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新疆昌吉市区域食葵平均产量中等偏下,病害发生重及品质逐年下降的问题。本文通过采用食葵大田蜜蜂授粉技术、种子包衣处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水肥精准调控等集成技术的综合应用,解决了食葵结实率低、病害发生重、产量低的问题,达到食葵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食葵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食葵已成为广大农牧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13年我县种植食葵面积8.9万亩,在食葵生产中,食葵锈病影响我县食葵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食葵锈病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1.4万亩。根据哈巴河县七月的气候原因,食葵减产15-20%左右。  相似文献   

3.
正食葵是昌吉市的重要经济作物,是昌吉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现今,食葵种植水平较低,造成食葵生产成本高,因此,推广食葵机械化生产作业技术,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本增效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现将食葵膜下滴灌机械化生产技术总结如下。一、地块选择选择平坦、肥力中上等的滴灌地,面积≥20公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21,(15)
正向日葵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油用向日葵,另一种是可食用向日葵,现阶段都是种植食用向日葵,这种向日葵植株具有良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产量高,生产出来的葵花籽非常受欢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引进无公害食葵栽培技术。1食葵产量指标在使用无公害栽培技术之后,当地的种植户要及时明确食葵的栽培产量指标。在种植的过程中,食葵植株行距60厘米,  相似文献   

5.
巴里坤县气候冷凉,适宜种植食葵,产出的食葵籽粒饱满、皮薄瓤大、口感好、品质优良、商品性好,667米2产量可达200千克。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管措施、病虫害防治、收获5个方面总结了食葵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兵团第6师垦区食葵产量不高,667米2产量始终稳定在230千克左右,主要是由于空壳率过高导致,食葵空壳率一般在18%左右,严重地块高达42%,极大地影响了食葵产量。本文总结第6师垦区食葵空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菌核病是食葵的常见病,对食葵菌核病的防治可以提高食葵产量增加,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文章主要阐述了食葵菌核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并从选用抗病行强的食葵品种;实行轮作栽培;实行套种,采用地膜覆盖;深耕、浅锄,减少食葵盘背积水:化学防治五个方面对食葵菌核病的防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主要介绍了食葵选育的选择及选地、整地、施肥、播种、管理、授粉、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高产栽培技术。1食葵高产的选育我们当前选育的食葵的品种主要有蒙葵、美葵和三道眉等,经过多年的培育和管理,食葵的栽培选育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要获得高的产量,还是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由于食葵较强的抗逆性,食葵种植必须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二是延长轮作的周期,保持在4年以上。三是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减少病虫害带来的产量减少。随着栽培种植技术的  相似文献   

9.
食葵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75个食葵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对食葵的15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①弯曲度、单盘粒重、产量、单盘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9.3%、19.5%、19.2%、19.0%;②在相关性上,食葵产量和结实率、单盘粒重是密切相关的,而长势情况对产量的影响也非常大,结实率与籽粒长呈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单盘粒数、籽仁率为极显著负相关;③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84.90%,主成分1的性状均与食葵的产量性状有关,可称为食葵产量构成因子。主成分2的性状均与食葵的商品性状有关,可称为食葵商品质量构成因子;主成分3主要说明叶片越长,花盘直径越大;籽粒越长,但是结实率越低。因此在食葵杂交种和亲本选择时,应注意产量高、株高适中、植株生长健壮,籽粒较长、宽度适中,商品质量好的组合或自交系,所以在食葵杂交种选育过程中,要着重对第1、2、3主成分进行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合塔额垦区种植的优良食葵新品种,本试验通过食葵引种试验,对引进的9个食葵新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D636、KD601、TS361较对照增产,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折合单产分别为294.86㎏/亩、284㎏/亩、277.92㎏/亩,较对照分别增产22.8%、18%、15.7%。3个品种植株生长整齐,籽粒品质良好,适合在本地区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1.
辽嗑杂1号选育报告梁国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油料所)目前生产上所种植的嗑食葵地方品种,由于长期种植,缺乏更新的品种,致使嗑食葵混杂,种性退化严重,表现产量低,商品性差,直接影响种植者和加工者的效益。生产上急需产量高、品质好、商品性状优良、加工性能好的嗑...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18,(19)
葵瓜子由于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广受群众欢迎,其市场需要量也呈现出每年递增的趋势,杂交食葵的种植区域不断扩大。然而在实际的栽培过程中,栽培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到了食葵的产量。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对杂交食葵的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希望促进我国杂交食葵种植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食葵适宜播期进行了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食葵生长发育、经济产量指标进行系统监测,结果表明:随播期的推迟,食葵萌发和出苗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播期与生育期呈负相关关系,播期每推迟1 d,生育期减少0.502 d,播期推迟后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其变异系数达14.99,通过投影寻踪和产量与播期预测模型分析,认为4月下旬为试验区食葵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14.
龙食葵2号自2003年登记推广以来,因其在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迅速推广种植,2003-2008年累计推广面积20万hm2以上,总产量可达5亿kg,产值20亿元,农民可增加纯收入2亿元以上。龙食葵2号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食葵杂交制种是利用食葵三系配套中的雄性不育系作母本、雄性不育恢复系作父本进行杂交制种的一项实用技术。食葵杂交制种的种子质量和产量主要取决于制种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亲本的纯度以及制种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等。本文总结和静县大面积食葵杂交制种技术,以供食葵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食葵种植中增施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预防植物病害对食葵产量造成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可知,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向日葵产量有显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施地佳土壤调理剂与神锄微生物菌配合防治列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阿勒泰地区食葵列当发生十分严重,全地区食葵列当发生面积为1 020公顷,占食葵种植面积的54%,严重发生的地块发病率达100%,重茬地发病比较严重,尤其以福海县为食葵列当发生重灾区。被列当寄生的食葵发育受到严重抑制,减产幅度大。食葵列当的发生和蔓延,是限制我区食葵生产的瓶颈。为此,我们采用施地佳土壤调理与神锄微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大力发展食葵产业,食葵膜下滴灌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食葵采用膜下滴灌种植技术投入少、产量高、商品性优,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福海县推广膜下滴灌食葵种植技术已有4年,截止2010年滴灌面积占全县总播面积的50%。食葵采用膜下滴灌种植技术保苗率高、产量高、商品性优。喀拉玛盖乡示范种植滴灌食葵87公顷,平均667米2产量250千克。  相似文献   

20.
水肥一体化防治食葵列当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验证水肥一体化防治食葵列当的效果,在食葵种植基地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水肥一体化处理,食葵茎杆粗壮,开花早,盘径大,无病虫害,列当死亡率70%,其中60%呈灰霉状死亡,40%水浸状死亡,花后籽瘪,列当出土率减少55%;食葵平均总盘粒数增加383粒,盘实粒数增加419粒,盘空粒数减少36粒,单盘粒重增加396 g,结实率增加14.26个百分点,50 g粒数减少68粒,产量增加2 505 kg/hm~2,增产率为125.56%。因此,在土壤条件恶劣的盐碱地、连作地、列当发生严重的地块种植食葵,采用水肥一体化方案可有效抑制列当出土,加速列当死亡,防治效果显著。水肥一体化方案可在食葵种植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