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加快宣威市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促进玉米增产增收,利用玉米新品种是最简单有效的增产途径,通过云南省玉米产业体系引进18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同田对比试验研究,总结分析得出适宜宣威市栽培的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有云瑞99、靖丰001、云瑞7号、YR12、云瑞2号、云优167、云瑞47等7个品种。  相似文献   

2.
宣威市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的产量也在逐年提高,在不断的探索中,人们不断完善玉米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本文对玉米从播种到收获中应注意的问题、水肥管理措施的介绍和宣威市主要病虫害防治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以期对宣威市玉米高产起到理论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宣威市是云南省旱粮生产区,玉米在夏播旱粮作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常年播种面积在5.33万hm2以上,通过多年实践,宣威市形成了一整套玉米综合栽培配套技术,尤其是以玉米“五配套五统一”的种植模式为主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全省享有盛誉.然而根据宣威市多年气候状况分析,冬春干旱少雨,土壤墒情不足,尤其是点播季节缺水,是南方山区旱粮主产区的一大气候特征,只有极少数年份极少部分地区在玉米播种季节能保证玉米在最佳节令播种,多数年份大部分地区玉米须抗旱种植,难以保障有较好苗情,即使勉强播种,玉米后期生长管理也因缺水受到抑制,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宣威市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宣威市农业局紧扣"三增"目标,围绕"面向市场建基地、开拓创新推科技、着眼加工扶龙头、搞好转移强劳务、狠抓产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从产、加、销三个环节入手,培育出"宣黄单"系列玉米良种和"宣薯"系列马铃薯良种,总结创新马铃薯"双高六改"和玉米"四配套"高产、高效栽培集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对宣威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良种与大田生产配套不到位、种薯研发跟不上生产需求、种植面积有回落趋势、高产栽培措施推广相对滞后、深加工能力弱等问题,提出研发生产抗逆性强的种薯、推广马铃薯高产栽培模式、继续培育马铃薯深加工企业等对策措施,旨在为发展宣威市马铃薯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究玉米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们国家的主要农作物,也是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不断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和种植质量,研究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在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将重点分析玉米的品种以及栽培技术的相关概况,分析玉米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玉米高产栽培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玉米高产栽培是稳定新时期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本文首先简介了吉林省玉米生产的现状,以及构建玉米高产栽培模型的必要性。之后,文章经过分析提出了吉林省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的构建的主要途径,包括:精细整地,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生长环境;科学选种,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生长基础;适量播种,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密度基础;恰当施肥,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营养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宝山镇是宣威市重要的马铃薯种植适宜区,今年全镇种植马铃薯5.4万亩,农技中心负责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全程服务,采用适时播种、高垄栽培或马铃薯与玉米双行套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其生产水平达到滇东北地区最高水平,常年大春马铃薯亩产量2.5吨左右,其中高产创建地块创造亩产4.16吨的高产纪录。说起宝山镇的马铃薯种植,宝山农技中心主任陈兴片可谓是功  相似文献   

9.
陕西灌区高产春玉米物质生产与氮素积累特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明陕西灌区高产春玉米栽培下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的动态特征,为陕西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玉米品种陕单609为材料,设置普通大田栽培、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3个栽培处理,于2013—2015年在陕西灌溉春玉米试验站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玉米产量等级群体的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叶面积指数与SPAD值、产量构成特性。【结果】普通大田栽培、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玉米籽粒平均产量分别为11.1、13.1和16.1 t·hm~(-2),与普通大田栽培(对照)比,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籽粒产量增加18.0%和45.1%;穗粒数和千粒重低于对照,而单位面积穗数极显著高于对照,单位面积较多穗数,是玉米高产潜力的关键。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群体收获指数也显著高于普通大田栽培。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群体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较对照增加18.5%、41.8%和20.5%、24.5%。春玉米吐丝后,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群体干物质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较对照提高10.0%和20.1%;氮素积累量对籽粒氮贡献率较对照提高30.2%和61.6%。相关分析显示,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8;r=0.927)。春玉米花后,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显著高于普通大田。【结论】与普通大田栽培和高产栽培相比,超高产栽培显著提高了春玉米吐丝后生物量积累和氮素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维持叶片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是其实现春玉米高产的生理基础。在陕西灌区春玉米生产中,在筛选耐密品种的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强化氮肥分次追施,保证高产玉米吐丝后期对氮素的需求,实现春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而玉米则是丘陵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它的产量关系着本区域内的农业经济,所以要以科学的栽培技术来完成四川丘陵地区玉米的高产。玉米对生长条件要求并不苛刻,在丘陵地区通过合理的科学技术栽培就能够实现高产。本篇文章中,以四川丘陵地区玉米高产栽培为方向,主要分析种植过程中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玉米在栽培的过程中,产量和质量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益,要想顺利实现高产,必须在栽培的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进  相似文献   

11.
高产玉米品种并不是某一个品种,而是一类品种。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玉米高产地块品种 调查,总结出高产玉米品种所应具有的特征特性,以期为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高产玉米品种选择提供依据。近年 来,农民为了创造玉米高产,不断尝试和提高栽培措施,但在玉米高产栽培中仍存在问题,经梳理将问题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2.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趋于完善,选择适宜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玉米栽培,是确保我国玉米高产稳固提升的必要措施之一。本文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展开探究,并总结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的技术要点与在种植过程中所需掌握的核心栽培种植处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玉米产量潜力的进一步提高,结合玉米科研和高产开发实践就中国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发阶段的具体技术、技术实质、技术创新点、高产攻关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明确了今后实现进一步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目标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在对玉米进行遗传改良的同时对玉米进行密植和营养(群体冠层的和土体的)同步改良是当代玉米高产开发中实现玉米产量潜力持续增进、实现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宣威市青贮玉米新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宣威市青贮玉米新品种推广,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带动玉米产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016年宣威市加大了青贮玉米新品种引进力度,共引进18个青贮玉米新品种在宣威市现代种业园进行筛选试验,对参试品种在宣威市表现出生物产量、籽粒产量、株高、生育期及抗逆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适宜宣威市种植的青贮玉米新品种为胜玉22号,较对照曲晨9号增产11.89%。  相似文献   

15.
陕北旱作农区地膜玉米高产技术标准化推进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北旱作农区地膜玉米发展状况和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工作的分析,结合延安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的实际,研究了以“秸秆饲料化”为中心,政府推动、农企结合的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推进模式.这一模式的应用,有效地推进了地膜玉米高产栽培的标准化工作,实现了农牧的紧密结合,增加了玉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的现状下,高产栽培技术已经能运用于玉米栽培的农业实践。与原有的玉米栽培技术进行对比,高产栽培体现为更加明显的玉米高产优势,同时还能达到有效保证玉米产能以及减少玉米病虫害的效果。因此各地关于切实推行玉米高产栽培的新型农业技术来讲,应当能够做到格外关注玉米栽培的田间管理,确保将田间管理的措施贯穿于玉米栽培的各个环节与阶段。  相似文献   

17.
在玉米的高产栽培中,常因多种因素影响,使部分地块玉米分蘖现象严重,有的甚至达4个分蘖。虽然玉米分蘖是生理现象,但在栽培过程中,玉米分蘖不仅不能增加产量,反而要消耗水分和养分,影响主茎生长,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所以,玉米分蘖在玉米高产栽培上毫无意义,需要根据发生的情况进行预防和清除。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宣威市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选用优良品种与优质种薯、适时播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地区春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滇中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合理追肥和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滇中地区玉米高产栽培中应采取的技术。对滇中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模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本文在介绍我国玉米种植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玉米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我国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