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内蒙古东胜区泊江海镇覆沙地3种不同盖度沙柳林和柠条沙柳混交林行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典型样地内采取样方法对行间植物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灌木林盖度增加,植物种数、一年生草本植物重要值、中生植物重要值、植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增加,多年生草本植物重要值、旱生植物重要值降低;灌木重要值为低盖度柠条沙柳混交林〉低盖度沙柳纯林〉中盖度沙柳纯林;均匀度为中盖度沙柳纯林〉低盖度沙柳纯林〉低盖度柠条沙柳混交林。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几种灌木的叶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黄土高原4种主要人工灌木林树种沙棘、沙柳以及优良草原成分锦鸡儿属植物柠条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的叶片营养成分,表明沙棘粗蛋白质、粗脂肪及适口性指标都高于其它3个树种,其叶是优良的饲料;与锦鸡儿属植物相比,沙柳虽然粗蛋白质含量低,但粗脂肪及适口性指标却较高,表明沙柳营养品质亦尚可;锦鸡儿属植物粗灰分及钙含量最高,无机营养意义较大。此外,还对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毛乌素沙地不同地貌下沙柳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峰  刘立  王文科  赵贵章  段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82-15583,15607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不同地貌下沙柳(Salix psammophila)根系分布特征,揭示干旱地区不同地貌下植物适应机理。[方法]利用中子水分仪观测沙丘上和丘间洼地沙柳样地的土壤水分动态,采用挖掘法分别对沙丘和丘间洼地上的沙柳样地进行根系分布的调查研究。[结果]在水平方向上,沙丘上沙柳根量呈指数函数减少;丘间洼地的沙柳根量呈乘幂函数减少。在垂直方向上,沙丘上的沙柳根系主要分布在0~30和80~120 cm的土层范围内,根量占总根量的72%;丘间洼地上的沙柳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的土层范围内,根量占总根量的54%。[结论]沙丘上沙柳根系不仅利用表层土壤水,而且还利用中层地下水。丘间洼地沙柳根系则以利用表层土壤水为主。  相似文献   

4.
毛乌素沙地不同地貌下沙柳根系分布特征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不同地貌下沙柳(Salixpsammophila)根系分布特征,揭示干旱地区不同地貌下植物适应机理。[方法]利用中子水分仪观测沙丘上和丘间洼地沙柳样地的土壤水分动态,采用挖掘法分别对沙丘和丘间洼地上的沙柳样地进行根系分布的调查研究。[结果]在水平方向上,沙丘上沙柳根量呈指数函数减少;丘间洼地的沙柳根量呈乘幂函数减少。在垂直方向上,沙丘上的沙柳根系主要分布在0 ~30和80 ~120 cm的土层范围内,根量占总根量的72%;丘间洼地上的沙柳根系主要分布在0 ~40 cm的土层范围内,根量占总根量的54%。[结论]沙丘上沙柳根系不仅利用表层土壤水,而且还利用中层地下水。丘间洼地沙柳根系则以利用表层土壤水为主。  相似文献   

5.
用快速称质量法测定宁夏盐池县沙泉湾生态示范区内的代表性植物柠条、沙柳、沙蒿、赖草在生长季的蒸腾速率,同时测定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工植被柠条的蒸腾速率变化为单峰曲线形式,而同为人工植被沙柳的蒸腾速率为双峰曲线形式.天然植被沙蒿和赖草的蒸腾速率变化都为双峰曲线形式,4种植物都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水分生理特性,但是各自的抗旱方式不同.随着温度的升高,4种植物的蒸腾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由于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率不同,影响了植物蒸腾速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6.
对盐池县日元贷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区的3种不同补植灌木的草地群落(柠条群落、四翅滨藜群落、沙柳群落)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种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植物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柠条群落、四翅滨藜群落、沙柳群落。由此可得,在同一类型草地补植灌木后,由于补植树种生长特性不同,形成不同的小生境,从而影响了草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毛乌素沙地沙柳沙障破损规律与植被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巴图塔境内的流动沙丘上铺设的沙柳沙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沙柳沙障的破损情况以及沙柳沙障对植被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沙柳沙障铺设5 a后破损程度严重,平均破损度达到52.89%,沙丘背风坡的沙柳沙障破损程度较迎风坡严重,同一障格不同障边的破损程度表现为迎风边顺风边;2 m×2 m规格的沙障植被恢复效果优于1 m×1 m规格的沙障,表明在流动沙丘上铺设沙柳沙障能够有效地促进植被恢复,植物多样性与沙障设置年限基本呈正相关关系;风力掏蚀是导致迎风坡沙柳沙障破损的主要影响因子,坡度和压埋是导致背风坡沙柳沙障破损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
3种典型沙生灌木NPP及其分配格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确定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指标。分别采用收获法和内生长土芯法测定了毛 乌素沙地3 种典型沙生灌木杨柴、沙柳和油蒿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量,并通过元素分析仪分别测定各器官 的含碳率,进而计算3 种灌木的NPP。结果表明,杨柴、沙柳、油蒿3 种灌木的NPP 分别为63.13 、96.39 和63.98 g/(m2a),根冠生长量的比值分别为2.71、2.02 和1.32。杨柴、沙柳和油蒿地上与地下生长量均符合等速生长关 系,可以基于地上部分NPP 来估算地下部分NPP。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适宜水分、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3种分布广泛的优势种白花草木樨 (Melilotus albus)、沙柳(Salix cheilophila)和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对土壤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胁迫加剧,3种植物相对含水量和离体叶片保水力均下降;SOD、CAT、POD活性及MDA、超氧阴离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升高。3种植物的抗旱性顺序为花棒>沙柳>白花草木樨。  相似文献   

10.
沙柳人工种植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沙柳的特征特性,总结了沙柳的繁殖与种植技术,并分析了沙柳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沙柳的人工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LAZY1基因对于植物分枝角度、分枝方向具有重要影响。以沙柳为试验材料克隆LAZY1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LAZY1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并预测蛋白结构。结果表明,SpsLAZY1a和SpsLAZY1b的CDS全长分别为1 161、1 143bp,分别编码386和38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psLAZY1a、SpsLAZY1b2种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均无信号肽区域。氨基酸序列具有IGT基因家族典型结构域,并且其C端有LAZY1蛋白的典型EAR结构。系统发育树将18个LAZY1蛋白家族聚为2个大类,SpsLAZY1a和SpsLAZY1b属于其中第1类,均为双子叶植物,并与其他植物具有较高相似性。氨基酸同源结构比对发现这些植物间既有相似同源区域,也存在一定差异区域。单子叶比双子叶植物缺少某些同源区域,草本比木本植物又缺少某些同源区域。LAZY1基因在沙柳进化过程中发生基因重复,本研究由沙柳中成功克隆SpsLAZY1a、SpsLAZY1b基因,隶属IGT基因家族,并初步揭示LAZY基因的系统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4年生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 Lam.)、沙地柏(Sabina valgaris Ant.)、沙柳(Salix psammophila C.wang et Ch Y.Yang)、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学特性,为植物固土护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境内和林格尔县境内采集5种植物根系,每种植物采3株标准株,对直径0.5~4mm的根系按0.5mm分级,采用织物强力机(加载速度为200mm/min)测定5种植物各径级根系的室内轴向抗拉力并计算抗拉强度,同时分析根型(鲱骨型、二分枝型)、生长时期(生长季初期(5月)、生长旺盛期(8月))、土壤含水量(0%,6.8%,18.8%,26.6%)对侧根分支处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断裂比例均在60%以上,侧根分支处抗拉能力明显不及相邻的直段根;无论是鲱骨型还是二分枝型,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均低于相邻直段根的抗拉力,柠条、沙柳、沙地柏、白沙蒿和沙棘直段根的抗拉力分别是相邻侧根分支处抗拉力的1.39倍、1.33倍、1.46倍、1.63倍和1.91倍;5种植物2种根型侧根分支处抗拉力和抗拉强度的种间差异相同,均表现为柠条沙柳沙地柏沙棘白沙蒿,根型对其影响不显著;生长旺盛期柠条、沙柳、沙地柏、白沙蒿、沙棘侧根分支处抗拉强度均值分别为30.57,18.19,9.52,8.54和5.34MPa,生长季初期分别为26.79,15.25,10.17,6.76和6.10 MPa,生长时期对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抗拉强度的影响均在α=0.01水平下差异显著;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强度均随周边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土壤含水量对其影响显著。【结论】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是根系抗拉的薄弱点,其抗拉力是正确评价植物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毛乌素沙地几种主要植物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了毛乌素沙地两种主要人工栽培树种(小叶杨和紫穗槐)和4种乡土树种(沙柳、长柄扁桃、蒙古扁桃和榆叶梅)的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并对2种响应曲线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小叶杨、1 a生沙柳、紫穗槐和榆叶梅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高于4 a生沙柳、长柄扁桃和蒙古扁桃;小叶杨、沙柳、紫穗槐、长柄扁桃、榆叶梅和蒙古扁桃均为阳生植物;LCP和R_(day),P_(max)和LSP,P_(max)和Φ显著相关;在相同的CO_2浓度下,蒙古扁桃光合作用效率最低,4 a生沙柳、小叶杨、长柄扁桃、榆叶梅、1 a生沙柳和紫穗槐的光合作用效率较高。平茬可有效提高沙柳对光照的利用效率,生物量积累也较快。根据本研究,小叶杨可能为C_4植物,其余6种可能为C_3植物,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4.
以沙柳休眠芽茎段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沙柳休眠芽及嫩枝离体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沙柳休眠芽萌生的最佳基本培养基为WPM培养基,叶片较绿,根较长,生长较快;诱导沙柳嫩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激素配比为WPM+6-BA0.1mg·L~(-1)+NAA2mg·L~(-1),嫩枝较壮,高3.4 cm;诱导沙柳嫩枝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WPM+NAA0.2 mg·L~(-1),生根率达100%,6-BA会显著抑制沙柳生根。本研究为沙柳优良无性系的组培快繁、沙柳再生体系的建立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沙柳遗传特性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沙柳木材显微构造及其化学成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分析了沙柳木材的显微构造,测定了沙柳木材的纤维形态及化学成份。认为沙柳质均匀,细胞构造简单,具有良好的纤维形态,是制造人造板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6.
沙柳沙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于2005年在达拉特旗测定了设置沙柳沙障的沙丘和对照样地(未设沙障)的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酸碱度等理化指标,对比分析沙柳沙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沙柳沙障的沙丘表层细沙含量比对照样地提高15.1%、粘粒提高18.3%、粉沙含量是对照地的1.8倍,说明设置沙柳沙障能够增加沙丘表层细颗粒含量,有效控制地表粗化。设置沙柳沙障后沙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对照地的1.78倍,全氮含量是对照地的1.97倍,全磷含量是对照地的1.64倍,全钾含量是对照地的1.14倍,说明设置沙柳沙障能够改善沙丘土壤的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榆林市毛乌素沙区采集的紫穗槐与沙柳各20份样品,进行主要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和分析,并利用永久性瘘管羊6只,用尼龙袋法测定和分析紫穗槐与沙柳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在12、24、48、72h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紫穗槐与沙柳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且差异极显著(P>0.01(,沙柳中的干物质含量明显高于紫穗槐;紫穗槐中的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均高于沙柳。紫穗槐与沙柳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降解率均存在差异,且差异极显著(P<0.01(,紫穗槐干物质降解率比沙柳低,粗蛋白、粗纤维降解率比沙柳的高。从粗蛋白角度分析紫穗槐的饲用价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沙柳木材苯酚液化工艺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沙柳木材苯酚液化的最佳制备工艺,以苯酚为液化剂,稀硫酸为催化剂,对沙柳木材进行液化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液比和反应时间对液化率的影响,并借助FTIR技术分析了沙柳木材及其液化产物的成分.结果表明,对沙柳木材苯酚液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液比,其次是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沙柳木材苯酚液化较适宜的试验条件是:液比7∶1,反应温度160℃,催化剂加量10%,反应时间120 min.沙柳木材液化后,红外谱图上出现了新的特征峰,说明木粉中化学组分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更多的官能团.  相似文献   

19.
以砺漠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泡果沙拐枣(Calligonum junce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沙柳(Salix psammophila)6种荒漠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相对含水量、组织密度、束缚水含量、叶片保水力等4个水分生理指标,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6种荒漠植物抗旱性。结果表明:(1)4个水分生理指标进行植物抗旱性评价结果存在差异,其中相对含水量和组织密度均表现为泡果沙拐枣最高、胡杨最低,而束缚水含量和叶片保水力则表现为梭梭最高、白刺次之、铃铛刺最低;(2)隶属函数综合评价6种荒漠植物抗旱性由强至弱依次为梭梭、白刺、泡果沙拐枣、沙柳、胡杨、铃铛刺。  相似文献   

20.
库布齐沙漠东缘沙柳的适宜生长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库布齐沙漠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沙柳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着重调查了沙埋、风蚀对沙柳生长的影响,并研究了流动沙丘迎风坡沙柳根系的生长特性,为进一步提高沙柳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提供依据.沙柳的适宜的造林条件是30cm以上的平缓覆沙地或流动沙地中下部,最好有沙埋的存在,考虑到流动沙地的风蚀和干沙层对生长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深栽抗旱措施,造林插条长度以50cm~70cm为宜.适庹沙埋利于沙柳的生长,风蚀是影响流动沙丘造林成活和林木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沙地造林时,尽量避免风蚀,在风蚀严重的地区,应该设沙障防止风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