产产生了严重危害。对此我县从农业措施入手,通过多项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有效的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达到控制病害流行的目的,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一、概况上蔡县位于驻马店市东北部,全县耕地面积11亿平方米,小麦生产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7.
贵池区地处沿江江南,小麦赤霉病是贵池区小麦上的主要流行性病害,自2010~2015年近6年中有4年偏重到大流行,重发流行频次明显增加,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笔者分析小麦赤霉病近几年其重发流行原因,并提出了调整种植结构、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综合做好清沟排渍等农业管理措施,加强预测预报,选用对路药剂适期预防等防控对策,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如何科学种植,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以及病害防治技术,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文章详细阐述了农业结构调整下的小麦种植管理及病害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19.
砚山县辣椒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辣椒栽培种植的过程中,由于病害的发生使辣椒的商品率大大降低。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叶斑病、根腐病等,其中根腐病在茄科作物上是发病较为严重的一种土传病害,作物长年连作、土质较粘、温度变化大、栽培管理技术不当时易发生。病菌侵染萌动的种子或幼苗的根茎部时,可引起种子腐烂或幼苗猝倒。有效地防治根腐病的发生,必须加大农业防治措施,即清理田园、选种、合理轮作、改变耕作方式、合理施肥灌溉,并在关键时刻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受气候异常、耕作栽培方式调整以及农机跨区作业等因素影响,小麦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黑穗病、全蚀病等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在部分地区发生种类增加、程度加重趋势明显。实施小麦种子药剂处理是有效控制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促进小麦全苗壮苗,实现农药减量的重要举措。种子药剂处理技术:一是正确开展种子药剂处理。纹枯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等病害发生区:可选用6%戊唑醇FS 5 m L,加水200 m L拌种或包衣10 kg麦种;或选用30%苯醚甲环唑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