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试验目的明确不同用量的150克/升粉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安全性,为登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玉米丝黑穗病(Sphaeheca reioiana)玉米(德丰10)2.2环境条件试验地在双城市农业中心试验地进行,前茬玉米茬,亩施种肥45%三元素复合肥15公斤,亩追尿素10公斤,4月25日播种,5  相似文献   

2.
正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了解3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技术,以及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玉米(伊单26)2.2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试验地在双城市种子管理站试验地进行,前茬玉米茬,亩施种肥45%三元素复合肥15公斤,亩追尿素10公斤,4月24日播种,  相似文献   

3.
<正>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了解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对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技术,以及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玉米(伊单26)2.2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试验地在双城市农业中心试验地进行,前茬玉米茬,亩施种肥45%三元素复合肥15公斤,亩追尿素10公斤,4月24日播种,5  相似文献   

4.
<正>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了解3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技术,以及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玉米(伊单26)2.2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试验地在双城区农业中心试验地进行,前茬玉米茬,亩施种肥45%三元素复合肥30公斤,亩追尿素15公斤,4月24日播种,5  相似文献   

5.
<正>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了解35%高甲维盐微乳剂对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技术,以及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玉米(伊单26)2.2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试验地在双城市农业中心试验地进行,前茬玉米茬,亩施种肥45%三元素复合肥15公斤,亩追尿素10公斤,4月  相似文献   

6.
试验来源和目的:一、试验材料方法1.试验时间和地点试验时间:2012年5月1日至2012年11月1日。试验地点:凤城市草河区平安村农户:牟宪久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地形:平地土壤类型:水稻土土壤质地:沙质前茬作物名称:水稻前茬作物产量:450kg前茬作物施肥量(公斤/亩):有机肥:2000kg;N:11.3kgP2O5:3.4kgK2O:2.8kg  相似文献   

7.
<正>一.试验材料方法1.试验时间和地点时间:2014年5月2日~2014年9月23日。地点:朝阳县西营子乡六家子村。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地形:地形坡度8~15°;土壤类型:褐土;土壤质地:壤土。前茬作物名称:玉米;前茬作物产量:694.56千克/亩。  相似文献   

8.
<正>1试验目的为了验证力谋仕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根据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的安排,我站开展了力谋仕在玉米上的田间试验。2试验材料2.1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试验地点:辽宁省建平县万寿街道农业中心试验地试验地地形:平地土壤类型(土类名):褐土土壤质地:壤土肥力等级:3级代表面积:10(hm2)前茬作物名称:玉米,前茬作物施肥量:氮(N):13kg/亩、磷(P2O5):8kg/亩、钾(K2O):6kg/亩。  相似文献   

9.
正1试验目的为明确和掌握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出防治玉米大斑病的高效优质药剂,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试验条件2.1作物和栽培品种的选择试验作物:玉米(品种伊单26)2.2试验对象玉米大斑病2.3栽培条件试验地点双城区种子管理站试验地,玉米4月24日播种,5月23日出苗,5月23日调查出苗率达到95%。试验地土壤类型碳酸盐草甸黑钙土,  相似文献   

10.
<正>1试验目的选择防效好且性价比高的杀虫剂,为做好玉米螟和红蜘蛛的统防统治示范,减少玉米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玉米螟、红蜘蛛试验作物:玉米品种:新玉442.2环境条件试验地选在伊宁县现代科技示范园玉米高产攻关示范田,面积10亩,前茬复播玉米,2014年4月19日播种,亩播2.5公斤,播深5-6cm,行距50cm,株距20cm,全生育期共浇水5次,  相似文献   

11.
试验来源和目的。一、试验材料方法1.试验时间和地点试验时间:2010年7月22日至2010年11月3日试验地点:海城市西四镇前郭村赵欢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地形:平地土壤类型:草甸土土壤质地:壤质前茬作物名称:黄瓜前茬作物产量:5000千克前茬作物施肥量(千克/亩):N20千克、P2O514千克、K2O15千克。  相似文献   

12.
《农村科技》2006,(9):20-20
一、试验材料1.试验作物黑河5号(阿豆1号)。2.试验地情况试验设在布尔津县农技站试验田,土壤肥力好,砂壤土,667米~2施磷酸二铵10千克,尿素15千克,管理措施同大田常规管理。3.前茬作物玉米。4.播种时间2005年5月3日。  相似文献   

13.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作物材料与品种 玉米 垦玉 6 1.2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原八一农大一队,土壤类型为白浆土,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播前土壤基础肥力为碱解氮46.1毫克/千克,铵态氮9.51毫克/千克,硝态氮41.66毫克/千克,速效磷70.5毫克/千克,速效钾149.2毫克/千克.有机质3.57%,PH值6.15,前茬蔬菜,秋翻5月8日播种,亩施肥尿素15公斤,二铵10公斤,硫酸钾5公斤,其中,尿素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为2:8,磷肥和钾肥随基肥一同施人.  相似文献   

14.
玉米丝黑穗病在辽宁地区发生有上升趋势。2005~2007年海城市发生玉米丝黑穗病面积约5万亩。一般地块发病率10%左右,个别地块在50%~60%,造成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市因丝黑穗病损失粮食200万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丝黑穗病是高粱、玉米的重要病害,而轮种是防治高粱、玉米丝黑穗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高粱、玉米上的丝黑穗病菌属同一个种,两个作物上的丝黑穗病菌能否相互侵染,防治时两种作物能否轮种,已成为亟待明确的问题。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得出的不同结论,作者认为玉米丝黑穗病菌能否侵染高粱,值得进一步验证,因此,采用感病性不同,和种植面积较大的高粱品种,进行了玉米丝黑穗病菌接种高粱的试验。一、试验材料高粱丝黑穗病菌:用本院育种所高粱研究室试验田的菌种。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五台县的主产作物,但玉米的生产常常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玉米病害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五台县发生的玉米病害主要是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等。丝黑穗病老百姓称之“黑霉”,不但穗部长菌瘿,对当年产量造成极大影响,而且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达2年之久,继续危害后茬玉米。本文分析了玉米丝黑穗病的病菌来源、发病条件等,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一、表现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在种子萌动到五叶期都能感病,以三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受侵染的玉米植株矮化,节间缩短,茎秆稍有弯曲,叶片密集,色浓绿叶片向上发直或叶片上有黄…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东北的生产作物,但玉米的生产常常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玉米病害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东北发生的玉米病害主要是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等.丝黑穗病老百姓称之"黑霉",不但穗部长菌瘿,对当年产量造成大影响,而且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年之久,继续危害后茬玉米.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解玉米炭基专用肥在灯塔市的施用效果,笔者开展不同施用量的专项试验,以达到减肥增效的目的。1材料及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品种及供试肥料试验地点:灯塔市佟二堡镇佟二堡村;试验品种:玉米,中地88;供试肥料:玉米炭基专用肥,养分含量(氮∶磷∶钾=24∶10∶10);颗粒状。1.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壤为棕壤,土壤质地为壤质,前茬作物产量700公斤/亩,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9.
正1试验示范的目的通过旱直播栽培条件下不同播量对水稻产量、品质(整精米率)的影响试验示范,确定影响我区水稻整精米的因素排序,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种植方式、田间管理措施意见,为减轻我区稻谷爆腰率提供科学依据。2试验材料与方法2.1参试品种:富源4号。2.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选择在中宁县宁安镇营盘滩村。土壤类型为灌淤壤土,前茬种植作物玉米。2.3试验设计播量:设10、15、20、25、30公斤/亩。各品种随机排列,不设  相似文献   

20.
布尔津县农技站于2005年进行了2种微量元素(吉祥雨氨基酸钼、农都乐)喷施、对照、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作物名称 大豆为黑河5号和阿豆1号 2.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布尔津县农技站试验田,土壤肥力好、砂壤土,667米2施磷酸二铵10千克、尿素15千克,管理措施大田常规管理相同.播种时间为5月3日.前茬作物为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