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南地区甜菜夜蛾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年研究,明确了甜菜夜蛾在浙南地区大田一年发生5~6代,第6代为不完全代,越冬蛹在设施栽培蔬菜地越冬。4月下旬~5月初陆续羽化,6月上旬~7月上旬为大田第1代,7月上旬~8月上旬为大田第2代,8月上旬~8月底为大田第3代,9月初~9月下旬为大田第4代,10月初~10月下旬为大田第5代,11月上旬~翌年4月下旬为大田第6代,为不完全代。一年中在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9月中旬有明显发蛾高峰。研究还明确了甜菜夜蛾不同世代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并利用历期法对甜菜夜蛾发生期进行预测,利用黑光灯发蛾量对甜菜夜蛾的发生程度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2.
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是芦笋上的2种主要鳞翅目为害害虫,近些年在浙江发生极为严重,对浙北地区的芦笋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于2016年采用性诱法对2种害虫的年发生动态展开监测。结果显示:浙北地区斜纹夜蛾年可发生5代,甜菜夜蛾年可发生6代。全年斜纹夜蛾的发生量高于甜菜夜蛾,其中,5—11月斜纹夜蛾总诱蛾量为41 338头,甜菜夜蛾总诱蛾量为2 255头。无论是斜纹夜蛾还是甜菜夜蛾,大棚外诱捕器诱蛾量均远高于大棚内,这表明监测用途的诱捕器更适宜设置在大棚外。在浙北芦笋种植区,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主为害均为第3代、第4代和第5代,因此控制好第1代和第2代的虫口基数对于控制2种夜蛾全年发生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谈剑袭夜蛾产卵量与发生期的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剑袭夜蛾是近年新发生的重要草坪害虫 ,其产卵多 ,繁殖力强 ,发生世代多 ,危害重。因此 ,利用第 1代雌蛹重、发生期和第 2代卵期准确预报其发生数量和时间 ,是防治的关键。经饲养测定 ,雌蛹重和产卵量的相关方程为 :Y=-640 .75+1 0 1 2 4 .62 X。利用变温经“直线回归”算出 :第 1代 :C=1 3.2 1± 1 .4 3(℃ ) ,K=4 0 9.9± 50 .5( DD) ,N=4 0 9.9± 50 .4 8T-( 1 3.2 1± 1 .4 3) ;第 2代卵期 C=1 3.65± 0 .58(℃ ) ,K=4 6.8± 1 .8( DD) ,N=4 6.8± 1 .8T-( 1 3.7± 0 .6) 。其结果符合实际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
莱氏野村菌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甜菜夜蛾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分离自鳞翅目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和银纹夜蛾(Argyrogrmma agnate)罹病虫体的3个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eyi)菌株NY-LE01、NY -PL02和NY -AA00为材料,研究了各菌株的生长速度、产孢量、萌发率、抗旱力及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菌株NY-LE01菌落生长速度、产孢量、培养24h的孢子平均萌发率及抗旱能力明显高于NY-PL02和NY-AA00菌株.菌株NY-LE01、NY-PL02和NY-AA00对甜菜夜蛾幼虫的侵染致病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2.53 +0.46X(r =0.936),Y=3.67 +0.21X(r =0.942),Y=2.78 +0.31X(r =0.892);各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的LC50(孢子/mL)分别为(2.342 ±0.132)×105、(2.154±0.215)×106和(1.450±0.21)×107孢子/mL.在1.26×105~1.26 ×108孢子/mL接种处理后,各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的LT50估计值范围分别为5.6~7.8、6.2 ~9.9和7.5 ~10.3 d.表明菌株NY-LE01对甜菜夜蛾具有较强的毒力,可作为甜菜夜蛾生防制剂开发的菌株.  相似文献   

5.
以“捕食”、“寄生”、“其它”作用因子组建茶毛虫自然种群生命表 ,并采用控制指数 (IPC)法分析各作用因子对茶毛虫种群系统的控制作用 .这 3种作用因子对第 1- 4代茶毛虫的 IPC分别为 4 .2 0 6 5、3.2 345、1.4 32 4 ;7.80 0 8、4 .4 6 2 7、3.2 152 ;6 .32 10、4 .70 19、3.6 2 35;3.94 57、3.7858、1.36 0 0 .天敌是影响茶毛虫自然种群的重要因子 ,控制作用“捕食”大于“寄生”.不同温度下实验种群试验结果表明 ,温度与茶毛虫的卵孵化率 ,幼虫、蛹、成虫产卵前期存活率 ,成虫产卵量呈二次曲线关系 .卵孵化率模型为 Y =- 2 95.5115+31.0 2 54X -0 .6 2 54X2 ,幼虫存活率模型为 Y =- 12 2 .36 0 1+18.390 0 X - 0 .4 0 6 0 X2 ,蛹存活率模型为 Y =- 12 6 .3515+14.86 34X - 0 .3114X2 ,成虫产卵前期存活率模型为 Y =- 94 .382 9+16 .5889X - 0 .380 9X2 ,成虫产卵量模型为 Y =- 593.4 2 88+6 6 .30 86 X - 1.3886 X2 .  相似文献   

6.
对西安市甜菜夜蛾的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防控策略.甜菜夜蛾在西安市年发生5代,其中以3、4、5代为主害代,特别是8、9月份发生的第3、4代为害最重.甜菜夜蛾寄主范围广、为害严重、抗药性强,防治甜菜夜蛾应以加强预测预报为先,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和成虫诱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在发生关键时期用药防治,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富春  敖维琼  王安洪 《农技服务》2013,(10):1066-1069
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积累技术参数,同时指导凤冈县农民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在中等肥力黄泥土中进行了氮、磷、钾不同配比施用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Y)与N、P、K(分别表示为X1、X2、X3)的回归方程:Y=518.285 7+45.417 1X1+60.204X2+13.540 7X3-1.697 3X1X2+0.2993X1X3+0.320 9X2X3-1.579 4X12-2.769 8X22-0.442X32;最大施肥量X1=11.93 kg/667 m2,X2=8.51 kg/667 m2,X3=22.47 kg/667 m2,最大产量Y=1 197.73 kg/667 m2;最佳施肥为X1=10.72kg/667 m2,X2=8.04 kg/667 m2,X3=17.13 kg/667 m2,最佳产量Y=1 183.96 kg/667 m2。氮肥当季最大利用率是9.93%,磷肥当季利用率最大是8.98%,钾肥当季利用率最大是14.42%。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甜菜夜蛾染病幼虫存活和取食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23℃,26℃,29℃,32℃5个温度系列和2.4×102~2.4×106 PIBs/mL 5种饲毒浓度下,观察了甜菜夜蛾2龄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日取食量、病死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饲毒浓度下甜菜夜蛾幼虫日取食量与温度关系符合模型Y=a+bT+cT2,取食量与饲毒浓度温度的关系模型拟合为Y=c1+c2T+c3T2+c4lnD,应用Stinner模型可很好模拟病死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西安地区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对防治用药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在关中地区一年发生5代,其中以3、4、5代为主害代,特别是7、8月份发生的3、4代为害最重。雌雄性比1∶1.2,每雌平均产卵量为550粒。田间小区试验表明,15%茚虫威悬浮剂、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和20%杀铃脲悬浮剂对甜菜夜蛾具有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甜菜夜蛾属暴发性害虫,其发生预测预报工作对其发生后的防治有决定性作用。采用历期预测法、有效积温预测法测定甜菜夜蛾第3、4代的发生时期,用综合分析法、逐步回归预测法确定发生程度,经实践证明切实可行,测报准确率很高。  相似文献   

11.
淡剑袭夜蛾产卵量与发生期的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剑袭夜蛾是近年新发生的重要草坪害虫,其产卵多,繁殖力强,发生世代多,危害重.因此,利用第1代雌蛹重、发生期和第2代卵期准确预报其发生数量和时间, 是防治的关键.经饲养测定,雌蛹重和产卵量的相关方程为:Y=-640.75+10124.62X. 利用变温经"直线回归"算出:第1代:C=13.21±1.43(℃),K=409.9±50.5(DD) ,N=(409.9±50.48)/(T-(13.21±1.43));第2代卵期C= 13.65±0.5 8(℃),K=46.8±1.8(DD),N=(46.8±1.8)/(T-(13.7±0.6)). 其结果符合实际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冬季气温上升及降水变化对甜菜夜蛾在中国越冬区的影响,为甜菜夜蛾的预测预报及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Climex和ArcGis软件,采用气候变化模型和Kriging插值法,对冬季气温上升和降水变化后甜菜夜蛾越冬区进行分析.[结果]冬季气温上升1、2和3℃后,甜菜夜蛾越冬北界均向北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移,降水增加-60%、-40%、-20%、0%、+20%、+40%和+60%时,对甜菜夜蛾越冬北界的影响较小,主要影响其在越冬区和常年发生区内的适合度.[结论]冬季气温上升会导致甜菜夜蛾越冬区北界向北偏移,降水主要影响甜菜夜蛾在越冬区和常年发生区内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烟叶中的烟碱含量与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及与植烟土壤的碱解氮、pH值和施纯氮量等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烟叶烟碱含量与总氮、蛋白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糖、还原糖呈显著负相关。(2)烟叶烟碱含量与土壤中的碱解氮、pH值和施纯氮量呈显著正相关。(3)得出相应的定量关系式。烟碱(Y)与总糖(X1)、总氮(X3)和蛋白质(X4)的逐步回归方程式为Y=-0.559+0.046 X1+6.27 X3-1.14 X4,决定系数为R2=0.88。烟碱(Y)与pH值(X6)和施氮量(X7)的逐步回归方程为:Y=-1.33+0.465 X6+0.11 X7,决定系数R2=0.36。  相似文献   

14.
珍珠番石榴树适宜负载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确定珍珠番石榴的适宜负载量。[方法]以珍珠番石榴为试材,研究了枝组、主干、单枝、单花序的适宜负载量。[结果]单株产量与干径呈显著相关,回归方程为Y=2 085.3X1+4 372.4;枝组产量与枝组粗度呈显著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3 956.8X1-4 635.4。枝组留果量(X2)与枝组粗度(X1)和平均果重(X3)的回归方程为:X2=(3 956.8X1-4 635.4)/X3;结果枝平均果重(Y)与结果数(X1)、叶片数(X4)的回归方程为Y=169.064 0-22.372 8X1+1.943 5X4。结果枝产量(Y)与结果数(X1)、枝条粗(X2)、枝条长(X3)的回归方程为Y=39.738 3+64.744 1X1+765.891 5X2-7.949 2X3。[结论]珍珠番石榴结果枝留果2~3个、花序留果1个、叶果比为8∶1时较好。  相似文献   

15.
油菜菌核病最终病情指数(Y1)、最终茎病株率(Y2)与油菜盛花初期花朵带菌率(X1)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与油菜盛花期花朵带菌率(X2)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数学模型分别为Y1=-2.39909+0.27813X1、Y1=-6.04054+0.27577X2、Y2=-2.15616+0.49483X1、Y2=-9.55897+0.52095X2.根据组建的数学模型,结合油菜菌核病流行程度分级标准,制定了与油菜菌核病流行程度相对应的盛花初期、盛花期花朵带菌率数量分级标准,当油菜盛花初期花朵带菌率<25%、25%-45%、45.1%-65%、65.1%-85%、>85%时,盛花期花朵带菌率<35%、35%-55%、55.1%-75%、75.1%-95%、>95%时,可分别预测当年油菜菌核病的流行程度为轻发、中等偏轻发生、中等发生、中等偏重发生、大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策勒黑羊、阿勒泰羊、柯尔克孜羊3个新疆地方品种绵羊体重与体尺的相关关系,建立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将来的绵羊品种选育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与理论参考依据。试验随机选择并测量周岁策勒黑羊、阿勒泰羊与柯尔克孜羊的体重(Y)、体高(X1)、体长(X2)、胸围(X3)、管围(X4),运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9.0分别对3个品种羊的体重与体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不同品种绵羊的体重与体高(X1)、体长(X2)、胸围(X3)、管围(X4)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最优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641X3+0.233X2+0.846X4-30.604(R2=0.771,P<0.01),Y=0.450X3+0.401X2+1.262X4-25.087(R2=0.799,P<0.01),Y=0.416X1+0.303X3+0.659X4+0.155X2-27.785(R2=0.870,P<0.01)。  相似文献   

17.
真红树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其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真红树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以常见真红树林树种为研究对象,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叶片细胞间CO2浓度(Ci)、叶面温度(Tl)、叶面水气压亏缺(Vpdl)、蒸腾速率(Tr)等指标。结果表明:1)白骨壤、木榄、桐花树、无瓣海桑的Pn日变化呈"双峰"趋势,秋茄的接近"双峰",红海榄为"单峰";2)以Gs(X1)、Ci(X2)、Tr(X3)、Vpdl(X4)、PAR(X5)、Tl(X6)与Pn(Y)进行多元逐步分析得最优回归方程,白骨壤:Y=4.419+0.07 X5-6.429 X4+0.813 X6-0.064 X2+0.668 X3(R=0.969**),红海榄:Y=-8.035+32.787 X1-0.053 X2-3.503 X4+0.945 X6(R=0.963**),木榄:Y=13.528+40.28 X1-0.045 X2(R=0.938**),秋茄:Y=21.211-0.055 X2+18.951 X1+0.001 X5(R=0.975**),桐花树:Y=63.637-0.448 X1-0.053 X2+1.995 X3+1.770 X4+0.001 X5-1.461 X6(R=0.990**),无瓣海桑:Y=27.368-0.067 X2+20.081 X1(R=0.985**);3)白骨壤的Pn与Ci和PAR相关关系最强,其中与Ci是负相关关系,与PAR是正相关关系。红海榄、木榄和无瓣海桑的Gs和Ci对Pn的影响最大,分别是正相关和负相关。秋茄Ci与Pn的相关关系最强,为负相关。桐花树Ci、Tr及Tl与其Pn的偏相关显著性水平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叶片解剖结构指数较高的30份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它们的叶片生理指标和田间冻害发生程度。结果表明,30份种质材料的质膜相对透性(X1)、可溶性糖含量(X2)、可溶性蛋白含量(X3)和冻害发生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异;叶片生理指数(Y1)的计算公式为Y1=0.45X1+0.3X2+0.25X3;冻情指数(Y2)的逐步回归方程为Y2=2.799+0.050X1-0.401X2-1.850X3;30份种质材料被聚类成三个不同特点的类群,并且可以判断第一、二类群中的19份材料具有很强的抗寒能力。茶树叶片生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可应用于茶树幼苗期抗寒性的鉴定,从而提高抗寒种质材料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第4代白背飞虱与第5代褐飞虱发生程度及发生期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余庆县1993-2008年稻飞虱测报资料筛选分析,建立了第4代白背飞虱发生程度、低龄若虫盛发期的预测模型(=-7.764 01+0.001 25x1+0.001 26x2+0.113 08x3±Sy/12=1.181 8,=9.958 0+1.042 0x±Sy/x=1.284 8)和第5代褐飞虱发生程度、低龄若虫盛发期的预测模型(=1.178 3+0.001 5x1+0.001 4x2+0.002 0x3±Sy/12=0.587 0,=7.936 5+1.634 9x±Sy/x=2.807 1).利用该回归模型可提前10~15 d对其发生程度和低龄若虫盛发期进行预测预报,且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20.
利用硬度、脆性和黏着性对火腿肠等级的判别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利用质构指标代替感官评分在火腿肠等级验证判别方面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质构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 TPA)和感官评分法对不同等级火腿肠的硬度、黏着性和脆性进行评定,并用判别分析方法研究以感官评分和质构数据建立的判别函数判断火腿肠等级的能力。【结果】利用硬度、脆性和黏着性的感官评分和质构数据建立的火腿肠等级判别函数,对火腿肠等级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2.2%和100.0%;以进入模型的硬度感官得分(X1)、脆性感官得分(X2)和黏着性感官得分(X3)为基础,建立的特级(Y1)、优级(Y2)和普通级(Y3)火腿肠的Fisher线性判别函数为:Y1=6.548 X1+ 3.498 X2+ 7.525 X3﹣68.989,Y2=4.608 X1+ 2.652 X2+ 6.457 X3﹣44.049,Y3=3.162 X1+ 1.392 X2+ 3.459 X3﹣15.176;以进入模型的硬度值(X4)、脆性值(X5)和黏着性值(X6)为基础,建立的3个等级火腿肠的Fisher线性判别函数为:Y1=1.009 X4-0.255 X5-10.866 X6-3377.048, Y2=0.867 X4-0.233 X5-9.026 X6-2671.609, Y3=0.976 X4-0.244 X5-10.799 X6-3582.754,将待测样品的质构特性代入对应方程,根据分值大小判断其所属类别,哪个分值大就属于哪一类。【结论】仅从火腿肠的物理特性考虑,在判别火腿肠的等级时可以用质构指标取代感官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