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最早传入并种植烟草的省区.烟草自明万历年间从吕宋(今菲律宾群岛)传入福建,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尽管福建烟草生产在明清时期的形势不同,但总体上呈发展的趋势.回顾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分析影响福建烟草生产的原因,针对福建烟草当前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烟草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汪银生  张翔 《农业考古》2006,(1):179-182
现有的资料表明,烟草和吸烟行为起源于中南美洲。烟草何时何地最早传入中国,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烟草史研究的深入,与烟草相关的文物相继出土,人们对烟草的传入有了新的认识。目前,烟草传入我国可大致分为以下几条路线。一是由菲律宾首先传入台湾、福建  相似文献   

3.
豆薯——地瓜栽培传播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箭 《古今农业》2007,113(3):40-48
蔬菜水果作物豆薯(西南称地瓜)原产美洲,最早由秘鲁印第安人驯化、栽培。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开始后,16世纪的西欧人初步记载下豆薯。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人把豆薯(栽培)传入菲律宾,随后豆薯从菲律宾传入东南亚。豆薯(栽培)可能在17世纪末传入中国东南沿海,传入者可能是在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经营中菲间贸易的西葡、中国和菲律宾商人。以后传遍中国宜种地区,并逐渐形成了一些知名的栽培品种。乾隆年间的《顺德县志》最早记载下其中的广东顺德沙葛———地瓜,同治年间的《成都县志》最早记载下其中的成都牧马山地瓜。豆薯—地瓜既可作水果生吃又可做菜炒熟吃,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4.
陶卫宁 《农业考古》2006,238(1):172-175
烟草于明清时期经由不同路线从海外传入我国。其路线大致有四条:东南线、南线、西北线和东北线。其中东南线和南线要远比东线和西北线尤其是西北线早,大约在明中后期。就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的烟草尚未传入时,国内则已经开始了由最早传入烟草的闽广沿海一带向内地迅速传播和扩散,波及面相当广。几乎到达了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5.
正烟烟草原产于美洲,明朝万历年间由菲律宾传入台湾和福建种植,尔后逐步扩大遍及我国内地。烟民李堂人把抽烟叫"吸烟",一般为年龄较大的男子。清代至民国,吸食旱烟成了人们工余饭后的一种消遣方式。有钱人多吸水烟,平民一般吸旱烟。20世纪70年代后,红白喜事、请工干活都要  相似文献   

6.
烟草原产美洲,又名"菸"、姆巴古、淡巴菰、淡巴姑、大古、淡肉果、担不归等,别名"相思草"、"返魂烟"、"气死名医草",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中国.烟草传入中国后,传种速度很快.明末的谈迁曾描述当时烟草的种植情形时说:"今艺及江南、北"(1)(中集《荣植·金丝烟》).  相似文献   

7.
面向未来的烟草生产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郭丽琢 《甘肃农业》2002,(11):20-21
1492年10月11日,哥伦布在新大陆第一次品尝到烟草的滋味.1592年,烟草开始在文明世界作为一种商品进行生产①②.我国烟草栽培据文字记载,约起始于16世纪(明朝万历年间,近期考古发现认为是明朝嘉靖年间)③.迄今,烟草已作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闫敏 《古今农业》2008,(4):99-104
明清时期烟草的传入和传播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国内学术界比较关心的问题。建国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七个方面:烟草是否我国本土原产作物、烟草的传入时间、烟草的最早传入地、烟草的传入途径、烟草在全国的传布状况、烟草在我国迅速传播的原因、烟草的传入对我国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虽然烟草的传入和传播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和传播问题的研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仍然需要学者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玉米种植小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玉米传人我国的时间和渠道缺乏明确记载,迄今不能做出最后肯定的结论。万国鼎根据各省文献记载推断:玉米是在16世纪初,经由海路传入我国沿海和近海各省的。玉米首先由陆路传入之说,与事实不符。陈树平认为玉米大概是通过三条渠道传入我国的:一是由海路传到东南沿海各省然后传入内地,大约在嘉靖年间。一是由西北陆路传入陕甘地区,甘肃玉米可能是经由波斯或中亚西亚传入的,也就是说的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0.
关于烟草传入中国的问题,一直是史学界在烟草史研究中的重点。但在以往烟草史的研究之中,将各种烟草一概而论,认为烟草皆为明末自东南亚与朝鲜传入我国。事实上烟草自种层面上可分为黄花烟与红花烟,前人的研究更多集中于红花烟传入问题,大大忽视了对黄花烟传入问题的研究。明末传入中国的烟草为红花烟,而黄花烟则不同,其应于乾隆年间自俄国传入我国。在本文中,笔者将依靠文献材料,首先对烟草品种进行简单分析,而后尝试从世界史宏观的视角出发,对黄花烟传入我国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石慧敏 《农业考古》2000,(2):289-293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人民心灵的寄托。但根据茶文化界目前为止的研究成果表明,古代日本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日本人的饮茶风尚是从中国传入的,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这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国茶及中国饮茶风尚,除了传入日本外,还曾陆续传向了世界各地。 11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威尼斯作家拉摩晓( Giambaftiata Ramusio)著《中国茶摘记》等书,使中国饮茶知识开始在欧洲传播。 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我国茶种输入沙俄。 1637年(明崇祯十年)英国威特斯船长专程率船队…  相似文献   

12.
玉米的原产地在中美或南美,这是世界所公认的。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6年以后,玉米便由新大陆被带到欧洲,然后又由欧洲传遍全世界。一、玉米传入我国玉米传入我国的路线有三种说法:(1)从西班牙传到麦加,再由麦加经中亚细亚引种到我国的西北地区;(2)先从欧洲传到印度、缅甸等地,再由印、缅引种到我国的西南地区;(3)先从欧洲传到菲律宾,后由葡萄牙人或在菲律宾等地经商的中国商人经海路传到中国。在上述三条路线中,很可能都曾有玉米被带到中国来,不过时代有先后而已。  相似文献   

13.
尝试利用GIS技术模型化、定量化研究历史地理问题,旨在为各种农作物传播路径研究和物质、文化扩散等历史地理课题研究提供一条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为探究玉米进入中国后的传播路径和扩散过程,以中国各地最早有玉米记录的文献及记录时间为基础数据,建立玉米在中国传播的数字地面模型,利用定量和模型分析的方法研究玉米在中国的传播起点、方向、主线与扩展速度,探究其扩散区域面积与明末以来人口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在明嘉靖年间传入中国,在甘肃西部(1522年)、云南东南部(1563年)、广西东南部(1564年)、福建东部(1545年)形成4处独立的传播源,沿8条线路传向全国。玉米的传播主要是沿陆路交通线传播,清代官路与大路对玉米的传播促进作用明显;但在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形复杂、陆路交通不便,玉米的传播主要沿河谷方向拓展。清代以来玉米在中国快速扩散种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二者表现为明显正相关关系,玉米的广泛引种是清初到1950年中国人口能够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保加利亚烟草霜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烟草霜霉病发生危害情况 烟草霜霉病是烟草上一种毁灭性病害。烟草幼苗及幼嫩植株受害最重,严重时可以毁灭苗床,成株期受害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烟草霜霉病最早在澳大利亚发现(1891),随后在美国(1921)、加拿大(1937)、阿根廷(1939)相继发生,1958年传入欧洲,首先在英国温室内种植的烟株上出现,仅三年的时间就蔓延了欧洲几乎所有的烟草种植国家和地区,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据报道,1960年比利时佛朗得斯地区和法国北部损失达90%,仅法国就损失1万吨干  相似文献   

15.
片仔癀是蜚声中外的名贵中成药。 片仔癀问世,极富传奇色彩,相传,片仔癀是明代宫廷的御用良药,约在1555年(明嘉靖年间),有一位明世宗的御医,医术高明,因不满于严嵩父子暴政,逃出京城,来到较为安定的闽南漳州的市郊璞山岩,隐姓埋名,在此寺庙削发为僧。当时,寺中和尚受少林影响,人们多习武强身,以护寺庙,刀伤骨折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芒果引进中国的历史进行考辨。全文分四部分:1.考证现在栽培的芒果非中国原产,它应该是从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的。2.驳芒果由唐代玄类从印度传入之说,考证玄奘在所著《大唐西域记》中提到的庵没罗果就是现在的沙果,而非芒果。3.驳清代吴其浚以为芒果在元代已经栽培之说,考证吴氏将黎檬误为芒果;又驳《珠江三角洲农业志》(1976)以为扁桃就是芒果之说,考证元代以前,广东没有芒果栽培。4.考证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中国方志开始有芒果记载,其时并不普遍;它的传入,当在明代初年。芒果自明代传入以后,经过人工栽培,已有十多个品种。  相似文献   

17.
番茄原产美洲,大约在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最初由海路传入的可能性最大,后分多次、多途径传入。虽然番茄传入我国的历史很长,但传播速度却十分缓慢,20世纪初才开始作为蔬菜栽培,大规模发展则在建国之后。本文重点考证了番茄引种至我国的时间、路径以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在中国的分布和推广情况,并对番茄传播的动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安壕 《古今农业》2021,(1):53-65,52
木薯原产美洲,于清道光年间传入中国,并在广东各地逐渐推广传种,民国时有过一场大规模的推广运动.本文全面梳理木薯在晚清、民国广东的引种推广过程,包括探讨木薯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及地点,阐述木薯在广东从早期平稳渐进,到抗战时期快速发展的推广过程.最后,分析探讨木薯在广东成功推广的动因.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我国烟草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烟草是于明中后期(正德嘉靖年间)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的一种,它一经进人我国境内,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到了明末清初已经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本文试着从这几个角度对这一问题做一个论析。一。经济因素(一)时代经济背景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明末清初国内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为它的传播引种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背景。“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全部发展过程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社会分工,才使得农业、手工业和工业的关系由商…  相似文献   

20.
烟草野火病是由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最早由Wolf Foser(1917)报道,1917~1918年,野火病成为美国北卡洲危害最严重的病害,1921年弗吉尼亚洲因野火病造成烤烟减产1000万kg,2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哥伦比亚、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朝鲜、新西兰、菲律宾、波兰、前苏联等都相继报道发生该病。现在,所有主要产烟国均有发生。 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烟区连年发生,且危害严重,近年来有日趋上升的趋势,特别在云南逐渐成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年发病面积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