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江西省根肿病区采集106份样土测定土壤p H值,调查田间根肿病病情;结合人工接种与土壤p H值调节试验,研究土壤p H值与根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分布区域主要在4.0~7.0,占所测土样的94.3%;田间根肿病情以土壤p H值4.5~6.5相对较重。人工接种试验土壤p H值与根肿病关系密切,适宜根肿病发生的土壤p H值区域为4.0~6.5,最适区域为4.5~5.5。调节土壤p H值至6.5以上,在相同背景条件下病情减轻。施用石灰调高土壤p H值,减轻或抑制根肿病发生。每667 m2石灰的适宜用量75~100 kg,用量过大,可导致作物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2.
由于今年雨水特别多,白菜、芥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播种后易发生根肿病,农民朋友要提早预防。现将根肿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发病原因根肿病是由芸苔根肿菌侵染所致的土传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里可活6~7年,在土壤、病残体和未腐熟的有机肥上越冬,危害大白菜、小白菜、甘蓝、萝卜和芥菜等多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pH)酸碱度条件下榨菜根肿病发生的严重程度,探究土壤pH与榨菜根肿病的关系,为榨菜根肿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市涪陵区榨菜根肿病区采集土壤样品288份测定其pH,测定不同pH条件下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率、根肿病发病率及榨菜营养生长情况,研究土壤pH与榨菜根肿病间的关系。【结果】288份发病土样pH集中分布于4.00~7.00。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萌发率在pH 5.00~6.50时较高,均在50.00%以上,在pH 3.00、4.00、8.00、8.50、9.00和10.00时萌发率较低。温室盆栽试验结果显示,酸性环境下榨菜根肿病发病率显著高于碱性环境,在pH 4.50~6.50时榨菜根肿病发病严重,以pH 6.00时发病最严重,病情指数达84.22,在pH 8.00时不发生根肿病。不同pH条件下榨菜各生长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榨菜在pH 5.00~7.50时长势较好,在pH 6.50~7.00时长势最佳,在pH 4.00和8.00时生长受到抑制。【结论】土壤pH 4.50~6.50的弱酸性环境利于榨菜根肿病的发生,最适宜榨菜营养生长的pH为6.50~7.00。生产中可通过调节土壤pH,再配合其他防治措施以控制榨菜根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给上海地区制定根肿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特对上海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肿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近三年上海地区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规模较大且稳定,发病面积在1 381.00~1 711.00 hm2次,发病盛期集中在5月—11月,且以秋季发病较为严重;土壤分析结果显示,偏酸性、盐分含量高、含水量大的地块根肿病发生较重;青菜接种不同的根肿病样本会表现出不同的根肿表型,表明根肿病病菌在上海不同区域可能有不同的致病表现。  相似文献   

5.
借助水培法,观察芸薹根肿菌侵染结球白菜过程,确定芸薹根肿菌早期侵染部位及侵染时间;以结球白菜根毛被侵染数为指标,比较休眠孢子提取前处理方式、培养液p H值,孢子接种浓度、光照时间对根肿菌早期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芸薹根肿菌早期侵染0~3 cm段根毛,1~2 cm段皮层,根毛与皮层均在第5天观察到游动孢子囊,皮层侵染点峰值晚于根毛。肿根腐烂、光照12 h/d、接种孢子浓度1×105个/m L、p H值4.2为芸薹根肿菌最佳侵染条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了塘泥土对油菜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塘泥能缓解稻田土中油菜根肿病的发病。在无病稻田土中添加塘泥,根肿菌休眠孢子接种浓度≤10~3个/g土时防效100%,根肿菌休眠孢子接种浓度为10~4个/g土和10~5个/g土时防治效果分别为50%和56%;在带病稻田土中加入塘泥也可以显著降低油菜根肿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接种根肿菌休眠孢子0个/g土和105个/g土条件下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0%和40.43%。  相似文献   

7.
十字花科根肿病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肿病在很多地区蔓延,严重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收入,生物学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来研究根肿病,并在根肿菌的分类、根肿菌的生理小种分化、病原菌检测技术、病原菌有效接种技术、病原菌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根肿菌的防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本文对近几年根肿病的致病机理、生理小种鉴定、根肿菌的防治及培养技术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概括,以期对根肿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太阳热处理对小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以超级小黄白为供试材料,测定太阳热处理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根肿菌休眠孢子数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评价太阳热处理对小白菜根肿病的影响。研究表明:经太阳热处理后土壤0~10 cm处pH由4.96提高至5.60,根肿菌休眠孢子的浓度由1.09×106 g-1减少至5.74×105 g-1。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结果证明,太阳热处理提高了土壤细菌微生物多样性,其中0~10 cm处和10~20 cm处土壤细菌微生物群落的香浓维纳指数分别由1.51、0.91提高到1.98、1.53,0~10 cm处根肿病的发病率由87.10%降低到49.12%,病情指数由45.24降低到16.96,防治效果明显。本研究为太阳热处理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对根肿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常见病害,在一些地区可严重发病。主要危害大白菜、小白菜、芥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自苗期至成株期均能受害。1.发病特点本病菌为芸苔根肿菌,仅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以白菜型蔬菜为主。病菌以孢子囊在土壤或未腐熟的厩肥中越冬越夏。病菌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一般能存活4年以上。田间最初侵染源来自土壤和未腐熟的厩肥带菌。病菌又可随菜苗、泥土携带传播到无病区。病菌从菜苗的幼根或根毛侵入,并刺激根部细胞加速分裂,造成根部畸形肿大,导致植株输导组织受阻,地上部生长缓慢,叶片萎蔫,重者根部腐烂,植株死亡。根肿病以土温1…  相似文献   

10.
<正>油菜根肿病的病原菌甘蓝根肿菌不仅危害油菜,还可侵染白菜、萝卜、甘蓝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近年来我地油菜根肿病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油菜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掌握油菜根肿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是当前油菜生产的必需。 一、病害症状 油菜根肿病自苗期开始发生,主要侵染根部。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的症状不明显,以后生长逐渐迟缓,且叶色逐渐淡绿,叶边变黄,植株矮化,并表现缺水症状不明显。苗期感病,肿瘤主要发生在主根。成株期感病肿瘤多发  相似文献   

11.
王哲  刘照斌  马有会  王火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69-19171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素与大白菜根肿病的关系,探讨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病机理。[方法]从发病植株的肿瘤提取孢子,再提取孢子DNA进行PCR检测。将鉴定出的根肿菌孢子于播种期、发芽期以及发芽后21 d接种到三角瓶内的培养土中,于发芽期在培养土中添加0.08μmol/L 6-BA。从接菌植株长出的肿瘤提取孢子,对孢子进行电镜检验,并统计6-BA处理及对照的根肿病发病率。[结果]在三角瓶内,根肿菌可引起大白菜植株发病;添加0.08μmol/L 6-BA处理的根肿病发病率为100%,未加细胞分裂素处理的发病率为57%,前者肿瘤体积也明显大于后者。扫描电镜显示大白菜根肿菌休眠孢子的大小为1.5~4.3μm。[结论]6-BA能明显促进大白菜根肿病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由芸苔根肿菌引起,是我国蔬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可为害大白菜、小白菜、芥菜、荠菜、萝卜等100多种栽培和野生的十字花科蔬菜。福州是此病的老病区,常年零星发病,未引起重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福州菜区向晋安、闽侯等山区转移,加之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周年种植,导致根肿病的发生为害呈增多加重趋势,为此笔者于2007-2008年调查了福州市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为害情况,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俗称"大根病"、"癌病",是由芸苔根肿菌(Plasmodiphora brassicae Woronin)侵染所致,作物受根肿菌侵染后,在根部形成大小不一、光滑或龟裂粗糙的肿瘤,而植株的地上部份生长迟缓、缺水蔫萎。近10余年来,由于蔬菜产业快速发展,蔬菜种苗调运频繁,十字花科根肿病在昆明市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我市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对保护地十字花科作物危害  相似文献   

14.
<正>根肿病为真菌性病害,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一般在低洼地或水田改旱田后发病重。发病后期病部易被软腐细菌等侵染,造成组织腐烂或崩溃,散发臭气至全株死亡。一是农业措施。选用抗根肿病品种。轮作可使病情明显减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进行水旱轮作,也可与大葱、韭菜、辣椒等抗耐病蔬菜轮作。根肿菌适宜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长,可施用消石灰提高土壤的pH值至中性,降低根肿病发病率。二是种子处理。病区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40%拌种双粉剂拌种。每亩也可用药3-4  相似文献   

15.
解淀粉芽孢杆菌Ba168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型生物制剂解淀粉芽孢杆菌Ba168防治甘蓝苗期根肿病效果和对甘蓝苗期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制剂100~200倍处理土壤对甘蓝出苗和前期生长具有很好的促生作用,比对照提前2~3 d出苗,且出苗整齐,植株健壮;对预防根肿菌引起的倒苗和根部发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预防倒苗效果为94.83%,防治根部根肿病效果在79.84%~81.24%。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十字花科根肿病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为小白菜根肿病研究提供参考,采用注射法、菌土法和蘸根法进行小白菜根肿菌接种,并使用最佳接种方法在小白菜不同生长期对其接种,进行了小白菜根肿病发病调查时期比较以及小白菜不同浓度根肿菌接种比较等试验。结果表明:注射法以69.44%的发病率、高达60.71%的病情指数以及操作简便的特点,更适合大量材料的接种鉴定;小白菜的整个生长期都能感病,且受侵染越早,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越高;小白菜接种根肿菌30 d时根部能够观察到明显的根肿,且接种时间越久,病情指数越高;根肿菌接种浓度在1×106个/g(干土)时能够引起小白菜76.67%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为55.71%。  相似文献   

17.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在安徽省黄山市油菜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 已成为限制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明确安徽黄山油菜产区根肿菌的生理小种及主栽油菜品种的抗病性,采用Williams法对安徽省黄山市部分地区的根肿病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采用田间自然发病方法在根肿病发病严重地区对30个油菜品种进行抗性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安徽省黄山油菜根肿病菌为生理小种4号和9号。荃银油5号、德油早1号等品种为抗病品种。这些品种可作为当地根肿病病区主栽品种及育种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快速、便捷检测出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应用所建立的根肿病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测定了湖南湘潭县响水乡、长沙县路口镇、桃江县桃花江镇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发生地的42份土样的休眠孢子数量。检测结果表明,40份土样的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为(2.76×104~4.37×106)个/g;休眠孢子量≥104个/g的土壤均有根肿病发生,而休眠孢子量为8.42×102、9.78×102个/g的2份土样未发生根肿病,说明当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104个/g时,根肿病害易发生。  相似文献   

19.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为真菌之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所引起,其休眠孢子可长期残存土中,多种十字花科蔬菜皆能被害,本病菌有生理小种之存在。土壤pH为5.4~6.5,温度18~25℃条件下危害最重。将土壤pH值调整到≥7.0,加上可交换性钙离子浓度≥1 200 mg/kg时,则不发病。实践中,石灰,石灰氮,碳酸钠皆可用来向病田土壤中添加,以使土壤pH值调整到≥7.0,并成为本病防治的主要方法。育苗用土亦需注意其pH值。避免下雨时定植及植后数天内降雨;施肥应以碱性肥料为宜。含病菌的灌溉水可用0.06%氧化钙或0.1%碳酸钠(V/V)消毒灭菌。至于根内生菌(Heteroconium chaetospira)的田间应用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十字花科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植株感病时,根部形成手指状或块状的畸形膨大。基于此,针对贵州省部分地区所采集的十字花科不同作物根肿病样本,通过形态观察法与地衣红染色法,分别对油菜、甘蓝、白菜3种作物的病原菌进行观察、讨论及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油菜、甘蓝、白菜这3种作物的根肿病病原休眠孢子在形态和大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以期该研究结果为该病菌的生物学研究及生理小种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十字花科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引发的病害。芸薹根肿菌属于根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