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生产的沼气是一种清洁环保的资源,利用沼气可以照明、取暖、做饭、发电等,沼渣可以用作有机肥。沼气的利用给社会发展带来切实的利益,充分体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研究分析了农村沼气利用的现状,探讨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今后沼气建设的展望,旨在为农村沼气生产利用和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资源优化是沼气发电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解决沼气发电工程中资源供需不对称问题、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及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充分考虑沼气发电工程生产运行系统中发酵原料、沼肥、沼气等的供需情况,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沼气发电工程资源供需模型。该模型包括状态变量,如人口总数和各类禽畜总数等,每个状态变量两侧都有1个速率变量,还包括发酵原料、沼肥、沼气等供需有关的常量或辅助变量。然后,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修改或增加某些变量,构造出了沼气发电工程资源供需优化模型。最后,通过1个具体案例,证明该模型是解决沼气发电工程资源优化问题的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沼气成为中国农村普遍开发利用的优质再生能源。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养殖业、种植业为一体,把沼气、沼液、沼渣与生物、肥料、饲料有机结合起来,沼气生产成为了一种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增长的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沼气技术体系的完善,沼气在农业生产乃至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沼气的生产、开发、利用,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4.
沼气是一种清洁资源,在政府的推动之下,近年来我国农村沼气的生产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主要针对农村沼气的净化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万利 《北京农业》2007,(2):15-16
当前我国在蔬菜生产中,由于长期超量施用化肥和大量高毒高残留农药,致使蔬菜产量虽不断上升,但品质却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而沼气资源(包括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应用,不仅可有效解决蔬菜生产中的这一难题,而且施用无污染、无残留、营养全面,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理想肥料.现将棚室蔬菜沼气资源综合应用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秸秆是农村中最丰富最廉价的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大量的秸秆因没有理想的用途而被遗弃、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农村小型沼气工程是国家可再生能源建设的一部分,通常用来生产沼气的多是动物粪便。随着沼气事业的发展,动物粪便逐渐满足不了沼气生产的需要,急需找到替代原料,农作物秸秆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缺。  相似文献   

7.
沼气是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性混合气体。人工沼气一般是采用作物秸秆、杂草、人畜粪便或工农业生产的有机废物,仿照产生沼气的自然环境,在适当条件下进行发酵分解而成。沼气利用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有机融为一体,通过“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促使经济链、生物链、生态链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得以良性运行,从而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了资源,成为解决农村生态、农村能源、农业环保和农民增收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载体,推动农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兴隆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石质深山区。近年来,兴隆县将设施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基地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品牌化营销,使全县设施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并将全县农业发展方向定位于“南菌北菜”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县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4.36万亩,已经成为促进兴隆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全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无公害化生产,充分利用沼气资源,生产无公害有机蔬菜取得显著效果。沼气资源包括沼气、沼液、沼渣,无污染、无残留、营养全面,是各种作物的理想有机肥料。现就棚室蔬菜沼气资源综合应用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是指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养殖和种植为一体,把沼气、生物、肥料、饲料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农户庭院养猪、种菜、净化环境.沼气可用于做饭、点灯、储粮,沼液、沼渣可用于作物的叶面喷施,培肥地力,生产绿色食品,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0.
浅谈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是指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养殖和种植为一体,把沼气、生物、肥料、饲料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农户庭院养猪、种菜、净化环境。沼气可用于做饭、点灯、储粮,沼液、沼渣可用于作物的叶面喷施,培肥地力,生产绿色食品,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1.
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是指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养殖和种植为一体,把沼气、生物、肥料、饲料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农户庭院养猪、种菜、净化环境。沼气可用于做饭、点灯、储粮,沼液、沼渣可用于作物的叶面喷施,培肥地力.生产绿色食品,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2.
"四位一体"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沼气开发及综合利用技术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生产模式。本文对沼气池的建设技术以及沼气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为在广大农村推广“四位一体”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在蔬菜生产中,由于长期超量使用化肥和大量高毒高残留农药,致使蔬菜产量虽不断上升,但品质却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而沼气资源(包括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应用,不仅可有效解决蔬菜生产中的这一难题,而且施用无污染、无残留、营养全面,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理想肥料。实践证明,综合利用沼气资源,不仅使蔬菜增加产量,还可以提高蔬菜的抗逆性和抗病虫能力;同时沼气大棚蔬菜比对照大棚早上市15天左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4.
发展沼气生态农业 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沼气是中国农村普遍开发利用的优质可再生能源.沼气开发及其综合利用技术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养殖业、种植业为一体,把沼气、生物、肥料、饲料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增长的一种农业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农村沼气建设与新时代乡村振兴政策紧密相连。“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是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沼气被直接用作燃料、电力和热生产的来源,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在经济增长、能源独立及环境治理等方面均大有可为,沼气产业向工业化、生物质能转型,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针对中国沼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沼气资源禀赋优势、实行碳排放配额、加大科研投入补贴,提高沼气生产效率、促进农村沼气能源化利用,助力美丽农村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村收入、清洁沼气能源产业链完善。  相似文献   

16.
发展沼气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沼气是我国农村普遍开发利用的优质可再生能源.沼气开发及其综合利用技术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养殖业、种植业为一体,把沼气、生物、肥料、饲料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增长的一种农业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刘渊 《现代化农业》2014,(10):43-44
<正>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用于沼气生产的原料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和经济可行性,每年可用于生产沼气的资源量约折合2.5亿t标准煤,能转化当量天然气1250亿m3。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我国在利用禽畜养殖场粪污厌氧消化生产沼气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批成果,截至2012年底,我国规模化沼气工程近8万个,其中大中型沼气工程约4000个,沼气产量已达160亿m3/年,实现CO2减排2200万t。但  相似文献   

18.
正桃源县蔬菜标准园秸秆沼气综合利用模式依托占地800公顷的蔬菜标准园建设,以秸秆沼气工程为载体,以国家成都沼科所研制的秸秆热压膨化处理技术为核心,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推广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原料化、肥料化,形成以秸秆处理和有机肥生产为主体、沼气为纽带的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模式。该模式达到消纳农作物秸秆、生产清洁能源、供应有机肥、净化环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农村能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资源,沼气是农村能源的重要代表,沼气的使用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本文通过对农村沼气能源环保、经济的特点进行研究,探讨一下农村沼气对农业环境保护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猪场沼气综合利用是指将猪粪便、粪尿等猪场污物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后,所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作为其他生产活动的能源、肥料等系列化的再生利用,真正实现系统内农业资源多层次利用和高效益良性循环.针对猪场沼气综合利用的目的与意义、猪场沼气池构建、沼气产生过程、沼气脱硫技术、沼液利用、示范猪场沼气综合利用效果等进行较系统阐述,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猪场沼气综合利用的推广与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