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2008年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旋耕和耕翻3种秋整地方式产量差异不明显。免耕茎数比耕翻和旋耕平均少45.7株/m^2,穗粒数和结实率要明显比耕翻和旋耕处理高,平均高5.6粒和1.65%,这是免耕产量比常规耕作方式不减的主要原因。免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是值得推广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技术指的是以保护土壤、环境,减轻水土流失为目的的一系列保护性的种植制度相关的配套栽植技术,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水田耕作的意义重大,因此需要充分认识水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加强其相应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文章简单分析了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对其具体内涵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措施。由于上季农作物的生长、田间日晒雨淋等,土壤耕作层上部遭到破坏,肥力降低,地表板结,不利于下季作物的生长。秋收后,及时进行秋翻地,耕深20-22厘米,通过农机具翻转土层,将作物残体翻入土中,加速土壤熟化,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耕层加深增厚,减少病虫草害发生,蓄水保墒、防御旱涝,土壤中水、肥、气、热条件的改善。经过冻融交替和干湿交替过程,可使土壤中矿质养分得到释放,增加土壤透 相似文献
4.
一、秋整地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稻田土壤每年结冻时间5个多月,淹水时间4个多月,干旱时间很短,长期处于嫌气状态,这种状态不利于水稻生长。稻田土壤耕作的目的就是通过耕作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它适于水稻生育。其次改变土壤长期处于嫌气状态所产生的还原性有毒物质。第三,稻田含有的盐碱和酸性物质,经过耕作促其脱 相似文献
5.
6.
不同耕作方式对寒地旱作区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方式(耙地覆盖、深松覆盖、免耕覆盖)对寒地旱作区土壤温度的影响规律,以传统翻耕为对照组,建立了试验区.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温度有明显的调节作用.4月21日至5月20日前后,保护性耕作土壤日平均温度明显高于传统翻耕土壤日平均温度,其中耙地覆盖比对照组日均土壤温度高0.58℃,深松覆盖比对照组日均土壤温度高1.22℃,免耕覆盖比对照组日均土壤温度高1.67℃;5月底以后保护性耕作土壤日平均温度低于传统翻耕.研究还表明: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相比,5,10,15,20cm各层土壤平均分别增温0.7~2.6℃、0.5~1.4℃、0.3~1.1℃、0.1~1.0℃,随着土壤层深度的增加,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温度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7.
9.
10.
我国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我国水田主要种植模式、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的现有基础和必要性作简要综述,介绍我国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研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目前水田机械化保护耕作主要技术及模式。为了实现农业更好地发展,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满足了农业更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为农业耕作增加产量以及为农民的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寒地水田除草剂药害症状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寒地水田除草剂药害进行了分析,认为药害主要有3类:长残留除草剂引起药害、苗床除草剂药害和本田除草剂药害,总结了其药害症状,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正1水田农业机械化耕作的相关技术及其作用近年来,我国针对水田的耕作、播种、收获机械技术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由于水田作业的特殊性,在技术操作上还面临较多的技术难题。随着我国农业土地的不断优化,水田耕作的趋势也向着专业水田技术发展,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改良创新耕种技术,能有效的解决水田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率。1.1免少耕技术免少耕技术相对于传统耕种技术而言,主要是尽量不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农业更好的发展,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三保"农耕技术,其中保土,保水,保生态都满足了农业更进一步的发展的需求。并且不断的提高水田的生产能力。为农业耕作增加产量以及为农民的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18.
19.
关于北方寒地水稻收获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北方水稻种植业迅速发展的形势需要,分析了北方寒地水稻收获条件及收获机械化现状,探讨了水稻收获的方式和特点,指出了北京寒地水稻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各项农机具补贴资金的大力支持,使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水稻插秧杌的大量推广应用突破了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应用的瓶颈,水稻机收也已被稻农所接受.特别是新型水田耕作机械--水田打浆复合耕作机的推广应用,为各地水田耕作提供了新的模式,并在春耕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