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糜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榆糜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糜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植株衰老,不同叶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保护性酶活性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旗叶活性氧保护酶含量高且下降缓慢,丙二醛含量低且增长缓慢,在籽粒灌浆中后期表现更为明显。研究认为,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延缓叶片衰老,对促进糜子籽粒充实,提高糜子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冬小麦品种西农961、小偃6号、陕229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干旱条件下冬小麦不同品种冠层叶片衰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籽粒灌浆期冬小麦不同品种叶片衰老特性存在差异。与西农961和小偃6号相比较,陕229的叶绿素含量较高且降低趋势最缓慢;3个品种在开花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开花后第12 d达到最大值,其中陕229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灌浆中期降低速率较为缓慢;陕229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灌浆后期较高,降低速度慢,持续时间长;整个灌浆期间陕229的丙二醛含量最少,膜质过氧化程度最低,叶片衰老程度最慢。 相似文献
3.
旱地小麦不同品种旗叶衰老代谢比较研究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旱地条件下冬小麦品种郑旱1号,豫麦2号和豫麦41号的地衰老代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豫麦41号旗叶表现早衰特征,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解较快,灌浆后期O^-2产生和MDA积累快,叶功能迅速下降,郑旱1号小麦旗叶衰老较迟,后期叶功能强,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豫麦2号旗叶衰老居中,耐旱性中上等。旱地小麦应选择那些耐旱性和丰产性协调,叶功能期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5.
覆盖条件下旱地施肥对小麦旗叶生理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陕西半湿润偏旱地区秸秆覆盖保墒条件下研究氮素施用方式对小麦后期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配合施肥可以提高灌浆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延缓叶衰老,延长叶片功能期,有利于提高粒重和产量;施肥可以抑制叶绿素降解,而分次施N对抑制叶绿素的降解作用更强;施N肥延缓了旗叶蛋白质的降解,分次施N处理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而且随时间降低较慢,后期追施N肥可延长叶片功能期;施N肥加速了旗叶丙二醛降解,分次施N处理丙二醛含量相对较低,丙二醛(MDA)含量随时间增高速度较慢,三次施N的丙二醛含量比两次施氮低。 相似文献
6.
干旱对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对盆栽小麦开花灌浆期进行正常供水(CK)、中度干旱胁迫(MS)和严重干旱胁迫(SS)3种水分处理,测定旗叶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花后0~28d,中度干旱胁迫的旗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与对照接近,严重干旱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低;开花8天以后,两种干旱处理旗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在开花第28天,分别高出对照2.8%和3.7%;两种干旱处理,开花16d以前,旗叶中脯氨酸(Pro)含量急增,尔后又降低;整个开花灌浆期间,中度干旱胁迫旗叶中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单叶WUE与对照接近,严重干旱胁迫处理下,则明显较低,但单叶WUE增加;随着干旱程度增加旗叶水势降低;花后23d时,严重干旱处理水势低于对照1.3MPa。 相似文献
7.
干旱逆境下药剂处理小麦种子对灌浆期某些生理影响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自然干旱条件下,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用1%CaCl2,50 μg/mlGA及其1:1的Ca GA混合剂处理小麦种子,观察对后期生长(灌浆期)某些生理变化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对灌浆期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籽粒干物质积累都有不同程度的效应,其中以Ca^2 处理的效果最佳,这些结果与考种参数综合分析是一致的,其原因是籽粒产量不仅受生长后期一些生理活动的影响,也受生长初期的影响,而经Ca GA处理后成苗率高,成穗株数较多,对环境条件变化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豇豆与锈菌互作中的活性氧代谢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不同抗性水平的豇豆(Vigna sesquipdalis Wight)品种与锈菌(Uromyces vignae Barcl)互作中活性氧(ac-tive oxygen species,AOS)的发生、防御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豇豆抗锈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后,免疫品种(益农)和感病品种(揭上和金迪)的超氧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比活性均升高,且升高幅度都在12 h出现高峰;抗病品种(金山和特青)开始时降低,至12h时回升,在24 h(高抗)和48 h(中抗)出现高峰;在24 h时,免疫和抗病品种的SOD比活性高于感病品种。在接种后12 h内,免疫和抗病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比活性都下降;而感病品种均上升,并在12 h出现第1个高峰。受锈菌侵染后,豇豆各品种都产生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2·),在多数测试时段中,免疫和抗病品种的O2·产率净变化值低于感病品种。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变化幅度与品种抗性呈负相关,与O2·产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吻合。这些结果表明AOS代谢在豇豆与锈菌互作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大穗型品种豫麦66的灌浆后期衰老特征,本文以小偃22为对照,对两个品种生育后期的衰老以及氮代谢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浆后期大穗型品种豫麦66的绿叶面积高于小偃22,MDA含量较小偃22低。其叶片、茎秆以及籽粒的全氮含量均高于小偃22。花前的氮素转运率豫麦66高于小偃22,对于籽粒的贡献率而言,豫麦66花前低于小偃22,花后高于小偃22。因此,大穗型品种豫麦66在生育后期较高的含氮量保证了其后期的高光合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0.
节水抗旱与喜水肥型小麦品种土壤水分消耗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节水抗旱型小麦品种邯5316和喜水肥型品种邯3475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不同品种类型冬小麦土壤水分消耗特性及根系生长规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节水抗旱型小麦根系发达,灌浆后期,在只浇春季1水的情况下,抗旱型品种50~200cm土壤层根长密度占0~200cm总根长密度的56.3%,单株总根重0.33g,其中50~200cm根重占总根重的22%,而喜高水肥型品种在春季只浇1水的情形下各值分别为52.1%,0.25g,19.4%。根系发育与分布的结果是抗旱型小麦品种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更高,是相同灌水处理喜高水肥品种的115%,是本品种春季灌3水处理的190%,其对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高可体现在0~200cm土体的各个层次上,特别是对100cm以下土壤层的水分利用率也较高。但结果同时表明,抗旱型小麦对土壤水分的充分利用在小麦、玉米两熟种植制度下,对夏玉米前期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应该注意对夏玉米前期的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11.
小黑麦萌发期抗旱条件模拟和抗旱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小黑麦种质为材料,用不同浓度(0,10%,20%,30%,40%)PEG-6000对萌发期种子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与胚芽鞘长度,以研究小黑麦萌发期抗旱模拟条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出了适宜于小黑麦萌发期抗旱性评价的指标,同时以各指标与抗旱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合隶属函数法对4个小黑麦种质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0%PEG-6000溶液为小黑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适宜模拟条件;发芽率与萌发期抗旱性关系最密切;低浓度(10%,20%)PEG-6000有利于小黑麦种子萌发,并对幼苗根与胚芽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40%PEG-6000完全抑制小黑麦种子发芽;参试小黑麦种质抗旱性强弱为:中饲1048石大1号P4P2,中饲1048小黑麦属于中抗旱型,石大1号属于中间型,其余2份小黑麦种质属于干旱敏感型。 相似文献
12.
作物秸秆对黄瓜衰老中根系活力和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津优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施用不同作物秸秆对衰老过程中黄瓜根系活力和叶片氮代谢关键酶、叶片氮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作物秸秆还田不仅显著提高了黄瓜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的活性,降低了谷氨酸脱氢酶活性,而且还降低了叶片铵态氮的含量(15.6μg·g-1),提高了叶片硝态氮、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有效地保持较高的氮代谢水平,延缓了黄瓜的衰老。其中施用玉米秸秆效果最好,黄瓜的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3.4%、33.3%、18.7%,其次为花生秸秆,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10.8%,施用稻壳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滴灌减氮对玉米吐丝后叶片衰老特性、碳氮代谢及物质积累的影响,设置正常施氮(240 kg·hm-2,N240)和减氮25%(180 kg·hm-2,N180)2个氮肥量和4个滴灌水平(0 m3·hm-2,B0;375 m3·hm-2,B1;750 m3·hm-2,B2;1 125 m3·hm-2,B3),并以不施氮且不滴灌为对照组(CK),分析比较了不同氮肥水平下滴灌对玉米吐丝后穗位叶叶绿素含量、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碳氮代谢酶(蔗糖合成酶,SS;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及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吐丝后穗位叶叶绿素含量、保护酶和碳氮代谢酶活性以及吐丝后物质积累量均随施氮量和滴灌...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培模式下谷子叶片衰老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不同栽培模式下谷子叶片衰老及抗性指标的变化规律, 本试验以谷丰888为试验材料,在80 kg/hm2施氮肥水平和基本苗为120~130万/hm2条件下,研究常规栽培(CK)、覆草栽培、地膜覆盖栽培3种栽培模式下灌浆期谷子顶三叶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特性.覆草栽培模式下,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叶片衰老速度缓慢,代谢强度降低缓慢,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下,灌浆前期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常规栽培,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常规栽培,膜脂过氧化程度低;灌浆后期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叶片衰老速度加快,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SOD、CAT参与谷子叶片衰老进程的调控,并通过协同作用来保护叶片,减少活性氧伤害,延长功能期,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复合保水剂对盐碱地冬小麦旗叶光合、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以济麦44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个不同处理:不施保水剂(CK)、分别施用15、30、45 kg·hm-2复合保水剂(T1、T2、T3)和施用30 kg·hm-2凹凸棒石保水剂(T4)。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复合保水剂能够促进盐碱地冬小麦的生长发育,提高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在本试验条件下,T2处理的效果最好。与CK相比,收获期T2的地上部干物质量显著提升了23.08%~24.90%,花后28 d T2的旗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分别提升了28.14%~29.35%、19.22%~22.71%、22.54%~33.47%和41.81%~49.52。在开花期,T2的POD活性显著高于CK 31.85%~34.38%(P<0.05)。在花后14 d, T2的MDA含量显著低于CK 23.80%~25.39%(P<0.05)。施用等量复合保水剂比凹凸棒石保水剂效果更好。T2在两年内的产量分别达到了7 161 kg·hm-2和7 210... 相似文献
16.
持绿型小麦叶片衰老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4个小麦品种对其开花后绿叶面积、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持绿型小麦的绿叶面积显著高于非持绿型小麦,且生育后期下降缓慢;生育后期持绿型小麦叶片色素含量降低缓慢;随着生育进程推进,小麦叶片丙二醛(MDA)含量都呈上升趋势,与非持绿型小麦比较,持绿型小麦MDA上升缓慢且维持较低水平;生育后期持绿型小麦叶片的Fv/Fm、Fv/Fo、qP、PSⅡ、ETR明显高于非持绿型小麦,而qN明显低于非持绿型小麦;持绿型小麦产量较高,收获指数大。总之,持绿型小麦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缓慢,光合功能维持时间长,光合产物积累多,具有较好的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17.
干旱对小麦孕穗期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土壤干旱对孕穗期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选用小偃22等7个冬小麦品种材料,通过盆栽控水方式,测定孕穗期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在中度和严重干旱下,小麦叶片中的SOD、POD和CAT活性、相对电导率值、MDA含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除晋麦47、小偃22、矮抗58和西农979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增加外,其余品种均下降。干旱胁迫下单株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均显著降低。经主成分分析,供试品种的抗旱性依次为晋麦47>小偃22>矮抗58>西农979>西农509>郑麦366>郑麦902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