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饲料贮备①晒制青干草,因青干草的营养价值高于玉米秸和稻草。②收集优质农作物秸秆,如花生秧、甘薯蔓、芸豆秧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被羊消化吸收,特别是训练羔羊开食和羔羊培育的优质粗饲料。③种植优质牧草。如紫花苜  相似文献   

2.
<正>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种豆科牧草。河北省河间市益农新科技研究所引进加拿大选育成功的“益苜一号”紫花苜蓿,被我国广大牧区牧民誉为“牧草之王”。它全年生长期在250天左右,一年种植10年受益。一年可收割8次以上,当年种植,每667m~2产鲜草在3800kg以上。一年后每667m~2可产鲜草1.2万kg以上,其适应性强,繁殖快、抗干旱、耐积涝,0℃以下严寒和55℃以上高温条件下仍能够正常生长。“益苜一号”紫花苜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豆科牧草,是畜牧业经济发展中非常需要的营养价值高于玉米的 一种牧草。但是,紫花苜蓿的栽培种植又是一个复杂而不易成功的经营过程。近几年,紫花苜 蓿的推广生产广受质疑。一部分人种下了缺也失败了,一部分人种植了却在坚持着。针对这个 普遍面临的现象本人有自己的看法,在此论述了,紫花苜蓿在科尔沁草原地区种植的弊大于利 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赵启光 《河南农业》2023,(19):10-11
<正>菌草是指可用于食用菌、药用菌栽培基料的高大草本植物。其根系发达,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既可作为培养基料为食用菌、药用菌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养分,也可作为牧草饲养畜禽,还可用于生态治理、生物质发电、制作饲料、有机肥等。鉴于此,周口市川汇区政府从2018年起,将菌草栽培技术应用到脱贫攻坚中,大力发展菌草产业,拓宽群众脱贫致富的门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5.
改善畜禽结构现状,发展报酬较高的饲料产业,是解决饲料不足和我国粮食短缺的重要手段。广泛开拓饲料资源,发展牧草饲料代替部分精饲料,用牧草代替粮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相对于粮食作物来说,牧草更能够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牧草提供的有效养分也更多。牧草的另一大优势是其属于纯天然的饲料,营养多样化,其价值也非常丰富,转化率也较高,可以直接喂养畜禽。牧草饲料可以在非粮地发展,在农田发展牧草饲料是牧草饲料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其中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可以促进牧草饲料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家顾问》2014,(6):9-9
<正>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5月审定通过了13个牧草品种,分别为:①中苜5号,紫花苜蓿育成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申报,适宜在黄淮海地区种植。②滇北,鸭茅野生栽培品种,四川农业大学等申报,适宜西南地区温凉湿润的丘陵山地种植。③同德,无芒披碱草野生栽培品种,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等申报,适宜于在海拔2200~4200米高寒地区种植。④晋农1  相似文献   

7.
饲用甜菜高产、优质,营养丰富,是适口性极好的饲料作物.高寒阴湿地区气温低,降水少,牧草生长期短,尤其在冬春季节家畜饲料严重不足.因此,利用地膜覆盖措施在高寒地区种植饲用甜菜,是弥补当地饲料短缺的有效途径.2000年我们在天祝县金强河地区试种饲用甜菜获得了成功.现将天祝高寒阴湿地区饲用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北方半干旱区紫花苜蓿适宜品种选择及其合理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的牧草作物很少投入化肥,产量很低,增施化肥可增加牧草产量、改善牧草质量和土壤质量。该区土地资源对我国的粮食生产目标至关重要,均衡养分供应是创建一个有活力的牧草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3年试验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北部旱农区适宜种植的苜蓿品种以中苜一号、创新苜蓿和敖汉苜蓿为好。平衡施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苜蓿增施磷肥效果最好,其次是钾肥,氮肥当年有效。在配合施肥的基础上,N的利用率为59.2%,P2O5的利用率为20.0%,K2O的利用率为58.8%。  相似文献   

9.
高寒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产草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了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与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高寒草地天然牧草产量变化的总体特征为波动中呈显著上升趋势,牧草产量以每年183.21 kg/hm2的速度上升。牧草产量前后5年对比分析,前5年牧草平均产量较多年平均值低646.4 kg/hm2,后5年平均牧草产量较多年平均值高646.4 kg/hm2,前后5年牧草产量平均值相差1 292.8 kg/hm2。在影响因子中,降水量与牧草产量之间的关系最密切,降水量是高寒草地牧草产量形成的限制因子。在水分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三江源地区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三江源区玛多县鄂邻湖畔北岸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原紫花针茅草地和称多县珍秦乡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甸小嵩草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及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草地群落结构的各项指标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讨论了不同退化草地的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苜宿属多年生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而且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重要作物.扩大苜蓿种植面积,要选好品种,抓好苜蓿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12.
五种沙生饲用灌木营养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梭梭、花棒、杨柴、乔木状沙拐枣和毛条5个沙生饲用灌木树种在其生长季节连续采家畜可食部分进行养分测试,表明;5个树种粗蛋白质含一均呈持续下降粗纤维含量呈持续上升型,粗脂肪含量后期增长型,无氮浸出物的含量;沙拐枣呈持续下降型,其余4个树种变化平稳;到8月下旬,花棒、杨柴和毛条的营养价值接近于优良栽培牧草紫花芷蓿盛花期含量。5个树种的饲料采收应在8月下旬进行。  相似文献   

13.
青贮指的是将青饲料埋起来进行发酵,与空气隔绝,进而产生有机酸使得饲料中的养分能够长久保持,使饲料能够经久不坏。对牧草进行青贮实际上就是对牧草内的蛋白质的降解过程进行抑制,与干草相比青贮过的牧草内含的蛋白质以及营养要素更高。因此,如何对牧草青贮中的蛋白质进行降解抑制,是提高牧草的营养以及提高畜养动物健康程度的关键。文章以阿拉善盟的实际工作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并分析相关解决措施对蛋白质的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阿里地区栽培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该试验引进国内外13个紫花苜蓿品种(金皇后、中兰2号、陇东1号、三得利、公农1号、中苜1号、前景、北极熊、阿尔冈金、驯鹿、皇冠、WL168-HQ、WL712),在西藏阿里地区草业工作站牧草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别测定株高、产量、越冬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参试的13种品种中三得利、陇东1号的抗旱性强、越冬能力强、产量高,可以在阿里高寒地区种植;驯鹿、皇冠、中兰2号、公农1号、中苜1号、阿尔冈金、金皇后等在株高、产量和越冬率等方面表现中等,需进一步研究其适应性;WL712、北极熊、WL168-HQ品种在种植的第1年具有较好表现,但第2年具有抗寒性能差、返青及越冬率低等特点,为淘汰品种,不建议进一步在该地区试种和示范。  相似文献   

15.
李玉玲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132-133
扁蓿豆是一种抗旱抗寒、耐瘠薄,营养价值较高的多年生豆科植物.2004-2006年在青海省同德县试验地对1995年由内蒙古引入直立型扁蓿豆在青海高寒牧区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牧草耐旱、抗寒、茎直立、适应性强,越冬成活率达93.8%以上,粗蛋白含量19.3%,年产青草10532.2kg/hm2,是高寒牧区人工草地建植和天然草地改良中较为理想的豆科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秋季天气凉爽,牧草丰盛,饲料充足,公牛精力旺盛,母牛发情周期短,持续时间长,是配种的黄金时节。生产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高寒草甸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1年适度放牧下冬季、夏季高寒草甸的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适度放牧下,冬季、夏季高寒草甸的群落裸地面积、物种数、毒杂草物种数均不显著(P0.05);冬季高寒草甸的平均牧草鲜重、牧草干重、可食牧草鲜重、可食牧草干重分别为379.44克/平方米、136.49克/平方米、278.88克/平方米和100.32克/平方米,均高于夏季高寒草甸。  相似文献   

18.
建立高寒草甸牧区牧草养分与牧草总能之间的能值预测模型,为高寒草地健康评价及家畜管理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以牧草干物质(DM,x1)、粗蛋白(CP,x2)、粗灰分(Ash,x3)、酸性洗涤纤维(ADF,x4)、中性洗涤纤维(NDF,x5)、钙(Ca,x6)、磷(P,x7)7种常规营养成分作为自变量,牧草总能(GE,y)作为依变量,建立高寒草甸暖季和冷季牧草不同自变量组合与总能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暖季牧草的DM、ADF和NDF与GE呈正相关,CP、Ash、Ca、P与GE呈负相关;冷季牧草的CP、Ash、ADF、Ca、P与GE呈正相关,DM和NDF与GE呈负相关,其中P与GE有较强的相关性;预测准确性较高的模型为:y=9 469-57.71x1+1.34x2-11.06x3+7.70x4+11.38x6+2 306x7,R2=0.906 3,CV=0.69%;y=-6 117+93.81x1+39.82x2+230.61x3+15.54x4-65.96x6-8 000x7,R2=0.815 9,CV=2.44%。综合得出,在高寒草甸草场可选择以牧草DM、CP、ADF、Ash、P建立与GE相关且准确性更高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估土荆芥入侵可能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造成的潜在生态风险,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量土荆芥残渣(1.25、2.50、5.00、10.00 g/kg)对在退化高寒草甸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常用的3种培育禾本科牧草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早熟禾(Poa annua)根际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土荆芥残渣含量增加,老芒麦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高土荆芥比例处理显著抑制了老芒麦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垂穗披碱草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随着土荆芥残渣含量增加呈现"增加-降低-增加"的趋势,而真菌数量则呈现"减少-增加"的趋势。早熟禾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数量显著变化;土荆芥残渣对早熟禾根际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变化显著,而老芒麦受影响的酶只有脲酶和纤维素酶,垂穗披碱草的则是蔗糖酶和硝酸还原酶;土荆芥残渣也影响了牧草根际土壤的养分状况,对老芒麦和早熟禾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而对垂穗披碱草的影响则是较高比例的土荆芥残渣提高其速效养分的含量,而较低比例的土荆芥残渣则降低全效养分的含量。3种牧草根际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土荆芥的入侵将会通过影响牧草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酶活性,进而改变牧草根际土壤的养分状况。土荆芥入侵可能会通过改变土壤微生态系统而改变植物之间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20.
马序源 《农村科技》2010,(7):106-106
<正>肉羊的短期育肥是指商品羊在出售前3个月进行舍饲,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利用率,不仅给予足够能量,也要给予充足质白质饲料,添加优质牧草催肥,以提高商品羊的个体重、屠宰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