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冬玉米种植是江城县冬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冬玉米可以充分利用冬闲田,利用当地丰富的热区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粮食产量。为了提高冬玉米的种植水平,提高单产,提升冬玉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总结多年冬玉米种植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江城县气候条件,提出冬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从选地﹑品种选择﹑整地﹑规格播种﹑盖膜﹑田间管理﹑病鼠虫害防治和收获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研究玉米生产技术与玉米单产及总产的相关性,对1949~2010年黑龙江省玉米年种植面积、平均单产和年总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建国60多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总体呈明显增长趋势。玉米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随年份递增均呈线性函数变化。玉米产量变化与种植面积、平均单产及生产技术进步相关密切。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玉米单产的提高,单产的提高促进了玉米总产的增加。生产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及综合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机械化、田间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玉米增产的主要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在长期演变中逐步形成了特征明显的三大区域,依据玉米种植的区域差异特性和产量变化趋势,本研究将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产区,对三大区域玉米总产量及玉米增长率的因素贡献进行分解,结论是单产和种植面积对三大区域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中部产区玉米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和单产水平提高的双重贡献;而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则主要来自单产水平的提高。总体而言,中国玉米单产和种植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种植面积扩大是玉米产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提高玉米单产要以增加种植密度为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玉米科研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单产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目前我国常规玉米种植生产过程中,要想再把玉米单产提高一个水平,应以增加种植密度为核心。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昌吉州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本文从玉米品种选择、适宜增加种植密度、水肥耦合适时适量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综合栽培技术方面进行探讨,为昌吉地区有效解决增加玉米收获穗数,达到提高单产水平及增加农民种植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在南方地区主要作为春玉米或秋玉米种植.但为了充分利用南亚热带地区冬季"天然大温室"的气候优势,漳州市农技站推广应用冬季双降解地膜覆盖新技术,提高冬玉米种植水平,于2001年12月上旬在芗城区石亭镇、漳浦县前亭镇、诏安县四都镇等地科学引导种植2400亩冬玉米,成为我市调整优化冬季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渭北旱塬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通过选用耐密型品种和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玉米产量是渭北地区“吨粮田”建设的主要抓手。合理密植是提高渭北旱塬春玉米单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通过对正成018、宁玉688、DK117、同丰171、MC703、潞玉1572这6个耐密型品种进行不同密度配置试验,提出了在渭北旱塬地区玉米“吨粮田”建设中,选择高密度耐受性较强的品种,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并建议推广耐密型玉米品种时,应结合当地当年降水量确定适宜种植密度。在大田生产中,指导农户合理密植,适当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将目前普遍种植密度4 000株/亩左右增加至5 000~5 500株/亩,旱薄地地膜玉米种植密度增加到4 500~5 000株/亩。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江城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2013年江城县玉米种植面积达13.73万亩,平均单产350公斤;其中冬玉米4.8万亩,平均单产330公斤。提高冬玉米产量对江城县农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江城县全年粮食总产能否增长。本文根据笔者对江城县多年来在农技推广一线的生产实践,就江城县的气候特点、土壤条件以及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总结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指出了选用良种、适期播种、地膜覆盖、规格种植、水肥管理以及病虫草鼠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是冬玉米高产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生产上一方面要提高玉米单穗产量,另一方面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对产量的提高是最直接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生产上一方面要提高玉米单穗产量,另一方面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对产量的提高是最直接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杂交玉米宽窄行不同密度栽培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单产水平,开展了玉米宽窄行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宽窄行种植既可以有效增加种植密度,宽行间又方便农事操作,其最佳密度为35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2.
怒江州南部海拔1100m以下低热河谷地区进行冬玉米种植已有多年,种植面积在133.33-186.67hm^2,平均每公顷产量3600-4725kg。冬玉米的种植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增加了农产品产量,是解决贫困农户缺粮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冬玉米产量较低,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干旱、低温等因素是造成冬玉米授粉不良、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有限的耕地上,在基本不影响大宗粮食作物生产的前提下,利用0.5熟光热资源,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方法]通过填闲复种和间套增种,分区构建马铃薯多季高效种植新模式,提高马铃薯单产和效益。[结果]在平原丘陵区稻田构建"秋马铃薯/油菜-水稻"、"冬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和"秋(冬)马铃薯-水稻"等3种新模式;在平原丘陵区旱地构建"春(冬)马铃薯/玉米/甘薯"、"春(冬)马铃薯/玉米-秋马铃薯"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等3种新模式;在高原山区构建"春马铃薯/玉米"新模式。[结论]新模式复种指数200%~300%,积温利用率68.9%~93.4%,光能利用率0.98%~1.59%,秸秆利用率50%~100%。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新模式全年产量提高2.6%~93.0%,效益增加15.8%~284.3%。马铃薯多季高效种植模式已成为四川农作物增产增收的主体种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唐山市丰润区是产粮大区,冬小麦要夏玉米一年两熟地区通过采用选择优良品种、生长期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种植管理技术来提高单产,以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5.
唐山市丰润区是产粮大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地区通过采用选择优良品种、生长期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种植管理技术来提高单产,以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两垄一平台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项技术是为了解决玉米主产区玉米大面积连片种植而存在的“玉米海”问题,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提高玉米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1玉米两垄一平台栽培整地技术1.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设在肇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碳酸盐黑钙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产物之一,由于受气温、及灌溉条件影响,玉米种植都以春播产量高。以黄山市歙县为例,全县玉米种植面积6300公顷,历年平均单产不足200kg/667m2,其中春播玉米占25%左右,而产量占比50%以上,而当地油菜茬无灌溉旱地夏玉米由于抽雄期的"卡脖子旱"严重影响单产。为了充分提高土地资源产出率,我们通过对本县域气候的深入分析和了解,根据当地的雨水情况、选择品种、播种时机、施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玉米生产的经验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水平皆居粮食作物之首.1998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达147.078万hm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9.23%;玉米总产达839.8万t,占粮食总产的53.13%,玉米单产为5709.9 kg/hm2,超过全国和世界玉米平均单产水平,在我国也属前列,玉米在我区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地位.进入90年代以来,我区玉米种植面积增长迅猛,总产快速增加,但单产提高缓慢,种植玉米的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库存增加,商品粮"卖难",不同程度地造成一些社会浪费,困扰着我区玉米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认真总结我区玉米生产中的经验教训,明确存在的关键问题,有益于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促进玉米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快产业化生产进程.  相似文献   

19.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面积的种植。随着玉米种植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单纯依靠更新品种和增施肥料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难度很大,而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单产。通过试验,采用双株紧靠玉米种植技术可显著提高玉米单位面积的种植数量。文章介绍了玉米双株紧靠种植技术,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扩大旱地复种指数,增加粮油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综合经济效益,推广玉米套种冬黄豆、冬黄豆套种油菜的耕作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种植冬黄豆技术简单,花工少、成本低、效益高,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