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本文紧密结合多年林业育苗实践经验,对红松幼苗栽培技术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探讨,对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作中有一定指导意义。红松,松科,常绿针叶乔木。枝近平展,树冠圆锥形,冬芽淡红褐色,圆柱状卵形。红松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象化石一样珍贵而古老的树种,天然红松林是经过几亿年的更替演化形成的,被称为"第三纪森林"。红松在地球上只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到长白山一带。1种子采集与调制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红松是非常的珍贵的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红松经济价值较高,既可以用于树材,也可以用于果材。本文主要对红松果用和材用林营建技术进行分析,以为东北地区的红松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红松又名果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米,其材质轻软、形色美观、耐腐蚀、用途广。红松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也是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林最佳的选择树种。红松分布不广,在国外仅见于俄罗斯远东南部沿海地区、朝鲜北部和日本的中部山地。在我国主要分布长白山和小兴安岭一带,其红松林是这一带的顶级群落,红松树种珍贵、地域缺稀,因此,快速、高质量营造红松高产果林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红松,又名果松,是常绿高大乔木.树高可达40米,胸径可达200厘米,寿命大约300-500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分布范围大致与长白山、小兴安岭山脉所延伸的范围相一致.它除了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外,还是极好的经济树种.红松人工林的结实特性  相似文献   

5.
<正>红松属大径材种,其以优异的材质、独特的价值驰名中外。红松在世界上分布不广,我国的东北是其自然分布区的中心地带,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完达山,小兴安岭地区。1、红松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价值红松俗称果松,是松科松属常绿高大乔木,且雌雄同株异花树种。红松是结实量较大的树种之一,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营养价值丰富,是高级保健品;红松的花粉可入药,有润心肺、益气血功效;松针可作良好的饲料;松针  相似文献   

6.
水曲柳为木樨科白蜡树属落叶大乔木,是我国三大珍贵硬阔树种之一。其分布我省东部山地,集中于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山区,是原始红松阔叶混交林主要混交阔叶组成树种,尤其是谷地红松林中更为习见。该树种在吉林、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北部和日本也有分布。水曲柳适应性强,生长较快,材质好,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为此,应大力提倡营造水曲柳丰产林。一、实生苗木培育1、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7.
红皮云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生长在海拔300-1800米的山地,它常与鱼鳞云杉、冷杉、红松、白桦、蒙古栎等树种混生成林。  相似文献   

8.
红松作为我国二级重要保护植物,属于较为珍贵的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我国小兴安岭及长白山一带为其主要分布地点。红松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而且材质较为轻软,不易发生变形,所以在家具制作、枕木、桥梁及建筑等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类对于红松的采伐和开垦较为过度,给红松树种带来了较大的破坏。因此,需要加强红松造林技术,确保有效提高红松种苗的质量,体现出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红松广泛分布于黑龙扛省小兴安岭以南的东部山区,尤以小兴安岭为多。其树干通直,材质照好,出材率高,易加工且耐腐朽,工艺价值很高,为省内珍贵用材树种。树脂、树皮、种子也有广泛的用途,至目前为止,在省内的山区和半山区已营造了大面积的红松人工林,并在造林技术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大力发展好红松人工林,抚育好天然更新的红松林,对黑龙江省扩大用材林基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兴安岭过伐天然林结构特点及经营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标准地调查,对小兴安岭过伐天然林与原始阔叶红松林在树种组成、结构特点、生物多样性、建群种红松的数量、径级分布规律及演替趋势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小兴安岭过伐天然林与原始阔叶红松林的林分结构特点,并提出了小兴安岭过伐林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1.
红松又名果松,是常绿高大乔木,是慢生型树种,喜欢深厚肥沃、排水、通气良好的山地森林土壤,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最高可达四十米左右,胸径可达两米,寿命大约五百年左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分布范围大致与长白山、小兴安岭山脉所延伸的范围相一致。它除了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外,还是极好的经济树种。其根能提炼松节油、焦油等几十种工业用油,叶能提炼松汁油,是机械润滑油和高级化妆品的原料,红松种子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主要用于食用、医疗、保健以及其它工业).怎样培  相似文献   

12.
<正>红松又名果松,是常绿高大乔木,是慢生型树种,喜欢深厚肥沃、排水、通气良好的山地森林土壤,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最高可达四十米左右,胸径可达两米,寿命大约五百年左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分布范围大致与长白山、小兴安岭山脉所延伸的范围相一致。它除了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外,还是极好的经济树种。其根能提炼松节油、焦油等几十种工业用油,叶能提炼松汁油,是机械润滑油和高级化妆品的原料,红松种子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主要用于食用、医疗、保健以  相似文献   

13.
用樟子松嫁接红松培育红松速生用材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乡土珍贵树种,它以优异的材质和多种用途而驰名中外。 我国东北是红松自然分布的中心地带,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区、完达山区及小兴安岭爱辉以南海拔150—1800米,气侯温寒、湿润,草原草甸土到暗色森林土等。其分布的最北界是黑龙江省爱辉县西南的胜山林场(约49°28′N,126°40′E)。红松自然分布区的幅度南北约900公里,东西约500公里。红松在国外分布不多,仅见于苏联远东南部沿海的丘陵地区,朝鲜北部和日本的本州、四国山地。  相似文献   

14.
<正>红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高大乔木,为我国重要的珍贵树种之一,是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天然林中主要的森林组成树种。它既是优良的用材树种,也是著名的珍贵经济树木,具有很高的工业、药用、经济及园林生态价值。红松还是优良的绿化树种,可作为城乡行道树、风景林、马路绿化、景园绿化。同  相似文献   

15.
红松是一种常绿高大树木,别称果松,是我国的重要树种之一,原产地是在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到小兴安岭这一带,由于近年来的过度砍伐天然的红松林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我国被列为二级保护树种。其生产力高,用途广泛,红松果和红松木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红松的树体高大,木材轻软细致,纹理直,耐腐蚀性强,是建筑、桥梁、家具、枕木优良用材。种子可以供药用,也可以榨油供食用以及工业用。是产地主要造林树种,又是观赏树。本文主要对红松的果用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相较于其他种植品种而言,红松的生态价值及社会价值是比较高的,并且主要生长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社会生产中的重要资源,红松的育苗工作需要予以较大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林场红松培育工作的效率。同时在红松的选种、整地、施肥等工序中都有有计划的进行,并控制好苗木的出圃时间,从而确保苗木培育价值的实现。1红松概况红松又名果松,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到小兴安岭一带,与其他的森林资源不同,  相似文献   

17.
红松也叫做果松,是松科类的植物,被我国列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我国的小兴安岭至长白山一带是其主要的分布地点。红松的耐腐蚀能力非常强、不容易变形而且材质轻软,适用于家具制作、枕木、桥梁、建筑等方面并且有着非常强的优势。这篇文章通过对红松的幼林抚育、苗间管理、播种地的选择、造林密度、树种配置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着手,介绍红松的造林技术,并且提出一些在红松的培育以及种植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给大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用10种树高曲线模型作为候选模型,以决定系数(R~2)、残差平方和(S_(se))和均方差(M_(se))作为模型优劣的评价指标,对小兴安岭天然林中的云杉(Picea asperata)、红松(Pinus koraiensis)、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椴树(Tilia tuan)4种树种的树高曲线模型进行优选。结果表明:云杉、红松和椴树的最优模型均为Logistic模型,水曲柳的最优模型为抛物线模型;云杉和红松两种针叶树种,最优模型的优势不明显,水曲柳和椴树两种阔叶树种最优模型的优势较明显;比较R~2的大小,得出较适合小兴安岭云杉和红松两种针叶树种的树高曲线模型(R~20.8),对小兴安岭阔叶树种的适用程度不具有普遍性,对椴树的适用性好(R~2最大达0.94),对水曲柳的适用性较差(R~20.8)。对水曲柳的树高进行分段研究得出:水曲柳在树高低于9 m时,树高曲线模型较适宜(R~20.8),其中抛物线模型为最优模型;树高较高时,没有适用的树高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19.
红松又名果松,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到小兴安岭一带。鉴于红松珍贵的使用价值及宁安市红松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红松商品林是充分发挥宁安市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势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栽针保阔”红松林不同透光强度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白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林区近30a不同透光抚育强度"栽针保阔"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重要值、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不同透光强度(郁闭度0.2、0.4、0.6)对东北林区"栽针保阔"红松林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透光强度下群落的树种组成结构、径级分布、蓄积生产力、年均生长量、物种多样性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透光强度的增大,树种组成结构发生改变,红松在群落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先锋树种的地位不断降低;群落小径材比例依次下降,中径材比例依次提高,并出现一定比例大径材;下层红松阔叶混交林蓄积生产力逐渐增加;群落建群种红松直径和树高年均生长量呈递增趋势;中等透光抚育强度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采取"栽针保阔"与不同透光抚育强度相结合方式恢复的次生林,均形成了红松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证实透光抚育是加速东北林区"栽针保阔"红松林恢复的有效途径,综合考虑采取中度以上透光抚育强度(郁闭度0.4以下)更有利于地带性顶级群落阔叶红松林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