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豆的种植密度要因地块、因地区、因品种而定。一般同品种寒区宜稀,暖区宜密;涝洼冷凉地块宜稀,高燥温暖地块宜密。在确定每亩应保株数的前提下,提倡均匀种植,不提倡双株或朵豆种植。大豆栽培提倡平播,行距30-40厘米不等,各地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试验栽培,亩保苗可增加30-50%。行距定好以后,按亩保苗侏数,确定株距。增产30%以上。平播选取品种时,就选熟期前一档次的品种,不要引种本地满生育  相似文献   

2.
正大豆的种植密度要因地块、因地区、因品种而定。一般同品种寒区宜稀,暖区宜密;涝洼冷凉地块宜稀,高燥温暖地块宜密。在确定每亩应保株数的前提下,提倡均匀种植,不提倡双株或朵豆种植。大豆栽培提倡平播,行距30-40厘米不等,各地根据  相似文献   

3.
夏大豆选种应选用既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又能适期成熟的品种。夏大豆获得高产需早播、早间苗、早中耕、早追肥。种植密度要遵循"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早播宜稀,晚揪宜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大豆是黑龙江省主栽农作物,种植面积大,栽培模式多样,八十年代主要栽培方法是平播后起垄,九十年代初引进大豆垄三栽培技术,近五、六年来,先后引进、推广了平作窄行密植、行间覆膜、平播等栽培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在嫩江县都有一定的应用面积,垄三栽培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50%;窄行密植栽培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30%;行间覆膜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7%;平播栽培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8%。通过近三年的调查,将嫩江县大豆不同栽培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效益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夏大豆选种应选用既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又能适期成熟的品种。夏大豆获得高产需早播、早间苗 、早中耕、早追肥。种植密度要遵循“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早播宜稀,晚揪宜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窄行密植栽培大豆是在吸收先进国家大豆高产栽培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与传统的70厘米宽行距播法相比,窄行密植可增产20%以上,在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地块,采用窄行密植的大豆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能稳定在200千克以上。该技术分平作窄行密植(深窄密)、大垄窄行密植(130厘米垄上4行或6行,  相似文献   

7.
正从近几年的生产实际看,大豆大垄技术优势有如下几点:一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小垄变大垄,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据海伦市调查,大垄平方米平均保苗株数30株,常规垄平方米平均保苗25株,大垄比常规垄每平方米多5株,单位土地面积平均密度可增加20%以上。大豆110厘米大垄上种植3-4行,垄内宜密、垄间通风,即通风透光好,又有增加绿色光合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1 种植模式 一般采用“双品双层”1:2棉套棉模式,有两种种植模式:一是采用幅宽145厘米地膜,中间种一行“标杂A1”,株距30厘米,每亩保苗1587株,行距50厘米处各种当地早熟品种一行,株距15厘米,膜间行距40厘米,每亩保苗6349株;二是采用幅宽145厘米地膜,边行种植一行“标杂A1”,株距30厘米,亩保苗1670株,在距“标杂A1”50厘米处种两行当地早熟品种,行距33厘米,株距15厘米,膜间行距50厘米,亩保苗6633株。均留单苗,不留双苗。  相似文献   

9.
大豆45cm平播垄管、少耕节能栽培技术是我站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嫁接、创新而形成的一项先进的高产栽培技术。它以改革传统大豆耕种方式为切入点、以节能少耕、节本增效为重点、以提高大豆光、热、水、肥利用率为目标、以密度和施肥谐调同步增加为手段,通过改革耕种制度、平播垄管、垄平结合;通过改变种植方式、缩小行距、增加密度;配套品种与密度筛选、机械改造、深松整地、平衡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多项单项技术,而探索出的适合我省利用现有机具、品种和常规除草剂,进行大豆窄行密植栽培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一些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区,农民将麦收后种稻改为种莲藕,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其栽培模式如下:1小麦的种植小麦要选用高产早熟品种,于10月上中旬播种,播前亩施农家肥5000kg左右,碳铵50kg、磷肥40kg;缺钾地块,亩增施硫酸钾10kg。亩播...  相似文献   

11.
新单22玉米新品种新单22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育成,具备亩产吨粮的潜能,一般667平方米产700公斤。但必须采用最佳的种植方式与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才能获取高产。1.早播新单22在河南省夏播生育期为100~105天。豫北地区最佳播期应于6月10日前结束,豫东、南地区最佳播期不得晚于6月15日。2.种植方式与密度高产攻关田及超高产地块应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平均行距66.7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667平方米4000~5000株。高产田行距66.7厘米,株距26.6~30厘米,每667平方米3500株左右。中低产田行距66.7厘米,株距30~30厘米,每667平方米3000~3500株。…  相似文献   

12.
<正>1试验目的掌握生物降解膜的降解效果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适合当地的降解膜型号。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块、101团第三作业点5斗4(原新4连),土壤质地:壤土质。试验地种植品种:饲料玉米,新玉57号,中晚熟品种。种植面积:60亩、2015年4月25日铺膜、播种,亩播种量/3.6kg。亩保苗理论株数、8000株,膜宽1.5m,采用一膜两管三膜十二行种植模式,膜内行距30+50+50、平均行距38cm、  相似文献   

13.
<正>谷子平播增产的原因:一是单位面积上的保苗数比垄作增加30%~40%,扩大了绿色面积,有利于群体增产;二是平播谷子行距小。株距大,扩大了单株生活领域。由于个体发育良好,群体生育整齐,因而使平播谷子获得高产。1.保全苗。谷子平播既不能过稀,又不能过密。过稀保苗株数不够,起不到增产作用;过密间苗费工,容易造成苗荒减产。谷子平播要做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①选择秆强、抗倒伏、高产、发  相似文献   

14.
大豆窄行密植分为平作窄行密植和垄作窄行密植两种模式.平作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平播、平管、一平到底的窄行密植栽培,其行距和密度根据采用的品种和地力而定,一般行距为15~35cm,公顷下种45~65万粒.  相似文献   

15.
北方地区属于高寒地带,是大豆的主产区,也是优质,高质大豆的发源地。如何更好更快地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作如下介绍。一、整地大豆种植方式可分为平播与垄作。在平播大豆地块又分为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与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在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18-20厘米,耕深一致,误差为±1.5厘米;耕幅一  相似文献   

16.
浙江永嘉县山区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掌握不同大豆品种在浙江温州永嘉县山区作夏大豆种植的特性表现,进行了5个大豆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农6号""青酥5号""浙农8号"3个品种在永嘉县山区作夏大豆栽培,其株型较小,生育期短,可通过密植(株行距30 cm×40 cm)提高产量,且在相同播期下,可提早上市;"萧农秋艳""八月白"2个品种,株型较大,生育期较长,可采用30 cm×(60~70)cm的株行距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在大豆上应用固氮菌剂、降低氮肥使用量,验证固氮菌剂在大豆上的使用效果。二、试验处理试验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黑河43。试验采用简单对比法,不设重复,共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种植5行,行距0.65米,行长34米,每个处理面积110.5平方米,试验总面积552.5平方米。计划亩保苗2.33万株左右。(一)固氮菌剂15毫升/亩+当地常规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我们设置了玉米新品种新玉50号在667米2保苗6000株条件下不同株行距配置试验,以确定该品种在当地的最佳株行距配置,为该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吉木萨尔县老台乡梭梭梁村玉米地,该地块为中等肥力沙壤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块平整,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灌水条件较好,井水、河水都能灌溉,交通便利,较适合作为试验用地。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在很多地区都有栽培,而东北是我国最重要的大豆产区,以黑龙江为例,常年种植大豆面积高达300万公顷,占据我国大豆种植总面积的33.3%。目前我国大豆产量和大豆品质不是特别理想,主要原因在于种植技术不够成熟,另外也因气候限制、大豆品种的特征限制等原因。本文通过分析大豆种植过程中的选种、种子处理、播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除害虫、收获等环节的重点注意事项,研究探析东北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高蛋白大豆品种通农10号通农10号由吉林省通化市农科所育成。该品种株高90厘米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披针形叶,叶色深绿,被灰白色茸毛,白花,分枝多,株型收敛,三四粒荚多,荚熟时呈深褐色。通农10号种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黄色,百粒重18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6.42%,脂肪含量18.15%。该品种喜肥水,抗病毒病,不裂荚。一般肥力地块亩产225~250公斤。在水肥条件好的地块,最高亩产可达300公斤。该品种必须稀植,等距点播。在一般肥水条件下,60厘米行距,20厘米穴距,每穴双株,亩保苗1.1万株;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60厘米行距,25厘米穴距,每穴双株,亩保苗0.89万株。三铲三趟,及时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