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山东省临沭县柳编产业带动数万农民从事柳编生产,每年人均增收9000余元,杞柳产业对促进临沭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长水河农场立足资源优势,创新企业发展思路,演绎了"先找市场、后建工厂"的企业反弹琵琶发展新模式,推进了农场柳编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生产。农场柳编公司在今年第11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订单签约额突破2500万元,成交量跃居柳编之乡——山东省临沭县柳编企业前两位,北大荒柳编业在国际柳编市场上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3.
太原市十余名市民陷入一份名为“健康生活报·美容文化”的报纸的陷阱,被骗金额高达30多万元。2005年6月,“健康生活报·美容文化”报开始招商代理  相似文献   

4.
日前,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开展了远程教育专家"乡村行"服务农民活动。县委组织部远程教育中心组织30余名"远教专家"深入乡村种植基地、养殖小区,面对面地解答农民在种养过程中遇到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180-181
柳编产业是程河镇进行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和文化特色。程河柳编特色小镇建设已有成效,但依然在经济基础、产品研发、文化挖掘、三产融合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推进柳编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做好产业实力、人才队伍、柳编文化、产业链条和柳编特色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革新柳编工艺巧赚外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滨海县正红乡前环村青年刘卫国,从扬州大学国际经贸系毕业后,放弃了扬州双亲食品集团的工作,回乡当上了村里的柳编工艺厂厂长.为了满足客商对产品款式的要求,他对传统柳编工艺进行大胆革新,生产出了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柳编工艺品,赚回了大量的外汇.例如,他把传统的芭斗花篮套竹夹口改成了拉花边的鳞编口;采用熏蒸法使他的柳编工艺品产生了古铜色,而且色调自然、永不褪色;对柳编狗窝的形状进行重新设计等,都受到了外商的欢迎.在广交会上,他们厂推出的古铜色柳编工艺品,成为独一无二的柳编制品,和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客商成交了5000多套,成交额达70多万美元;他们厂设计的柳编狗窝,意大利和台湾商人一次就订购了9000套,价值40万美元.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10,(7):25-25
草制柳编漂洋过海,有机大米迷住老外,首乌仙草健体生财……江苏省滨海县农业的吉祥三宝,唱出了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歌谣。  相似文献   

8.
正12月14日,来自山东省滨州市的30余名经销商及种植大户来到山东红日阿康公司参观。2016年"工业游",该公司除了组织参观生产线、成品库、展览室之外,着重派专职人员讲解生产工艺及科学种植知识,让客户受益匪浅。据统计,截至12月15日,2016年来红日阿康公司"工业游"的客户达3000余人。  相似文献   

9.
临沭是全国最大的柳编产业基地,临沭柳编的出口营销对临沭县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柳编之乡,虽然存在资源优势,但是却由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原因没有办法充分发挥柳编之乡的优势,因此文章就对此进行了分析,以扩大柳编的出口营销。  相似文献   

10.
《当代农业》2010,(7):25-25
"草制柳编漂洋过海,有机大米迷住老外,首乌仙草健体生财……"江苏省滨海县农业的"吉祥三宝",唱出了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歌谣。  相似文献   

11.
解贻萍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24-126
杞柳是霍邱是经济林栽培主要树种之一,有较长的栽培利用历史,全县杞柳种植面积已达7000hm2,杞柳产业已初具规模,为全县五大支柱性产业之一,以安徽庆发集团和安徽华安达集团为龙头的大小柳编企业39家,近30万人从事杞柳编织。柳编制品出口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1亿多美元。介绍了霍邱县杞柳的产地概况、栽培利用历史、种质资源情况及综合利用现状,提出了杞柳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以期为霍邱县杞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湖南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积极响应省委组织部号召,大力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自2005年以来,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先后派出科技特派员30余名,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0多个,发放科技资料5万余份,安置劳动力5000余人,推广茶叶新技术25项,引进茶树新品种18个,创建利益共同体12家,共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实现利润300多万元,带动上千名农户直接参与项目实施,使派驻乡镇的茶农人均纯收入增加1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汪洋  师蓉 《中国农资》2011,(34):26-27
8月30日,由双赢集团主办、廊坊绿园农资有限公司协办的“双赢之约——双赢集团生态肥料河北招商会”在廊坊成功召开。双赢集团董事长蓝森古、双赢集团营销总监李宝星、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徐明岗、河北农林科学院教授刘全清、廊坊绿园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春华以及200余名经销商出席会议。据统计,经销商现场订购生态肥料2000余吨。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铁路公安局50余名铁警前往中铁六局京沪线丰台区施工工地,向400余名农民工宣传春运期间乘车外出安全常识。在宣传中最受农民工欢迎的是一张特殊展板,展板内容为长约1米的"超大火车票",所有防伪细节尽在其中。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践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解决土壤肥力下降、板结等问题,通过电视、电商平台为农户带来优质高效的新型有机肥料,7月21日至22日,河南洪鑫实业有限公司在驻马店举行了驻马店电视台"根博士"电视电商惠农中心暨"根博士"四驱肥上市仪式。当地农业局、土肥站领导和专家以及农惠网、中化化肥、河南心连心、襄阳泽东化工、农泰金融等合作伙伴纷纷到场祝贺,百余名经销商、零售商参加会议并达成合作意向。  相似文献   

16.
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实施"限塑令",各超市不得免费为消费者提供一次性塑料购物袋。此举给一度萧条的柳编业带来新的商机。自从一次性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第24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中国柳编之都"——山东省临沭县的柳编制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此次交易会上大放异彩。临沭柳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文  相似文献   

18.
程河柳编历史悠久,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农旅融合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依然存在种植面积分散、产品销售渠道单一、产品创新设计不足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旅融合发展,需要规模化种植柳条,创新产品设计理念,扩展销售渠道,加强非遗传承,塑造柳编品牌,形成柳编氛围。  相似文献   

19.
基地风采     
《农家致富》2008,(4):10-10
草柳编织基地——扬中市柳编专业协会 江苏省扬中市柳编专业协会成立于2005年6月,由镇江市优秀农民经纪人吴金贵牵头,全市柳编专业大户、营销人员、农业服务组织共同组建。现有会员225名,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2名,长期从事编织加工、实践经验丰富的生产能手55名。  相似文献   

20.
<正>湖北农垦王集农场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社会发展;一手抓经济运行、一手抓党建民生,普惠百姓群众。一是进大队,惠民促和谐。该场将30余名机关干部分成16个小组,在按"1+N"模式对全场16个大队分片包干,在对大队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财务公开等事项提出指导性、建设性意见的同时,不断完善困难家庭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农工的就业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